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致心肌损伤中过氧化物酶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陈雯 刘宁 +4 位作者 齐迎春 张颖 邓昭阳 杨靖 谢晓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1-764,共4页
目的研究血浆及心肌局部炎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及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心血管系统损害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止血带结扎构建大鼠双下肢缺血再灌注模型,按照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间点随机分... 目的研究血浆及心肌局部炎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及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心血管系统损害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止血带结扎构建大鼠双下肢缺血再灌注模型,按照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间点随机分为9组:①正常对照组(C);②缺血2、4 h组(I_2,I_4);③缺血4 h再灌注0.5、2、4、6、12、24 h组(R_(0.5),R_2,R_4,R_6,R_(12),R_(24))。观察各组大鼠血浆及心肌MPO、TNF-α水平的变化,以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组织TNF-α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I_2组血浆及心肌MPO、TNF-α即开始明显上升;与I_4组比较,血浆及心肌MPO分别于再灌注R_(0.5)、R_2组明显升高;R_4组血浆TNF-α明显上升,R_(12)组心肌TNF-α明显下降;R_(24)组血浆MPO、TNF-α明显下降(P<0.05)。R_4血浆MPO、TNF-α心肌TNF-α达到峰值;R_6组心肌MPO达到峰值。TNF-α免疫组化提示I_4组大鼠心肌胞浆即可见较多棕色染色颗粒,R_4组浆棕色染色颗粒继续增多,R_(24)组明显减少。结论炎细胞在心肌组织的聚集活化、全身及心肌局部炎性细胞因子的激活是肢体缺血期及再灌注期心肌损伤的重要病理学基础,其中再灌注期心肌损伤与全身性炎性细胞因子激活关系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再灌注 心肌损伤 髓过氧化物酶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和丹参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卢卫忠 贺小兵 +4 位作者 吴清 胡国荣 朱庆和 刘小冬 唐中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0期1032-1034,共3页
目的 :临床观察缺血预处理和丹参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选择 36例四肢手术需充气止血带加压肢体止血的患者 ,随机分为缺血组、缺血预处理组、丹参组和缺血预处理 +丹参组。缺血预处理措施为阻断术肢血流 5min ,然后松止血... 目的 :临床观察缺血预处理和丹参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选择 36例四肢手术需充气止血带加压肢体止血的患者 ,随机分为缺血组、缺血预处理组、丹参组和缺血预处理 +丹参组。缺血预处理措施为阻断术肢血流 5min ,然后松止血带 ,恢复血流灌注 5min ,反复 4次。丹参的用法为患者术前 10min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液 ( 4 0 0ml/kg)。肢体缺血前、再灌注 0 5h、1 5h、3h、2 4h和 72h分别检测血浆丙二醛 (MDA)、肌酸磷酸激酶(CPK)、AST和LDH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结果 :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各时相点与缺血前比较 ,血浆MDA、CPK、AST和LDH含量升高 ,SOD活性降低。缺血预处理组、丹参组和缺血预处理 +丹参组再灌注后同时相点血浆MDA、CPK、AST和LDH含量明显低于缺血组 ,SOD活性明显高于缺血组。与缺血预处理 +丹参组相比 ,再灌注后 3h、2 4h和 72h ,缺血预处理组和丹参组的血浆MDA、CPK、AST和LDH含量明显升高 ,SOD活性降低。结论 :缺血预处理和丹参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 ,联合应用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局部缺血 灌注损伤 丹参 中药 活血化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预适应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安英 杨宁江 +6 位作者 李强 王爽 钟秀宏 张以忠 赵丽微 张雷 杨淑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3-545,共3页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预适应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肝损伤的作用。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预适应组、灯盏花素组及灯盏花素预适应五组。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肝...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预适应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肝损伤的作用。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预适应组、灯盏花素组及灯盏花素预适应五组。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肝组织匀浆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灯盏花素和预适应组均明显降低大鼠血清ALT、AST活性,灯盏花素预适应组较灯盏花素组更明显。预适应、灯盏花素和灯盏花素预适应组均明显降低肝匀浆MDA的含量,提高肝匀浆SOD的活性。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灯盏花素预适应组明显减轻肝损伤。结论:与灯盏花素组比较,灯盏花素预适应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再灌注 肝损伤 灯盏花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中的作用
4
作者 门秀丽 张连元 李宏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73-2073,共1页
