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蓄水坑灌条件下不同肥液浓度对果园土壤呼吸影响及水热关系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文锦 马娟娟 +3 位作者 郭向红 孙西欢 张敏 马艳荣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19,共5页
为探讨蓄水坑灌条件下不同肥液浓度(施氮量)对果园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共设置0,0.749,1.248g/L3个不同的肥液浓度水平,分析不同肥液浓度水平下土壤呼吸速率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蓄水坑灌条件下果... 为探讨蓄水坑灌条件下不同肥液浓度(施氮量)对果园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共设置0,0.749,1.248g/L3个不同的肥液浓度水平,分析不同肥液浓度水平下土壤呼吸速率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蓄水坑灌条件下果园果树生育期内土壤呼吸速率呈不对称单峰变化曲线,土壤呼吸速率会随肥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7月左右达到最大值,成熟收获期时降到最低;肥液浓度为1.248g/L时,蓄水坑灌条件下坑壁的土壤呼吸速率比地面灌溉条件下的土壤呼吸速率高;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是土壤呼吸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10cm处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在一定范围内,土壤呼吸速率随土壤温度升高呈指数增加;土壤呼吸是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水坑灌 土壤呼吸速率 肥液浓度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液浓度对膜孔单向交汇入渗水分运移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董玉云 费良军 任建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88,共6页
通过清水与不同肥液浓度的膜孔单向交汇室内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膜孔肥液单向交汇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及土壤含水量分布。提出了土壤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随肥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的规律;建立了不同肥液浓度膜孔入渗量和湿润... 通过清水与不同肥液浓度的膜孔单向交汇室内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膜孔肥液单向交汇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及土壤含水量分布。提出了土壤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随肥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的规律;建立了不同肥液浓度膜孔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经验模型。经实测资料验证,模型精度较高;肥液浓度越大,相同时间的湿润锋运移距离越大,相同深度处的土壤含水量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孔灌 单向交汇入渗 肥液浓度 水分运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液浓度对膜孔单向交汇入渗NO3^--N运移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董玉云 费良军 +1 位作者 穆红文 任建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42,64,共6页
通过室内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膜孔肥液单向交汇入渗NO3--N的分布特性。研究表明,不同肥液浓度的膜孔入渗湿润体膜孔中心和交汇界面中心垂向土壤NO3--N的浓度锋运移距离与土壤水分运动的湿润锋一致;肥液浓度越大,相同入渗时间的NO3... 通过室内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膜孔肥液单向交汇入渗NO3--N的分布特性。研究表明,不同肥液浓度的膜孔入渗湿润体膜孔中心和交汇界面中心垂向土壤NO3--N的浓度锋运移距离与土壤水分运动的湿润锋一致;肥液浓度越大,相同入渗时间的NO3--N浓度锋运移距离越大,土壤NO3--N浓度最大值越大,相同深度处土壤NO3--N浓度也越大。建立了肥液交汇入渗湿润体膜孔中心和交汇界面中心垂向土壤NO3--N浓度分布特征与湿润体深度之间的分段函数模型,经实测资料验证表明,该模型精度较高。入渗供水过程中,NO3--N浓度锋运移距离和浓度最大值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再分布过程中,NO3--N浓度前锋运移距离随时间延长而增大,而NO3--N浓度最大值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孔灌 单向交汇入渗 肥液浓度 NO3^--N浓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液浓度和生物质掺混比例对微润灌溉湿润体内水肥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义林 刘小刚 +3 位作者 刘艳伟 董木宏道 杨启良 隋龙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9-130,共12页
