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PFNA内固定术后渐进抗阻运动训练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61
1
作者 王刚 刘宏建 +5 位作者 李振伟 马炳全 张彤 于甲锋 刘杰 李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5-618,共4页
目的:探讨渐进抗阻运动训练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手术后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10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均接受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术后康复训练,观察组予以... 目的:探讨渐进抗阻运动训练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手术后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10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均接受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术后康复训练,观察组予以患侧膝关节屈曲、伸直渐进抗阻运动训练和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康复训练后,观察组的Harris评分、SF-36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1例切口感染,2例内固定松动,1例下肢静脉血栓;对照组术后发生3例切口感染,2例压疮,3例肌肉肌腱软组织粘连,2例内固定松动,3例下肢静脉血栓;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2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7)。训练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屈曲伸直肌群肌力、改良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渐进抗阻运动训练能够改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内固定术后的髋关节功能,增加肌力,减少骨折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隆间骨折 PFNA内固定 渐进抗阻运动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辅助复位微创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2例 被引量:24
2
作者 姚双权 张英泽 +4 位作者 赵昌平 王鹏程 张伯锋 任栋 王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2期1134-1136,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切口辅助复位微创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4月,对12例术中闭合复位难以解剖复位的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在骨折部位做纵行小切口3-5 cm,持骨器、髌钳等钳夹不能复位的骨折块,使之解剖复位,... 目的 探讨小切口辅助复位微创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4月,对12例术中闭合复位难以解剖复位的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在骨折部位做纵行小切口3-5 cm,持骨器、髌钳等钳夹不能复位的骨折块,使之解剖复位,再行髓内钉插入固定治疗.结果手术时间45-80 min,平均55.4 min;术中出血量150-400 ml,平均185 ml.术后X线示复位均满意,12例随访4-15个月,平均8.1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1-17周,平均14.2周,未见髋内翻畸形、内固定松动、拉力螺钉切割股骨头等现象.骨折愈合后按髋关节功能Harris 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0例,良2例.结论对于闭合复位不能达到满意效果的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小切口辅助复位,可达到最佳复位,获得较好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隆间骨折 骨折复位 骨折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 被引量:42
3
作者 沈波 焦竞 勘武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6-594,共9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术式的疗效及安全性,系统评价两种不同治疗选择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关于老年(≥65岁)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术式的疗效及安全性,系统评价两种不同治疗选择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关于老年(≥65岁)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纳入研究的基本资料、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下地时间、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和术后死亡率等数据资料,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分析,并采用RevMan 5.0软件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8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共921例患者,其中人工关节置换组439例,内固定组482例。人工关节置换组与内固定组比较,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内科并发症及内植物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RR=0.51,95%CI(0.31,0.84),P=0.008;RR=0.26,95%CI(0.11,0.61),P=0.002],术后负重下床时间较早[RR=-50.17,95%CI(-79.65,-20.68),P=0.001],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RR=3.19,95%CI(0.48,5.91),P=0.020]和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RR=2.99,95%CI(1.45,6.17),P=0.003]均较高。结论与Gamma钉、DHS、PFN等内固定相比,人工关节置换不增加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但显著缩短术后负重下床时间,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并提高了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对于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并不能显著降低术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 内固定 老年人 股骨隆间骨折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腿截石位在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秀茹 刘勇 +2 位作者 姚培坡 秦阳 李书彦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4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单腿截石位在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3例患者按手术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牵引床体位,观察组采用单腿截石位。结果观察组体位摆放时间、需用无菌单数显著少于对照... 目的探讨单腿截石位在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3例患者按手术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牵引床体位,观察组采用单腿截石位。结果观察组体位摆放时间、需用无菌单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采用单腿截石位经济,方便,提高了患者舒适度,达到充分暴露术野,便于操作,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隆间骨折 内固定 单腿截石位 牵引床 C型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石骨症伴股骨颈骨折病人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围术期护理
5
作者 侯娟 蔡洁 董丹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8期2426-2427,共2页
石骨症又称为大理石病、周身性骨质硬化症、粉笔样骨、Al-bers-Schonberg氏病,是一种少见的泛发性骨质硬化性病变。破骨细胞缺乏及功能缺陷是此病的病理基础,全身性、广泛性、对称性的骨硬化是它的主要特征[1]。石骨症病人骨质坚硬,手... 石骨症又称为大理石病、周身性骨质硬化症、粉笔样骨、Al-bers-Schonberg氏病,是一种少见的泛发性骨质硬化性病变。破骨细胞缺乏及功能缺陷是此病的病理基础,全身性、广泛性、对称性的骨硬化是它的主要特征[1]。石骨症病人骨质坚硬,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骨症 股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后的康复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为民 王平 +1 位作者 杨万起 宁智广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80-381,共2页
