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与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沈磊 徐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1-315,共5页
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较为常见的膝关节损伤之一,近些年来关于前交叉韧带损伤危险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多,但较多局限于膝关节周围。髋关节及膝关节作为下肢运动的主要关节,两者密不可分,前交叉韧带损伤与髋关节也有着一定的联系。股骨... 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较为常见的膝关节损伤之一,近些年来关于前交叉韧带损伤危险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多,但较多局限于膝关节周围。髋关节及膝关节作为下肢运动的主要关节,两者密不可分,前交叉韧带损伤与髋关节也有着一定的联系。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作为常见的髋关节解剖异常疾病,其与下肢运动力学异常存在紧密联系。本文就前交叉韧带损伤与髋关节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之间的相关联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 解剖学 危险性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学对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临床诊断价值的研究
2
作者 郭晓霖 刘晓飞 +4 位作者 田春梅 董立杰 陈亮 丁孝民 张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37-740,共4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学对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S)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关节镜手术证实的53例FAIS患者作为病例组,40例无髋关节异常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X线、CT平扫+三维重建、MRI平扫检查。比较各检查方法异常征象阳性率...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学对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S)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关节镜手术证实的53例FAIS患者作为病例组,40例无髋关节异常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X线、CT平扫+三维重建、MRI平扫检查。比较各检查方法异常征象阳性率的差异性;并分别计算其诊断FAIS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构建各检查方法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并计算其曲线下面积(AUC)。结果:X线、CT检查下,CT对股骨头颈交界处骨赘和/或异常凸起征象的阳性检出率最高(71.70%)。MRI检查下,对髋臼盂唇信号或形态异常的阳性检出率最高(73.58%)。MRI(AUC=0.944)的诊断效能高于CT(AUC=0.890)和X线(AUC=0.834),CT诊断效能高于X线。结论:多模态影像学检查对FAIS的诊断价值高于单一检查方法,可以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客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髋臼撞击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外向内”髋关节镜技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 被引量:9
3
作者 徐海涛 朱威宏 +3 位作者 曹斌 柴志勇 唐剑锋 舒子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3-37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由外向内"髋关节镜技术诊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共收治凸轮型和混合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病例9例11髋,均采用"由外向内"髋关节镜技术行头颈交界成型... 目的:探讨应用"由外向内"髋关节镜技术诊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共收治凸轮型和混合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病例9例11髋,均采用"由外向内"髋关节镜技术行头颈交界成型、盂唇成形术。对9例11髋的术前及术后12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手术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9例病人均获得随访,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56.4(22~70)分,术后12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92.5(64~100)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例足背术后出现小水泡,治疗后愈合;1例大腿部肌间隙液体渗漏较多,处理后伤口愈合顺利,未对康复过程造成特殊影响;无神经血管损伤;无医源性软骨、盂唇损害。结论:"由外向内"髋关节镜技术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关节镜 股骨髋臼撞击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盂唇重建与盂唇部分切除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症合并无法修复盂唇损伤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晋 武永刚 +3 位作者 李旭 吴关 沈杰威 王雪松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16-920,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盂唇重建和盂唇部分切除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症的临床疗效,探索无法修复的盂唇损伤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以在我科手术治疗的股骨髋臼撞击症造成盂唇损伤患者中盂唇损伤严重、无法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3年7月到2014...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盂唇重建和盂唇部分切除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症的临床疗效,探索无法修复的盂唇损伤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以在我科手术治疗的股骨髋臼撞击症造成盂唇损伤患者中盂唇损伤严重、无法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3年7月到2014年12月行盂唇部分切除24例(盂唇部分切除组),2015年1月到2016年8月行盂唇重建27例(盂唇重建组)。