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ush钉矫治成骨不全儿童股骨畸形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宿玉玺 赵仁欢 +4 位作者 覃佳强 张德文 南国新 王忠良 蔡文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股骨多段截骨髓内钉固定矫治儿童成骨不全症所致股骨畸形的疗效,分析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共收治成骨不全所致股骨畸形患儿28例,包括39根畸形股骨。年龄3岁7个月至14岁5个月,平均8岁4个月。术中... 目的探讨股骨多段截骨髓内钉固定矫治儿童成骨不全症所致股骨畸形的疗效,分析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共收治成骨不全所致股骨畸形患儿28例,包括39根畸形股骨。年龄3岁7个月至14岁5个月,平均8岁4个月。术中将弯曲股骨行多段截骨矫形及髓内钉固定,平均截骨1.9(1~3)处,随机分为弹性针组与Rush钉组,其中20根股骨使用弹性髓内钉,19根股骨使用Rush钉。结果随访1年3个月至5年7个月,平均3年8个月。随访后期按Sanders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弹性针组优11例,良2例,中7例,差0例;Rush钉组优16例,良2例,中1例,差0例。结论多段截骨矫形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成骨不全所致股骨畸形,能有效矫正股骨弯曲畸形,改善下肢外观及力线关系,防止再骨折,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效果明确。Rush髓内钉内固定效果满意,术后再骨折概率小,股骨不易再次弯曲变形,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 股骨畸形 截骨矫形 髓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先天性髋脱位治疗后股骨头颈畸形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赵群 马瑞雪 +2 位作者 吉士俊 後藤英司 稻尾茂则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9-140,共2页
目的:探讨避免先天性髋脱位治疗后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股骨头颈畸形的方法。方法:应用新生仔猪在其髋关节髋臼与股骨头之间嵌入间置物—同种异体膝关节半月板软骨片后分别用石膏将后肢固定于“蛙式位”和“蹲位”。定期行解剖学、组织... 目的:探讨避免先天性髋脱位治疗后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股骨头颈畸形的方法。方法:应用新生仔猪在其髋关节髋臼与股骨头之间嵌入间置物—同种异体膝关节半月板软骨片后分别用石膏将后肢固定于“蛙式位”和“蹲位”。定期行解剖学、组织学检查。结果:“蛙式位”固定组经过2~3个月后均出现程度不同的股骨头、颈畸形,而“蹲位”组则未发生明显的畸形。结论:在髋关节关节间置物存在的前提下,髋关节极度外展位可以使股骨头与髋臼之间的压力增加,是先天性髋脱位治疗后股骨头颈畸形发生的危险因素。“蹲位”是一种较为安全、可行的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髋脱位 股骨头颈畸形 治疗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Pauwels’股骨转子间截骨术治疗儿童创伤后髋内翻
3
作者 汪兵 王栋琪 +1 位作者 苗武胜 姜海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75-376,共2页
目的评估改良Pauwels’股骨转子间截骨术在儿童创伤性髋内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作者近年来收治10例儿童创伤性髋内翻患儿,其中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11.2岁,采用改良Pau—wels’股骨转子间截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比较术前术后颈干... 目的评估改良Pauwels’股骨转子间截骨术在儿童创伤性髋内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作者近年来收治10例儿童创伤性髋内翻患儿,其中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11.2岁,采用改良Pau—wels’股骨转子间截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比较术前术后颈干角、双侧肢体长度的变化。结果10例患儿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5(3~5)年,10例术前颈十角平均为104.3°(95~110°),术后颈干角平均为135.4°(129~139°),健侧颈干角平均为135.1°(132~141°)。术后颈十角与术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与健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双侧肢体长度差异为2.9(2~4.5)cm,术后为0.35(0~2.0)c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Nagi标准评价疗效,优良率为90%(9/10)。结论改良Pauwels’股骨转子间故骨能有效重建儿童髋关节的生物力学结构,恢复颈干角,改善肢体长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畸形 截骨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