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永杰 张洪庆 翁贞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6期235-236,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术为...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术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术为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对照组36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临床治愈的患者有10例(占患者总数的27.8%),为有效的患者有15例(占患者总数的41.7%),为无效的患者有11例(占患者总数的30.5%),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9.5%;在治疗组36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临床治愈的患者有14例(占患者总数的28.9%),为有效的患者有19例(占患者总数的52.8%),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占患者总数的8.3%),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7%。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术 肱骨骨折 临床疗效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钢板联合缝线锚钉加强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2
作者 岳诚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6期66-69,共4页
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联合缝线锚钉加强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联合缝线锚钉加强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 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联合缝线锚钉加强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联合缝线锚钉加强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大结节不良事件发生率、Neer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大结节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功能、活动范围、解剖复位评分分别为(30.56±3.20)、(25.26±3.26)、(22.75±1.24)、(8.65±0.1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8.23±2.52)、(23.29±3.15)、(20.73±1.22)、(7.65±0.1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联合缝线锚钉加强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大结节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Neer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缝线锚钉加强固定 肱骨骨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 被引量:4
3
作者 靳丹 郭强 封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0期3-3,共1页
2006年以来,我们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锁定钢板 股骨 固定治疗 解剖 固定治疗 疗效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楚利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8期1415-1416,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7月郑州市骨科医院78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行传统切...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7月郑州市骨科医院78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研究组行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对比手术前后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生活质量(QOL)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Constant-Murley及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Constant-Murley及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13%(2/39)低于对照组23.08%(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肩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 肱骨骨折 肩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效果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岳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5期2742-2744,共3页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将获嘉县中医院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将获嘉县中医院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9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较对照组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优良率为84.91%(45/53),观察组优良率为98.11%(52/53),观察组优良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98%(9/53),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7%(2/53),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解剖钢板内固定,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可减轻机体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肱骨骨折 锁定钢板固定 解剖钢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袁文旗 《华夏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效果。方法: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患者60例分别进入锁定钢板组、关节置换组,每组30例,分别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效果。方法: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患者60例分别进入锁定钢板组、关节置换组,每组30例,分别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肩关节功能恢复率和并发症。结果:锁定钢板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关节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均高,锁定钢板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6.7%,关节置换组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疗效比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肱骨粉碎骨折 锁定钢板固定 半肩关节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功能与影像学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龚文斌 周洋 +1 位作者 方淼 杨东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4期625-628,共4页
目的探索解剖锁定钢板(AL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PHF)术后功能与影像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PHF患者,根据患者的Neer分型将其分为二部分骨折组(n=28)、三部分骨折组(n=60)和四部分骨折组(n=... 目的探索解剖锁定钢板(AL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PHF)术后功能与影像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PHF患者,根据患者的Neer分型将其分为二部分骨折组(n=28)、三部分骨折组(n=60)和四部分骨折组(n=32)。所有患者均采用ALP治疗,记录患者ALP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1年,X线片检查患者颈干角丢失角度和肱骨头丢失高度,检查患肢肩关节的活动度,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视觉模拟评分评估术后疼痛程度,Pearson相关性分析PHF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与颈干角丢失角度和肱骨头丢失高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Neer分型增加,PHF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加(P<0.05),术后颈干角丢失角度和肱骨头高度丢失明显增加(P<0.05),肩关节前屈、外旋、内旋角度明显下降(P<0.05),Constant评分明显降低(P<0.05),视觉模拟评分明显增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HF患者术后肩关节前屈、外旋、内旋、Constant评分与术后颈干角丢失角度和肱骨头高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PHF患者ALP术后肩关节活动度和功能与颈干角、肱骨头高度变化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锁定钢板 肱骨骨折 肩关节功能 影像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联合结构性植骨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评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7期92-93,共2页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联合结构性植骨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于江苏省海门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4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0例)和参...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联合结构性植骨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于江苏省海门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4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0例)和参照组(20例)。为参照组患者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联合结构性植骨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为90.0%,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参照组患者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为60.0%,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0%。与参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的优良率更高,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联合结构性植骨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可有效地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优良率,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固定 结构性植骨 肱骨粉碎性骨折 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分析
9
作者 李大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8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MIPPO)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运用MIPPO技术结合LCP(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36例肱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不良反应。术后随访5~24个月,平均12个月,...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MIPPO)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运用MIPPO技术结合LCP(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36例肱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不良反应。术后随访5~24个月,平均12个月,功能评定结果:优23例,良8例,一般4例,差1例。结论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创伤小、切口美观、固定可靠、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骨愈合率高,是治疗肱骨干部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钢板接骨 锁定加压钢板 肱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在儿童股骨远端骨折固定术中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冬 王进 杨雅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105-106,共2页
儿童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目的为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恢复下肢正常长度,纠正旋转和轴线,避免出现骨骼发育异常或发育障碍[1]。目前尚无针对儿童肱骨远端的解剖钢板,临床上有时选用重建钢板或胫骨线板塑形后进行固定,但由于钢板远... 儿童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目的为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恢复下肢正常长度,纠正旋转和轴线,避免出现骨骼发育异常或发育障碍[1]。目前尚无针对儿童肱骨远端的解剖钢板,临床上有时选用重建钢板或胫骨线板塑形后进行固定,但由于钢板远端螺钉孔较少,骨折断端固定的稳定性差,常造成骨折再移位或畸形愈合等并发症。2008年3月~2013年2月,我们在18例儿童股骨远端骨折手术中选用成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进行固定,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锁定钢板 股骨远骨折 骨折固定 儿童 成人 应用 骨骼发育异常 解剖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陆畅 刘佳佳 +1 位作者 薛建华 杨洋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2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PHF)患者进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PHF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锁定钢板组(n=40)与解... 目的:探讨并分析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PHF)患者进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PHF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锁定钢板组(n=40)与解剖钢板组(n=40)。