关键词 股骨 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 DHS 康复疗法 药物治疗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4
7
作者 席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9-729,共1页
髋部骨折临床较为常见,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占很大比例,Vilhjalmur等报道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已占所有髋部骨折的68%。2003年5月至2010年1月我院共收治股骨粗隆问骨折86例.其中8例因合并严重内科病予保守治... 髋部骨折临床较为常见,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占很大比例,Vilhjalmur等报道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已占所有髋部骨折的68%。2003年5月至2010年1月我院共收治股骨粗隆问骨折86例.其中8例因合并严重内科病予保守治疗外.其余78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应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隆间骨折 固定治疗 DHS 髋部骨折 动力髋螺钉 切开复位 保守治疗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干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荣伟 赛海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1133-1133,共1页
患者,男,25岁,因车祸伤及右下肢而入院,X线片示右股骨干骨折,伴骨盆骨折.拟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股骨干切开复位髓内针固定术。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术前ECG检查正常。BP112/76mmHg,HR103次,min。于L2-3间隙... 患者,男,25岁,因车祸伤及右下肢而入院,X线片示右股骨干骨折,伴骨盆骨折.拟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股骨干切开复位髓内针固定术。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术前ECG检查正常。BP112/76mmHg,HR103次,min。于L2-3间隙穿刺置管,用2%利多卡因麻醉,效果佳。当髓内针固定后大约30min,正在为患者缝皮时,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心率增至140—155次/min,收缩压降至76—85mmHg,SpO2陡降为75%~84%,ECG示S-T段抬高,继而意识丧失且双侧瞳孔散大。此时怀疑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立即行气管内插管,吸氧浓度分数为0.6,呼气末正压为0.8kPa。同时给予氢化考的松200mg.甘露醇250mL快速输注。回到骨科病房后给予适量白蛋白及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治疗.低氧血症很快得到纠正。病人于第3天清醒.6d后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内固定 脂肪栓塞综合征 股骨骨折 连续硬膜外麻醉 髓内针固定 低分子右旋糖酐 ECG检查 2%利多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投照方法
9
作者 伍子英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11期786-786,共1页
关键词 髓内钉 内固定 股骨隆间骨折 投照方法 治疗 观察 侧倾 倾斜角度 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6例
10
作者 孙立众 姜长明 +1 位作者 张卫国 汤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89-289,共1页
关键词 股骨隆间骨折 骨折固定 动力加压髋螺钉 固定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88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李方航 马小艾 王旭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0期864-865,共2页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88例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88例手术治疗患者中功能恢复总优良率 90 9% ,并发症发生率 11 3% ,住院期间病死率 1 13%。结论 :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88例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88例手术治疗患者中功能恢复总优良率 90 9% ,并发症发生率 11 3% ,住院期间病死率 1 13%。结论 :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允许早期负重 ,功能恢复快 ,并发症少 ,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列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股骨隆间骨折 外科手 骨折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日新 廖平 +1 位作者 朱秋深 陆钦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98-299,共2页
目的 :应用滑动加压鹅颈钉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手术在C型机或床边X光机下进行 ,手术强调解剖复位固定钉的理想位置是在正位片上位于股骨矩的稍上方 ,平行于股骨颈的长轴 ,侧位在股骨颈的中轴线上。... 目的 :应用滑动加压鹅颈钉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手术在C型机或床边X光机下进行 ,手术强调解剖复位固定钉的理想位置是在正位片上位于股骨矩的稍上方 ,平行于股骨颈的长轴 ,侧位在股骨颈的中轴线上。结果 :2 8例经 6~ 12个月 ,平均 10个月随访 ,全部骨折愈合 ,疗效满意。结论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优良 ,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骨折 ,可作为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股骨隆间骨折 骨折固定 滑动加压鹅颈钉 治疗 内固定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13
作者 袁媛 喻博 +2 位作者 焦竞 程文俊 张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14-1218,共5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采用Gamma 3粗隆髓内钉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ERAS理念,分为对照组和ERAS组,各3...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采用Gamma 3粗隆髓内钉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ERAS理念,分为对照组和ERAS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分型、致伤原因、合并内科病,以及骨质疏松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及总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围术期并发症、医疗满意度、骨折愈合时间、骨质疏松程度及Harris评分等。结果:术前、术后及总住院时间,ERAS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ERAS组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3天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及术后7天无明显差异(P>0.05)。ERAS组在围术期有7例(30.4%)出现并发症,而对照组为15例(5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32)。医疗满意度,ERAS组为93.3%,对照组为76.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4)。术后随访12-18个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428)。ERAS组出院时及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无明显差异(P>0.05)。至末次随访时,ERAS组均顺利愈合,一例股骨颈短缩。对照组,一例内固定失效,一例内翻畸形愈合。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骨质疏松情况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术后3个月,两组骨质疏松情况均较入院时加重,重度骨质疏松比率均升高,且对照组由36.7%上升为66.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0)。结论:ERAS理念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促进术后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多学科协作 股骨隆间骨折 老年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后康颗粒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14