微润灌溉作为一种新型地下连续灌溉节水技术,可为农业水肥一体化提供有效载体。为探明不同生物质掺混比例下竖插式微润灌溉施肥湿润体内水分和养分的分布规律,开展室内入渗试验,设置3个肥液浓度(清水F_0:0g·L^(-1);低浓度F_L:0.2 g... 微润灌溉作为一种新型地下连续灌溉节水技术,可为农业水肥一体化提供有效载体。为探明不同生物质掺混比例下竖插式微润灌溉施肥湿润体内水分和养分的分布规律,开展室内入渗试验,设置3个肥液浓度(清水F_0:0g·L^(-1);低浓度F_L:0.2 g·L^(-1);高浓度F_H:0.4 g·L^(-1))和4个土壤生物质(花生壳粉末)掺混比例(无掺混B_0:0;低掺混B_L:1.5%;中掺混B_M:3.0%;高掺混B_H:4.5%),研究微润灌溉施肥湿润体内土壤含水率、硝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掺混生物质后湿润体内水肥分布范围显著增大,而肥液浓度对水肥分布范围的影响不显著。土壤水肥含量随着与微润管水平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水肥含量最大值出现在微润管周围。在与微润管水平距离为0~10 cm范围内,土壤含水率和硝态氮分布较均匀,速效磷和速效钾则形成累积区。肥液浓度和生物质掺混比例对湿润体内水肥含量均值影响显著。与F_0相比,增加肥液浓度提高土壤含水率和养分(硝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值3.94%~14.09%和124.92%~458.05%;与B_0相比,增大生物质掺混比例提高土壤含水率和养分含量均值12.89%~33.32%和28.37%~115.44%。微润灌溉施肥湿润体内土壤含水率和硝态氮的分布均匀性较高,而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布均匀性较低。增大肥液浓度和生物质掺混比例可提高湿润体内土壤含水率和硝态氮的分布均匀系数,而降低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分布均匀系数。微润灌溉施肥湿润体内水肥含量均值与至微润管水平距离的关系符合四参数Log-logistic模型。总之,在土壤中掺混生物质有利于微润灌溉施肥下水分和养分的运移,增加肥液浓度和土壤生物质掺混比例可显著提高湿润体内的水肥含量,增大水分和硝态氮的分布均匀性,促使速效磷和速效钾在微润管周围的累积量增多。研究结果可为微润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润灌溉施 肥液浓度 生物质掺混 分布 均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液浓度对膜孔单向交汇入渗湿润体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董玉云 费良军 任建民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47,共4页
通过清水与不同肥液浓度的膜孔单向交汇入渗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肥液膜孔入渗湿润锋运移特性,建立了湿润锋运移距离与入渗时间的模型,提出了膜孔湿润锋运移距离随肥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的规律;建立了由清水湿润锋运移参数和肥液浓... 通过清水与不同肥液浓度的膜孔单向交汇入渗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肥液膜孔入渗湿润锋运移特性,建立了湿润锋运移距离与入渗时间的模型,提出了膜孔湿润锋运移距离随肥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的规律;建立了由清水湿润锋运移参数和肥液浓度推求肥液入渗膜孔中心和交汇中心垂直湿润锋运移距离的模型,经实测资料验证表明,模型精度均较高;建立了膜孔单向交汇入渗交汇时间与肥液浓度之间的指数函数模型。该研究成果为进一步进行膜孔灌溉技术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孔单向交汇 入渗 肥液浓度 湿润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液浓度对膜孔灌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
6
作者 武海霞 费良军 程东娟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96-99,共4页
为研究膜孔灌灌施条件下氮素运移转化分布规律,利用研制的膜孔点源入渗装置,在室内进行灌施条件下的氮素入渗试验,测试不同尿素肥液浓度下膜孔累积入渗量及土壤中氮素含量。结果表明:累积入渗量随灌施肥液浓度增大而增大;尿素肥液浓度... 为研究膜孔灌灌施条件下氮素运移转化分布规律,利用研制的膜孔点源入渗装置,在室内进行灌施条件下的氮素入渗试验,测试不同尿素肥液浓度下膜孔累积入渗量及土壤中氮素含量。结果表明:累积入渗量随灌施肥液浓度增大而增大;尿素肥液浓度对土壤中铵态氮及硝态氮含量在剖面分布影响较小,对其含量影响较大;转化生成的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及土壤硝态氮分布范围随灌施肥液浓度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液浓度 尿素 膜孔灌 氮素运移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水坑灌条件下不同肥液浓度对苹果园土壤氨挥发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浩 马娟娟 +2 位作者 孙西欢 张勇 郭向红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20,28,共5页
