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体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王灵燕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9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运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9月—2023年8月于黄梅县第二人民医院外科行PFNA内固定术的7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参考组39例...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运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9月—2023年8月于黄梅县第二人民医院外科行PFNA内固定术的7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参考组39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切口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24 h、术后72 h、术后7 d,研究组疼痛评分均较参考组低(P<0.05)。与参考组相比,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运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PFNA内固定术患者中的效果确切,有助于减轻患者切口疼痛,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 防旋股骨髓内内固定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剪刀体位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郭锦 杨超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7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剪刀体位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的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手术室剪刀体位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的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29)与对照组(n=29),对照组采用常规截石位护理,研究组采用手术室剪刀体位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摆放体位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P<0.05)。术后1 d,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手术室剪刀体位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改善手术指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刀体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防旋髓内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中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小合 廖中亚 +1 位作者 凡有非 华长城 《安徽医学》 2014年第11期1515-1517,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中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并... 目的分析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中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出血量少、并发症低、优良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防旋股骨髓内 动力髋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中滑动加压技术的应用效果研究
4
作者 张彬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0期15-18,共4页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中滑动加压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贵州省赫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利用随机投掷法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n=25)和研究组(n=25)。两组均采用PFNA内...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中滑动加压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贵州省赫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利用随机投掷法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n=25)和研究组(n=25)。两组均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术中研究组采用滑动加压技术,对照组未采用滑动加压技术,对比两组的围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为(5.25±0.95)w,短于对照组的(6.76±1.12)w(P<0.05)。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两组Harris髋关节量表(Harri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Harris评分为(72.75±11.5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06±13.05)分(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PFNA内固定术中,应用滑动加压技术可加速骨折愈合,改善髋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防旋髓内内固定 滑动加压技 并发症 髋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
5
作者 杭钰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9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2023年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进行PFNA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2023年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进行PFNA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集束化护理。结果: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9.78±2.25)d、下床活动时间为(12.42±1.62)h;观察组住院时间为(6.02±1.52)d、下床活动时间为(9.25±1.01)h,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30%;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进行PFNA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可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缩短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股骨粗隆间骨折 防旋股骨髓内内固定 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和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马国栋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7期35-37,共3页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和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微山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和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微山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PFNA内固定术,研究组实施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髋关节功能。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FNA内固定术和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均较好,选择PFNA内固定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选择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能够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建议临床根据患者需求选择手术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防旋髓内内固定 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肿祛瘀散对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疼痛的影响
7
作者 沈明东 李立 邓小见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22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消肿祛瘀散对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PFNA内固定术术后出现疼痛、肿胀的IF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 目的:探讨消肿祛瘀散对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PFNA内固定术术后出现疼痛、肿胀的IF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消肿祛瘀散外敷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肿胀值、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0.00%(24/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15/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日,两组患者VAS评分、肿胀值均较术后第1日低,且中药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RP、IL-6、TNF-α水平均较术后第1日低,且中药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肿祛瘀散可显著改善IFF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防旋髓内内固定 消肿祛瘀散 肿胀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8
作者 郝全洲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9期45-46,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用股骨头置换术(ATBA)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择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 目的:对比分析用股骨头置换术(ATBA)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择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施行股骨头置换术,为观察组患者施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的长度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术中失血量及手术耗时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 <0.05。对照组患者术毕至下床行走的时间短于观察组患者,P <0.05。两组患者的术后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 :用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均较为理想,且患者的并发症均较少,手术的安全性均较高,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术式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头置换 股骨防旋髓内固定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中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8
9
作者 贡小强 曹旭栋 +1 位作者 徐东来 黄永辉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7期86-87,共2页
目的观察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用于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IFF)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同期收治的老年IFF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2例,分别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和PFNA行内固定术治疗,比较其手术切口长度... 目的观察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用于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IFF)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同期收治的老年IFF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2例,分别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和PFNA行内固定术治疗,比较其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及骨折复位质量。结果两组骨折复位质量及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PFNA用于老年人IFF内固定术临床效果确切,且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动力髋螺 防旋股骨髓内 老年人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复位术结合加长型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志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2期330-331,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复位术结合加长型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于长垣县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74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 目的探讨微创复位术结合加长型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于长垣县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74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PFNA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加微创复位,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微创复位与PFNA联合应用于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具有明显优势,其在缓解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疗效等方面的临床实践意义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复位 加长抗旋转股骨髓内 内固定 股骨转子下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陆军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4期87-89,共3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在椎管内麻醉下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术毕给予抗炎、止痛...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在椎管内麻醉下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术毕给予抗炎、止痛、消肿、抗凝、促进骨愈合、预防并发症等对症治疗。观察组于术后当天服用桃红四物汤,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连续服用7天。比较2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总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第8天血红蛋白水平及血小板计数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引流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2.2%(1/45),对照组为24.4%(11/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桃红四物汤治疗,能有效减少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维持血液循环功能稳定,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防旋髓内内固定 桃红四物汤 后隐性失血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胜友 杨忠祥 徐禄基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年第4期321-322,共2页