术前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术后随访至少2年以上,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VAS疼痛程度以及日常活动的髋关节功能评分(HOS-ADL)、体育运动专用髋关节评分(HOS-SSS)、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m HHS)功能评分。结果:盂唇部分切除组失随访2例,盂唇重建组失随访3例。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构成、术前HOS-ADL、HOS-SSS、mHHS和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术后末次随访时,盂唇部分切除组患者的HOS-ADL评分为78.0±10.5,HOS-SSS评分为64.3±15.2,mHHS评分为73.7±12.3,VAS评分为3.9±2.0,盂唇重建组患者的HOS-ADL评分为79.7±8.8,HOS-SSS评分为72.8±14.3,mHHS评分为79.8±12.4,VAS评分为3.0±1.6,两组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但两组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盂唇重建和盂唇部分切除均可在中短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可作为盂唇损伤严重、无法修复患者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髋臼撞击 盂唇损伤 盂唇切除 盂唇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髋臼撞击症的X线表现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宋国勇 李石玲 +3 位作者 赵建 郭智萍 张伟 卢军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8-822,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确诊为股骨髋臼撞击症的髋关节的X线表现,找出其影像特点。方法对42例股骨髋臼撞击症的44个髋关节的X线平片进行分析、测量,并与5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44个髋关节和50例对照组在CE角、Sharp角、颈干角和头臼...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确诊为股骨髋臼撞击症的髋关节的X线表现,找出其影像特点。方法对42例股骨髋臼撞击症的44个髋关节的X线平片进行分析、测量,并与5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44个髋关节和50例对照组在CE角、Sharp角、颈干角和头臼指数的对比中无明显差异,股骨髋臼撞击症分两型,杵型16个,臼型28个。股骨髋臼撞击症的X线征象包括:股骨头颈交界处畸形、髋臼上缘增生、髋臼缘变尖和碎裂、深髋臼等。杵型和臼型的比较中发现CE角和颈干角有明显差异。结论股骨头颈交界处的畸形和髋臼的异常形态是股骨髋臼撞击症诊断的主要征象,CE角和颈干角测量数值异常、其他退行变的异常影像表现是诊断股骨髋臼撞击症的参考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髋臼撞击 创伤性关节病 关节 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髋臼撞击征关节镜下翻修手术16例 被引量:7
6
作者 张辛 徐雁 +5 位作者 鞠晓东 梅宇 牛星跃 麦合木提.麦麦提敏 孙疆 王健全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4-137,142,共5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手术失败后进行髋关节镜翻修的原因。方法 2012年7月~2016年7月我科对16例股骨髋臼撞击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行髋关节镜翻修手术,在C形臂X线机透视和下肢牵引下,行髋关节镜探查:首先进入中央间室依次...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手术失败后进行髋关节镜翻修的原因。方法 2012年7月~2016年7月我科对16例股骨髋臼撞击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行髋关节镜翻修手术,在C形臂X线机透视和下肢牵引下,行髋关节镜探查:首先进入中央间室依次检查盂唇、髋臼关节面、股骨头软骨、髋臼顶软骨及圆韧带。对撕裂退变的髋臼盂唇根据损伤情况行盂唇缝合术或盂唇修整术。Outerbridge系统对软骨损伤进行分级清理损伤软骨组织。处理中央间室后放松双下肢牵引,关节镜进入周围间室。根据术中股骨头颈和髋臼动态撞击情况、部位行股骨头颈成形术(Cam畸形)或髋臼成形术(Pincer畸形)。如果术前检查伴有大转子压痛及MRI显示臀中肌止点炎症,术中清理大转子滑囊和损伤的臀中肌止点。利用CT三维重建检查,比较髋臼股骨头成形术前后股骨髋臼形态、骨量磨除情况和确认撞击因素去除。结果 16例随访16~60个月(中位数38个月)。16例VAS评分术前中位数4.5分(4~6分),末次随访时中位数1分(0~1分),明显降低(Z=-4.953,P=0.000);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由术前(69.88±9.33)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88.69±4.33)分(t=-8.377,P=0.000)。总体患者满意度平均8.46分(4~10分)。无进行第2次翻修手术和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者。结论髋关节镜翻修手术最主要的原因是股骨头髋臼撞击因素未彻底去除,残余的骨性撞击导致疼痛和盂唇软骨再次损伤。翻修手术去除骨性撞击因素,修复损伤盂唇软骨,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关节功能,短中期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髋关节置换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关节镜翻修 股骨髋臼撞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19例总结 被引量:6
7
作者 徐志宏 陈东阳 +2 位作者 史冬泉 戴进 蒋青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98-1101,共4页
