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配合中医正骨手法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林江游 吴天然 +2 位作者 陈夏平 王瑞雄 叶志强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2期2410-2414,共5页
目的:文章旨在深入分析超声引导下配合中医正骨手法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整理该方法的优点与操作过程的注意事项。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4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试验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配合中医正... 目的:文章旨在深入分析超声引导下配合中医正骨手法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整理该方法的优点与操作过程的注意事项。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4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试验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配合中医正骨手法闭合复位及导针置入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对照组患者则在C臂机透视引导下配合中医正骨手法行骨折闭合复位及导针置入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比较两个组别的复位时间等多项指标。结果:试验组复位时间、出血量、C臂透视次数均小于另一组别,差异具备显著性(P<0.05)。两个组别的愈合时间、并发症以及成功率方面的区别较小,无显著性(P>0.05)。结论:该治疗方案能动态且直观地监测骨折复位情况,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及医患的放射暴露损伤,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监视 交锁髓内钉 股骨干骨折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干髓内钉取出困难和失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邓磊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6期362-362,共1页
关键词 股骨干髓内钉取出困难 失败原因分析 股骨干骨折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61
3
作者 闫军 周劲松 +2 位作者 李雷 胡波 周立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加长型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加长型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1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按Evans分型,Ⅰ型10例,Ⅱ型2例。股骨干骨折按AO分型,A1型2例,B1型1例,B2型2例,B3型4例,C1型2例,C3型1例。术中利用牵引架闭合复位股骨干骨折,通过提拉钉纠正旋转及分离移位,再复位股骨粗隆间骨折,在C形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于大粗隆顶点打入导针,根据股骨髓腔大小插入合适直径的PFNA主钉,近端打入螺旋刀片,远端静态锁定。结果手术时间62~155 min,平均86.4 min。术中出血量80~240 ml,平均92.3 ml。11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均获得骨折愈合,股骨粗隆间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周,股骨干骨折愈合时间16~36周,平均24周;无螺旋刀片切割、退出,髋内翻畸形及下肢短缩等并发症;按髋关节功能评分:优9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0.9%(10/11)。结论闭合复位加长型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是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干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臂外固定支架辅助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10
4
作者 祝海炳 武理国 +6 位作者 李哲民 方智松 罗从风 高洪 王庆丰 傅国海 马一平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9期772-774,共3页
目的:介绍单臂外固定支架辅助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8年6月至2012年10月,采用单臂外固定支架辅助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24例,其中男19例,女5例;年龄20~68岁,平均45.6岁.... 目的:介绍单臂外固定支架辅助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8年6月至2012年10月,采用单臂外固定支架辅助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24例,其中男19例,女5例;年龄20~68岁,平均45.6岁.车祸伤14例,坠落伤6例,重物砸伤4例,入院诊断均为股骨干骨折,手术在入院胫骨结节牵引1周左右进行.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6.2个月,X线示骨折愈合时间11~17周,平均13.8周,骨折全部愈合,无断钉或临近关节功能障碍.按照股骨干疗效评定标准,优23例,良1例.结论:单臂固定支架辅助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复位有效、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复位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少军 何伟 +1 位作者 张德兴 樊粤光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特点和不同固定方法的疗效。方法: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27例,男22例,女5例;年龄14~65岁,平均35岁。动力髋螺钉(DHS)固定3例,加压钢板加空心加压螺钉固定12例,重建钉固定8例,顺行髓内... 目的:探讨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特点和不同固定方法的疗效。方法: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27例,男22例,女5例;年龄14~65岁,平均35岁。动力髋螺钉(DHS)固定3例,加压钢板加空心加压螺钉固定12例,重建钉固定8例,顺行髓内钉加空心加压螺钉固定4例。13例固定术前用克氏针临时固定股骨颈骨折。结果:术后随访36~75个月,平均44个月。25例股骨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2例股骨颈骨折不愈合。27例股骨干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个月。未用克氏针临时固定股骨颈骨折14例中,2例出现股骨颈不愈合,3例轻度髋内翻畸形。结论: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有许多固定方法可供选择,加压钢板加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简便易用,在实施固定术前用克氏针临时固定股骨颈骨折可避免股骨颈骨折再移位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vlik支具与Bryant牵引治疗婴儿股骨干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朝南 易先宏 +3 位作者 唐慧斌 周进峰 陈建军 张敬东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10期867-870,共4页
