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与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沈磊 徐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1-315,共5页
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较为常见的膝关节损伤之一,近些年来关于前交叉韧带损伤危险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多,但较多局限于膝关节周围。髋关节及膝关节作为下肢运动的主要关节,两者密不可分,前交叉韧带损伤与髋关节也有着一定的联系。股骨... 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较为常见的膝关节损伤之一,近些年来关于前交叉韧带损伤危险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多,但较多局限于膝关节周围。髋关节及膝关节作为下肢运动的主要关节,两者密不可分,前交叉韧带损伤与髋关节也有着一定的联系。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作为常见的髋关节解剖异常疾病,其与下肢运动力学异常存在紧密联系。本文就前交叉韧带损伤与髋关节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之间的相关联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 解剖学 危险性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19例总结 被引量:6
2
作者 徐志宏 陈东阳 +2 位作者 史冬泉 戴进 蒋青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98-1101,共4页
目的:对近年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原因,以减少误诊。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共处理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病例64例。其中有19例患者曾被当地医院诊断为股骨头坏死,1例曾行股骨头坏死髓芯减压手术... 目的:对近年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原因,以减少误诊。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共处理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病例64例。其中有19例患者曾被当地医院诊断为股骨头坏死,1例曾行股骨头坏死髓芯减压手术。对此19例病例的病史、查体及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效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病程3个月-2年,表现为腹股沟区隐痛或特殊体位时的疼痛,多表现为运动时或下蹲时疼痛,撞击试验均为阳性(极度屈髋内旋时疼痛)。骨盆平片表现为股骨头非球形样变,头颈比例减小。髋关节侧位片或蛙式位片见股骨头颈部明显骨赘形成、股骨头颈偏移减小、α角增大。13例患者MRI T2相可见股骨头颈部骨髓水肿信号,6例同时髋臼前上缘可见到对应的高信号,5例同时见盂唇损伤。CT同样可见增大的α角与增生的骨赘。所有患者早期均行镇痛对症治疗,正规镇痛治疗3个月,对无效的7例病例行手术治疗。结论:对非球形样改变且MRI存在股骨头水肿的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病例需要有深刻的认识,避免误诊为股骨头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镜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中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杰 李飞龙 +3 位作者 冯文俊 曾建春 陈锦伦 曾意荣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8-581,共4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下行头臼成形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30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患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左髋21例,右髋9例,年龄22-50岁,平均年龄34.91岁。根据分型分别于关...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下行头臼成形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30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患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左髋21例,右髋9例,年龄22-50岁,平均年龄34.91岁。根据分型分别于关节镜下行股骨头成型术、髋臼成型术以及髋臼成型联合股骨头成型术,患者术后均采用Harri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并随访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3.2月(34-51月),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为(65.7±6.3)分,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分别为(74.5±6.0)、(79.2±6.1)、(82.5±6.1)、和(83.1±8.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年内Harris评分持续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髋关节镜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可有效消除或减轻髋部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功能,可成为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 关节镜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8
4
作者 于海涛 胡智军 张晓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0-773,共4页
目的分析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34例临床拟诊FAI患者,对所有患者行骨盆正位片检查,21例行双髋关节MSCT平扫及MR检查,分析FAI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34例患者中,32例确诊为FAI,其中骨盆正位片发现先天解剖学异常及... 目的分析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34例临床拟诊FAI患者,对所有患者行骨盆正位片检查,21例行双髋关节MSCT平扫及MR检查,分析FAI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34例患者中,32例确诊为FAI,其中骨盆正位片发现先天解剖学异常及病变27例;MSCT平扫及三维重建21例清晰均表现为髋关节骨质异常;MRI还可清晰显示周围继发软组织损伤12例。2例确诊为股骨头无菌坏死。结论影像学可为FAI的诊断和进一步治疗提供必要的解剖及病理学证据,有助于为FAI的新概念及新分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 X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合并股骨头颈交界区骨囊肿的关节镜治疗:个案报道及文献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昊 张辛 +3 位作者 鞠晓东 刘镕阁 黄洪杰 王健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33-437,共5页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syndrome,FAI)合并股骨头颈交界区骨囊肿并不少见,本文通过一例关节镜下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合并股骨头颈交界区骨囊肿的临床病例,综述相关文献并探讨总结该类病例的手术治疗原则...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syndrome,FAI)合并股骨头颈交界区骨囊肿并不少见,本文通过一例关节镜下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合并股骨头颈交界区骨囊肿的临床病例,综述相关文献并探讨总结该类病例的手术治疗原则。结果显示关节镜下治疗FAI合并股骨头颈交界区骨囊肿能取得满意的短期临床效果。作者认为:对于此类病例,较小的囊肿可直接磨除,并可作为凸轮(Cam)畸形成型的标准。而较大的囊肿,应以清理囊腔为主,但不宜过多磨削以免影响股骨颈的力学情况。另外,建议先进行Cam成型再处理囊肿,避免囊肿影响对周围凸轮畸形的判断,从而导致Cam成型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 骨囊肿 滑膜疝 股骨头颈成型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治疗中老年髋臼股骨撞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6