利用磷酸甘油-双层海绵通气法,研究了在蓄水坑灌条件下不同肥液浓度对土壤氨挥发速率和氨挥发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蓄水坑灌条件下,地面氨挥发速率在施肥后第2~3天达到最大峰值,蓄水坑内氨挥发速率达到峰值的时间则稍有滞后性,肥液浓度... 利用磷酸甘油-双层海绵通气法,研究了在蓄水坑灌条件下不同肥液浓度对土壤氨挥发速率和氨挥发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蓄水坑灌条件下,地面氨挥发速率在施肥后第2~3天达到最大峰值,蓄水坑内氨挥发速率达到峰值的时间则稍有滞后性,肥液浓度越大,达到峰值的时间越晚。在不同肥液浓度下,肥液浓度越大,氨挥发量占施肥量的比例越大,在5 556mg/L、3 333mg/L和0mg/L肥液浓度条件下的比例分别是1.80%、0.56%、0%。同一肥液浓度不同灌溉方式下,地面灌溉的氨挥发量比蓄水坑灌大14倍左右,氨挥发量占施肥量的比例分别是7.71%、0.56%,体现了蓄水坑灌的节水保肥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水坑灌 肥液浓度 氨挥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水坑灌下不同肥液浓度对苹果树干茎流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嗣艺 孙西欢 +2 位作者 马娟娟 郭向红 程奇云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16,20,共6页
为了探究蓄水坑灌条件下不同肥液浓度对苹果树干茎流规律的影响,试验以肥液浓度(0、0.602、1.204、2.408 gN/L)为变量,设置4个处理。采用热扩散探针法(TDP)测定苹果树干茎流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蓄水坑灌各施肥... 为了探究蓄水坑灌条件下不同肥液浓度对苹果树干茎流规律的影响,试验以肥液浓度(0、0.602、1.204、2.408 gN/L)为变量,设置4个处理。采用热扩散探针法(TDP)测定苹果树干茎流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蓄水坑灌各施肥处理的树干茎流速率在施肥后均有明显提升,日变化峰值明显提高,施肥后第18 d达到峰值;苹果树干的茎流速率日峰值与其叶片蒸腾速率的变化曲线一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并于施肥后第18 d达到最大值;施肥后日茎流累积量随肥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选取6种数学模型对苹果树干茎流日累积量的过程进行模拟,均取得显著的拟合效果,Richards模型拟合效果最佳。本试验条件下D3处理(1.204 gN/L)更利于提升苹果树干茎流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水坑灌 肥液浓度 树干茎流 模型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液浓度和生物质掺混量对微润灌溉入渗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李义林 刘小刚 +3 位作者 刘艳伟 杨启良 唐建楷 邓小军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39-447,460,共10页
为了探明肥液质量浓度和生物质掺混质量比对微润灌溉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采用室内土箱模拟试验的方法,设置3个肥液质量浓度水平(清水F_0:0 mg/L,低浓度F_L:200 mg/L,高浓度F_H:400 mg/L)和4个生物质掺混质量比水平(自然风干土B_0:0 ... 为了探明肥液质量浓度和生物质掺混质量比对微润灌溉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采用室内土箱模拟试验的方法,设置3个肥液质量浓度水平(清水F_0:0 mg/L,低浓度F_L:200 mg/L,高浓度F_H:400 mg/L)和4个生物质掺混质量比水平(自然风干土B_0:0 g/kg,低掺混量B_L:15 g/kg,中掺混量B_M:30 g/kg,高掺混量B_H:45 g/kg),以发酵腐熟花生壳粉末为掺混生物质,研究微润灌溉的水分入渗速率、累积入渗量、湿润体体积以及湿润体质量含水率的分布特征.试验结果表明:肥液质量浓度和生物质掺混质量比对微润灌溉的初始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累积入渗量和湿润体质量含水率均值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水平F_0B_0相比,增加肥液质量浓度和生物质掺混质量比可提高初始入渗速率13.02%~44.85%、稳定入渗速率13.50%~48.78%、累积入渗量5.65%~56.62%和湿润体质量含水率均值6.62%~30.09%;不同入渗时间内的累积入渗量符合Kostiakov模型;湿润体体积随肥液质量浓度和生物质掺混质量比增大而增大,且湿润体体积与入渗时间呈二次多项式关系;湿润体剖面面积和灌水均匀系数随肥液质量浓度和生物质掺混质量比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润灌溉 质量浓度 生物质掺混质量比 湿润体 入渗速率 土壤质量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液浓度对膜孔交汇入渗水氮运移转化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脱云飞 王克勤 +1 位作者 张丽娟 费良军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41-546,共6页
