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隔离热灌注化疗技术治疗肢体恶性肿瘤 被引量:6
1
作者 宋建民 李晶 +1 位作者 韩飞容 付来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418-1420,共3页
目的:改进肢体隔离热灌注化疗技术,可简化操作,缩短灌注时间,提高恶性肿瘤治疗安全性,本研究观察其对治疗肢体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对97例肢体恶性肿瘤实施了隔离热灌注化疗。其中,Ⅲ/Ⅳ期恶性黑色素瘤71例,均行淋巴结清扫术后灌注。... 目的:改进肢体隔离热灌注化疗技术,可简化操作,缩短灌注时间,提高恶性肿瘤治疗安全性,本研究观察其对治疗肢体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对97例肢体恶性肿瘤实施了隔离热灌注化疗。其中,Ⅲ/Ⅳ期恶性黑色素瘤71例,均行淋巴结清扫术后灌注。骨肉瘤8例,软组织肉瘤18例。上肢22例,下肢75例。16例按传统方法手术,81例按改进方法手术。改进方法包括:改进动静脉插管方式,灌注液中加入扩血管药物、监控肌肉温度等。结果:灌注后均有病灶变软、变小、变薄。切除标本病检,23例瘤组织完全坏死,52例瘤组织大部分坏死,22例瘤组织小部分坏死。均行保肢手术。无手术死亡。无血栓形成。改进组无筋膜室综合症发生,灌注速度加快,肢体肿胀较轻。结论:经头静脉、大隐静脉断端插入静脉导管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未发现影响肢体血液回流。灌注液中加入血管扩张药可明显加快灌注速度,特别是上肢,能使肢体温度较快达到热化疗的要求。灌注中监控肌肉组织的温度不超过43℃,可以防止发生小腿或前臂肌肉坏死引起的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隔离热灌注化疗 肢体恶性肿瘤 技术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