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7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肩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修复技术对肩袖撕裂患者炎症反应和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苏进益 陆红日 +1 位作者 张洪彬 何文全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2期31-37,共7页
目的评估肩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修复技术治疗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肩袖撕裂患者11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9例,两组各失访1例,最终两组各纳入58例。两组均于全身麻醉下行... 目的评估肩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修复技术治疗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肩袖撕裂患者11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9例,两组各失访1例,最终两组各纳入58例。两组均于全身麻醉下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对照组采用单排固定缝合技术,试验组采用双排缝线桥修复技术,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和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CR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细胞介素-6(IL-6)]和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Constant-Murley评分、UCLA评分和ASES评分较术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肩关节活动度较术前增大,且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d的CRP、TGF-β1和IL-6较术前升高,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肩袖再撕裂和关节僵硬发生率为3.45%和3.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9%和18.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袖撕裂患者应用双排缝线桥修复技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炎症应激反应和疼痛,加大肩关节活动度,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并可减少肩袖再撕裂和关节僵硬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袖撕裂 双排缝线桥技术 炎症反应 肩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与MR关节造影在肩关节上盂唇前后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周杨 张帆 +3 位作者 陈首名 朱媛媛 韦章诚 尹婷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94-198,共5页
目的 探讨肩关节上盂唇前后部(SLAP)损伤患者采用磁共振(MRI)与MR关节造影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126例肩部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2例经关节镜手术证实肩关节上盂唇前后部损伤。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统计MRI与MR关节造影诊断结果,... 目的 探讨肩关节上盂唇前后部(SLAP)损伤患者采用磁共振(MRI)与MR关节造影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126例肩部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2例经关节镜手术证实肩关节上盂唇前后部损伤。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统计MRI与MR关节造影诊断结果,比较MRI与MR关节造影对肩部上盂唇前后部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MRI与MR关节造影诊断不同分型的结果。结果 MRI诊断检出60例肩关节上盂唇前后部损伤,MR关节造影诊断61例肩关节上盂唇前后部损伤。MR关节造影对肩部上盂唇前后部损伤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93.55%、95.31%、94.44%)均高于MRI检查(80.65%、84.38%、82.54%)(P<0.05)。MRI与关节镜检查均为阳性的35例患者中,关节镜检查结果为I型11例、II型19例、III型3例、IV型2例;MRI诊断结果为I型16例、II型13例、III型5例、IV型1例。MR关节造影与关节镜检查均为阳性的35例患者中,关节镜检查结果为I型12例、II型17例、III型3例、IV型3例;MR关节造影诊断结果为I型14例、II型14例、III型5例、IV型2例。结论 MRI及MR关节造影对肩关节上盂唇前后部损伤的检出情况相似,肩关节上盂唇前后部损伤中I型及II型较为常见,与MRI检查比较,MR关节造影对肩关节上盂唇前后部损伤的诊断价值较高,在常规MRI无法明确肩关节上盂唇前后部损伤时,临床可通过MR关节造影加以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造影 肩关节 上盂唇前后部 损伤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关节周围炎的现代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3
作者 宋杰凡 黄洁 +1 位作者 丰哲 王诗民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5期100-103,共4页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是由长期劳作或保持较久姿势而引起软组织病变,或颈椎病等导致肩部痉挛缺血,导致的肩关节周围炎症性改变。肩周炎表现为肩部进行性疼痛,病情进展可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对日常生活产生较...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是由长期劳作或保持较久姿势而引起软组织病变,或颈椎病等导致肩部痉挛缺血,导致的肩关节周围炎症性改变。肩周炎表现为肩部进行性疼痛,病情进展可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对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及时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尤为紧要。中医药治疗肩周炎经验丰厚,历久弥新,有独特优势。该文对针灸、银质针、推拿、中药内服及外治、针刀镜及传统功法等治疗肩周炎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周围炎 周炎 痹证 针灸 银质针 推拿 中药内服 中药外治 针刀镜 传统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手势教学法在肩关节运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4
作者 赵雨亭 王志江 +1 位作者 孙建淼 刘睿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1期102-108,共7页
目的基于学习投入分层分析空气手势教学法对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肩关节运动解剖教学认知负荷的影响。方法将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实习的44名实习生随机分为手势教学组(n=22)和常规教学组(n=22)。常规教学组采用传统讲座形... 目的基于学习投入分层分析空气手势教学法对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肩关节运动解剖教学认知负荷的影响。方法将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实习的44名实习生随机分为手势教学组(n=22)和常规教学组(n=22)。常规教学组采用传统讲座形式对肩关节运动解剖进行教学,手势教学组由同一教师采用空气手势法进行教学。根据其学习投入水平进行分层,对比不同群体内两组实习生的认知负荷、成绩,以及教学效果情况。结果高投入群体中,手势教学组的相关认知负荷(Germane Cognitive Load,GCL)显著高于常规教学组(P<0.05);低投入群体中,手势教学组内在认知负荷(intrinsic cognitive load,ICL)得分显著低于常规教学组(P<0.05),GL得分显著高于常规教学组(P<0.05)。高投入群体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投入学习群体中手势教学组理论考试得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教学组(P<0.05)。