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大鼠生存、脑损伤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烨 周军 +2 位作者 袁婉丽 莫利群 胡节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9-475,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EA)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大鼠生存情况、脑损伤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相关机制。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32只,体重255~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LI/R组和LI/R+EA预处... 目的:观察电针(EA)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大鼠生存情况、脑损伤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相关机制。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32只,体重255~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LI/R组和LI/R+EA预处理(LI/R+EA)组。LI/R组采用动脉夹夹闭双后肢股动脉3 h,建立LI/R模型;sham组只暴露股动脉,不夹闭;LI/R+EA组于模型制备前14 d行电针治疗,针刺穴位为"百会"、"足三里"及"血海"。观察各组大鼠7 d生存率;于再灌注48 h,用Morris水迷宫方法测试大鼠认知功能的变化;其余大鼠于再灌注48 h后处死取材,用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光镜下观察海马病理结构变化;化学法测定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sham组比较,LI/R组及LI/R+EA组大鼠7 d生存率下降,潜伏期和游泳距离增加,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海马Iba1阳性细胞数增加,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增加,凋亡指数明显增加,神经元减少,ROS、MDA含量及MPO活性增加,SOD活性降低(P<0.05或P<0.01);与LI/R组相比,LI/R+EA组上述指标得到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电针预处理能提高LI/R大鼠生存率,减轻脑损伤及改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肢体再灌注损伤 认知功能 小神经胶质细胞 氧化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和丹参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卢卫忠 贺小兵 +4 位作者 吴清 胡国荣 朱庆和 刘小冬 唐中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0期1032-1034,共3页
目的 :临床观察缺血预处理和丹参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选择 36例四肢手术需充气止血带加压肢体止血的患者 ,随机分为缺血组、缺血预处理组、丹参组和缺血预处理 +丹参组。缺血预处理措施为阻断术肢血流 5min ,然后松止血... 目的 :临床观察缺血预处理和丹参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选择 36例四肢手术需充气止血带加压肢体止血的患者 ,随机分为缺血组、缺血预处理组、丹参组和缺血预处理 +丹参组。缺血预处理措施为阻断术肢血流 5min ,然后松止血带 ,恢复血流灌注 5min ,反复 4次。丹参的用法为患者术前 10min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液 ( 4 0 0ml/kg)。肢体缺血前、再灌注 0 5h、1 5h、3h、2 4h和 72h分别检测血浆丙二醛 (MDA)、肌酸磷酸激酶(CPK)、AST和LDH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结果 :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各时相点与缺血前比较 ,血浆MDA、CPK、AST和LDH含量升高 ,SOD活性降低。缺血预处理组、丹参组和缺血预处理 +丹参组再灌注后同时相点血浆MDA、CPK、AST和LDH含量明显低于缺血组 ,SOD活性明显高于缺血组。与缺血预处理 +丹参组相比 ,再灌注后 3h、2 4h和 72h ,缺血预处理组和丹参组的血浆MDA、CPK、AST和LDH含量明显升高 ,SOD活性降低。结论 :缺血预处理和丹参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 ,联合应用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肢体缺血灌注损伤 局部缺血 灌注损伤 丹参 中药 活血化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董世阳 刘存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4-226,共3页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18例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治疗患者,术中使用充气式止血带,肢体缺血时间(42±6)min。分别于止血带充气前(T1)、肢体缺血30min(T2)、再灌注3min(T3)和...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18例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治疗患者,术中使用充气式止血带,肢体缺血时间(42±6)min。分别于止血带充气前(T1)、肢体缺血30min(T2)、再灌注3min(T3)和30min(T4)抽取静脉血,应用血栓弹力描记图(TEG)检测凝血功能。结果与T1时比较,TEG显示反应时间(R值)和凝固时间(K值)降低、凝固角(α角)和血栓最大幅度(MA值)增大,但其改变均在正常值范围,且与其他时点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肢体I-RI对患者凝血功能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灌注损伤 凝血功能 血栓弹力描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4
作者 申震 朱付平 +3 位作者 潘成熙 罗伟业 周富强 李武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0-105,共6页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体外闭合阻断股动脉血流的方法,建立简便可控、质量可靠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limb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LIRI)大鼠模型。方法 15只2月龄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个组:正常组,缺血再灌注0 h组、2 h组、4 h...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体外闭合阻断股动脉血流的方法,建立简便可控、质量可靠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limb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LIRI)大鼠模型。方法 15只2月龄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个组:正常组,缺血再灌注0 h组、2 h组、4 h组和8 h组。正常组不阻断血流,其余4组构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HE染色法观察骨骼肌细胞形态学变化,DAPI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除正常组外,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肌纤维肿胀、排列不规则、肌纤维间隙增宽等情况,4 h和8 h两组损伤程度较之0 h和2 h两组显著加重,8 h组损伤程度最重,且四组骨骼肌细胞表现出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结论此方法能反映LIRI过程中骨骼肌的病理变化特点,与LIRI临床特征相似,操作简便、高效,可用于肢体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灌注损伤 动物模型 SD大鼠 骨骼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Ca^(2+)信号通路在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申震 朱付平 +3 位作者 黄勇 范仪铭 周富强 潘成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44-1347,共4页