目的:对近年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原因,以减少误诊。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共处理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病例64例。其中有19例患者曾被当地医院诊断为股骨头坏死,1例曾行股骨头坏死髓芯减压手术... 目的:对近年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原因,以减少误诊。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共处理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病例64例。其中有19例患者曾被当地医院诊断为股骨头坏死,1例曾行股骨头坏死髓芯减压手术。对此19例病例的病史、查体及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效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病程3个月-2年,表现为腹股沟区隐痛或特殊体位时的疼痛,多表现为运动时或下蹲时疼痛,撞击试验均为阳性(极度屈髋内旋时疼痛)。骨盆平片表现为股骨头非球形样变,头颈比例减小。髋关节侧位片或蛙式位片见股骨头颈部明显骨赘形成、股骨头颈偏移减小、α角增大。13例患者MRI T2相可见股骨头颈部骨髓水肿信号,6例同时髋臼前上缘可见到对应的高信号,5例同时见盂唇损伤。CT同样可见增大的α角与增生的骨赘。所有患者早期均行镇痛对症治疗,正规镇痛治疗3个月,对无效的7例病例行手术治疗。结论:对非球形样改变且MRI存在股骨头水肿的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病例需要有深刻的认识,避免误诊为股骨头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镜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中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杰 李飞龙 +3 位作者 冯文俊 曾建春 陈锦伦 曾意荣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8-581,共4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下行头臼成形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30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患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左髋21例,右髋9例,年龄22-50岁,平均年龄34.91岁。根据分型分别于关...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下行头臼成形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30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患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左髋21例,右髋9例,年龄22-50岁,平均年龄34.91岁。根据分型分别于关节镜下行股骨头成型术、髋臼成型术以及髋臼成型联合股骨头成型术,患者术后均采用Harri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并随访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3.2月(34-51月),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为(65.7±6.3)分,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分别为(74.5±6.0)、(79.2±6.1)、(82.5±6.1)、和(83.1±8.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年内Harris评分持续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髋关节镜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可有效消除或减轻髋部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功能,可成为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 关节镜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8
9
作者 于海涛 胡智军 张晓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0-773,共4页
目的分析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34例临床拟诊FAI患者,对所有患者行骨盆正位片检查,21例行双髋关节MSCT平扫及MR检查,分析FAI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34例患者中,32例确诊为FAI,其中骨盆正位片发现先天解剖学异常及... 目的分析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34例临床拟诊FAI患者,对所有患者行骨盆正位片检查,21例行双髋关节MSCT平扫及MR检查,分析FAI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34例患者中,32例确诊为FAI,其中骨盆正位片发现先天解剖学异常及病变27例;MSCT平扫及三维重建21例清晰均表现为髋关节骨质异常;MRI还可清晰显示周围继发软组织损伤12例。2例确诊为股骨头无菌坏死。结论影像学可为FAI的诊断和进一步治疗提供必要的解剖及病理学证据,有助于为FAI的新概念及新分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 X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合并股骨头颈交界区骨囊肿的关节镜治疗:个案报道及文献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昊 张辛 +3 位作者 鞠晓东 刘镕阁 黄洪杰 王健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33-437,共5页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syndrome,FAI)合并股骨头颈交界区骨囊肿并不少见,本文通过一例关节镜下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合并股骨头颈交界区骨囊肿的临床病例,综述相关文献并探讨总结该类病例的手术治疗原则...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syndrome,FAI)合并股骨头颈交界区骨囊肿并不少见,本文通过一例关节镜下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合并股骨头颈交界区骨囊肿的临床病例,综述相关文献并探讨总结该类病例的手术治疗原则。结果显示关节镜下治疗FAI合并股骨头颈交界区骨囊肿能取得满意的短期临床效果。作者认为:对于此类病例,较小的囊肿可直接磨除,并可作为凸轮(Cam)畸形成型的标准。而较大的囊肿,应以清理囊腔为主,但不宜过多磨削以免影响股骨颈的力学情况。另外,建议先进行Cam成型再处理囊肿,避免囊肿影响对周围凸轮畸形的判断,从而导致Cam成型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 骨囊肿 滑膜疝 股骨头颈成型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镜下骨赘切除联合盂唇修补治疗合并髋臼股骨撞击症的盂唇损伤的中长期随访结果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旭 张晋 王雪松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17-820,共4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下骨赘切除联合盂唇修补治疗合并髋臼股骨撞击症的盂唇损伤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医学科采用髋关节镜下骨赘切除联合盂唇修补治疗合并髋臼股骨撞击症的盂唇损伤患者10...