高投入群体手势教学组实习生仅教学热情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教学组(P<0.05);而在低投入群体中,手势教学组学生的学习价值、知识宽度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教学组(P<0.05)。结论空气手势法的应用在不同学习投入群体中存在差异,具有降低学生内在认知负荷、提高相关认知负荷,并从多维度改善教学满意度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势 教学模式 认知负荷 学习投入 肩关节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双锁环缝合技术对中小型肩袖撕裂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李林武 辛林伟 +2 位作者 黄家菊 卢启周 苏士滨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锁环缝合技术对中小型肩袖撕裂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中小型肩袖撕裂患者54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单排改良Mason-Allen技术,治疗组...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锁环缝合技术对中小型肩袖撕裂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中小型肩袖撕裂患者54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单排改良Mason-Allen技术,治疗组予以关节镜下双锁环缝合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总时间、术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比较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肩关节外展活动度、术前和术后3个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以及随访6个月期间关节僵直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和6个月,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术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UCLA评分、ASES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较术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和6个月,两组患者肩关节外展活动度较术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期间,治疗组关节僵直发生率为3.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小型肩袖撕裂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双锁环缝合技术进行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恢复肩关节功能,还能降低关节僵直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袖撕裂 中小型 双锁环缝合技术 关节 肩关节活动度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 美国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肩关节受限患者的康复训练
6
作者 张丽敏 高媛 +2 位作者 宋冰冰 刘洋 韩玉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89,共4页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方案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肩关节受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肩部活动受限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将69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握力球进行训练;72例设为干预组,采用康复训练方案进行干预。3个月后,比较...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方案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肩关节受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肩部活动受限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将69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握力球进行训练;72例设为干预组,采用康复训练方案进行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后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外展、外旋、内旋、后伸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优于本组干预前,干预后干预组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导管堵塞、异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康复训练方案简单易学,容易掌握,不受场地与时间限制,能改善静脉输液港肩关节受限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患者血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港 肩关节受限 肩关节活动度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血栓 康复运动 导管堵塞 导管异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关节脱位伴肩袖巨大撕裂镜下修复1例
7
作者 严正 马佳 +6 位作者 金哲峰 崔胤哲 展嘉文 司江涛 王毅 韩雪 崔莹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8期792-795,共4页
患者,女,70岁,主因“右肩伤后疼痛伴活动受限2个月”于2022年9月13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不慎自行摔伤致右肩关节脱位,至医院急诊就诊,经X线检查后诊断:右肩关节脱位(图1a)。手法复位后颈腕吊带悬吊固定。1个月后右肩肿痛明显伴活动受限,... 患者,女,70岁,主因“右肩伤后疼痛伴活动受限2个月”于2022年9月13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不慎自行摔伤致右肩关节脱位,至医院急诊就诊,经X线检查后诊断:右肩关节脱位(图1a)。手法复位后颈腕吊带悬吊固定。1个月后右肩肿痛明显伴活动受限,经查体及MRI(图1b-1c),诊断为右肩袖巨大撕裂(冈上肌腱、冈下肌腱、肩胛下肌撕裂),右肱二头肌长头腱脱位,右肩骨关节炎,遂由门诊收入院进一步诊治。专科情况:右肩局部肤色、皮温、感觉均正常,锁骨走行正常。关节主动活动度:外展,左170°,右60°;中立位内收,左40°,右0°;前屈,左180°,右100°;后伸,左30°,右20°;0°外旋,左50°,右20°;被动活动与主动活动无明显差别(图1d)。右肩Neer征阳性、Neer加强试验阳性、外展抗阻力试验阳性、0°内外旋抗阻力试验阳性、Hawkins征阳性、O'Brien试验阳性、熊抱试验阳性、肱二头肌抗阻力试验阳性、Speed试验阳性、落臂试验阴性、外旋迟滞试验阴性、内旋迟滞试验阳性、双上肢感觉正常对称,上肢肌力、肌张力未见明显异常,颈椎无明显压痛,生理曲度正常,压颈试验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脱位 袖巨大撕裂 肩关节 逗号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氏中医结合智能肩关节康复机器人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临床分析
8
作者 杜万里 李曰文 +7 位作者 王澜洁 王一 夏娇 陈靓 周茜 李涛 文江 戴国钢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976-980,共5页