目的:观察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结合内服中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PFNA内固定加中药内服组(治疗组)24例和单纯PFNA内固定组(对照组)21例,治疗组按照骨折三期辨证予内服中药,3... 目的:观察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结合内服中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PFNA内固定加中药内服组(治疗组)24例和单纯PFNA内固定组(对照组)21例,治疗组按照骨折三期辨证予内服中药,3个月为1个疗程并观察疗效。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肿胀消退情况、骨痂出现时间并加以比较。结果:治疗组肿胀消退情况和骨痂出现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FNA内固定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利于消肿,加速骨折愈合,疗效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 中药内服 防旋股骨髓内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肿胀消退 骨痂出现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0期3772-3773,共2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AL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潢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LP组(34例)和PFNA组(34例)。AL...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AL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潢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LP组(34例)和PFNA组(34例)。ALP组患者接受ALP治疗,PFNA组患者接受PFN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手术优良率。结果 PFNA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长较ALP组短,并发症发生率较ALP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均无脱落病例,PFNA组患者手术优良率较ALP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ALP相比,采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较显著,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加快康复进程,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防旋髓内内固定 股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作新 赵波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20期115-117,共3页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老年患者在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后,会出现患处疼痛、肿胀、下肢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可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老年患者在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后,会出现患处疼痛、肿胀、下肢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可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本文主要介绍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旋股骨髓内内固定 股骨转子间骨折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增良 吴旭东 +1 位作者 禹克俊 卫斌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20期93-94,共2页
目的 :分析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扬州市江都中医院骨伤科于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采用PFNA内固定术对这30例... 目的 :分析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扬州市江都中医院骨伤科于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采用PFNA内固定术对这30例患者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其治疗的效果。结果 :这3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其手术的平均用时为(40.3±5.6)min,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121.8±16.4)ml,术后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14.6±2.1)周。术后,这30例患者的骨折端均愈合良好,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其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86.67%。结论 :用PFNA内固定术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具有手术的安全性高、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防旋髓内内固定 股骨转子间骨折 高龄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程璐飞 马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期89-90,共2页
目的:分析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山西省潞城市人民医院近年来收治的50例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对这50例患者均进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然... 目的:分析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山西省潞城市人民医院近年来收治的50例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对这50例患者均进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然后观察其治疗的效果。结果 :这5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其手术持续的平均时间为(64.82±8.74)min,其切口的平均长度为(4.15±1.87)cm,其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134.62±36.54)ml,其术中外侧壁破裂的发生率为6%。这50例患者术毕至进行负重训练的平均时间为(14.92±3.67)d,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其术后住院的平均时间为(16.51±2.69)d,其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11.42±2.92)周,其术后6个月其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92%。结论 :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促进患者骨折端的愈合,且其术中外侧壁破裂的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低,手术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旋股骨髓内钉内 外侧壁危险股骨粗隆间骨折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韬 杨建惠 吴敏艳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23期29-32,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参与研究的对象是2013年3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70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PFNA内固定术,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1)手... 目的:研究分析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参与研究的对象是2013年3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70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PFNA内固定术,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1)手术相关指标:7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3.34±21.53)min,术中出血量为(105.40±64.56)mL,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12.55±1.37)周,术后住院时间为(21.73±12.16)d。(2)临床疗效:70例患者中,治疗显效38例,有效30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68/70)。(3)髋关节功能:根据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标准评定,70例患者中术后髋关节功能为优者32例,为良者33例,为差者5例,优良率为92.86%(65/70)。(4)术后并发症:70例患者中,术后6例发生肺部感染,1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发生尿路感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8/70);经对症治疗,所有并发症均消失,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旋股骨髓内内固定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髋关节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疏致富 孙军 +1 位作者 罗辉耀 雷扬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24期45-48,共4页
目的:探究用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江苏省泗洪医院进行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5例为观察对象,分为常模组(n=42)与研讨组(n=43)。给予常模组闭... 目的:探究用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江苏省泗洪医院进行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5例为观察对象,分为常模组(n=42)与研讨组(n=43)。给予常模组闭合复位Gamma钉内固定术,给予研讨组闭合复位加长型PFNA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相较于常模组,研讨组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切口更小(P<0.05)。相较于常模组,研讨组深部血肿、髋内翻畸形、螺钉松动、骨不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相较于常模组,研讨组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应用闭合复位加长型PFNA内固定术疗效显著,能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术中出血少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加长股骨防旋髓内内固定 股骨粗隆间骨折 并发症 髋关节功能 闭合复位Gamma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寿国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分析用闭合复位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对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43例患者... 目的:分析用闭合复位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对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43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髋螺钉组(n=20)和髓内钉组(n=23)。对髋螺钉组患者使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髓内钉组患者使用闭合复位微创PFNA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骨折愈合的时间、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接受治疗后,与髋螺钉组患者相比,髓内钉组患者手术的时间及骨折愈合的时间均更短,其术中的出血量更少,其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更高,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闭合复位微创PFNA内固定术对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地改善其髋关节功能,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防旋髓内内固定 髋关节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永峰 李文生 +1 位作者 杨春生 邱述才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0期149-150,共2页
目的 :探讨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1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为这31例患者均应用股... 目的 :探讨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1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为这31例患者均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这些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骨折部位完全愈合的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Harris的评分和骨折部位恢复的优良率。结果 :这31例患者手术的时间在45min至100min之间,平均手术时间为(69.2±5.1)min。他们术中的出血量在50ml至150ml之间,平均术中出血量为(96.3±8.4)ml。他们骨折部位完全愈合的时间在14周至28周之间,平均愈合时间为(20.5±3.2)周。他们骨折部位恢复的优良率为100%,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其Harris的评分为(93.6±2.1)分。结论 :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防旋髓内内固定 股骨转子间骨折 优良率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