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远端去旋转截骨术联合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高度滑车发育不良髌骨脱位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李奕昕 王君伟 +1 位作者 赵文川 陈鸿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4-369,共6页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去旋转截骨术(DDFO)联合内侧髌股韧带重建(MPFLR)治疗合并高度滑车发育不良的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复发性髌骨脱位伴滑车发育不良行DDFO联合MPFLR的30例患者,最终...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去旋转截骨术(DDFO)联合内侧髌股韧带重建(MPFLR)治疗合并高度滑车发育不良的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复发性髌骨脱位伴滑车发育不良行DDFO联合MPFLR的30例患者,最终纳入患者28例。根据术前运动叠加CT检查结果进行分组:高度滑车发育不良组(De-jour分型B、C、D型、FAA≥30°,行DDFO联合MPFLR手术,n=22)、低度滑车发育不良组(Dejour分型A型、FAA≥30°,行DDFO联合MPFLR手术,n=6)。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均行运动叠加测量CT(髋、膝、踝关节)测量胫骨结节-股骨滑车沟距离(TT-TG)、股骨前倾角(FAA)、股骨远端外侧机械角(LDFA)、外侧髌骨移位值(LPD)、髌骨倾斜角(PTA)等影像学参数。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及Kujala评分评估膝关节疼痛的严重程度及相应患肢关节功能。结果高度滑车发育不良组和低度滑车发育不良组术后FAA、LPD、PTA、LDFA较术前改善(P<0.05)。低度滑车发育不良组术后VAS评分较术前降低,高度滑车发育不良组VAS评分较术前升高(P<0.05)。两组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Kujala评分、IKDC评分较术前升高(P<0.05)。核磁共振检查提示MPFL损伤较术前改善。结论采用DDFO联合MPFLR治疗合并高度滑车发育不良的复发性髌骨脱位可获得良好的早期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膝关节疼痛及功能,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治疗该疾病的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髌脱位 内侧髌股韧带重建 股骨远端去旋转截骨 高度滑车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远端去旋转截骨术联合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伴股骨前倾角增大的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中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8
2
作者 王雪松 张志军 张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99-503,共5页
目的:探究股骨远端去旋转截骨术联合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伴股骨前倾角增大(>30°)的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从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连续就诊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中筛选出股骨前倾角>30°并行股骨远端去旋... 目的:探究股骨远端去旋转截骨术联合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伴股骨前倾角增大(>30°)的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从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连续就诊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中筛选出股骨前倾角>30°并行股骨远端去旋转截骨术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时测量胫骨结节-股骨滑车沟距离、股骨前倾角等影像学参数,并采用髌骨应力像评估髌骨稳定性。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评估临床功能评分(Kujala和Tegner评分)。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6.5年,股骨前倾角由术前35.4°±3.5°改善至术后11.4°±1.2°,胫骨结节-股骨滑车沟距离由术前21.5±3.8 mm减小至术后14.5±3.4 mm。Kujala评分由术前平均58.4±9.4提高至术后89.3±6.3,Tegner评分由术前平均3.4±0.6改善至术后5.6±0.6,上述参数术后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髌骨应力像示术后有3例患者存在内侧髌股韧带残存松弛,在随访期间无患者发生髌骨再脱位或半脱位。结论:对于伴股骨前倾角增大(>30°)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股骨远端去旋转截骨术联合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能取得较好的中期临床疗效,术后无一例髌骨再脱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髌脱位 股骨前倾角 股骨远端去旋转截骨 移植物残存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