目的探究郑氏中医疗法结合智能肩关节康复机器人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A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于四川省骨科医院就诊的108例A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予以郑氏中医疗... 目的探究郑氏中医疗法结合智能肩关节康复机器人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A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于四川省骨科医院就诊的108例A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予以郑氏中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智能肩关节康复机器人治疗,两组均治疗(14±2)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采用McGiLL疼痛量表(MPQ)]、肩关节功能[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CMS)量表]、肩关节活动度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15%)高于对照组(87.04%)(P<0.05);两组治疗14 d后主证候与次证候积分,MPQ评分中视觉模拟评分(VAS)、现在疼痛情况(PPI)、疼痛评级指数(PRI)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4 d后CMS量表中疼痛程度、肌力、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4个维度评分及总分与肩关节中前屈、外展、后伸及外旋活动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郑氏中医疗法结合智能肩关节康复机器人治疗AC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肩关节疼痛程度,提高肩关节活动度,恢复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结合疗法 康复医学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 智能肩关节康复机器人 郑氏中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体外冲击波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黄秋萍 陈秀清 +3 位作者 郭晓佳 叶国标 马永敏 洪艺生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6期164-167,193,共5页
目的分析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应用体外冲击波联合常规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州市第二医院诊治的8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40例)、观察组(体外冲击波联合常规康复治疗,40例),... 目的分析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应用体外冲击波联合常规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州市第二医院诊治的8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40例)、观察组(体外冲击波联合常规康复治疗,4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关节活动度、肩关节活动度(CMS)评分。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外展、前屈角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M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应用体外冲击波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可以促进疼痛症状和肩关节功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周围炎 体外冲击波 常规康复治疗 关节活动度 肩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联合关节腔灌注氨甲环酸对肩关节镜肩袖修补术后患者的作用效果
10
作者 邢林卿 胡明鑫 +4 位作者 董永浩 王勇 张保龙 尤笑迎 尹万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2180-2184,共5页
目的 探究静脉注射联合关节腔灌注氨甲环酸对肩关节镜肩袖修补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收集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84例接受肩关节镜肩袖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术中止血干预方式分为观察组(56例,静脉注射联合关节腔灌注氨... 目的 探究静脉注射联合关节腔灌注氨甲环酸对肩关节镜肩袖修补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收集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84例接受肩关节镜肩袖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术中止血干预方式分为观察组(56例,静脉注射联合关节腔灌注氨甲环酸)和对照组(28例,氨甲环酸静脉注射)。比较两组血红蛋白、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肩关节肿胀情况、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并发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结果 术后1 d两组血红蛋白下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肩关节周径组间、时间、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d,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 d的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后1 d(P<0.001)。术后1个月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术后IL-1β、TNF-α、MMP-3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静脉注射联合关节腔灌注氨甲环酸应用于肩关节镜肩袖修补手术中能够有效发挥止血作用,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肩关节 袖修补手术 止血 炎症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下缝线锚钉修复治疗肩关节习惯性脱位并盂唇撕裂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祖华 刘磊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镜下缝线锚钉修复治疗肩关节习惯性脱位并盂唇撕裂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97例肩关节习惯性脱位并盂唇撕裂患者临床资料,将通过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的患者归为开放组(n=45),应用镜下... 目的探讨镜下缝线锚钉修复治疗肩关节习惯性脱位并盂唇撕裂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97例肩关节习惯性脱位并盂唇撕裂患者临床资料,将通过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的患者归为开放组(n=45),应用镜下缝线锚钉修复治疗的患者作为镜下组(n=52)。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以及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学会(ASES)评分、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肩关节(UCLA)评分以及外展90°外旋、前屈上举、外旋、内旋活动度均高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时均高于随访6个月时(P<0.05),且镜下组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时上述指标均高于开放组(P<0.05);两组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时均低于随访6个月时(P<0.05),且镜下组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低于开放组(P<0.05);镜下组优良率高于开放组(P<0.05);镜下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比较,镜下缝线锚钉修复治疗肩关节习惯性脱位并盂唇撕裂的疗效更佳,更有助于改善肩关节功能,提升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下缝线锚钉修复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 盂唇撕裂 肩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Spencer 7步技术和关节松动术(Maintland手法)治疗肩关节粘连性关节囊炎的疗效差异
12
作者 邓家丰 高硕 +1 位作者 谭希贤 路继科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5期6-12,共7页
