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学生肯定自我的形成 被引量:2
1
作者 师海玲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112-115,共4页
文章首先论述了自我与自我意识的概念、青春期自我意识发展的原因,接着分析了肯定的自我与否定的自我的表现,最后,就如何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肯定的自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自我 自我意识 肯定自我 否定的自我 归属感 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自杀意念与家庭功能的关系及自我肯定和生存理由的中介效应
2
作者 周晓文 卿再花 崔洪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14-818,共5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杀意念与家庭功能之间的关系,及自我肯定和生存理由在其关系中的作用。方法:在广东省选取843名大学生,采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CV)自杀意念条目、家庭功能问卷(APGAR)、一般健康问卷(GHQ-20)自我肯定分量表、...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杀意念与家庭功能之间的关系,及自我肯定和生存理由在其关系中的作用。方法:在广东省选取843名大学生,采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CV)自杀意念条目、家庭功能问卷(APGAR)、一般健康问卷(GHQ-20)自我肯定分量表、生存理由量表中文版(RFL-C)进行调查。结果:APGAR得分、自我肯定分量表得分、RFL-C得分均与自杀意念条目得分负相关(r=-0.10、-0.14、-0.11,均P<0.01);自我肯定、生存理由的中介作用及链式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是-0.03、-0.02、-0.01,分别占总效应的42.86%、28.56%、14.29%。结论:大学生自杀意念可能与家庭功能相关,可以通过增强自我肯定与生存理由来降低自杀意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家庭功能 自我肯定 生存理由 自杀意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肯定缓冲新冠疫情引发的焦虑反应: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世峰 吴艺玲 +2 位作者 张福民 许琼英 周爱保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86-894,共9页
当个体知觉到环境中存在威胁时,就会自动地引发个体的应激反应。而长期的应激会使个体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问题。大量的研究发现肯定自我价值可以缓冲由应激引发的负面情绪和身体反应。本研究通过实验的方法考察了肯定自我... 当个体知觉到环境中存在威胁时,就会自动地引发个体的应激反应。而长期的应激会使个体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问题。大量的研究发现肯定自我价值可以缓冲由应激引发的负面情绪和身体反应。本研究通过实验的方法考察了肯定自我价值是否可以降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引发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反应。220名被试被随机分配到自我价值肯定任务组或控制任务组,被试在干预前(2月2日)和一个星期后(2月9日)完成焦虑和抑郁测量。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控制组在一周后比前测时表现出更严重的焦虑情绪,自我价值肯定组在前测和一周后在焦虑情绪上没有显著的变化,这一效应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和家庭年收入后仍然存在。这些结果表明简短的(约10分钟)对自我价值的反思可以帮助个体缓冲疫情引发的焦虑情绪反应。这一发现对于从社会心理的视角进行疫情防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COVID-19) 应激 自我肯定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状态焦虑的关系——反刍思维的中介效应和自我肯定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45
4
作者 刘慧瀛 王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28-733,共6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反刍思维和自我肯定对负性生活事件与状态焦虑关系的作用。方法:选取某高校大学生265名,使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A)状态焦虑分量表、反刍思维量表(RRS)和一般健康问卷(GHQ)自我肯定... 目的:探讨大学生反刍思维和自我肯定对负性生活事件与状态焦虑关系的作用。方法:选取某高校大学生265名,使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A)状态焦虑分量表、反刍思维量表(RRS)和一般健康问卷(GHQ)自我肯定分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重逐步回归分析和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方法探讨反刍思维的中介效应,采用多重逐步回归分析和简单斜率检验探讨自我肯定的调节效应。结果:城镇大学生的状态焦虑和自我肯定分量表得分均高于农村大学生(均P<0.05)。负性生活事件能够直接预测状态焦虑(β=0.57,P<0.001);反刍思维在负性生活事件和状态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为29.7%;自我肯定在负性生活事件和状态焦虑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β=0.13,P<0.05)。结论:负性生活事件既可以直接作用于状态焦虑,也可以通过反刍思维间接作用于状态焦虑;自我肯定调节了负性生活事件与状态焦虑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生活事件 状态焦虑 反刍思维 自我肯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肯定研究述评 被引量:20
