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旱地玉-麦二熟体系作物产量、品质和化肥效率的影响
1
作者 郭锦花 李梦瑶 +9 位作者 张军 李爽 彭彦珉 肖慧淑 田文仲 李俊红 张洁 李芳 黄明 李友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6,共9页
为探明施用商品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旱地夏玉米-冬小麦二熟体系作物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15—2020年度设置不施肥+秸秆不还田(CK)、施氮磷肥+秸秆不还田(NP)、施氮磷肥+秸秆不还田+商品有机肥(NPO)和施氮磷肥+秸秆还田(NP... 为探明施用商品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旱地夏玉米-冬小麦二熟体系作物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15—2020年度设置不施肥+秸秆不还田(CK)、施氮磷肥+秸秆不还田(NP)、施氮磷肥+秸秆不还田+商品有机肥(NPO)和施氮磷肥+秸秆还田(NPS)4个处理进行田间试验,测定并分析作物产量、氮磷肥农学效率、籽粒养分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冬小麦籽粒中蛋白质组分含量。结果表明:(1)与NP和NPO处理相比,NPS处理夏玉米5 a平均产量分别显著提高21.33%和20.77%,周年产量分别显著提高9.99%和13.43%,但3个施肥处理间小麦产量差异不显著。(2)施用商品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夏玉米、冬小麦的籽粒品质均有显著影响。与NP处理相比,NPO处理冬小麦籽粒各蛋白质组分含量提高5.69%~8.28%;NPS处理冬小麦籽粒氮含量、钾含量和各蛋白质组分含量分别提高4.68%、3.96%和7.75%~11.38%。相较于NPO处理,NPS处理冬小麦籽粒钾含量、谷蛋白含量、贮藏蛋白含量和谷醇比分别显著提高14.41%、9.86%、5.39%和9.65%,夏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产量和籽粒氮、籽粒磷含量以及周年蛋白质产量分别显著提高6.45%、28.89%、6.40%、23.08%和10.43%。(3)相较于NP和NPO处理,NPS处理夏玉米氮肥的农学效率分别提高118.35%和113.25%,周年氮、磷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42.83%和64.36%、42.86%和64.27%,但3个施肥处理间冬小麦氮肥、磷肥农学效率5 a均值无显著差异。综合来看,长期施用商品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可改善冬小麦籽粒中的蛋白质组分特性,秸秆还田还能增加夏玉米籽粒钾含量和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秸秆还田较施用商品有机肥更利于提高旱地玉-麦二熟区作物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效率。综上所述,施氮磷肥+秸秆还田的管理模式更适宜在旱地玉-麦二熟区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秸秆还田 玉-麦二熟 产量 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组分 肥料农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 被引量:2185
2
作者 张福锁 王激清 +4 位作者 张卫峰 崔振岭 马文奇 陈新平 江荣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15-924,共10页
总结了近年来在全国粮食主产区进行的1 333个田间试验结果,分析了目前条件下中国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氮磷钾肥的偏生产力、农学效率、肥料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等,发现水稻、小麦和玉米的氮肥农学效率分别为10.4 kg kg-1、8.0 kg... 总结了近年来在全国粮食主产区进行的1 333个田间试验结果,分析了目前条件下中国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氮磷钾肥的偏生产力、农学效率、肥料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等,发现水稻、小麦和玉米的氮肥农学效率分别为10.4 kg kg-1、8.0 kg kg-1和9.8 kg kg-1,氮肥利用率分别为28.3%、28.2%和26.1%,远低于国际水平,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呈下降趋势。造成肥料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包括高产农田过量施肥,忽视土壤和环境养分的利用,作物产量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以及养分损失未能得到有效阻控等。要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就必须从植物营养学、土壤学、农学等多学科联合攻关入手,充分利用来自土壤和环境的养分资源,实现根层养分供应与高产作物需求在数量上匹配、时间上同步、空间上一致,同时提高作物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协调作物高产与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农学效率 氮肥利用率 影响因素 提高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野县冬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
3
作者 李清忠 刘听报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12期95-97,共3页
为给施肥方案设计和配方更新提供科学依据,在新野县较高肥力的青黑土田块进行了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在每公顷施用纯N 210 kg、P_(2)O_(5)90 kg、K_(2)O 90 kg的施肥水平下,肥料利用率为N 40.56%、P_(2)O_(5)10.72%、K_(2)O 45.74... 为给施肥方案设计和配方更新提供科学依据,在新野县较高肥力的青黑土田块进行了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在每公顷施用纯N 210 kg、P_(2)O_(5)90 kg、K_(2)O 90 kg的施肥水平下,肥料利用率为N 40.56%、P_(2)O_(5)10.72%、K_(2)O 45.74%。氮肥农学效率12.34 kg/kg,磷肥农学效率3.18 kg/kg,钾肥农学效率8.28 kg/kg。当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达到55.6 mg/kg时,其相对产量所对应的丰缺状况为极高,磷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显著偏低,应适当限制磷肥施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肥料利用率 相对产量 百千克经济产量吸肥量 肥料农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对新沂水蜜桃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岳慧 高伯行 +2 位作者 王光飞 马艳 颜士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4期133-138,共6页