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下骨赘切除联合盂唇修补治疗合并髋臼股骨撞击症的盂唇损伤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医学科采用髋关节镜下骨赘切除联合盂唇修补治疗合并髋臼股骨撞击症的盂唇损伤患者106例的临床结果。这106例患者中,共91例完成2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6.0±2.0月(24~32月),64例完成至少5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2.9±3.1月(60~70月)。分别于术前、术后2年、术后5年对患者进行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m HHS)、VAS疼痛评分,于术后2年和术后5年进行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106例患者术前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为54.0±12.5分(34~76分),VAS评分为6.3±1.9分(3~9分);术后2年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为83.9±10.0分(59~100分),VAS评分为2.4±1.7分(0~6分),患者满意度为8.3±1.3分(5~10分);术后5年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为80.8±12.3分(53~100分),VAS评分为2.5±1.9分(0~7分),患者满意度为8.0±1.5(4~10分)。术后2年、术后5年与术前相比,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和VA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00);术后5年与术后2年相比,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VAS评分和患者满意度无显著性差异(P=0.140,0.747,0.346)。结论:中长期随访结果显示,关节镜下盂唇修补联合骨赘切除治疗合并股骨髋臼撞击症的盂唇损伤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盂唇修补 股骨髋臼撞击 中长期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治疗中老年髋臼股骨撞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奉 胡波 +7 位作者 张柏青 刘雨丰 鹿鸣 安明扬 齐玮 刘玉杰 李春宝 周敬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61-766,共6页
目的:观察髋关节镜手术治疗50岁及以上中老年髋臼股骨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骨科收治的符合排纳标准的37例50岁及以上中老年患者行髋关节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髋关节镜手术治疗50岁及以上中老年髋臼股骨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骨科收治的符合排纳标准的37例50岁及以上中老年患者行髋关节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modified Harris hip score,mHHS)和国际髋关节评分(international hip outcome tool,iHOT-12)评估临床疗效,并对手术前后X线片上的α角和外侧中心边缘角(central-edge angle,CE角)的变化进行对比。平均随访32.43±10.91月,最短随访时间2年。分别于术前、术后1年、2年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术前、术后1年、术后2年m HHS评分分别为62.27±11.07分、86.20±5.78分、87.75±5.28分;VAS评分分别为5.27±1.15分、1.72±0.79分、1.55±0.62分;iHOT-12评分分别为:31.52±7.72分、73.50±4.09分、73.72±3.92分。与术前相比,术后1年和术后2年mHHS评分、VAS评分和i HOT-12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1)。术后2年随访时患者mHHS评分较术后1年有进一步的提高,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CE角、α角和偏心距(off-set)较术前显著减小(P<0.01)。2例髋臼和股骨双侧均有严重软骨损伤患者,分别于术后11个月和15个月行全髋关节置换。结论:50岁及以上未伴放射学征象上严重骨性关节炎的FAI患者行关节镜手术可以显著改善髋关节症状与功能。全髋关节置换转化率低,并发症少。严格的手术指征和合适的手术策略是中老年FAI患者术后取得满意疗效的基础。存在髋臼和股骨双侧严重软骨损伤可能是关节镜术后转化为全髋关节置换的前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股骨撞击综合征 关节镜 中老年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良的“由外向内”技术在髋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杨敬 王强 +7 位作者 苏宝金 何保华 石航 商玉臣 董巍 李梦茹 郑宇豪 张晋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1-176,共6页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由外向内”技术在髋关节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21年6月~2023年7月在我院进行髋关节镜手术治疗的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入路建立方法分为改良入路组(75例,其中男30例,女45例,年龄36&#...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由外向内”技术在髋关节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21年6月~2023年7月在我院进行髋关节镜手术治疗的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入路建立方法分为改良入路组(75例,其中男30例,女45例,年龄36±14岁)和经典入路组(61例,其中男33例,女28例,年龄31±11岁)。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入路建立时间以及术前、术后4周、术后3月和术后6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和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术前VAS评分、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对比两组总手术时间,改良入路组明显少于经典入路组(49.0±16.9 min vs.66.0±13.3 min,P<0.05),且改良入路组术中未使用C形臂透视,辅助中前(mid-anterior,MA)入路建立时间明显缩短(10.4±5.9 min vs.25.9±15.1 min,P<0.05),术中牵引时间更少(66.0±13.3 min vs.49.0±16.9 min,P<0.05)。