目的 对比Spencer 7步技术和关节松动术(Maintland手法)治疗肩关节粘连性关节囊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45例肩关节粘连性关节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有3例,对照组有2例未完成8周的治疗,退出统计。故治疗... 目的 对比Spencer 7步技术和关节松动术(Maintland手法)治疗肩关节粘连性关节囊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45例肩关节粘连性关节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有3例,对照组有2例未完成8周的治疗,退出统计。故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20例患者进行对比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的物理因子治疗和Spencer 7步技术,对照组应用常规的物理因子治疗和关节松动术(Maintland手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的日常生活、肩前曲、肩外展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的肩外旋、肩内旋、肩外展肌力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肩外旋评分(8.20±1.28)分、肩内旋评分(7.60±1.67)分、肩外展肌力评分(17.75±2.55)分高于对照组的(6.60±1.31)、(6.00±1.30)、(15.00±2.8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的物理因子治疗的基础上应用Spencer 7步技术和关节松动术(Maintland手法)治疗肩关节粘连性关节囊炎患者均可在疼痛和日常生活能力、关节活动度方面带来改善,但是对比肩外旋、肩内旋、肩外展肌力方面Spencer 7步技术结合常规的物理因子治疗比关节松动术(Maintland手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ncer 7步技术 肩关节粘连性关节囊炎 关节松动术(Maintland手法)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个性化康复指导在肩关节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3
作者 赵赟锋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7期165-167,共3页
目的:分析早期个性化康复指导在肩关节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接受肩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70例,采取随机形式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 目的:分析早期个性化康复指导在肩关节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接受肩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70例,采取随机形式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接受早期个性化康复指导。分析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接受各自护理服务之后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中为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做好手术护理,并且配合术后早期个性化康复指导,可以帮助患者加快肩关节功能恢复速度,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手术护理 早期个性化康复指导 肩关节功能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关节镜下修复肩袖损伤的护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祝旭兰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12期2026-2027,共2页
肩袖损伤是常见的肩关节病变之一,最初由Codman于1911年报道,认为是导致肩部疼痛及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约占所有肩关节病变的17%~41%,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肩袖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活动范围受限及肌肉萎缩。... 肩袖损伤是常见的肩关节病变之一,最初由Codman于1911年报道,认为是导致肩部疼痛及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约占所有肩关节病变的17%~41%,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肩袖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活动范围受限及肌肉萎缩。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因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逐渐成为治疗肩袖损伤的主要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袖损伤 肩关节 修复术 肩关节病变 护理 肩关节疼痛 功能障碍 部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希佳 李顺蓉 蔡靓羽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4期95-98,共4页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由无菌性炎症引起肩关节囊及周围韧带、肌腱、滑囊增厚、粘连、挛缩所致,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组织剧烈疼痛且伴随肩关节活动障碍。目前,临床治疗该病以保守治疗为主,不同的治疗方法对预后及远期疗效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由无菌性炎症引起肩关节囊及周围韧带、肌腱、滑囊增厚、粘连、挛缩所致,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组织剧烈疼痛且伴随肩关节活动障碍。目前,临床治疗该病以保守治疗为主,不同的治疗方法对预后及远期疗效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针刺疗法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该文总结近年来各种常见针刺疗法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相关报道,为临床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 周炎 冻结 针刺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锻炼方式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网状Meta分析
16
作者 冯颖 魏洪悦 王维宁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1-85,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康复锻炼方式改善乳腺癌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SinoMe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锻炼方式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 目的评价不同康复锻炼方式改善乳腺癌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SinoMe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锻炼方式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月,采用Stata17.0软件进行文献的质量评价与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涉及9种锻炼方式和994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改善肩部屈曲功能方面,水疗法和渐进式康复操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均P<0.05),其中以水疗法的效果最佳;在改善肩部伸展功能方面,渐进式康复操、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术、推拿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均P<0.05),其中以渐进式康复操的效果最佳;在改善肩部外旋功能方面,渐进式康复操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P<0.05);在改善肩部内旋功能方面,涉及的锻炼方式两两比较均未产生统计学差异;在缓解疼痛方面,抗阻力训练的干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P<0.05)。结论水疗法能更好地改善肩部屈曲功能,渐进式康复操在改善肩部伸展、外旋功能方面更具优势,抗阻力训练改善肩部疼痛的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 肩关节活动度 水疗法 渐进式康复操 抗阻力训练 疼痛 康复疗法 网状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联合Remplissage手术治疗军人双极损伤型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聪聪 赵克义 +2 位作者 辛庆峰 吴旅 马武秀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联合Remplissage手术治疗军人双极损伤型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2年3月于该院实施手术的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患者15例,均为男性。