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SIONFH)具有极高的股骨头塌陷和继发骨关节炎风险,其发病率逐年增高,是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SIONFH具有高度异质性,即便临床特征相似、影像学表现相近的患者,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SIONFH)具有极高的股骨头塌陷和继发骨关节炎风险,其发病率逐年增高,是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SIONFH具有高度异质性,即便临床特征相似、影像学表现相近的患者,其疾病转归和预后亦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这为保髋治疗提出巨大挑战。因此,着手于解决临床症状和甄别影像特征的传统保髋思路或许已经到达保髋疗的瓶颈,而聚焦坏死股骨头内部的修复机制可能是下一阶段保髋治疗的支点。如何动态地把握修复与塌陷的时空关系,选择有效促进坏死修复并阻止股骨头塌陷的保髋方法尤为重要。前期研究发现囊性变在SIONFH的修复与塌陷中具有关键作用。为全面认识囊性变的临床、影像、病理和分子生物学内涵,借鉴时空分子医学和时空分子影像学的前沿学科,通过整合SIONFH临床特征、影像组学、病理形态学和分子多组学,旨在探索囊性变与塌陷和修复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从疾病发展的“时空”规律分析囊性变与塌陷的关系以及囊性变内的修复机制,以寻找解决塌陷与修复矛盾关系的双刃剑。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患者病程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患者疼痛、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4年3月诊断为国际骨循...目的:探究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患者病程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患者疼痛、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4年3月诊断为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Ⅲ、Ⅳ期的ONFH并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THA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病程分为短病程组(病程≤3年)与长病程组(病程>3年)。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总失血量、术前术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双下肢不等长(leg length discrepancy,LLD)、臀中肌肌肉脂肪浸润程度(muscle fat infiltration,MFI)、骨盆倾斜角度(pelvic obliquity angle,POA)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共纳入219例患者,短病程组149例,长病程组70例。与短病程组相比,长病程组患者手术时间长(P<0.001)、住院时间久(P=0.036)、总失血量多(P=0.016),术后3 d、5 d、1个月的VAS疼痛评分高(P=0.034、<0.001、<0.001),术后1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低(P<0.001),术前双下肢不等长明显(P<0.001),臀中肌脂肪浸润程度大(P<0.001),术前术后骨盆倾斜角大(P<0.001),而在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术后3、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双下肢不等长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病程长的患者相比,病程短的患者在接受THA治疗后短期内疗效较好。展开更多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SNOFH)是骨科常见难治性疾病,又被视为“不死癌症”,若不及时干预将导致患者面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风险。近些年研究证实,“成骨-成血管耦联”途径研究SNOFH发生发...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SNOFH)是骨科常见难治性疾病,又被视为“不死癌症”,若不及时干预将导致患者面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风险。近些年研究证实,“成骨-成血管耦联”途径研究SNOFH发生发展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SNOFH中医病机责之于脾肾亏虚为本,瘀血为病,痰阻为渐,毒聚为损。“成骨-成血管耦联”机制与“瘀去-新生-骨合”中医理论存在高度契合性。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中医药治疗SNOFH不仅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等优势,还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促进股骨头血管重建与再生以及股骨头坏死骨修复等发挥重要作用。基于“瘀去-新生-骨合”理论,临床上多采用补肾活血类中药及中药复方用于SNOFH防治,运用“成骨”之健脾补肾药,“成血管”之活血化瘀药,祛除“抑制因素”之化痰药、祛湿药,有步骤、有层次的治疗SNOFH取得显著效果。因此,从“成骨-成血管耦联”角度探讨SNOFH中医药干预的科学内涵已成为当今研究新热点,能够为后续SNOFH的防治研究和新药研发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展开更多
目的对机械刺激促进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ONFH修复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机械刺激对ONFH修复机制相关研究进展。结果废用或缺乏载荷刺激会加速...目的对机械刺激促进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ONFH修复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机械刺激对ONFH修复机制相关研究进展。结果废用或缺乏载荷刺激会加速骨吸收,骨量快速下降;骨的过度负荷会导致骨内的显微损伤,会促进骨的重建。然而长期过度负荷导致损伤大于重建,促进坏死进展。适宜的机械应力通过力学感受器(主要为Piezo1蛋白)调控股骨头内力学敏感细胞代谢:骨细胞通过Wnt1和Sost分泌调控Wnt信号通路促进成骨,通过分泌RANKL抑制破骨;并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增加成骨;同时激活Piezo1离子通道增强HIF-1α/VEGF轴和调节H血管生成,促进成骨-成血管耦合。然而对于力学刺激强度与骨坏死修复效果之间的定量关系不同研究所使用力学刺激参数不尽相同,动物实验主要根据研究对象体重进行衡量,临床治疗如体外冲击波等主要参考现有治疗指南,进行对照,调节相关参数进行机制研究。结论适宜的动态力学载荷通过诱发成骨反应,抑制破骨促进骨形成和坏死修复,同时适宜力学刺激还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成血管,增加成骨-成血管耦合,促进ONFH修复,延缓股骨头坏死塌陷,延缓股骨头置换时间,对中、青年股骨头坏死患者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展开更多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作为一种复杂难治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良好的疾病动物模型可以为SONFH的发病机制研究和治疗手段开发提供重要的支撑条件,本文通过...