5
作者 石伟 刘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87-1294,共8页
自我肯定是指通过肯定与威胁信息无关领域的自我价值,来维持自我整体性,从而降低防御反应。它可以通过完成自我价值观量表、描述重要的个人价值等方式来进行实验操纵。经过自我肯定的个体能更加客观、公正地处理威胁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 自我肯定是指通过肯定与威胁信息无关领域的自我价值,来维持自我整体性,从而降低防御反应。它可以通过完成自我价值观量表、描述重要的个人价值等方式来进行实验操纵。经过自我肯定的个体能更加客观、公正地处理威胁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的信息,促进个体的成长。这些作用可能是通过系统地思考说服信息的中央路径的认知加工来实现的。在未来的研究中,对个体最重要价值威胁情况下的自我肯定效应、自我肯定效应的多种机制的共同作用、自我肯定效应与群体肯定效应的区分以及自我与群体肯定效应的跨文化比较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肯定 自我整体性 群体肯定 中央路径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肯定的潜在机制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6
作者 何垚 黄希庭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3-61,173-174,共9页
自我肯定为何能减少个体对威胁的防御反应,它在何种情境下有效,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自我肯定减少防御反应可能是以自尊、自我概念、情绪或其它因素为中介,而认知加工的研究表明,它可能在信息加工的多个阶段起作用。一些因素制约自我肯定... 自我肯定为何能减少个体对威胁的防御反应,它在何种情境下有效,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自我肯定减少防御反应可能是以自尊、自我概念、情绪或其它因素为中介,而认知加工的研究表明,它可能在信息加工的多个阶段起作用。一些因素制约自我肯定的运作及效能,包括肯定方式及内容、事件与个体的相关度、引入自我肯定的时机、个体受到肯定的领域和情境中态度客观的标准。未来需要整合认知加工与中介因素两方面的研究,探索影响因素与机制之间的关系,并考虑文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肯定 防御 威胁 中介因素 认知加工 肯定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肯定需求视角下的企业成长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吴怡萍 蔡恒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7-89,共3页
企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必然存在一个缺口,企业必须寻求额外的资源供给才能满足总的自我肯定需求。总结了对新领域的扩张和占领、技术创新与品牌效应、透支未来及兼并与重组4种额外资源涌现方式。4种方式之间可以共同作用,企业应抓住机... 企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必然存在一个缺口,企业必须寻求额外的资源供给才能满足总的自我肯定需求。总结了对新领域的扩张和占领、技术创新与品牌效应、透支未来及兼并与重组4种额外资源涌现方式。4种方式之间可以共同作用,企业应抓住机会灵活运用一种或多种资源涌现方式,才能获得持续性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肯定需求 企业成长 额外资源涌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山洲搬迁安置彝族社区青少年自我肯定与生活事件、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晓刚 冯秋月 +1 位作者 闫虹 吉木哈学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57-960,共4页
目的:了解搬迁安置社区彝族青少年自我肯定、生活事件、压力水平及其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其相关关系,以期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生活压力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自我肯定量表等,对312名彝... 目的:了解搬迁安置社区彝族青少年自我肯定、生活事件、压力水平及其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其相关关系,以期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生活压力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自我肯定量表等,对312名彝族青少年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使用t检验、F检验和相关分析探讨自我肯定、生活事件、压力水平及其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其关系。结果:搬迁安置彝族青少年在生活事件、生活压力、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和自我肯定的平均得分和标准差分别为2.32±0.78、0.85±0.53、2.32±0.65、1.57±0.69、0.59±0.25,反映出他们的生活事件较少、生活压力水平较低,更愿意采用积极应对,自我肯定水平相对较好;彝语水平和家支文化了解程度对应对方式和自我肯定的主效应显著(P<0.05);自我肯定与生活事件(r=-0.26,P<0.01)、生活压力(r=-0.29,P<0.01)和消极应对(r=-0.12,P<0.01)有显著的负相关,与积极应对(r=0.16,P<0.01)有显著的正相关。结论:搬迁安置社区彝族青少年的自我肯定与生活事件、压力水平、应对方式都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是抵御负性生活事件和压力的有效心理资源。民族地区精神卫生管理工作应发掘和激活个体自我肯定的内在资源,提升心理健康的自助意识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青少年 自我肯定 生活事件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志贺直哉及其“自我肯定”之路 被引量:2