通过分析膜孔多向交汇入渗条件下肥液质量浓度对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和氮素运移转化影响的室内试验资料,研究提出了土壤湿润体的含水率及其硝态氮和铵态氮与不同肥液质量浓度和灌水入渗时间关系的经验公式,提出了湿润体内土壤含水率及其减... 通过分析膜孔多向交汇入渗条件下肥液质量浓度对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和氮素运移转化影响的室内试验资料,研究提出了土壤湿润体的含水率及其硝态氮和铵态氮与不同肥液质量浓度和灌水入渗时间关系的经验公式,提出了湿润体内土壤含水率及其减小量和减小率、土壤硝态氮及其转化量和转化率、土壤铵态氮及其转化量和转化率与肥液质量浓度和运移转化时间关系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该经验公式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000,标准误差很小,且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可见该经验公式能反映膜孔多向交汇入渗不同肥液质量浓度的土壤水分分布和氮素运移转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孔灌 质量浓度 水分分布 氮素运移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液浓度对双点源涌泉根灌土壤入渗特征及水分运移的影响
11
作者 张俊 缑丽娜 +4 位作者 何振嘉 肖欣怡 梁飞 任虎兴 傅渝亮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16,共7页
为探究不同肥液浓度对涌泉根灌双点源交汇入渗湿润体特性变化和水分运移规律的影响,在陕北榆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远志山试验基地,设置4个肥液浓度(质量浓度)(0、5、10和20g/L),开展了肥液浓度对土壤累积入渗量、土壤含水率影响的试验研... 为探究不同肥液浓度对涌泉根灌双点源交汇入渗湿润体特性变化和水分运移规律的影响,在陕北榆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远志山试验基地,设置4个肥液浓度(质量浓度)(0、5、10和20g/L),开展了肥液浓度对土壤累积入渗量、土壤含水率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肥液浓度条件下,自由入渗处累积入渗量大于交汇入渗处累积入渗量,涌泉根灌交汇入渗累积入渗量随时间和肥液浓度变化存在显著的幂函数关系(R2>0.9,P<0.01)。采用Philip模型和Kosyiakov模型均能拟合双点源涌泉根灌入渗过程,肥液浓度越大,吸渗率S也越大,土壤的入渗能力越强。肥液浓度增加了双点源涌泉根灌的累积入渗量,与单点源涌泉根灌对比,双点源涌泉根灌累积入渗量有所减小,但交汇面土壤含水率有所提升。在双点源交汇入渗情况下,不同位置处土壤水分的变化差异小于自由入渗侧,而肥液浓度越大,交汇面处的湿润深度越深,土壤含水率大于自由入渗侧土壤含水率。在实际灌水过程中,肥液浓度过大将不利于水肥利用效率的提高。因此,在田间布设过程中,合理的双点源布置方式能更有效地提高涌泉根灌灌水器的灌水效率,同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泉根灌 肥液浓度 双点源交汇入渗 土壤水分 入渗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液种类及浓度对滴灌施肥系统水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莉 王浩翔 +2 位作者 张新燕 张秋雨 李斌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7-60,共4页
为探索肥料因素对滴灌施肥系统水力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研究了肥液种类和浓度对滴灌带滴头流量和均匀度等水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出流特性受肥料溶解性能影响,溶解性能越好,影响越小;水溶肥因其全溶于水的特性,对出流基本无影响... 为探索肥料因素对滴灌施肥系统水力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研究了肥液种类和浓度对滴灌带滴头流量和均匀度等水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出流特性受肥料溶解性能影响,溶解性能越好,影响越小;水溶肥因其全溶于水的特性,对出流基本无影响,是滴灌施肥的首选肥料种类;复合肥随浓度增大,滴头平均相对流量Dra和灌水均匀度系数CU减小,且浓度越大,Dra、CU减小越大,堵塞率增大,滴灌带堵塞风险加大;不同温度复合肥加肥浓度阈值不同,10℃、20℃、30℃、40℃时其浓度阈值分别为4.0 g/L、5.0 g/L、7.0 g/L和8.0 g/L。实际应用中滴灌施肥系统根据温度等环境条件选取相应肥液浓度可控制系统堵塞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施 堵塞 一体化 滴灌系统水力性能 种类 肥液浓度 浓度阈值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浓度对摇臂式喷头喷灌施肥均匀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涂琴 易萌 +2 位作者 李红 张凯 张乾坤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80-1188,共9页