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作为一种复杂难治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良好的疾病动物模型可以为SONFH的发病机制研究和治疗手段开发提供重要的支撑条件,本文通过回顾与整理国内外近年来SONFH动物模型相关的实验研究,从动物选择、造模方法、模型评价等方面归纳和分析SONFH动物模型构建的最新进展,为SONFH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SIONFH)具有极高的股骨头塌陷和继发骨关节炎风险,其发病率逐年增高,是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SIONFH具有高度异质性,即便临床特征相似、影像学表现相近的患者,其疾病转归和预后亦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这为保髋治疗提出巨大挑战。因此,着手于解决临床症状和甄别影像特征的传统保髋思路或许已经到达保髋疗的瓶颈,而聚焦坏死股骨头内部的修复机制可能是下一阶段保髋治疗的支点。如何动态地把握修复与塌陷的时空关系,选择有效促进坏死修复并阻止股骨头塌陷的保髋方法尤为重要。前期研究发现囊性变在SIONFH的修复与塌陷中具有关键作用。为全面认识囊性变的临床、影像、病理和分子生物学内涵,借鉴时空分子医学和时空分子影像学的前沿学科,通过整合SIONFH临床特征、影像组学、病理形态学和分子多组学,旨在探索囊性变与塌陷和修复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从疾病发展的“时空”规律分析囊性变与塌陷的关系以及囊性变内的修复机制,以寻找解决塌陷与修复矛盾关系的双刃剑。
文摘目的:探究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患者病程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患者疼痛、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4年3月诊断为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Ⅲ、Ⅳ期的ONFH并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THA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病程分为短病程组(病程≤3年)与长病程组(病程>3年)。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总失血量、术前术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双下肢不等长(leg length discrepancy,LLD)、臀中肌肌肉脂肪浸润程度(muscle fat infiltration,MFI)、骨盆倾斜角度(pelvic obliquity angle,POA)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共纳入219例患者,短病程组149例,长病程组70例。与短病程组相比,长病程组患者手术时间长(P<0.001)、住院时间久(P=0.036)、总失血量多(P=0.016),术后3 d、5 d、1个月的VAS疼痛评分高(P=0.034、<0.001、<0.001),术后1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低(P<0.001),术前双下肢不等长明显(P<0.001),臀中肌脂肪浸润程度大(P<0.001),术前术后骨盆倾斜角大(P<0.001),而在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术后3、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双下肢不等长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病程长的患者相比,病程短的患者在接受THA治疗后短期内疗效较好。
文摘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SNOFH)是骨科常见难治性疾病,又被视为“不死癌症”,若不及时干预将导致患者面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风险。近些年研究证实,“成骨-成血管耦联”途径研究SNOFH发生发展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SNOFH中医病机责之于脾肾亏虚为本,瘀血为病,痰阻为渐,毒聚为损。“成骨-成血管耦联”机制与“瘀去-新生-骨合”中医理论存在高度契合性。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中医药治疗SNOFH不仅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等优势,还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促进股骨头血管重建与再生以及股骨头坏死骨修复等发挥重要作用。基于“瘀去-新生-骨合”理论,临床上多采用补肾活血类中药及中药复方用于SNOFH防治,运用“成骨”之健脾补肾药,“成血管”之活血化瘀药,祛除“抑制因素”之化痰药、祛湿药,有步骤、有层次的治疗SNOFH取得显著效果。因此,从“成骨-成血管耦联”角度探讨SNOFH中医药干预的科学内涵已成为当今研究新热点,能够为后续SNOFH的防治研究和新药研发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文摘目的对机械刺激促进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ONFH修复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机械刺激对ONFH修复机制相关研究进展。结果废用或缺乏载荷刺激会加速骨吸收,骨量快速下降;骨的过度负荷会导致骨内的显微损伤,会促进骨的重建。然而长期过度负荷导致损伤大于重建,促进坏死进展。适宜的机械应力通过力学感受器(主要为Piezo1蛋白)调控股骨头内力学敏感细胞代谢:骨细胞通过Wnt1和Sost分泌调控Wnt信号通路促进成骨,通过分泌RANKL抑制破骨;并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增加成骨;同时激活Piezo1离子通道增强HIF-1α/VEGF轴和调节H血管生成,促进成骨-成血管耦合。然而对于力学刺激强度与骨坏死修复效果之间的定量关系不同研究所使用力学刺激参数不尽相同,动物实验主要根据研究对象体重进行衡量,临床治疗如体外冲击波等主要参考现有治疗指南,进行对照,调节相关参数进行机制研究。结论适宜的动态力学载荷通过诱发成骨反应,抑制破骨促进骨形成和坏死修复,同时适宜力学刺激还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成血管,增加成骨-成血管耦合,促进ONFH修复,延缓股骨头坏死塌陷,延缓股骨头置换时间,对中、青年股骨头坏死患者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
文摘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作为一种复杂难治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良好的疾病动物模型可以为SONFH的发病机制研究和治疗手段开发提供重要的支撑条件,本文通过回顾与整理国内外近年来SONFH动物模型相关的实验研究,从动物选择、造模方法、模型评价等方面归纳和分析SONFH动物模型构建的最新进展,为SONFH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