9
作者 格非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32,共28页
一、绪论:《矢岛柳堂》如果要从志贺直哉(1883-1971)漫长一生的创作中挑出一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我的选择既不是他唯一的长篇小说《暗夜行路》,也不是他的中、短篇名作《和解》《在城崎》或《学徒的菩萨》,更不是他的剑走偏锋之作《赤... 一、绪论:《矢岛柳堂》如果要从志贺直哉(1883-1971)漫长一生的创作中挑出一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我的选择既不是他唯一的长篇小说《暗夜行路》,也不是他的中、短篇名作《和解》《在城崎》或《学徒的菩萨》,更不是他的剑走偏锋之作《赤西蛎太》,而是志贺写于1925年的短篇小说《矢岛柳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直哉 《暗夜行路》 《在城崎》 自我肯定 剑走偏锋 《和解》 《赤西蛎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大学生自我肯定意识对生命价值观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温子栋 高健 陆璐 《中国健康教育》 2012年第1期19-21,29,共4页
目的了解天津市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现状,探讨自我肯定意识及其相关因素对生命价值观的影响。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选择天津市3所大学大一至大四学生203名,采用生命价值观量表和自我肯定意识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医学类专业(积极生... 目的了解天津市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现状,探讨自我肯定意识及其相关因素对生命价值观的影响。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选择天津市3所大学大一至大四学生203名,采用生命价值观量表和自我肯定意识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医学类专业(积极生命意义:F=3.67,P<0.05)及志愿者学生(积极生命意义:F=2.06,P<0.05;追寻生命价值:F=4.35,P<0.01)的积极生命价值观得分高于其他专业及非志愿者学生;大一的消极生命意义维度分(F=15.91,P<0.01)高于其他年级,大四的追寻生命价值维度分(F=7.92,P<0.01)高于其他年级;自我接纳、自我实现、自我充实和自我表露4项积极自我意识与积极生命意义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r=0.25~0.50,P<0.05或P<0.01),自我封闭和对人紧张2项消极自我意识与积极生命意义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r=-0.18~-0.59,P<0.05或P<0.01);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自我肯定意识和年级(消极生命意义:β=-0.21,P<0.01;追寻生命价值:β=0.14,P<0.01)、志愿者活动(追寻生命价值:β=0.16,P<0.01)、专业(积极生命意义:β=0.15,P<0.01)是影响生命价值观的主要因素。结论提高自我肯定意识、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价值观 自我肯定意识 积极生命意义 消极生命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军医大学医学生自我肯定水平及其与沟通能力和自尊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婕 张静 +1 位作者 卢岳青 戴雪健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64-68,共5页
目的了解某军医大学在校医学生的自我肯定水平及其与沟通能力和自尊的关系。方法 2016年3-6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某军医大学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自我肯定量表中文版、Spitzberg和Cupach人际沟通能力自评... 目的了解某军医大学在校医学生的自我肯定水平及其与沟通能力和自尊的关系。方法 2016年3-6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某军医大学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自我肯定量表中文版、Spitzberg和Cupach人际沟通能力自评问卷中文版和Rosenberg自尊量表为工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组医学生自我肯定处于中等水平,沟通能力和自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男生和女生的自我肯定水平、自尊水平和沟通能力总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女生沟通动机得分高于男生(P=0.017),沟通适当性得分低于男生(P=0.002);不同专业学生各项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年级学生比其他年级学生自我肯定总分高(P=0.003)。自我肯定、自尊和沟通能力总分变量两两之间呈正相关;自我肯定与沟通技能得分呈正相关,与沟通动机或沟通知识得分呈正相关,与具体沟通能力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均P<0.05)。结论军医大学在校医学生具有中等程度的自我肯定水平,自我肯定水平与自尊、沟通动机、沟通知识和沟通技能呈正相关,应给予针对性的提升军医大学在校医学生自我肯定的干预措施,从而提升医学生的自尊水平和沟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自我肯定 自尊 沟通能力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排斥对消费者新产品偏好的影响--基于自我肯定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樊茜 邱家海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44-55,共12页