作者 高奉 胡波 +7 位作者 张柏青 刘雨丰 鹿鸣 安明扬 齐玮 刘玉杰 李春宝 周敬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61-766,共6页
目的:观察髋关节镜手术治疗50岁及以上中老年髋臼股骨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骨科收治的符合排纳标准的37例50岁及以上中老年患者行髋关节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髋关节镜手术治疗50岁及以上中老年髋臼股骨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骨科收治的符合排纳标准的37例50岁及以上中老年患者行髋关节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modified Harris hip score,mHHS)和国际髋关节评分(international hip outcome tool,iHOT-12)评估临床疗效,并对手术前后X线片上的α角和外侧中心边缘角(central-edge angle,CE角)的变化进行对比。平均随访32.43±10.91月,最短随访时间2年。分别于术前、术后1年、2年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术前、术后1年、术后2年m HHS评分分别为62.27±11.07分、86.20±5.78分、87.75±5.28分;VAS评分分别为5.27±1.15分、1.72±0.79分、1.55±0.62分;iHOT-12评分分别为:31.52±7.72分、73.50±4.09分、73.72±3.92分。与术前相比,术后1年和术后2年mHHS评分、VAS评分和i HOT-12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1)。术后2年随访时患者mHHS评分较术后1年有进一步的提高,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CE角、α角和偏心距(off-set)较术前显著减小(P<0.01)。2例髋臼和股骨双侧均有严重软骨损伤患者,分别于术后11个月和15个月行全髋关节置换。结论:50岁及以上未伴放射学征象上严重骨性关节炎的FAI患者行关节镜手术可以显著改善髋关节症状与功能。全髋关节置换转化率低,并发症少。严格的手术指征和合适的手术策略是中老年FAI患者术后取得满意疗效的基础。存在髋臼和股骨双侧严重软骨损伤可能是关节镜术后转化为全髋关节置换的前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股骨撞击综合征 关节镜 中老年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同期处理髋关节内和关节外撞击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7
作者 黄程军 范华全 +4 位作者 孙加伟 郑小龙 陈欣 杨柳 陈光兴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82-485,共4页
目的:探讨髋臼股骨撞击综合征合并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同期关节镜下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1例髋臼股骨撞击综合征合并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关节镜下同期手术治疗。手术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对髋臼股骨撞击综合征的... 目的:探讨髋臼股骨撞击综合征合并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同期关节镜下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1例髋臼股骨撞击综合征合并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关节镜下同期手术治疗。手术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对髋臼股骨撞击综合征的相关问题进行经典的关节镜下治疗,包括盂唇修整缝合及骨性畸形成形;第二步行关节镜辅助下松解髂腰肌肌腱及小粗隆成形而治疗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结果:术后6周开始负重行走,臀部疼痛完全消失,腹股沟区残余轻度疼痛,术后3个月腹股沟区疼痛消失。术后4个月时,人工全髋关节疗效评分(Harris hip score,Harris评分)由术前68分恢复至术后90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由术前5分恢复至术后0分。结论:本例是仰卧牵引体位内镜下先处理关节内撞击,再行仰卧位经前路股骨小转子骨成形术,为存在多部位联合撞击的镜下治疗提供了可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股骨撞击综合征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运动员髋关节镜手术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黄洪杰 贺子熠 +6 位作者 杨帆 隆卫华 张竹 鞠晓东 徐雁 张辛 王健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17-422,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髋关节镜治疗高水平运动员髋关节损伤的手术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5月至2020年11月因髋关节损伤在我院行髋关节镜治疗的34例(35髋)高水平运动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34例患者中有8例为二级运... 目的:探讨应用髋关节镜治疗高水平运动员髋关节损伤的手术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5月至2020年11月因髋关节损伤在我院行髋关节镜治疗的34例(35髋)高水平运动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34例患者中有8例为二级运动员,5例为一级运动员,9例为运动健将,4例为国际级运动健将,8例未参与技术等级评定。患者平均年龄24.89±11.13(13~54)岁,男性18例、女性16例;左髋13例、右髋20例、双髋1例;受伤到手术时间平均为18.67±22.08月。随访时间11~172月,平均72.68±36.76月。术前拍摄X线片及CT扫描,测量α角、外侧中心边缘角(LCEA)、T?nnis角及髋臼角(Sharp角)等。术中记录髋关节镜下处理内容,包括修复损伤的盂唇及关节软骨,磨除股骨头颈部或髋臼增生,恢复髋臼和股骨头颈正常形态。通过患者术前、术后的改良Harris评分(mHH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回归运动情况,评估患者疼痛缓解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术前α角66.71°±8.34°、LCEA 26.32°±7.80°、T?nnis角5.55°±6.17°、Sharp角40.21°±4.03°。髋关节mHHS评分由术前的77.07±15.12分提升至末次随访时的95.9±3.30分(P<0.01),VAS评分由术前的5.32±1.95分降低至末次随访时的1.94±1.79分(P<0.01)。但在从事超活动度运动(体操、舞蹈)和不对称/过顶运动(羽毛球、乒乓球)的患者中,术后疼痛VAS评分和mHHS评分改善不明显(P>0.05)。34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因术后疼痛改善不明显、盂唇软骨再次损伤在我院进行了髋关节镜翻修手术。影像学结果显示部分从事超活动度运动的患者和翻修患者Tonnis角>10°而LCEA<20°,存在明显的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部27例现役运动员中有25例回归正常运动,回归运动率(RTS)达到92.6%。未发现患者性别和体质指数(BMI)对患者术后疗效存在影响。结论:髋关节镜治疗高水平运动员髋关节损伤术后症状显著缓解,髋关节功能明显提升,绝大部分现役运动员都能回归运动,手术效果和回归运动率推测与运动类型和是否存在髋关节发育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高水平运动员 关节损伤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