目的:比较Pavlik支具与Bryant牵引治疗婴儿股骨干骨折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皮肤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等情况,探讨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42例婴儿闭合性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P... 目的:比较Pavlik支具与Bryant牵引治疗婴儿股骨干骨折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皮肤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等情况,探讨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42例婴儿闭合性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Pavlik支具治疗23例(Pavlik组),男14例,女9例;年龄1~12个月,平均(5.5±2.4)个月;中上1/3段16例,中段7例;横形骨折18例,斜形骨折5例。采用Bryant牵引治疗19例(Bryant组),男15例,女4例;年龄2-12个月,平均(6.7±2.8)个月;中上1/3段13例,中段6例;横形骨折12例,斜形骨折7例。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皮肤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愈合情况、双下肢差异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病例获随访,Pavlik组随访时间19-30个月(平均25.3个月),Bryant组随访时间17-28个月(平均23.7个月)。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在Pavlik组分别为(0.4±0.7)d,(2147.7±64.9)元,在Bryant组分别为(27.1±2.2)d,(2741.3±227.6)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vlik组无皮肤并发症,Bryant组出现皮肤水泡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双下肢差异在Pavlik组分别为(4.1±O.3)周,(6.3±4.1)mm,在Bryant组分别为(3.9±0.3)周,(7.6±4.3)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情况:Pavlik组20例愈合,Bryant组18例愈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vlik支具治疗婴儿股骨干骨折在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皮肤并发症方面优于Bryant牵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婴儿 骨折固定术 牵引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长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伟峰 王生介 +2 位作者 傅斌 蒋小军 厉晓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8期178-179,共2页
目的:观察加长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对于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例有手术适应证的髋部骨折合并股骨上段骨折患者进行加长型PFNA的手术,术中记录手术时间、出血... 目的:观察加长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对于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例有手术适应证的髋部骨折合并股骨上段骨折患者进行加长型PFNA的手术,术中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对其进行随访1~24个月,均在术后3、6个月时根据"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评分,将所得结果进行研究。结果:本组10例患者,全部随访成功,手术优良率达到80%,并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断钉、螺旋刀片脱出等情况,所有患者未出现感染,伤口均Ⅰ期愈合。结论:PFNA几乎适合所有粗隆间骨折,尤其适合不稳定型骨折及合并骨质疏松者,加长型PFNA更加扩展了PFNA的手术适应证,使得PFNA的应用范围更广,但由于缺乏大量的长期随访资料,其安全性及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长型PFNA 股骨转子周围骨折 股骨干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干骨折接骨板或髓内针固定的局部并发症 被引量:9
8
作者 陆维举 曾晓峰 +1 位作者 李斌 赵建宁 《中国骨伤》 CAS 2000年第2期70-71,共2页
目的 探讨股骨干骨折局部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比较接骨板和髓内针固定方法在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方法 对我院1985~1994年间325例经内固定治疗的股骨干骨折进行分析。结果 72例发生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为22%,其中髓内针组46例(19%,1... 目的 探讨股骨干骨折局部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比较接骨板和髓内针固定方法在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方法 对我院1985~1994年间325例经内固定治疗的股骨干骨折进行分析。结果 72例发生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为22%,其中髓内针组46例(19%,14例再手术);接骨板组26例(306%,14例再手术)。结论 髓内针固定股骨干骨折较接骨板有明显的优势,但在股骨下段、粗隆下骨折应用接骨板是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接肌板 髓内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干骨折并发同侧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毅 韩天宇 朱庆生 《中国骨伤》 CAS 2001年第12期744-745,共2页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股骨干骨折 发生率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固定联合nHAC-BMP复合物植入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68例 被引量:22
10