社会排斥对消费者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社会排斥的需求—威胁模型,通过四个实验研究,探究了社会排斥对新产品偏好的影响、过程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表明,社会排斥对新产品偏好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但社会排斥不会影响个体对传统产品的偏... 社会排斥对消费者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社会排斥的需求—威胁模型,通过四个实验研究,探究了社会排斥对新产品偏好的影响、过程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表明,社会排斥对新产品偏好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但社会排斥不会影响个体对传统产品的偏好。感知控制缺失在社会排斥与新产品偏好的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并且这一中介作用被自我肯定所调节。未进行自我肯定时,社会排斥显著降低个体对新产品的偏好;进行自我肯定后,社会排斥将不再影响新产品偏好,感知控制缺失的中介作用也不存在。研究结论拓展了社会排斥在消费者行为领域内的研究,并有助于企业改进传统的新产品营销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排斥 新产品偏好 感知控制缺失 自我肯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挫折情境下自我肯定对执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红梅 孙小越 郝雨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5-621,共7页
为探讨挫折情境下自我肯定对执行功能的影响,创设挫折和非挫折情境,采用价值观自我肯定干预,通过Stroop范式和2-back范式分别测量抑制控制和工作记忆的刷新能力。结果发现,挫折情境下的Stroop任务和2-back任务反应时均高于非挫折情境;... 为探讨挫折情境下自我肯定对执行功能的影响,创设挫折和非挫折情境,采用价值观自我肯定干预,通过Stroop范式和2-back范式分别测量抑制控制和工作记忆的刷新能力。结果发现,挫折情境下的Stroop任务和2-back任务反应时均高于非挫折情境;挫折情境下自我肯定组在Stroop任务和2-back任务上的反应时均显著低于非自我肯定组,而非挫折情境下两组的反应时没有显著性差异;Stroop效应量在情境与肯定条件上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结果表明挫折降低了执行功能的任务表现,自我肯定干预能够改善挫折情境下执行功能相关的任务成绩,促进了个体对工作记忆任务的刷新能力和Stroop任务的认知表现,但对抑制控制能力的改善没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肯定 执行功能 STROOP任务 2-back任务 挫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肯定在风险性信息传播中的作用研究
14
作者 吕朋悦 赵红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30-741,共12页
自我肯定能削弱人们对于风险性信息的心理防御,增强信息说服效果,但当前对自我肯定会否引发过度反应尚不明确。为此设计了随机分配实验,通过回归与显著性区域检验发现:(1)自我肯定对风险性信息说服的促进作用随着防御反应增强而增强;(2... 自我肯定能削弱人们对于风险性信息的心理防御,增强信息说服效果,但当前对自我肯定会否引发过度反应尚不明确。为此设计了随机分配实验,通过回归与显著性区域检验发现:(1)自我肯定对风险性信息说服的促进作用随着防御反应增强而增强;(2)在低相关性接收者中,自我肯定能增强信息在防御反应较强接收者中的说服效果,并削弱过度反应,如过度恐惧情况;(3)在相关性较高的接收者中,自我肯定增强说服的作用不甚明显,甚至存在加剧高相关与高防御接收者对信息反应不足的情况。检验了自我肯定对风险性信息说服效果的边界条件,对自我肯定与风险性信息沟通理论形成补充;且指出了应用自我肯定方法的适用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肯定 乐观性偏差 防御反应 风险性信息 一类错误 二类错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社会比较中的威胁效应及自我平衡策略 被引量:52
15
作者 韩晓燕 迟毓凯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28-1640,共13页
个体通常利用社会比较进行自我评价,而比较对象的选择及其对个体自我的影响是一个内隐的过程,研究基于选择通达理论,通过三个实验考察了个体自发比较时威胁效应的来源及其消解,结果表明:(1)威胁效应来源于自主条件下比较对象的选择。个... 个体通常利用社会比较进行自我评价,而比较对象的选择及其对个体自我的影响是一个内隐的过程,研究基于选择通达理论,通过三个实验考察了个体自发比较时威胁效应的来源及其消解,结果表明:(1)威胁效应来源于自主条件下比较对象的选择。个体在比较后的自我评价过程中激活了周围优秀人物的信息,比较后自我评价水平降低,引发社会比较的威胁;(2)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在比较后存在威胁"泛化"现象,不论操作任务是否与自我相关,均会出现社会比较的威胁效应;(3)与周围优秀人物进行比较所导致的威胁效应,可以通过自我肯定策略得以缓解,使个体的整体自我系统重新恢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通达理论 上行比较 威胁 自我评价 自我肯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损耗的控制:竞技运动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7
16
作者 张力为 张连成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13,共11页