年龄18~33岁,平均(23.07±4.39)岁;Beighto...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联合Remplissage手术治疗军人双极损伤型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2年3月于该院实施手术的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患者15例,均为男性。年龄18~33岁,平均(23.07±4.39)岁;Beighton评分(4.40±1.89)分。左肩4例,右肩11例。术前CT评估Hill-Sachs损伤(16.93±2.17)%。记录肩关节活动度,采用美国肩肘关节外科协会(ASES)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与稳定性。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10~28个月,平均(18.47±6.46)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及关节再脱位等并发症。肩关节前屈上举:由术前的(152.41±14.28)°增加至末次随访的(167.48±10.23)°;内旋:术前棘突水平,T_(5)1例,T_(6)2例,T_(7)6例,T_(8)3例,T_(9)2例,T_(1)01例,术后棘突水平,T_(5)1例,T_(6)1例,T_(7)3例,T_(8)6例,T_(9)4例;体侧外旋和外展90°外旋:分别由术前的(60.31±13.43)°和(97.41±13.17)°减小至末次随访的(51.23±14.27)°和(89.47±14.15)°;术后ASES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联合Remplissage手术治疗军人双极损伤型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临床疗效满意,肩外旋角度较术前减小,可明显降低肩关节脱位复发率,提前重返训练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脱位 军人 盂唇修补 冈下肌腱填塞 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配合药棒叩击治疗风寒湿型肩关节周围炎31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谢少敏 谢静娟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第5期40-41,共2页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周软组织(包括肩周肌、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病变引起的以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1]。中医称"漏风肩""五十肩""冻结肩"等,单侧者多见,双侧同时发病者较少,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关节肌...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周软组织(包括肩周肌、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病变引起的以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1]。中医称"漏风肩""五十肩""冻结肩"等,单侧者多见,双侧同时发病者较少,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关节肌肉疾病之一。该病病程较长,一般半年以上,表现为肩部隐痛或刺痛,疼痛可放射到颈部或上臂,夜间疼痛加剧,甚至夜不能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周围炎 寒湿型 冻结 周软组织 肩关节疼痛 关节 关节肌肉 病者 肩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与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中度肩袖撕裂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玉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4期57-59,共3页
目的探究开放式与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中度肩袖撕裂的近期疗效。方法86例中度肩袖撕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样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肩袖修补术治疗。比较... 目的探究开放式与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中度肩袖撕裂的近期疗效。方法86例中度肩袖撕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样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肩袖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85.49±10.29)min、住院时间(7.44±1.62)d以及切口长度(3.58±0.63)cm均短于对照组的(93.37±12.47)min、(12.78±2.46)d、(6.41±1.25)cm,术中出血量(25.49±6.85)ml少于对照组的(41.13±8.52)ml(P<0.05)。观察组术后24、48 h的VAS评分分别为(5.49±1.05)、(3.54±0.87)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65.85±12.08)、(73.16±14.09)分;对照组术后24、48 h的VAS评分分别为(6.63±1.17)、(5.88±1.13)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57.96±11.63)、(65.55±14.39)分。观察组术后24、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度肩袖撕裂患者应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较开放式肩袖修补术治疗疗效更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有利于促进疾病的康复进程,是一种较为安全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袖修补术 肩关节镜下袖修补术 中度袖撕裂 近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三维重建容积再现技术对肩关节前脱位复发因素的临床分析
20
作者 陈檬檬 沈进稳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215-217,共3页
目的探讨通过CT三维重建容积再现技术(VRT)对复发肩关节前脱位的影响因素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24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根据是否复发肩关节脱位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收集CT影像资料,进行去肱骨头三... 目的探讨通过CT三维重建容积再现技术(VRT)对复发肩关节前脱位的影响因素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24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根据是否复发肩关节脱位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收集CT影像资料,进行去肱骨头三维重建,对图像进行分析、测量,对比患者基本情况、Hill-sachs损伤面积、骨性bankart损伤比值,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复发肩关节脱位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损伤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性bankart损伤宽度比值、Hill-sachs损伤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性bankart损伤宽度比值(OR=1.16,95%CI:1.07~1.27)、Hill-sachs损伤面积(OR=7.95,95%CI:3.64~17.36)是复发肩关节脱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骨性bankart损伤和Hill-sachs损伤是发生肩关节复发脱位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对其进行准确评估,及时采取有效治疗,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三维重建 容积再现技术 肩关节前脱位 Hill-sachs损伤 BANKART损伤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