为了研究施肥浓度对喷灌施肥均匀性的影响规律,选用摇臂式喷头10PY2H,测量其喷灌施肥时肥液体积、施肥浓度、施肥量3种参数的径向分布.试验中,氯化钾溶液质量浓度(即母液浓度)分别为0,20,35,50,65,80 g/L.采用叠加法计算组合喷洒时3种... 为了研究施肥浓度对喷灌施肥均匀性的影响规律,选用摇臂式喷头10PY2H,测量其喷灌施肥时肥液体积、施肥浓度、施肥量3种参数的径向分布.试验中,氯化钾溶液质量浓度(即母液浓度)分别为0,20,35,50,65,80 g/L.采用叠加法计算组合喷洒时3种施肥参数的均匀度CU、分布均匀度DU和统计均匀度Us.分析表明施肥浓度对摇臂式喷头的灌水施肥影响呈现非线性特点.增加母液浓度对肥液体积分布和施肥浓度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对施肥量分布均匀性的影响十分显著.组合喷灌加剧了不同测点的数值差异.随着母液浓度增大,施肥量径向分布变化增大,当母液质量浓度增大到80 g/L时,施肥量主要集中在20%~60%射程处,导致施肥均匀性急剧下降;当母液质量浓度小于等于35 g/L时,远端90%~100%射程处的施肥浓度相对更高,与前人得出的滴灌施肥系统施肥浓度沿管道方向递减的规律相反.3个评价指标中,均匀度CU数值最高,分布均匀度DU总体数值最低、变化最大,且以DU变化最为明显,这说明了DU能反映低值区的施肥情况.喷灌施肥等值线图表明肥液与施肥量的分布规律相似,但施肥浓度的分布情况则相反,这可能与射程远端施肥浓度更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均匀性 分布均匀度 肥液浓度 喷灌 摇臂式喷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液pH值和电导率测量仪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瑞珏 王智东 李志锋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3-648,共6页
为实现肥液pH/EC的快速在线检测,设计了一种pH/EC测量仪,主要由MSP430F2132单片机、pH/EC传感器、电源稳压模块、人机交互界面、pH信号调理电路、EC信号调理电路等组成.通过配制9种不同pH的溶液,在10~40℃范围内,测试了温度对pH值的影响... 为实现肥液pH/EC的快速在线检测,设计了一种pH/EC测量仪,主要由MSP430F2132单片机、pH/EC传感器、电源稳压模块、人机交互界面、pH信号调理电路、EC信号调理电路等组成.通过配制9种不同pH的溶液,在10~40℃范围内,测试了温度对pH值的影响,并与经验方程的计算值作对比,结果表明在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pH值为6.5~7.5)中,由温度引起的测量误差可忽略.以1.0~19.5 ms/cm范围内的195种不同电导率值溶液为待测肥液,试验确定了采用8档电阻分档测量模式,其测量激励信号为幅值±3.5 V、频率4 kHz的方波信号,并进行了电导率的温度补偿.对测量仪进行了标定与验证试验,结果表明:pH值测量的最大绝对误差为0.04,EC值测量的绝对误差在±0.1 ms/cm内,能在农业工程上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液浓度 PH值 电导率 测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施肥系统开发与性能测试
15
作者 李明仁 芦阳 +5 位作者 李东燕 张万罡 马庆安 贺正 刘扬 马富裕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28-2235,共8页
【目的】开发一种适应于以固态水溶肥为原料的自动施肥系统,测试分析自动施肥系统性能。【方法】主控机采用ARM9电路控制模块可实现对轮灌编组、预搅拌时长、施肥开始与结束时间、施肥持续时长、施肥量等参数的设置;选择以蠕动泵为注肥... 【目的】开发一种适应于以固态水溶肥为原料的自动施肥系统,测试分析自动施肥系统性能。【方法】主控机采用ARM9电路控制模块可实现对轮灌编组、预搅拌时长、施肥开始与结束时间、施肥持续时长、施肥量等参数的设置;选择以蠕动泵为注肥装置,通过变频器控制注肥泵电机功率的方式控制注肥速率,控制施肥量。对装置核心部件搅拌器额定功率、计量方式、溶肥搅拌参数、排肥速度及固液相比例等主要参数等进行设计与测试。【结果】电感脉冲计量方式标准误差最大值1.26%,误差小、性价比好,确定其为本装置采用的计量方式;搅拌器以1.5 KW额定功率、38 r/min转速搅拌、肥液浓度在1.1~1.3 g/mL、预搅拌时间30 min时,罐内各液位输出肥液浓度值差异不显著(P<0.05),达到对肥料浓度均匀性的设计要求。【结论】将施肥开始前的预搅拌时间设为30 min、搅拌转速设为38 r/min、肥液浓度不高于1.3 g/mL,输出肥液浓度有较好的均匀性,实现精准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施系统 精度 肥液浓度 搅拌时间 搅拌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肥不能随心所“浴”
16
作者 熊飞 《中国农村科技》 2005年第5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叶面喷 料种类 肥液浓度 时间 喷施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一体微喷带施肥均匀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文娟 徐茹 +1 位作者 王文娥 胡笑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4期124-130,共7页