对锁定钢板组患者与解剖钢板组患者分别进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传统的解剖钢板内固定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锁定钢板组患者术后骨折端愈合的时间短于解剖钢板组患者,其术后3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的评分高于解剖钢板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解剖钢板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PHF患者进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能减少其术后的并发症,缩短其骨折端愈合的时间,促进其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固定 老年 肱骨骨折 解剖钢板固定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Multiloc肱骨近端髓内钉系统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斌 熊廷亮 康正阳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3期37-40,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Multiloc肱骨近端髓内钉系统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2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研... 目的对比分析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Multiloc肱骨近端髓内钉系统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2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闭合复位Multiloc肱骨近端髓内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时间和Constant肩关节评分、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4.72±1.23)cm、手术用时(77.41±10.39)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0.53±2.75)cm、(94.46±12.61)min,失血量(83.27±20.45)ml少于对照组的(128.88±22.53)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与Constant肩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的疼痛评分(1.54±0.63)分低于对照组的(2.76±1.0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相比,闭合复位Multiloc肱骨近端髓内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显著,该术式操作简单、失血量少、创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 闭合复位Multiloc肱骨髓内钉系统内固定 肱骨骨折 临床效果 疼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术和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13
作者 索南昂秀 唐炜东 +3 位作者 王军 郭强 徐卫松 豆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0期78-80,92,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术和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青海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2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5例行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术治疗(... 目的观察应用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术和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青海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2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5例行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27例行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时间、出血量、Constant-Murley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Constant-Murley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而言,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术和半肩关节置换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均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情况无太大差异,应用安全性较高,故此两种术式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老年人 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 半肩关节置换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钢板内固定与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于浩然 汤健 +3 位作者 华兴一 崔益亮 周剑 刘鑫 《安徽医学》 2016年第12期1504-1508,共5页
目的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了解锁定钢板内固定(LPF)与半肩关节置换(HAP)治疗老年人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等方面的差异,评价2种手术方法的优劣。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外文数据库及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自... 目的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了解锁定钢板内固定(LPF)与半肩关节置换(HAP)治疗老年人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等方面的差异,评价2种手术方法的优劣。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外文数据库及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自2005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发表的有关LPF与HAP治疗老年人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提取数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共550例患者,其中LPF组274例,HAP组276例,meta分析结果如下:在CMS评分、ASES评分的比较上,LPF组优于HAP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的比较上,HAP组优于LPF组,LPF组与HAP组的术后Neer评分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F与HAP治疗老年人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各有利弊。若患者对术后肩关节功能要求较高,可选择LPF;若患者骨质疏松严重,身体条件不佳且功能要求不是太高,HAP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锁定钢板固定 半肩关节置换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切开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5例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华君 邢宗英 +1 位作者 马亮 岳俊杰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20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5例,采用有限切开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2周内有2例因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发作死亡,其他33例术后随访6个...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5例,采用有限切开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2周内有2例因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发作死亡,其他33例术后随访6个月,29例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3个月。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结论:有限切开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肱骨骨折 有限切开 锁定钢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效果观察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乔红 吕云峰 潘学坤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6期81-83,共3页
目的观察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90例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患者,其中行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术45例(对照组)、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45例(观察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骨折愈... 目的观察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90例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患者,其中行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术45例(对照组)、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45例(观察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评价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两组VAS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VAS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优良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4.44%(P<0.05)。结论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疗效较好,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改善患者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微创手 锁定接骨板内固定 疼痛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手术治疗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Neer Ⅲ、Ⅳ型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蔡沁 章歆 +1 位作者 朱博武 丁志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2期28-30,共3页
目的比较非手术治疗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NeerⅢ、Ⅳ型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 70例老年肱骨近端NeerⅢ、Ⅳ型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保守组和手术组,每组35例。保守组患者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手术组患者行锁定... 目的比较非手术治疗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NeerⅢ、Ⅳ型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 70例老年肱骨近端NeerⅢ、Ⅳ型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保守组和手术组,每组35例。保守组患者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手术组患者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住院时间(12.20±0.65)d长于保守组的(7.60±0.60)d,并发症发生率14.29%低于保守组的51.4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手术组的优良率与保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手术组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中疼痛、日常活动、活动度、肌力评分与保守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NeerⅢ、Ⅳ型骨折固定可靠,利于早期功能锻炼,但存在一定风险,而保守治疗治疗费用低,且肩关节功能改善效果与手术治疗相当,医生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NeerⅢ、Ⅳ型骨折 锁定钢板固定 保守治疗 肩关节功能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辅助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晓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2期2179-2180,共2页
目的探究3D打印技术辅助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驻马店段庄孙全贵骨科医院治疗的10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与观察组(3D打... 目的探究3D打印技术辅助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驻马店段庄孙全贵骨科医院治疗的10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与观察组(3D打印技术+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法)、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骨痂评分、VAS、Constant-Murley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取3D打印技术辅助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可降低创伤,减少出血量,减轻疼痛,缩短手术时间,促进骨折愈合与肩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3D打印技 锁定钢板固定 肩关节功能 疼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头置换术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占营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6期1072-1073,共2页
目的比较肱骨头置换术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信阳淮河骨科医院收治的74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锁定钢板内固... 目的比较肱骨头置换术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信阳淮河骨科医院收治的74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相较于锁定钢板内固定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提升患者手术耐受性,促进其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头置换 锁定钢板固定 肱骨粉碎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继宏 方昕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6期45-47,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78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非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采取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随访12~24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 目的研究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78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非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采取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随访12~24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采取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可提高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老年 解剖锁定钢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