关键词 肢体缺血再灌注 大鼠 肺损伤 牛磺酸 细胞凋亡数 基因表达 组织细胞凋亡 肺脏组织 CHOP 呼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调节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树民 徐洪 +5 位作者 杨奕 李雅倩 靳馥宇 李田 杨秀红 杨方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8-626,共9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对小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雄性野生型和ACE2转基因(过表达ACE2基因) 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n=18):野生对照组、野生模型组、ACE2对...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对小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雄性野生型和ACE2转基因(过表达ACE2基因) 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n=18):野生对照组、野生模型组、ACE2对照组、ACE2模型组、ACE2模型+A779干预组和ACE2模型+MLN-4760干预组。采用橡皮筋结扎双侧后肢根部的方法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缺血2 h,再灌注4 h)。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肺组织脏器系数、湿/干重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细胞计数和蛋白浓度检测肺组织含水量和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BALF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以及肺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Ang-(1-7)的浓度。qRT-PCR法分析肺组织ACE/ACE2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ACE/ACE2和AT1/Mas受体的蛋白表达。结果与野生模型组相比,过表达ACE2基因可减轻肺组织病变,降低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BALF炎性细胞因子表达,逆转肺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 system,RAS)稳态失衡。而且ACE2的这些保护作用被特异性ACE2抑制剂MLN-4760和Mas受体阻断剂A779所消除。结论 ACE2可通过ACE2-Ang-(1-7)-Mas轴改善肺组织局部RAS稳态失衡减轻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急性肺损伤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肢体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董世阳 刘存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4-226,共3页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18例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治疗患者,术中使用充气式止血带,肢体缺血时间(42±6)min。分别于止血带充气前(T1)、肢体缺血30min(T2)、再灌注3min(T3)和...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18例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治疗患者,术中使用充气式止血带,肢体缺血时间(42±6)min。分别于止血带充气前(T1)、肢体缺血30min(T2)、再灌注3min(T3)和30min(T4)抽取静脉血,应用血栓弹力描记图(TEG)检测凝血功能。结果与T1时比较,TEG显示反应时间(R值)和凝固时间(K值)降低、凝固角(α角)和血栓最大幅度(MA值)增大,但其改变均在正常值范围,且与其他时点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肢体I-RI对患者凝血功能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灌注损伤 凝血功能 血栓弹力描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Ca^(2+)信号通路在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申震 朱付平 +3 位作者 黄勇 范仪铭 周富强 潘成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44-1347,共4页
Wnt/Ca^(2+)信号通路属于Wnt非经典通路,该通路的失调与细胞调亡、炎症反应等病理改变,以及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着密切联系。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是临床工作中常遇到的一类难题,而Wnt/Ca^(2+)通路可诱使细胞内Ca^(2+)浓... Wnt/Ca^(2+)信号通路属于Wnt非经典通路,该通路的失调与细胞调亡、炎症反应等病理改变,以及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着密切联系。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是临床工作中常遇到的一类难题,而Wnt/Ca^(2+)通路可诱使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并可活化Ca^(2+)敏感信号成分,其介导的细胞凋亡、Ca^(2+)超载和机体炎症等反应在LIRI中扮演重要角色。该文就Wnt/Ca^(2+)信号通路在LIRI病机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Ca^2+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CA^2+超载 炎症反应 肢体缺血/灌注损伤 病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8
