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治疗失败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国瑞 孙振江 +1 位作者 徐永申 穆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7-254,共8页
目的探究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FIF)髓内治疗失败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emoral head replacement,FHR)后脱位的原因。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3年1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 目的探究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FIF)髓内治疗失败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emoral head replacement,FHR)后脱位的原因。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3年1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后髓内钉失效行FHR治疗的FIF老年患者17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FHR术后股骨头是否脱位,分为脱位组(45例)和未脱位组(130例)。评估FHR的临床疗效,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围术期资料等)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影响FHR效果的因素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采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预测因子,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通过各危险因素的比值比(OR)构建简易风险评分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以Hosmer-Lemeshow(H-L)检验判断模型的校准度。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12个月患者的各Harris评分均显著改善(均P<0.05);FHR术后患者并发症较少,主要包括肺部感染(2.86%)、下肢静脉血栓(2.86%)以及心功能障碍(2.86%)。LASSO回归模型获得6个预测因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其中患者年龄、神经及肌肉系统疾病、手术入路、术后生活习惯、术后护理为股骨头发生脱位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简易风险评分模型的评分在0~21.6分,可划分为低危(<11分)、中危(11~15分)和高危(>15分)3个风险等级;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的脱位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其区分度和校准度较好。结论高龄患者FIF髓内钉固定失效后行FHR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年龄、神经及肌肉系统疾病、手术入路、术后生活习惯、术后护理等为FHR后股骨头发生脱位的独立影响因素,在临床治疗时要加以重视及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人工股骨头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骨水泥与非骨水泥型假体的比较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瀛 杨雨润 +4 位作者 刘守尧 孙伟 杨欢 陈星佐 林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80-1484,共5页
目的对比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两种假体在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差别。方法回顾了本机构近3年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的病例共221例,按应用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假体进行分组。随访时间为1、3、6、12个月。比较两组间的... 目的对比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两种假体在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差别。方法回顾了本机构近3年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的病例共221例,按应用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假体进行分组。随访时间为1、3、6、12个月。比较两组间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地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及下地时间存在差异,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功能评分无差异。结论两种假体都能很好的应用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需注意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 股骨颈骨折 水泥型 非水泥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前入路和微创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1
3
作者 张英剑 李志永 +3 位作者 吴树文 方广文 商福青 刘嵬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8-682,689,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直接前入路(directanteriorapproach,DAA)和微创后外侧入路(posterolateralpiriformis-sparingapproach,Mis-PLA)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44例高龄单侧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行人工股骨头置...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直接前入路(directanteriorapproach,DAA)和微创后外侧入路(posterolateralpiriformis-sparingapproach,Mis-PLA)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44例高龄单侧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入路随机分为DAA组(n=22)和Mis-PLA组(n=22)。2组均完成术后2年随访调查,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早期疼痛及并发症情况、术后早期坐位的能力、弃拐独立行走的时间、术后6周及2年患者功能活动Harris评分及术后2年死亡率。结果(1)与Mis-PLA组相比,DAA组患者手术时间较长,术后72h患肺炎的人数较少,术后24hVAS评分减低,术后患者可坐位1h的时间及弃拐独立行走的时间较早(P<0.05)。(2)术后6周,DAA组在穿袜系鞋带及坐椅子方面Harris评分优于Mis-PLA组(P<0.05),两组上楼梯方面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年,两组患者在功能活动Harri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术后随访2年,2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AA入路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可以较Mis-PLA入路更有效地降低术后长期卧床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更早更快地改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直接前入路 微创后外侧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兴艳 陈苏 +3 位作者 郭风劲 李光辉 游洪波 陈安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617-3619,共3页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差异,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并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术...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差异,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并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术后随访3个月~5年,平均26个月。结果: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术相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并发症少、术后髋关节关节功能恢复更佳(P〈0.05)。结论:相对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间骨折 高龄患者 人工股骨头置换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股骨头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冬冬 彭从斌 +1 位作者 马婷婷 胡劲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31-43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治疗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择期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TAES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选...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治疗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择期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TAES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选择椎管内麻醉,TAES组患者麻醉后至术毕加用TAES进行干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1 d及术后第1、3、7天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测量表(MMSE)评分,比较术后第1、3、7天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TAES组患者术后第1天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20.0%vs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TAES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5.8±1.0 vs22.7±2.3,25.9±1.1vs23.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麻醉前1天MMSE评分比较,对照组患者术后第1、3天(22.7±2.3,23.8±1.9vs26.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TAES干预,可以有效预防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术后POC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人工股骨头置换 认知障碍 电刺激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夏远军 章莹 +3 位作者 章凯 尹庆水 吴文 谢会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445-3447,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动力髋螺钉(DHS)与人工股骨头(双动头)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提供参考。