作者 顾夙 陈长松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57,共2页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固定联合n HAC-BMP复合物植入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效果。方法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68例,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中取纳米晶胶原基骨(n HAC)-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复合物植入断端,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骨折断...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固定联合n HAC-BMP复合物植入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效果。方法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68例,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中取纳米晶胶原基骨(n HAC)-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复合物植入断端,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骨折断端骨细胞生长状况。结果术后第6个月,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术后第4周,骨折端n HAC降解成网孔状,骨折端内有大量骨细胞生成;术后第3个月,骨折端n HAC全部降解成网孔状,骨折端破损部位有大量新生细胞生成;术后第6个月,骨折部位全部愈合。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联合n HAC-BMP复合物植入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骨折愈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骨不连 交锁髓内钉 纳米晶胶原基骨 骨形态发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干骨折血肿手术再利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郭洪旺 李裕学 +2 位作者 宋福立 王世界 蒋华 《中国骨伤》 CAS 2001年第10期636-636,共1页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血肿 外科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髓内钉治疗明显移位的儿童股骨干骨折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朝强 周之平 +4 位作者 刘建全 何晓宇 程宏振 赖草生 赵德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38-1040,1052,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弹性髓内钉(elastic stable intramedullary nailing,ESIN)技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9月采用ESIN治疗的30例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病例资料,闭合复位24例,骨折端小切口切开复位6例。术后... 目的探讨微创弹性髓内钉(elastic stable intramedullary nailing,ESIN)技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9月采用ESIN治疗的30例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病例资料,闭合复位24例,骨折端小切口切开复位6例。术后1、2、3、6、9、12个月进行随访,X线片检查判断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30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1月。根据Flynn评价标准,优23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6.7%(29/30)。术后2个月28例可见明显骨痂形成。30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4周,平均9周。术后1例有皮肤刺激症状,其余均无髋、膝关节功能受限,无骨不连及肢体短缩畸形。结论 ESIN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骨折愈合良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弹性髓内钉 内固定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范围的骨膜剥离对股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曾晓峰 赵建宁 +2 位作者 陆维举 许斌 张俊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58-260,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范围的骨膜剥离对股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 方法 :应用接骨板治疗股骨干骨折 42例 ,随机采用常规或有限的骨膜剥离后 ,行复位和接骨板固定。 结果 :采用有限骨膜剥离方法 ,其骨痂出现早 ,新骨形成量多 ,愈合时间缩短 ,... 目的 :探讨不同范围的骨膜剥离对股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 方法 :应用接骨板治疗股骨干骨折 42例 ,随机采用常规或有限的骨膜剥离后 ,行复位和接骨板固定。 结果 :采用有限骨膜剥离方法 ,其骨痂出现早 ,新骨形成量多 ,愈合时间缩短 ,骨延迟愈合及畸形愈合的发生率低。 结论 :骨断端骨膜的完整性对股骨干骨折的愈合有重要影响 ,在解剖复位的过程中 ,应尽可能避免广泛骨膜剥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内固定 骨折愈合 骨膜剥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干骨折锁定钢板螺钉布局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盛伟 纪爱敏 陈长胜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7年第3期196-199,212,共5页
为评估不同螺钉布局锁定钢板固定股骨干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针对两种不同骨折设置方式,分别建立不同长度、螺钉数目及螺钉布局的六组锁定钢板骨折内固定模型,并进行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得到各组内固定模型在轴向载荷作用下的轴向位移... 为评估不同螺钉布局锁定钢板固定股骨干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针对两种不同骨折设置方式,分别建立不同长度、螺钉数目及螺钉布局的六组锁定钢板骨折内固定模型,并进行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得到各组内固定模型在轴向载荷作用下的轴向位移与等效应力分布。研究表明,在骨折处填充相对股骨较软材料更能保证内固定系统稳定性,长接骨板少螺钉固定效果要明显优于短接骨板全螺钉固定;相同长度接骨板有选择性的螺钉布局比全螺钉布局更有效;在骨折远端进行螺钉固定可使螺钉系统应力分散,而避免在骨折近端进行螺钉固定也能缓解螺钉的应力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锁定钢板 轴向载荷 螺钉布局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开放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学海 韩德余 仲吉军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1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小切口 开放复位 带锁髓内钉 股骨干骨折 手术方法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峰 卢绍燊 +1 位作者 叶志军 陈希聪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8期464-465,共2页