自我损耗(ego-depletion)是指因实施自我控制而导致自我控制能力暂时下降并对后续操作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如何控制自我损耗或降低自我损耗的不利影响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通过最近开展的22项实验研究探讨了控制自我损... 自我损耗(ego-depletion)是指因实施自我控制而导致自我控制能力暂时下降并对后续操作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如何控制自我损耗或降低自我损耗的不利影响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通过最近开展的22项实验研究探讨了控制自我损耗的两大问题,即在自我损耗发生之前如何预防、在自我损耗发生之后如何补偿。在预防自我损耗的研究领域,介绍了在使用合理的情绪调节策略与思维调控策略、避免认知失调与社会比较、进行价值肯定与属性肯定、形成执行意向等方面的13项最新实验成果;在补偿自我损耗的研究领域,介绍了在积极情绪、榜样启动、自我肯定、执行意向等方面的9项最新实验成果。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在训练和比赛中控制自我损耗的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控制 自我损耗 认知失调 社会比较 自我肯定 执行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道德品质自我评价倾向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时蓉华 王伟 《心理学报》 1985年第2期129-136,共8页
本研究采用态度测量法,让不同年龄的学生(8、11、14、17、20岁)320人对八项道德品质作自我评价,也评价他人,以探讨其自我评价的倾向性。 研究表明,学生对于优良的道德品质的自我评价一般都高于他人对他的评价;对于不良品质的自我否定则... 本研究采用态度测量法,让不同年龄的学生(8、11、14、17、20岁)320人对八项道德品质作自我评价,也评价他人,以探讨其自我评价的倾向性。 研究表明,学生对于优良的道德品质的自我评价一般都高于他人对他的评价;对于不良品质的自我否定则一般都强于对优良品质的自我肯定;学生道德品质的自我评价表现出年龄差异与性别差异;从小学五年级开始,自我评价发生明显的转折,接近高年级而远离低年级,表示出该年龄阶段有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评价 道德品质 性别差异 年龄差异 不良品质 向性 优良品质 自我否定 自我肯定 年龄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自我教育能力
18
作者 冉乃彦 《外国中小学教育》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3-33,共1页
基辅有一个《少年心理学家》活动小组,在他们的工作经验中,提出了一个重新调整教育工作的问题。他们认为:在培养孩子们的行为习惯时,普遍存在着一个极重要的缺点,就是在实现教育过程时,仅仅提出社会规范的目标,而没有注意到学生进行自... 基辅有一个《少年心理学家》活动小组,在他们的工作经验中,提出了一个重新调整教育工作的问题。他们认为:在培养孩子们的行为习惯时,普遍存在着一个极重要的缺点,就是在实现教育过程时,仅仅提出社会规范的目标,而没有注意到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必要性。如果我们不能说服少年应该自已塑造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教育能力 少年心理学 教育工作 教育过程 活动小组 思想意识 自我肯定 心理学知识 心理服务 行为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何人际价值观冲突难以达成共识?理论解释及调解策略 被引量:3
19
作者 岳童 王洪 +2 位作者 傅安国 徐浩 李文俏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8-1538,共11页
人们常常用“道不同,不相为谋”来形容人际价值观冲突发生后共识的难以达成性。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不仅会产生一系列消极的主观感受,还会形成指向对手的偏见和敌意,进而使得基于价值观差异而产生的人际冲突在调解上具有很大的困难。目前... 人们常常用“道不同,不相为谋”来形容人际价值观冲突发生后共识的难以达成性。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不仅会产生一系列消极的主观感受,还会形成指向对手的偏见和敌意,进而使得基于价值观差异而产生的人际冲突在调解上具有很大的困难。目前研究者主要从自我威胁和个人客观性幻觉两个方面来解释为何人际价值观冲突难以达成共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自我肯定和他人肯定的调解策略。未来研究需要更多丰富相关的理论解释,关注人际价值观冲突中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效果,并拓展相关的调解策略和应用实践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 人际价值观冲突 自我威胁 自我肯定 他人肯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控制、自尊与小学生社会创造力的关系 被引量:13
20
作者 满达呼 李宜娟 张景焕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86,共6页
考察父母行为控制、心理控制与社会创造力间的关系、以及自我肯定、自我贬低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小学生社会创造力测验,父母控制量表和自尊量表对540名5、6年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父母行为控制正向预测社会创造力(γ=0.18),... 考察父母行为控制、心理控制与社会创造力间的关系、以及自我肯定、自我贬低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小学生社会创造力测验,父母控制量表和自尊量表对540名5、6年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父母行为控制正向预测社会创造力(γ=0.18),心理控制负向预测社会创造力(γ=-0.28);(2)行为控制通过自我肯定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社会创造力(中介效应值为0.09),心理控制则通过自我贬低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社会创造力(中介效应值为0.05),模型的总解释率R2=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创造力 行为控制 心理控制 自我肯定 自我贬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