方法:以2004年1月至2008年8月在我院因Ⅲ型(Jensen-evans分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行DHS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 目的:对比分析动力髋螺钉(DHS)与人工股骨头(双动头)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提供参考。方法:以2004年1月至2008年8月在我院因Ⅲ型(Jensen-evans分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行DHS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双动头)置换术的58例患者为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随访6~32个月,平均16个月,人工股骨头组6个月死亡率、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DHS组(P<0.05),DHS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人工股骨头组(P<0.01),DHS组术后下地时间为60d,而人工股骨头组为3d(P<0.01)。结论:人工股骨头(双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较DHS具有手术安全、创伤小、失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对于全身情况差、手术风险高的高龄病例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DHS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刘中坡 聂志红 +1 位作者 霍霁 纪江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1-242,共2页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2007年采用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70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2例,并进行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经过6~20个月随访,患者在术后2~7d(平均3d)下地负重...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2007年采用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70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2例,并进行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经过6~20个月随访,患者在术后2~7d(平均3d)下地负重行走,术后3~6个月恢复到术前肢体功能,无术后疼痛、人工关节脱位及假体松动情况发生。结论对于>70岁股骨转子间骨折尤其是合并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建议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可以早期恢复肢体功能、早期下地、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 老年人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水泥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近段骨转移瘤 被引量:3
8
作者 浦飞飞 钟彬龙 +7 位作者 刘建湘 王弘刚 师德尧 刘伟健 张志才 王佰川 吴强 邵增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01-506,共6页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近段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54例行骨水泥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的股骨近段转移瘤患者的资料。采用疼痛视觉模拟...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近段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54例行骨水泥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的股骨近段转移瘤患者的资料。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国际骨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 system,MSTS)功能评分、国际保肢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limb salvage,ISOLS)影像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 hip score)、Karnofsky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和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Nottingham health profile,NHP)评分评定患者疼痛、肢体功能和生存质量。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情况。结果:患者随访时间为10~99个月,平均42.17个月。患者手术时间(79.68±6.17)min,术中出血量(524.00±39.25)mL。术后3、6和12个月,VAS评分和NHP评分分别较术前降低,MSTS评分、ISOLS评分、Harris评分和KPS评分分别较术前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和12个月,每个随访点之间的VAS评分、相关功能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6例发生并发症。患者平均生存时间19.46个月,6个月、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8.89%、70.37%和11.11%。结论:股骨近段骨转移瘤患者行骨水泥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肢体功能,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肿瘤转移 股骨近段 外科治疗 股骨头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与股骨头置换对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5
9
作者 蒋涛 周锦春 +1 位作者 丁佳楠 范卫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7-740,744,共5页
目的:比较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hemiarthroplasty,HA)对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2013年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HA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385例,其中年龄80~85岁、骨折分型为G... 目的:比较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hemiarthroplasty,HA)对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2013年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HA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385例,其中年龄80~85岁、骨折分型为GardenⅢ、Ⅳ型并获得随访的患者共82例。同期行THA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共679例,根据患者骨折分型、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进行配对,选取同期82例THA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记录患者术前察尔森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4.7年。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HHS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组在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优于THA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C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具有疗效可靠、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及住院费用低的优点,是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一种良好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人工股骨头置换 股骨颈骨折 高龄患者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与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远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0
作者 谷长跃 张国鑫 +1 位作者 杨树忠 高志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37-939,共3页
目的:分析评价全髋关节置换与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完全随访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485例(504髋),其中随访5年的全髋关节置换270例(285髋),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215例(219髋);随访10年285例(305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 目的:分析评价全髋关节置换与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完全随访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485例(504髋),其中随访5年的全髋关节置换270例(285髋),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215例(219髋);随访10年285例(305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160例(169髋),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125例(136髋)。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术后5年随访病例的Harris评分80分以上者,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为102髋(102/219,47%),全髋关节置换术为239髋(239/285,84%)。术后随访10年Harris评分在80分以上者,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为41髋(41/136,30%),全髋关节置换术为125髋(125/169,74%)。全髋关节置换术后5年和10年的Harris评分疗效80分以上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远期疗效均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在患者身体情况允许情况下应该优先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假体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4岁老人股骨头置换麻醉处理一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曹忠平 刘晓江 王朝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37-237,共1页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头置换 麻醉处理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股骨头置换术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9
12