结论:改良“由外向内”髋关节镜技术是一种安全手术方法,患者手术时间更短,操作更加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股骨髋臼撞击 临床效果 由外向内 关节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岁以上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关节镜治疗效果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辛 徐雁 +5 位作者 鞠晓东 梅宇 牛星跃 麦合木提.麦麦提敏 孙疆 王健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7-103,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50岁以上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患者关节镜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初步探讨国人中老年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的发病规律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5月到2017年5月71例(78例髋)因FAI在我科... 目的:通过研究50岁以上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患者关节镜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初步探讨国人中老年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的发病规律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5月到2017年5月71例(78例髋)因FAI在我科行关节镜治疗的5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随访时间6~66月,平均31.78±18.07月。患者关节间隙2 mm以上,髋关节骨关节病T?nnis评分Ⅰ至Ⅱ级,关节镜下进行增生滑膜清理、同时修复损伤盂唇及软骨,磨除股骨头颈部或髋臼增生,去除撞击因素,恢复髋臼和股骨头颈正常形态。术后随访,对比患者术前术后关节隙宽度、Dunn位X线片上的α角的变化和正位X线CE角变化;记录患者术中软骨和盂唇损伤、修复情况和髋关节撞击畸形纠正情况;通过患者术前术后的mHHS评分、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缓解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对患者手术满意度、并发症等进行观察。结果: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15±5.02岁,男23例(27髋),女48例(51髋);年龄50~69岁,左髋33例,右髋45例。患者术前关节隙平均4.81±0.87 mm。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术前α角50.11±4.75度,术后α角42.72±4.7度,7例髋8.97%的患者α角>55度,40例髋51.28%的患者α角>50度。患者术前CE角36.54±9.14度,术后CE角35.19±8.55度,27例髋34.62%的患者CE角>40度。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髋关节疼痛、肿胀,其中36例髋(36/78,46.15%)合并关节绞锁。查体70例髋(70/78,89.74%)存在腹股沟区压痛,髋内收内旋撞击试验(FADIR)阳性75髋(75/78,96.15%),髋外展外旋撞击试验阳性64髋(64/78,83.33%),均以引起髋关节疼痛或活动受限为阳性。术后患者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VAS评分由术前的4.42±1.42分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31±1.28分(P<0.01);髋关节功能恢复明显,mHHS评分由术前的52.4±19.38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81.72±10.82分(P<0.01)。89%的患者mHHs和VAS评分有显著提高(P<0.01)。1例患者(1.28%)在随访期间行髋关节置换术,没有严重并发症。结论:50岁以上没有严重骨关节的患者,髋关节镜清理盂唇损伤和去除股骨髋臼撞击因素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疼痛明显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关节镜 股骨髋臼撞击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盂唇重建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征12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寒梅 吴睿麒 +2 位作者 高冠英 刘镕阁 徐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07-1011,共5页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又名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多见于喜好运动的青壮年,以髋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特征,其发病机制为股骨近端和/或髋臼的解剖形态异常,造成髋关节在活动终末期发生撞击,长此以往引起盂...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又名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多见于喜好运动的青壮年,以髋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特征,其发病机制为股骨近端和/或髋臼的解剖形态异常,造成髋关节在活动终末期发生撞击,长此以往引起盂唇和软骨损伤,继而进展为髋关节骨关节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髋臼撞击 损伤 关节镜 移植 自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镜手术治疗临界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
16
作者 杨伟铭 吕阳 +3 位作者 杨鹏 李聪 郭达 林定坤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05-612,共8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治疗临界型髋关节发育不良并髋臼盂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诊断为临界型髋关节发育不良(borderline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BDDH)并髋臼盂唇损伤行髋关...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治疗临界型髋关节发育不良并髋臼盂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诊断为临界型髋关节发育不良(borderline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BDDH)并髋臼盂唇损伤行髋关节镜手术的患者共32例,其中男8例、女24例,年龄39.41±16.27岁(18~59岁),平均髋臼外侧中心边缘角(lateral centre-edge angle,LCEA):21.25°±2.96°(18°~25°)。匹配同期的行髋关节镜手术治疗的髋臼股骨撞击症(femoral 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男15例、女17例,年龄42.78±12.18岁(24~70岁),平均LCEA:32.97°±4.96°(26°~42°)。