为探究水肥一体化微喷带大田施肥均匀性及影响因素,通过两种长度微喷带在4种首部工作压力下肥液浓度测定试验,分析沿微喷带方向与垂直于微喷带方向的肥液浓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使用微喷带进行田间施肥时,微喷带铺设长度对肥液浓度均... 为探究水肥一体化微喷带大田施肥均匀性及影响因素,通过两种长度微喷带在4种首部工作压力下肥液浓度测定试验,分析沿微喷带方向与垂直于微喷带方向的肥液浓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使用微喷带进行田间施肥时,微喷带铺设长度对肥液浓度均匀性影响不大,但随着沿程压力降低,施肥量会随灌水量的降低而减少;垂直于微喷带方向的肥液浓度在靠近微喷带的位置点变化平缓,沿微喷带方向肥液浓度小幅度减小。不同的铺设长度存在不同的最优首部工作压力,微喷带铺设长度为20 m、首部工作压力为40 kPa左右时和铺设长度为40 m、首部工作压力为28 kPa左右时,肥液浓度变化相对平缓。微喷带与比例式施肥泵配套使用进行水肥一体化灌溉时,肥液均匀性较高,实际使用时应进行合理配置并设置适宜的首部工作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灌溉 微喷带 均匀性 水量分布 肥液浓度 工作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叶面喷肥技巧
18
作者 崔润良 张琼 +1 位作者 王秀梅 谢丽英 《农村科学实验》 2011年第8期16-16,共1页
一、因菜施肥 不同的蔬菜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量不同.对需氮肥较多的白菜、甘蓝、芹菜、荠菜等叶类菜的叶面喷肥应以尿素为主,也可用碳铵。肥液浓度一般尿素2%,碳铵1.5%,每亩每次喷液50—60公斤.每季喷2—4次.
关键词 叶面喷 蔬菜作物 营养元素 肥液浓度 需求量 尿素 碳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施肥要点
19
作者 古家齐 《农村科学实验》 2001年第8期24-24,共1页
菌床施肥是夺取食用菌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一、施肥要适期子实体的生长发育需要利用培养料中的养分,每出一批菇都要消耗掉较大的一部分养分。因此,菌床施肥最适宜的补充期是在采一批菇后到下一批菇出现前这段时间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菌床施肥是夺取食用菌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一、施肥要适期子实体的生长发育需要利用培养料中的养分,每出一批菇都要消耗掉较大的一部分养分。因此,菌床施肥最适宜的补充期是在采一批菇后到下一批菇出现前这段时间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转潮期。另外,子实体幼嫩期对外界养分有一定的吸收功能,故在蕾期也要适当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时期 配方施 肥液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灌施条件下土壤水氮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冯晓波 马娟娟 +4 位作者 孙西欢 刘秋丽 郭向红 张凯凯 任荣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17,共5页
为了解地面灌施条件下土壤水氮运移的规律,通过室内垂直土柱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体积质量(1.3、1.4、1.5g/cm3)和不同肥液浓度(300、500、700、900mgN/L)对水氮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0-55cm范围内同一土层土壤含水率随着土壤体积... 为了解地面灌施条件下土壤水氮运移的规律,通过室内垂直土柱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体积质量(1.3、1.4、1.5g/cm3)和不同肥液浓度(300、500、700、900mgN/L)对水氮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0-55cm范围内同一土层土壤含水率随着土壤体积质量的增加而增加,55cm以下的土壤,土壤体积质量越大含水率越小,肥液浓度对含水率分布规律基本没有影响;0-60cm范围内硝态氮含量小于本底值,75cm以下,硝态氮含量为本底值的5-8倍,同一土层硝态氮含量随着体积质量的增大而降低。肥液浓度对硝态氮分布影响不大,但在湿润峰处,硝态氮含量随着肥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少;地表铵态氮含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铵态氮含量随深度先增大后减小,地表铵态氮含量大于本底值,距离地面15cm达到最大,之后逐渐减小,湿润峰处铵态氮含量小于本底值。0-25cm范围内,体积质量越大铵态氮含量越高,25cm以下的土壤则相反。肥液浓度对铵态氮分布影响不大,但对铵态氮含量影响显著,肥液浓度越大,铵态氮含量越高,肥液浓度差值越大,铵态氮含量相差也越大。该研究对提高地面灌施条件下的水氮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体积质量 肥液浓度 水氮运移 铵态氮 硝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