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骨质疏松与人工髋关节置换股骨侧假体初始稳定性之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桂鉴超 沈海琦 +5 位作者 王黎明 黄河 顾湘杰 马昕 陈劲松 王以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03-306,共4页
目的 探讨股骨骨质疏松对人工髋关节置换股骨侧假体初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30具尸体股骨标本分别行非骨水泥有肩托 (NCC)、无肩托 (NCNC) ,骨水泥有肩托 (CC)、无肩托(CNC)假体置换。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行轴向载荷及扭转力矩下微动... 目的 探讨股骨骨质疏松对人工髋关节置换股骨侧假体初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30具尸体股骨标本分别行非骨水泥有肩托 (NCC)、无肩托 (NCNC) ,骨水泥有肩托 (CC)、无肩托(CNC)假体置换。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行轴向载荷及扭转力矩下微动测定。结果 正常骨质量组、及轻度、中度、重度骨质疏松组之间的扭转稳定性差异显著。除了正常骨质量组与轻度骨质疏松组之间的轴向稳定性差异不显著外 ,其余组间有明显的差异。正常骨质量组 :CNC的扭转稳定性与CC无差异 ,只是轴向稳定性不如CC。就非骨水泥假体而言 ,NCC的轴向稳定性等同于CNC ,但扭转稳定性不及CNC。NCNC除了能减少假体杆端的微动外 ,其余稳定性与NCC无差异。骨质疏松组 :CC的近段轴向稳定性要优于CNC(除了重度骨质疏松组外 ) ,但远段轴向稳定性 (除了中度骨质疏松组外 )和扭转稳定性无差异。结论 股骨干骺段骨密度BMD≤ 1 0 6g cm2 应选用骨水泥假体。正常骨质量的患者采用非骨水泥假体置换 ,术后轴向稳定性很好 ,完全可以承受站立负重 ,只是应避免扭转的动作。非骨水泥假体有无肩托对初始稳定性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质疏松 人工髋关节置换 初始稳定性 相关性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扩张骨水泥加强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初步报告 被引量:5
2
作者 胡明 马远征 +4 位作者 常青 才晓军 陈兴 孙继桐 李宏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03-205,共3页
目的 探讨一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简单、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 自2001年7月-2003年9月,采用球囊扩张骨水泥加强内固定术治疗23例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男9例,女14例,平均85岁。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1-10d疼痛减轻,均... 目的 探讨一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简单、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 自2001年7月-2003年9月,采用球囊扩张骨水泥加强内固定术治疗23例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男9例,女14例,平均85岁。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1-10d疼痛减轻,均下地免负重活动,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球囊扩张骨水泥加强内固定术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简单、有效、安全的新方法,能早期去除疼痛,尽快使患者下床,减少卧床所致并发症,尤其适用于严重骨质疏松不能耐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扩张 骨水泥 内固定 治疗 老年 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通对股骨颈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置换术后血液高凝状态、骨代谢和康复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首贵 段涛秀 +1 位作者 刘丽芳 刘学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12-1316,1326,共6页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对股骨颈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置换术后血液高凝状态、骨代谢和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对股骨颈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置换术后血液高凝状态、骨代谢和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两组均连续用药14d。记录两组住院时间、完全负重下床活动时间,术前及术后14d、3个月的Harri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前及术后14d检测凝血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骨代谢指标,并统计术后14d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完全负重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14d、3个月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14d血栓素B2(TXB2)、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及全血比高切黏度、全血比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14d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高于对照组,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DVT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置换术后给予血栓通辅助治疗,可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液高凝状态,调整骨代谢,有利于缩短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质疏松性骨折 血栓通注射液 凝血指标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抗阻训练对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蔡盈 王静 +1 位作者 岑文茜 顾萍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1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渐进抗阻训练对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行髋关节置换术的98例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 目的探讨渐进抗阻训练对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行髋关节置换术的98例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取渐进抗阻训练。两组患者训练时间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和术后12周6 min步行距离、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2周6 min步行距离均显著长于本组术前(均P<0.05),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均P<0.05),HHS和MBI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周6 min步行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HS和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渐进抗阻训练可提高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抗阻训练 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中西医结合疗法的进展
5
作者 钟斌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320-320,共1页
国内外学者对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进行大量研究,而且已经取得较大成果。本文针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此种骨折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作一综述,旨在为今后进一步进行此种骨折治疗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药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切断对卵巢切除大鼠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梁春雨 张柳 +1 位作者 赵文国 程爱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46-150,155,共6页
目的观察前交叉韧带切断(OA动物模型)对双侧卵巢切除大鼠(OVX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12周龄SD大鼠共70只,分成基础对照组(Basal)、假手术组 (Sham)、双侧卵巢切除术组(OVX)、卵巢切除+前交叉韧带切断术组(OVX+OA... 目的观察前交叉韧带切断(OA动物模型)对双侧卵巢切除大鼠(OVX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12周龄SD大鼠共70只,分成基础对照组(Basal)、假手术组 (Sham)、双侧卵巢切除术组(OVX)、卵巢切除+前交叉韧带切断术组(OVX+OA)、假手术+骨折组(Sham+F)、卵巢切除术+骨折组(OVX+F)、卵巢切除+前交叉韧带切断+骨折组(OA+OVX +F),每组10只大鼠。所有受试大鼠在处死前第10d天和第4d天分别皮下注射盐酸四环素和钙黄绿素行双荧光标记。基础对照组在实验开始时杀死,其余6组在术后6W杀死,取大鼠右侧股骨标本。然后,分别进行CR摄片、组织形态学染色,以及应用Norland-XR36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右股骨远段骨密度和中段骨密度,并将股骨远段及骨折段骨痂进行硬组织包埋、切片,作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量。结果①OVX+OA组与OVX组比较,股骨远段BMD和BV/TV显著增加;②OVX +F组与Sham+F组比较,骨痂(股骨中段)BMD和BV/TV显著降低:③OVX+OA+F组与OVX +F组比较,骨痂(股骨中段)BMD利BV/TV无统计学差异。结论①骨质疏松不仅延缓骨折愈合过程,而且降低骨折愈合质量;②在此动物模型中,骨性关节炎延缓股骨骨质疏松的发生,但是,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没有确切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切断 双能X线骨密度仪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双侧卵巢切除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模型 骨折愈合过程 股骨骨质疏松 动物模型 前交叉韧带 双荧光标记 盐酸四环素 组织形态学 统计学差异 骨性关节炎 SD大鼠 钙黄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