目的:分析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并发症发生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利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521例,男435例,女86例,平均年龄31岁(16~72岁).骨折按AO分类:A1型57例,A2型66例,A3型96例,B1型62例,B2型99例,B3型75例,C1型33例,C... 目的:分析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并发症发生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利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521例,男435例,女86例,平均年龄31岁(16~72岁).骨折按AO分类:A1型57例,A2型66例,A3型96例,B1型62例,B2型99例,B3型75例,C1型33例,C2型21例,C3型12例.结果:所有患者经11~48个月(平均18个月)的随访,优良率为90.2%.共出现并发症154例:血管损伤2例,神经损伤3例,脂肪栓塞综合征11例,术中骨折7例,感染7例,深静脉栓塞4例,锁钉误穿2例,主钉折断5例,锁钉断裂9例,锁钉松脱13例,术后再骨折7例,骨不连17例,异位骨化23例,膝关节粘连41例,骨折畸形愈合3例,无骨筋膜室综合征,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9.6%.结论: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但需防范带锁髓内钉使用中并发症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并发症 带锁髓内钉治疗 股骨干骨折 原因分析 预防 脂肪栓塞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干骨折骨不连的治疗 被引量:8
17
作者 谷长跃 武汉 +1 位作者 徐国会 崔建国 《中国骨伤》 CAS 2000年第8期465-467,共3页
目的 对近 5年收治的 5 1例股骨干骨折骨不连进行总结 ,探讨股骨干骨折骨不连的治疗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调整内固定物加植骨治疗 8例 ,更换不同钢板加植骨治疗 14例 ,外固定架加植骨治疗 2 9例。结果  5 1例中 48例在平均 6 3个月... 目的 对近 5年收治的 5 1例股骨干骨折骨不连进行总结 ,探讨股骨干骨折骨不连的治疗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调整内固定物加植骨治疗 8例 ,更换不同钢板加植骨治疗 14例 ,外固定架加植骨治疗 2 9例。结果  5 1例中 48例在平均 6 3个月达到临床愈合 ,13人出现膝关节活动障碍。其中 9例再次行膝关节松解术。结论 预防骨不连的关键在于术中无创操作 ,尽量少剥离骨膜并在术后尽可能将其复位。骨折尽可能解剖复位。骨缺损尤其是压力侧骨缺损是产生骨不连的重要原因 ,应予以修复。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 ,而且只有在X线上出现连续骨痂时方可部分持重行走。带有皮质的髂骨作为植入骨效果较好 ,既有一定强度 ,又能尽快恢复血运。采用合理的内固定物并注意膝关节功能练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不连接性骨折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桂新 任玉鑫 钱吉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3-3,共1页
关键词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骨折并发症 固定术治疗 股骨干骨折 常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形状环抱内固定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干骨折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永利 李锋 +3 位作者 张明辉 刘冰山 邵世坤 孙永生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4期244-244,共1页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干骨折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髓内钉锁定方式对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福平 史世勤 +1 位作者 任飞 王伟卓 《安徽医学》 2017年第10期1307-1310,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髓内钉锁定方式对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榆林市第二医院接受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7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 目的观察不同髓内钉锁定方式对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榆林市第二医院接受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7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磁力导航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检测术后第3天血清中创伤相关分子和骨形成相关分子的含量,创伤相关分子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骨形成相关分子指标包括N端骨钙素(NMID)、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和骨钙素(BGP)。并于术后第6、9、12个月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负重下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RP、NE、E、SOD、GSH-Px含量均低于对照组,N-MID、PINP、BGP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9、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方式相比,磁力导航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能够减轻手术创伤并为术后骨形成提供良好的局部环境,改善远期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交锁髓内钉 磁力导航 创伤 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