作者 彭印文 陈棉智 张志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96-1699,共4页
目的研究骨后康颗粒(茯苓、川续断、党参等)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行PFNA内固定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研究骨后康颗粒(茯苓、川续断、党参等)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行PFNA内固定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观察组服骨后康颗粒,对照组服碳酸钙D3片。随访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骨密度(BMD)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6个月后,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BMD和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74.3%(P﹤0.05),药物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后康颗粒对促进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愈合有显著效果,可提高BMD,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后康颗粒 PFNA 股骨隆间骨折 内固定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的一种有效方法
15
作者 黄锦芳 郭团年 +1 位作者 姜伟元 覃开蓉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54-255,230,共3页
本文提出一种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简单并且有效的方法,通过对股骨头内的受力分析,设计出较为合理的固定方法,并通过实验得到了验证。临床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能发挥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 股骨隆间骨折 骨折固定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33
16
作者 张魁忠 周荣平 +4 位作者 徐聪 吴柄华 邓高荣 凌强 李太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561-2562,共2页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6年9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12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4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我院住院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42例进行了完整的...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6年9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12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4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我院住院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42例进行了完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6个月(6个月至28个月)。结果所有获得完整随访患者,无术后内固定断裂、松动等并发症发生,骨折均愈合。1例出现髋内翻畸形,3例深静脉血栓形成。所有患者日常生活正常,无严重疼痛和功能障碍,疗效确切并且满意。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为92.6%。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良好,减少了骨折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隆间骨折 锁定钢板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00例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欣伟 赵勇 +3 位作者 周大鹏 刘兵 马鑫 项良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64-965,共2页
目的:探讨Inter Tan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我科应用Inter Tan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记录手术时间、失血输血量,采用改良Harris髋部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1... 目的:探讨Inter Tan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我科应用Inter Tan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记录手术时间、失血输血量,采用改良Harris髋部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1±18)min,手术平均失血量(291±131)m L,58例术后输血(1.97±0.5)单位红细胞悬液,平均住院时间(14.8±4.5)d,随访6~15个月,全部病例均获得骨愈合,未出现各类并发症。改良Harris髋部功能评分(75.1±13.4)分。结论:Inter Tan髓内钉具有股骨头颈防旋、加压的生物力学特点,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隆间骨折 髓内钉 骨折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MMA3钉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唐昊 吴亚乐 +3 位作者 禹宝庆 许硕贵 张秋林 纪方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3-594,共2页
关键词 GAMMA钉 股骨隆间骨折 骨折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8
19
作者 周业松 张道前 +1 位作者 邵卫东 朱爱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738-2740,共3页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方法收集2003—2007年用DHS内固定治疗的10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资料,总结18例固定失败患者的表现形式,分析其原因。结果 18例固定失败患者的表现形式为:髋内翻畸形8例...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方法收集2003—2007年用DHS内固定治疗的10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资料,总结18例固定失败患者的表现形式,分析其原因。结果 18例固定失败患者的表现形式为:髋内翻畸形8例,髋螺钉切割股骨头、颈5例,螺钉断裂2例,DHS穿出股骨头、颈2例,钢板断裂1例。其中骨折分型EvansⅡ型2例,ⅢA型10例,ⅢB型3例,Ⅳ型3例;骨质Singh指数4级以上者7例,3级以下者11例;术中拉力螺钉置入位置不当者6例;术后3个月内即完全负重行走者12例,3个月后完全负重行走者6例。结论骨折不稳定、骨质疏松、DHS适应证选择不当、拉力螺钉位置不良及术后过早负重等是引起DHS内固定失败的主要原因;重视内固定物的选择、注重内侧骨折块的复位固定、准确放置拉力螺钉,术后避免过早负重可降低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隆间骨折 骨折固定 动力髋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和髁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晓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1189-1191,共3页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和髁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股骨粗隆间骨折196例,分为两组,动力髋螺钉组91例,髁钢板组105例,观察2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平均愈合时间:动力髋螺钉组8周,髁钢板组9.9周。结论: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和髁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股骨粗隆间骨折196例,分为两组,动力髋螺钉组91例,髁钢板组105例,观察2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平均愈合时间:动力髋螺钉组8周,髁钢板组9.9周。结论: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安全可行,可使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并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动力髋螺钉较髁钢板内固定更利于患者早期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隆间骨折 内固定 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