所有患者均采用髋关节镜下盂唇修复、头颈区成形、关节囊缝合术治疗。采用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mHHS)、体育运动专用髋关节评分(HOS-SSS)、日常活动的髋关节功能评分(HOS-ADL)、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术前、术后3月、术后12月、术后24月进行功能评分测量。结果:BDDH组和FAI组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分别为27.6±5.4月、28.3±6.5月。FAI组和BDDH组术前m HHS、HOS-SSS、HOS-ADL和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月、12月、24月时mHHS、HOS-SSS、HOS-ADL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术后3月、12月、24月时BDDH组的m HHS评分均较FAI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月时BDDH组的HOS-SSS、HOS-ADL分均较FAI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随访时间点,两组的各项评分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因症状复发而行再次手术治疗。结论:髋关节镜技术治疗临界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可获得良好的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关节镜 发育性关节发育不良 股骨髋臼撞击 关节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同期处理髋关节内和关节外撞击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程军 范华全 +4 位作者 孙加伟 郑小龙 陈欣 杨柳 陈光兴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82-485,共4页
目的:探讨髋臼股骨撞击综合征合并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同期关节镜下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1例髋臼股骨撞击综合征合并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关节镜下同期手术治疗。手术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对髋臼股骨撞击综合征的... 目的:探讨髋臼股骨撞击综合征合并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同期关节镜下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1例髋臼股骨撞击综合征合并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关节镜下同期手术治疗。手术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对髋臼股骨撞击综合征的相关问题进行经典的关节镜下治疗,包括盂唇修整缝合及骨性畸形成形;第二步行关节镜辅助下松解髂腰肌肌腱及小粗隆成形而治疗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结果:术后6周开始负重行走,臀部疼痛完全消失,腹股沟区残余轻度疼痛,术后3个月腹股沟区疼痛消失。术后4个月时,人工全髋关节疗效评分(Harris hip score,Harris评分)由术前68分恢复至术后90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由术前5分恢复至术后0分。结论:本例是仰卧牵引体位内镜下先处理关节内撞击,再行仰卧位经前路股骨小转子骨成形术,为存在多部位联合撞击的镜下治疗提供了可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股骨撞击综合征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运动员髋关节镜手术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洪杰 贺子熠 +6 位作者 杨帆 隆卫华 张竹 鞠晓东 徐雁 张辛 王健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17-422,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髋关节镜治疗高水平运动员髋关节损伤的手术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5月至2020年11月因髋关节损伤在我院行髋关节镜治疗的34例(35髋)高水平运动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34例患者中有8例为二级运... 目的:探讨应用髋关节镜治疗高水平运动员髋关节损伤的手术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5月至2020年11月因髋关节损伤在我院行髋关节镜治疗的34例(35髋)高水平运动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34例患者中有8例为二级运动员,5例为一级运动员,9例为运动健将,4例为国际级运动健将,8例未参与技术等级评定。患者平均年龄24.89±11.13(13~54)岁,男性18例、女性16例;左髋13例、右髋20例、双髋1例;受伤到手术时间平均为18.67±22.08月。随访时间11~172月,平均72.68±36.76月。术前拍摄X线片及CT扫描,测量α角、外侧中心边缘角(LCEA)、T?nnis角及髋臼角(Sharp角)等。术中记录髋关节镜下处理内容,包括修复损伤的盂唇及关节软骨,磨除股骨头颈部或髋臼增生,恢复髋臼和股骨头颈正常形态。通过患者术前、术后的改良Harris评分(mHH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回归运动情况,评估患者疼痛缓解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术前α角66.71°±8.34°、LCEA 26.32°±7.80°、T?nnis角5.55°±6.17°、Sharp角40.21°±4.03°。髋关节mHHS评分由术前的77.07±15.12分提升至末次随访时的95.9±3.30分(P<0.01),VAS评分由术前的5.32±1.95分降低至末次随访时的1.94±1.79分(P<0.01)。但在从事超活动度运动(体操、舞蹈)和不对称/过顶运动(羽毛球、乒乓球)的患者中,术后疼痛VAS评分和mHHS评分改善不明显(P>0.05)。34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因术后疼痛改善不明显、盂唇软骨再次损伤在我院进行了髋关节镜翻修手术。影像学结果显示部分从事超活动度运动的患者和翻修患者Tonnis角>10°而LCEA<20°,存在明显的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部27例现役运动员中有25例回归正常运动,回归运动率(RTS)达到92.6%。未发现患者性别和体质指数(BMI)对患者术后疗效存在影响。结论:髋关节镜治疗高水平运动员髋关节损伤术后症状显著缓解,髋关节功能明显提升,绝大部分现役运动员都能回归运动,手术效果和回归运动率推测与运动类型和是否存在髋关节发育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高水平运动员 关节损伤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