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池塘精养罗氏沼虾4种肥满度指数比较
1
作者 杨明 丁福江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29-34,共6页
【目的】研究池塘精养条件下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4种肥满度指数的实际应用差异,探讨准确度最高的条件因子。【方法】采用Fulton条件因子K、Le Cren相对条件因子K_n、Jones条件因子B和Richter条件因子B′分别计算罗氏沼... 【目的】研究池塘精养条件下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4种肥满度指数的实际应用差异,探讨准确度最高的条件因子。【方法】采用Fulton条件因子K、Le Cren相对条件因子K_n、Jones条件因子B和Richter条件因子B′分别计算罗氏沼虾的肥满度,比较4种肥满度指数的实际应用差异。【结果】实际体质量与反算体质量的回归统计分析表明,回归斜率准确度依次为K_n> B′> B> K,变异系数B′ B′> B> K;从回归截距判定,其准确度为K_n> B′> B> K。各肥满度指数的精准度依次为K_n> B′>B> K。【结论】从适用性、简便性和统计正确性等方面综合分析,应用Le Cren相对条件因子K_n作为肥满度指数的系统性误差最小,准确度最高,可作为罗氏沼虾肥满度的首选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肥满指数 Fulton条件因子 Le Cren相对条件因子 Jones条件因子 Richter条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豆蟹对青岛海区贻贝的感染及危害初探
2
作者 王宇琦 孙世春 宋微波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20-726,共7页
20 0 0年 10月~ 2 0 0 1年 12月 ,对青岛太平角养殖海区的贻贝寄生中华豆蟹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以肥满指数为指标 ,通过对感染和未感染贻贝的比较 ,分析了中华豆蟹对贻贝的危害程度。结果表明 ,中华豆蟹对贻贝的感染率为 2 .0 %~ 2... 20 0 0年 10月~ 2 0 0 1年 12月 ,对青岛太平角养殖海区的贻贝寄生中华豆蟹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以肥满指数为指标 ,通过对感染和未感染贻贝的比较 ,分析了中华豆蟹对贻贝的危害程度。结果表明 ,中华豆蟹对贻贝的感染率为 2 .0 %~ 2 0 .4 %。2 0 0 0年 11月和 2 0 0 1年 11月出现 2次感染高峰 ,分别为 9.7%和 2 0 .4 % ;最低感染率出现于 2 0 0 1年 1月和 3月 (均为 2 .0 % )。感染强度为 1~ 5 ,多数为 1(占感染个体的 83.2 % )。贻贝所感染的豆蟹的性别及感染强度与宿主的大小有关。小个体贻贝仅见雄豆蟹感染 ,绝大多数雌豆蟹见于壳长大于 2 cm的贻贝。未发现同一宿主体内同时感染 2只或以上的雌豆蟹。在调查的 15个月中 ,有 11个月被感染贻贝的肥满度显著低于未感染的贻贝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豆蟹 贻贝 感染率 肥满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凉螈保护空缺分析与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 被引量:12
3
作者 肖璐瑶 张勘 +5 位作者 朱玉东 束潇潇 郑普阳 王远飞 梁福轩 谢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502-4514,共13页
栖息地丧失和退化严重威胁全球两栖类动物的生存与繁衍,栖息地保护在两栖动物保育中具有高的优先性。大凉螈(Liangshantriton taliangensis)是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横断山区特有珍稀有尾类物种。结合大凉螈33个分布位点和9个环境变量数据,... 栖息地丧失和退化严重威胁全球两栖类动物的生存与繁衍,栖息地保护在两栖动物保育中具有高的优先性。大凉螈(Liangshantriton taliangensis)是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横断山区特有珍稀有尾类物种。结合大凉螈33个分布位点和9个环境变量数据,本文运用最大熵(MaxEnt)模型预测了大凉螈当前潜在适宜分布区,再根据现有自然保护地(5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分布进行了保护空缺分析,同时,借助比例体重指数法(SMI)衡量了7个种群共218个个体的身体状况,比较了保护区内外种群间的差异,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识别了保护区内植被变化,据此对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影响大凉螈分布的最主要环境变量为NDVI(贡献值34.33%)、最干月份降水量(贡献值26.81%)和海拔(贡献值20.92%);(2)大凉螈适宜生境主要集中在小相岭和凉山山系,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15.38%,现有自然保护地覆盖了大凉螈23.62%的适宜生境,仍有3760.91km^(2)的保护空缺;(3)栗子坪保护区内雄性个体肥满度指数显著大于保护区外个体(t-test,P=0.006),雌性个体肥满度指数无显著差异(t-test,P=0.214),保护区内近6年NDVI值显著高于保护区建立前(Mann-Whitney U test,P<0.0001),均提示总体保护成效优。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了确立大凉螈为重要保护目标物种、扩大现有保护区、建立保护小区或拯救中心、建设生态廊道等保护地建设的物种恢复措施,以提升对大凉螈的保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凉螈 适宜生境 自然保护区 肥满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