作者 申震 朱付平 +3 位作者 潘成熙 罗伟业 周富强 李武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0-105,共6页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体外闭合阻断股动脉血流的方法,建立简便可控、质量可靠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limb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LIRI)大鼠模型。方法 15只2月龄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个组:正常组,缺血再灌注0 h组、2 h组、4 h...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体外闭合阻断股动脉血流的方法,建立简便可控、质量可靠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limb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LIRI)大鼠模型。方法 15只2月龄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个组:正常组,缺血再灌注0 h组、2 h组、4 h组和8 h组。正常组不阻断血流,其余4组构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HE染色法观察骨骼肌细胞形态学变化,DAPI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除正常组外,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肌纤维肿胀、排列不规则、肌纤维间隙增宽等情况,4 h和8 h两组损伤程度较之0 h和2 h两组显著加重,8 h组损伤程度最重,且四组骨骼肌细胞表现出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结论此方法能反映LIRI过程中骨骼肌的病理变化特点,与LIRI临床特征相似,操作简便、高效,可用于肢体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灌注损伤 动物模型 SD大鼠 骨骼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液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申震 朱付平 +4 位作者 刘天举 潘成熙 罗伟业 周富强 李武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4-377,共4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液对肢体缺血一再灌注损伤(LIRI)大鼠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LIRI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2月龄雄性SD大鼠102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桃红四物液低剂量组(TD—IR组)、桃红四物...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液对肢体缺血一再灌注损伤(LIRI)大鼠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LIRI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2月龄雄性SD大鼠102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桃红四物液低剂量组(TD—IR组)、桃红四物液中剂量组(TZ—IR组)和桃红四物液高剂量组(TG—IR组),各组根据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又分为0、2、4、8h4个亚组。复制右后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和IL-1β含量变化,RT—PCR检测骨骼肌中TNF-α和IL-1βmRNA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IR、TD—IR、TZ—IR和TG—IR四组血清中TNF-α和IL-1β表达升高(P〈0.05),其中TD—IR和TZ—IR两组在相同时间点较IR组降低(P〈0.05),TG—IR组较IR组升高(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IR、TD-IR、TZ-IR和TG-IR4组骨骼肌中TNF-α和IL-1β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IR组比较,TD—IR和TZ—IR两组骨骼肌中TNF-α和IL-1βmRNA表达水平低而TG-IR组高(P〈0.05)。③TNF-α和IL-1β含量在再灌注损伤后2h时间点表达最高。结论:①缺血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TNF-α和IL-1β表达升高。②于再灌注损伤后2h,TNF-α和IL-1β含量达到高峰,在2~8h时间段维持在较高水平,再灌注损伤逐渐加重。(3)一定剂量桃红四物液能降低缺血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TNF-α和IL-1β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炎症反应危害,本实验中中剂量桃红四物液效果最佳,但剂量过高反而加重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灌注损伤 桃红四物液 骨骼肌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申震 朱付平 +4 位作者 刘天举 潘成熙 罗伟业 周富强 李武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631-633,I0004,I0005,共5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月龄雄性SD大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桃红四物液低剂量组(TD-IR组)、桃红四物液中剂量组(TZ-IR组)和桃红四物...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月龄雄性SD大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桃红四物液低剂量组(TD-IR组)、桃红四物液中剂量组(TZ-IR组)和桃红四物液高剂量组(TG-IR组),每组10只。复制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HE染色法观察骨骼肌细胞形态学变化,DAPI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1)除正常组外,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肌纤维肿胀、排列不规则、肌纤维间隙增宽等情况,较之IR、TG-IR两组,TD-IR、TZ-IR两组损伤较轻,TG-IR组损伤程度最重。(2)IR、TG-IR、TD-IR和TZ-IR 4组骨骼肌细胞凋亡率降较正常组升高(P〈0.05),与IR、TG-IR两组比较,TD-IR、TZ-IR两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且TZ-IR组最低、TG-IR组最高。结论:一定剂量的桃红四物液能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损伤骨骼肌细胞的凋亡率,对骨骼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实验中中剂量桃红四物液效果最佳,高剂量的桃红四物液反可加重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因此在临床上应严格控制好用药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灌注损伤 桃红四物液 骨骼肌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