Wnt/Ca^(2+)信号通路属于Wnt非经典通路,该通路的失调与细胞调亡、炎症反应等病理改变,以及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着密切联系。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是临床工作中常遇到的一类难题,而Wnt/Ca^(2+)通路可诱使细胞内Ca^(2+)浓... Wnt/Ca^(2+)信号通路属于Wnt非经典通路,该通路的失调与细胞调亡、炎症反应等病理改变,以及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着密切联系。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是临床工作中常遇到的一类难题,而Wnt/Ca^(2+)通路可诱使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并可活化Ca^(2+)敏感信号成分,其介导的细胞凋亡、Ca^(2+)超载和机体炎症等反应在LIRI中扮演重要角色。该文就Wnt/Ca^(2+)信号通路在LIRI病机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Ca^2+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CA^2+超载 炎症反应 肢体缺血/灌注损伤 病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液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申震 朱付平 +4 位作者 刘天举 潘成熙 罗伟业 周富强 李武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4-377,共4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液对肢体缺血一再灌注损伤(LIRI)大鼠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LIRI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2月龄雄性SD大鼠102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桃红四物液低剂量组(TD—IR组)、桃红四物...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液对肢体缺血一再灌注损伤(LIRI)大鼠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LIRI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2月龄雄性SD大鼠102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桃红四物液低剂量组(TD—IR组)、桃红四物液中剂量组(TZ—IR组)和桃红四物液高剂量组(TG—IR组),各组根据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又分为0、2、4、8h4个亚组。复制右后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和IL-1β含量变化,RT—PCR检测骨骼肌中TNF-α和IL-1βmRNA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IR、TD—IR、TZ—IR和TG—IR四组血清中TNF-α和IL-1β表达升高(P〈0.05),其中TD—IR和TZ—IR两组在相同时间点较IR组降低(P〈0.05),TG—IR组较IR组升高(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IR、TD-IR、TZ-IR和TG-IR4组骨骼肌中TNF-α和IL-1β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IR组比较,TD—IR和TZ—IR两组骨骼肌中TNF-α和IL-1βmRNA表达水平低而TG-IR组高(P〈0.05)。③TNF-α和IL-1β含量在再灌注损伤后2h时间点表达最高。结论:①缺血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TNF-α和IL-1β表达升高。②于再灌注损伤后2h,TNF-α和IL-1β含量达到高峰,在2~8h时间段维持在较高水平,再灌注损伤逐渐加重。(3)一定剂量桃红四物液能降低缺血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TNF-α和IL-1β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炎症反应危害,本实验中中剂量桃红四物液效果最佳,但剂量过高反而加重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灌注损伤 桃红四物液 骨骼肌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申震 朱付平 +4 位作者 刘天举 潘成熙 罗伟业 周富强 李武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631-633,I0004,I0005,共5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月龄雄性SD大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桃红四物液低剂量组(TD-IR组)、桃红四物液中剂量组(TZ-IR组)和桃红四物...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月龄雄性SD大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桃红四物液低剂量组(TD-IR组)、桃红四物液中剂量组(TZ-IR组)和桃红四物液高剂量组(TG-IR组),每组10只。复制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HE染色法观察骨骼肌细胞形态学变化,DAPI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1)除正常组外,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肌纤维肿胀、排列不规则、肌纤维间隙增宽等情况,较之IR、TG-IR两组,TD-IR、TZ-IR两组损伤较轻,TG-IR组损伤程度最重。(2)IR、TG-IR、TD-IR和TZ-IR 4组骨骼肌细胞凋亡率降较正常组升高(P〈0.05),与IR、TG-IR两组比较,TD-IR、TZ-IR两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且TZ-IR组最低、TG-IR组最高。结论:一定剂量的桃红四物液能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损伤骨骼肌细胞的凋亡率,对骨骼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实验中中剂量桃红四物液效果最佳,高剂量的桃红四物液反可加重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因此在临床上应严格控制好用药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灌注损伤 桃红四物液 骨骼肌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