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司氯胺酮联合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有肺保护作用:160例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杨 刘刚 +1 位作者 欧毅 鹿文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4-490,共7页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40)、艾司氯胺酮组(SK组,n=40)、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组(R组,n=40)、艾...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40)、艾司氯胺酮组(SK组,n=40)、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组(R组,n=40)、艾司氯胺酮联合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组(SKR组,n=40)。在麻醉诱导前,SK组以艾司氯胺酮0.5 mg/kg(稀释成10 mL)静脉注射;R组于左下肢腘窝上1~2 cm绑止血带,阻断一侧下肢血流5 min,然后恢复血流5 min,重复3次;SKR组联合上述两组处理方法;C组静脉给10 mL生理盐水,并仅于左下肢腘窝上1~2 cm绑止血带(无压力)30 min。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0.5 h(T0.5)、单肺通气1 h(OLV T1)、双肺通气后1 h(T3),抽取患者动脉血,测定动脉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采集静脉血样,ELISA测定法检测诱导前(T0)、OLV 1 h(T1)、OLV 2 h(T2)、双肺后1 h(T3)、术后24 h(T4)时间点患者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SP-D),克拉拉细胞蛋白16(CC-1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并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最终C组有35例患者,R组33例患者,SK组34例患者,SKR组32例患者纳入分析。与C组相比,SK组、R组及SKR组的CC-16、SP-D、TNF-α浓度更低(P<0.05);与SK组及R组相比,SKR组的CC-16、SP-D、TNF-α浓度更低(P<0.05);与C组相比,SK组、R组及SKR组住院时间短,肺部感染、肺不张发生率低,且SKR组住院时间较SK组及R组更短,肺部感染、肺不张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联合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增强抗炎反应,减轻急性肺损伤,缩短肺癌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减少肺部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 肺癌 肺损伤 肺保护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延长脑缺血模型大鼠影像半暗带的存在时间窗及其相关机制:通过抑制高迁移率族蛋白1表达
2
作者 吴富淋 余波 +3 位作者 翁烨 彭晓澜 魏鼎泰 陈秋雁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11期1023-1028,共6页
目的在大鼠模型中探讨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l imb 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LRP)对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半暗带的影响,并探讨LRP的保护作用是否与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有关。材料与方法72只成... 目的在大鼠模型中探讨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l imb 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LRP)对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半暗带的影响,并探讨LRP的保护作用是否与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有关。材料与方法7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模型组、LRP组和假手术组,采集不同时间点(1、3、6、24 h)的MRI包括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数据,并进行TTC染色和行为学评分。Western Blot检测HMGB1的表达情况,荧光定量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HMGB1的基因转录水平。结果LRP减少脑梗死面积(68.04±13.24与29.02±23.62,P<0.001),改善脑缺血大鼠的行为学缺陷(2.60±0.65与1.52±0.65,P<0.001),延缓梗死病灶的出现(P<0.001),并能够延长影像半暗带的存在时间窗(P<0.001)。Western Blot结果及荧光定量PCR显示LRP能够下调HMGBI的表达和转录(P<0.05)。结论LRP能够延长缺血性脑卒中半暗带的存在,延长治疗时间窗,其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HMGB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 影像半暗带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对氯胺酮致发育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Bcl-2和Bax表达失衡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刘颖 李安琪 +4 位作者 马万 高宇博 邓立琴 张春 孟尽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研究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对氯胺酮麻醉导致的发育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抗凋亡因子B淋巴细胞瘤-2(Bcl-2)和凋亡因子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失衡的影响。方法SD新生大鼠48只,5日龄,体重8~12 g,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于出生第7... 目的研究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对氯胺酮麻醉导致的发育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抗凋亡因子B淋巴细胞瘤-2(Bcl-2)和凋亡因子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失衡的影响。方法SD新生大鼠48只,5日龄,体重8~12 g,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于出生第7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8 ml/kg,间隔2 h注射一次,共注射6次;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组(RIPC组)于出生第5天行右后肢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预处理,4个循环,48 h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8 ml/kg,方法同C组;氯胺酮组(K组)于出生第7天腹腔注射氯胺酮20mg/kg,方法同C组;肢体缺血预处理+氯胺酮组(RK组)于出生第5天行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48 h后腹腔注射氯胺酮20 mg/kg,方法同C组。四组于腹腔注射完成后12 h经心脏灌注取脑,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凋亡因子Bax和抗凋亡因子Bcl-2阳性细胞数量和蛋白含量。结果与RIPC组比较,K组和RK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Bax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Bcl-2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C组和RIPC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Bcl-2和Bax阳性细胞数量和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K组比较,RK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Bax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Bcl-2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可减轻氯胺酮大剂量、多次注射导致的发育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Bcl-2、Bax表达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肢体缺血预处理 发育期大鼠 B淋巴细胞瘤-2 Bcl-2相关X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缓解急进高原导致的血循环改变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悦 向伦理 +7 位作者 段家翔 顾健腾 易斌 鲁开智 陈卡 糜漫天 李鹏 甯交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3-209,共7页
目的观察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对急进高原的健康成年人血循环及脑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3-7月招募陆军军医大学在校男性学员24名,年龄(24.0±1.7)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缺血预处理(RIPC)... 目的观察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对急进高原的健康成年人血循环及脑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3-7月招募陆军军医大学在校男性学员24名,年龄(24.0±1.7)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缺血预处理(RIPC)组,每组12人,测量被试者循环动力学指标与脑氧饱和度的基线值后,RIPC组利用气压式血压计接受连续7 d的上肢缺血预处理,对照组接受相同的步骤,但未给予缺血处理。采用低压舱模拟4000 m高原的氧分压和大气压力。观察两组被试者在进入模拟舱后减压前和减压至海拔4000 m 2 h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并留取血液标本,测定去甲肾上腺素、内皮素-1水平。结果两组被试者各项指标基线值及减压前数值,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到达海拔4000 m处2 h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外周血管阻力均降低,RIPC组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收缩压均降低(P<0.05);其中RIPC组外周血管阻力(1172.8/1130.9 dyn·s·cm^(-5)vs 1225.8/993.0 dyn·s·cm^(-5))降低的幅度(3.6%vs 19.8%,P=0.009)显著小于对照组,RIPC组每搏输出量(99.3/84.3 mL vs 82.9/78.8 mL)降低的幅度(17.8%vs4.1%,P=0.032)高于对照组。两组被试者心率均增加,脉搏血氧饱和度、左侧和右侧脑氧饱和度均降低,组内自身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IPC组左侧脑氧饱和度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6.0±3.5%vs-8.6±2.4%,P=0.049)。RIPC组循环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7233±1175 pmol·L^(-1)vs 5995±1079 pmol·L^(-1),P<0.05)。结论RIPC可通过缓解低压低氧引起的外周循环阻力下降,有效维持组织的氧供,缓解急进高原引起的心血管代偿性反应,提高急进高原人体早期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预处理 急性低压低氧 血流动力学 脑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