作者 罗雪梅 严思敏 葛卫红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8期890-897,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硬膜外麻醉(EA)与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纳入EA与CSEA在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应用的所有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截至2013年... 目的:系统评价硬膜外麻醉(EA)与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纳入EA与CSEA在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应用的所有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截至2013年7月。对符合条件的研究,由2名评价者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8个随机对照试验,共计1 653例病人。Meta分析显示:与使用EA相比,在股骨头置换术中使用CSEA能明显缩短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持续时间及术后感觉恢复时间[WMD=6.54,95%Cl(5.77,7.31),P<0.001;WMD=10.37,95%Cl(8.79,11.94),P<0.001;WMD=14.04,95%Cl(3.17,24.90),P=0.01],并延长术中麻醉持续时间[WMD=-109.54,95%Cl(-113.36,-105.72),P<0.001],减少需追加麻药人数[RR=4.85,95%Cl(2.93,8.04),P<0.001];同时CSEA能明显减少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寒战及一过性血氧饱和度(SpO2)过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RR=2.63,95%CI(1.86,3.71),P<0.001;RR=2.76,95%CI(1.30,5.87),P=0.008;RR=5.70,95%CI(2.34,13.87),P=0.0001;RR=5.75,95%CI(2.02,16.33),P=0.001]。结论:目前证据表明,CSEA的麻醉效果及术后反应均优于EA,适合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头置换 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88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宝林 王兵 +1 位作者 郭志敦 刘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129-1129,共1页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 治疗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IFOF的疗效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瀚 林树体 劳贵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0-42,共3页
目的分析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IFOF)中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 目的分析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IFOF)中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观察组给予PFNA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方面对比,均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下地负重行走时间方面对比,均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7%、6.7%,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各时间段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这两个时间段的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这两个时间段髋关节评分对比,对照组评分明显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半年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对照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四个维度方面的评分均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的特点,而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具有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的特点。两种手术方法各有优势,所以在选择方面应该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水泥型单极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平 李健 +5 位作者 程立明 高梁斌 潘永谦 吕玉明 梁海翔 徐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29-130,共2页
目的 :评价骨水泥型单极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 1993年 7月至 2 0 0 2年 5月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病例中 ,选择年龄、性别、随访时间相仿的骨水泥型单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 (A组 ) 92例 ,骨水泥型... 目的 :评价骨水泥型单极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 1993年 7月至 2 0 0 2年 5月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病例中 ,选择年龄、性别、随访时间相仿的骨水泥型单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 (A组 ) 92例 ,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 (B组 ) 79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两组的住院时间、基本费用、出血量、下地时间、并发症、髋臼磨损及再手术率等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B组的假体费用较高。随访发现B组步速明显快于A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随访功能优良率 :A组 91 3 % ,B组 92 4%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两种方法都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两者无明显差异。骨水泥的应用是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型 单极 双极 人工股骨头置换 治疗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岁老人股骨头置换术采用腰丛复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一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承民 胡杰 崔艳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5-545,共1页
患者,男,99岁,体重62妇,左股颈骨折5d入院,拟行左侧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既往有高血压及糖尿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查体:BP190/90mmHg,HR88次/分,节律不整,左肺下野可闻及细小水泡音,心音遥远,节律不齐。辅助检查:Hb104g... 患者,男,99岁,体重62妇,左股颈骨折5d入院,拟行左侧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既往有高血压及糖尿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查体:BP190/90mmHg,HR88次/分,节律不整,左肺下野可闻及细小水泡音,心音遥远,节律不齐。辅助检查:Hb104g/L,血糖7.9mmol/L,ALT86U/L,AST72U/L,总胆红素23.1μmol/L,Pa0275.6mmHg,重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肺动脉压48mmHg,EF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 坐骨神经阻滞 复合 腰丛 老人 通气功能障碍 药物过敏史 股颈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并发症的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石永常 王宝 俞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59-61,共3页
为探讨人工股骨头关节置换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手段 ,对过去 1 0年施行的人工股骨头关节置换术78例 ( 80髋 )进行回顾性分析 ,术后随访时间 1 .5~ 1 0年 ,平均 5年 8月。结果 :发生并发症 1 5例 ,占 1 9.2 % ,此 1 5例中疗效优良 ... 为探讨人工股骨头关节置换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手段 ,对过去 1 0年施行的人工股骨头关节置换术78例 ( 80髋 )进行回顾性分析 ,术后随访时间 1 .5~ 1 0年 ,平均 5年 8月。结果 :发生并发症 1 5例 ,占 1 9.2 % ,此 1 5例中疗效优良 2例 ,良好 2例 ,好 5例 ,尚好 1例 ,差 2例 ,很差 3例。结果提示 :充分的术前准备 ,正规细致的手术操作是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 并发症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下骨折 被引量:2
18
作者 姚海 刘涛 +1 位作者 刘铭 张健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4-84,共1页
转子下骨折的高龄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性疾病,如采用内固定治疗,患者一般需卧床5至8周才能扶拐部分负重行走,仍易产生坠积性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本文探讨运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下骨... 转子下骨折的高龄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性疾病,如采用内固定治疗,患者一般需卧床5至8周才能扶拐部分负重行走,仍易产生坠积性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本文探讨运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下骨折,旨在实现让患者早期下床功能锻炼,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股骨转子下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用于人工股骨头置换一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大志 黄微 杨庆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653-653,共1页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 坐骨神经阻滞 腰丛阻滞 股骨颈骨折 口服药物治疗 后外侧入路 运动性失语 高血压病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20
作者 庞军 王建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6期132-134,共3页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5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全髋关节置换术组)48例与B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5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全髋关节置换术组)48例与B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个月时治疗组患者VAS评分较同期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佳等优势,适宜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 股骨颈骨折 高龄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