为筛选出适宜新沂地区水蜜桃的最佳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研究商品有机肥45 t/hm^(2)施用量下分别减施10%、20%、30%和40%化肥的应用效果,并对水蜜桃的产量和品质进行测定,分析有机肥替代的经济效益和肥料农学效率。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 为筛选出适宜新沂地区水蜜桃的最佳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研究商品有机肥45 t/hm^(2)施用量下分别减施10%、20%、30%和40%化肥的应用效果,并对水蜜桃的产量和品质进行测定,分析有机肥替代的经济效益和肥料农学效率。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并减施10%和20%化肥虽然成本较增施有机肥并减施30%和40%高,但产量增加较多,经济效益有所增加,总体经济效益和肥料农学效率提高。有机肥替代化肥均可改善果实品质,可潜在提高经济效益。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均增加了肥料农学效率,增施有机肥并减施10%和20%化肥对肥料利用效率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水蜜桃 有机肥 替代化肥 经济效益 肥料农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单丛茶区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周波 陈勤 +6 位作者 陈汉林 唐颢 黎健龙 陈佳琳 陈义勇 刘嘉裕 唐劲驰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7-616,共10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肥、配方肥、有机替代和蚯蚓生物培肥4种化肥减施增效复合技术模式对广东单丛茶区茶园土壤肥力、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模式的肥料农学效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结果表明,4种技术模式可减少化肥养分投入...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肥、配方肥、有机替代和蚯蚓生物培肥4种化肥减施增效复合技术模式对广东单丛茶区茶园土壤肥力、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模式的肥料农学效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结果表明,4种技术模式可减少化肥养分投入量20%~30%(总养分投入量减少17%~0),产量增加4.9%~12.3%,且品质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年经济效益每公顷增加1.51~3.26万元。其中,控释肥模式的肥料农学效率和综合经济效益最高,分别比习惯施肥增加58.0%和10.9%;有机替代模式品质提升最显著,氨基酸增加10.2%,可溶性糖增加9.6%,酚氨比下降13.4%。控释肥和有机替代两种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在广东单丛茶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丛茶 化肥减施增效 品质成分 肥料农学效率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养条件下控失肥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白珊珊 万书勤 +1 位作者 康跃虎 刘士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6-49,56,共5页
环渤海低平原区水资源匮乏,土壤瘠薄盐碱,制约着粮食的高产,亟需构建“中低产区增产、节水”的技术措施。在夏玉米生长季,选择不同类型控失肥并设置不同控失肥施肥比例,研究在雨养条件下控失肥对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以期为环渤... 环渤海低平原区水资源匮乏,土壤瘠薄盐碱,制约着粮食的高产,亟需构建“中低产区增产、节水”的技术措施。在夏玉米生长季,选择不同类型控失肥并设置不同控失肥施肥比例,研究在雨养条件下控失肥对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以期为环渤海低平原区粮食的节水、增产提供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在保证N和P2O5施肥量同当地施肥量基本一致、相同雨养条件下,施用控失肥夏玉米产量提高了11%~17%;且不同类型控失肥对夏玉米产量没有显著影响;控失肥一次性作底肥为施入,夏玉米增产10%~11%,但可以减少了追肥的劳动力。2环渤海低平原区夏玉米为补充灌溉,在干旱和正常年份,夏玉米即使不进行灌溉,仅施用控失肥替代常规肥料,也能获得高产。3控失肥可以显著提高肥料农学效率。与当地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夏玉米控失肥处理N和P的肥料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308%和4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失肥 夏玉米 产量及产量构成 肥料农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顺市西秀区轿子山镇黄泥土玉米施肥效果研究
7
作者 宋荣学 黄兴江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0期16-18,29,共4页
为探索安顺市西秀区轿子山镇黄泥土玉米施肥效果,于2022年实施了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以期为制定玉米科学施肥方案提供参考指导。结果表明: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增产5.16%,减少化肥投入195元/hm2,产投比提高6.06%;与常规施肥比较,配方施肥... 为探索安顺市西秀区轿子山镇黄泥土玉米施肥效果,于2022年实施了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以期为制定玉米科学施肥方案提供参考指导。结果表明: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增产5.16%,减少化肥投入195元/hm2,产投比提高6.06%;与常规施肥比较,配方施肥氮肥利用率提高2.54百分点、磷肥提高2.06百分点、钾肥提高1.65百分点,氮肥农学效率提高26.97%、磷肥提高20.10%、钾肥提高42.93%;每生产100 kg玉米籽粒吸收N量平均为2.14 kg,吸收P2O5量平均为1.99 kg,吸收K2O量平均为2.52 kg。常规施肥的氮肥投入量较大,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下降,磷肥的利用率低容易造成当地群众实际施肥中盲目过量施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肥料利用率 肥料农学效率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研究
8
作者 于美荣 郑育锁 +1 位作者 肖波 赵丽萍 《天津农林科技》 2022年第5期18-20,42,共4页
本研究利用自动灌溉施肥系统开展番茄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试验,研究温室条件下,番茄全生育期灌水量、施肥量、水分生产率、肥料农学效率,番茄产量和经济效益等。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水、常规施肥相比,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每667 m^(2)节... 本研究利用自动灌溉施肥系统开展番茄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试验,研究温室条件下,番茄全生育期灌水量、施肥量、水分生产率、肥料农学效率,番茄产量和经济效益等。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水、常规施肥相比,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每667 m^(2)节水54 m^(3),番茄增产648 kg,增产率达到12.5%,水分生产率提高11.59 kg·m^(-3),肥料农学效率提高14.02 kg·kg^(-1),全生育期节本增收2273.86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 水分生产率 肥料农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