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佐辛复合氢吗啡酮PCEA在老年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李华 郑雄伟 李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83-185,共3页
目的:研究地佐辛复合氢吗啡酮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Post epidural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EA)在老年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本院进行股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 目的:研究地佐辛复合氢吗啡酮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Post epidural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EA)在老年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本院进行股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地佐辛组和氢吗啡酮组,每组各40例,地佐辛组采用地佐辛进行镇痛,氢吗啡酮组采用地佐辛复合氢吗啡酮进行镇痛,比较地佐辛组和氢吗啡酮组患者住院时间,在术后1 h(T1)、术后8 h(T2)、术后12 h(T3),比较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T1、T2时两组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T3时氢吗啡酮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地佐辛组(P<0.05)。T1、T3时两组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比较无显著差异,T2时地佐辛组呼吸频率低于氢吗啡酮组、平均动脉压高于氢吗啡酮组(P<0.05)。两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地佐辛复合氢吗啡酮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对患者呼吸、平均动脉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氢吗啡酮 老年股骨骨折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黎天才 陈丽青 +3 位作者 张荣 匡小敏 刘小勤 吴开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4期96-99,178,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在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例行股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的82例老年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在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例行股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的82例老年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n=41)和联合组(n=41)。常规组进行单次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组则加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和血流动力学、术后加强镇痛情况和睡眠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摆体位时及术后12、24、48 h,联合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 <0.05)。麻醉前和术后1 h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摆体位时,联合组MAP、HR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术后加强镇痛例数少于常规组,首次加强镇痛用药时间长于常规组,术后72 h内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和常规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7.32%和4.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老年患者股骨骨折内固定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能够有效改善术后疼痛程度、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摆体位时血流动力学及术后加强镇痛情况和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 股骨骨折内固定术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失败的原因分析
3
作者 田恒超 宋述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94-94,共1页
回顾性分析1999—2006年原因收治的53例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 股骨骨折内固定术 原因分析 失败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高龄患者术后谵妄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李晓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2期389-391,共3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高龄患者术后谵妄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高龄患者术后谵妄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全身麻醉下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维持。分析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发生率、POD持续时间以及术后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结果:拔管前后,研究组的HR和MA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OD发生率和POD发生率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方案应用在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高龄患者中,能够改善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改善术后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右美托咪定 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 后谵妄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骨折髓内针内固定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3
5
作者 高继红 王惠 +1 位作者 赵晓瑜 韩莎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2年第5期12-15,共4页
目的探究股骨骨折髓内针内固定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的最佳证据。方法经美国指南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数据或指南网检索与股骨骨折髓内针内固定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相关的文献资料,文献发表时间为2016年1月—202... 目的探究股骨骨折髓内针内固定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的最佳证据。方法经美国指南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数据或指南网检索与股骨骨折髓内针内固定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相关的文献资料,文献发表时间为2016年1月—2020年1月。结果检索得到相关文献12篇,其中临床指南3篇,证据总结2篇,系统评价7篇;经筛选得到最佳证据9条,涉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评估工具、护理干预策略、治疗措施。结论股骨骨折髓内针内固定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过程科学,所得证据适用性、有效性强,临床可加强对总结证据的应用,以便识别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并确定合适干预方法,以强化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髓内针内固定 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护理 最佳证据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的手术室优质护理策略构建与应用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海敏 杨春花 +1 位作者 陆宏伟 周永娣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年第5期103-105,共3页
目的构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的手术室优质护理策略,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启东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简单随机法分别纳入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行内固定术及... 目的构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的手术室优质护理策略,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启东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简单随机法分别纳入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行内固定术及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比2组的手术指标、临床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疼痛、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长和住院总时间均更短,出血量更少,骨折愈合时间更早,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7 d、14 d和1个月,2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相较于术后1 d均更低(P均<0.05),且观察组在术后7 d和14 d的VAS评分相较于同期对照组均更低(P均<0.05);2组在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个月,2组的Harris髋关节评分相较于术后1 d均更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策略有助于缩短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耗时、预防术中大量出血、加快骨折恢复进程、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和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 老年 室优质护理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7
作者 武恒洋 刘国华 +1 位作者 王旭东 王宝胜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4期33-34,共2页
目的:比较用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盐城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7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REF组和OBS组。对REF组患者采用股骨颈骨折... 目的:比较用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盐城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7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REF组和OBS组。对REF组患者采用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OBS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及Harris髋关节的评分评分。结果:与REF组患者相比,OBS组患者住院的时间较短,其术中的出血量较多,其手术的时间较长(P <0.05)。接受手术后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的评分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采用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相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其术中的出血量较多,手术的时间较长,但其住院的时间较短。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这两种手术后其髋关节的功能无显著差异。临床医师可根据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具体病情为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股骨骨折复位内固定 全髋关节置换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内外合治联合手术干预治疗单纯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洪伟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第1期60-62,共3页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损伤,大多发于中老年人。目前,股骨颈骨折已占全身骨折的3.6%,占髋部骨折的48%~54%。由于既往治疗后出现的骨折后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居高不下,所以股骨颈骨折又被称为"尚未解决的骨折"。随着...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损伤,大多发于中老年人。目前,股骨颈骨折已占全身骨折的3.6%,占髋部骨折的48%~54%。由于既往治疗后出现的骨折后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居高不下,所以股骨颈骨折又被称为"尚未解决的骨折"。随着影像技术及设备的不断更新,内固定材料及设计的不断发展,骨科治疗理念及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有了显著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股骨骨折内固定 中西医结合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