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2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perpath微创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对晚期股骨头坏死围术期指标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李亚格 许波 +2 位作者 王亚飞 熊明月 鲁学良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 探究Superpath微创入路行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4例行THA术的晚期ONFH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3例,PLA小切口入路)、B组(41... 目的 探究Superpath微创入路行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4例行THA术的晚期ONFH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3例,PLA小切口入路)、B组(41例,Superpath微创入路)。两组均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长,首次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更短;24h大腿周径差异更小;术后3个月比之术前,A、B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各项HHI评分均升高,B组更高;A、B组VAS评分均降低,B组更低,P<0.05;A、B组切口长度、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与PLA小切口入路,Superpath微创入路行THA术对晚期ONFH患者有助于改善围术期指标,促进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降低疼痛程度,提高髋关节功能,安全性高,但手术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髋关节置换术 后外侧小切口入路 Superpath微创入路 围术期指标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苷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治疗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杨祥军 王丛悦 +3 位作者 徐西林 胡海 申意伟 张晓峰 《中国骨伤》 2025年第2期195-203,共9页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的治疗效果及其通过调节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janus kinase 2/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的治疗效果及其通过调节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janus kinase 2/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 signaling pathway,JAK2/STAT3)影响骨组织保护的潜在机制。方法:5周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虎杖苷低剂量组(虎杖苷-L)、虎杖苷高剂量组(虎杖苷-H)及虎杖苷-H+Colivelin(JAK2/STAT3通路激活剂)组,每组10只。通过脂多糖和醋酸泼尼松龙诱导SONFH模型。治疗组在模型组基础上每日分别灌胃给予虎杖苷-L 10 mg·kg^(-1),虎杖苷-H 20 mg·kg^(-1),虎杖苷-H+Colivelin组腹腔注射Colivelin 1 mg·kg^(-1),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持续6周。观察指标包括血清钙(calcium,Ca)、血清磷(phosphorus,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micro-CT扫描,苏木精-伊红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JAK2/STAT3信号通路和成骨分化标志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虎杖苷-L和虎杖苷-H组大鼠骨小梁面积百分比显著提升,空骨陷窝率显著下降(P<0.05)。Micro-CT分析表明,虎杖苷处理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和厚度增加,骨小梁分离度降低(P<0.05)。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发现,虎杖苷-L和虎杖苷-H组大鼠血清Ca、P浓度恢复,碱性磷酸酶水平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升高(P<0.05)。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虎杖苷显著抑制了模型组中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同时促进了Runx2、BMP2、OPN等成骨分化标志基因的表达(P<0.05)。与虎杖苷-H组相比,虎杖苷-H+Colivelin组的这些改善效果有所减弱,显示JAK2/STAT3信号通路在虎杖苷作用中的重要性。结论:虎杖苷通过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促进成骨分化,改善骨微观结构,对大鼠SONFH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苷 JAK2/STAT3信号通路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成骨分化 骨组织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祛瘀生新胶囊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谭妙 程延 +2 位作者 刘祯垚 徐鹏 王明明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2期68-74,共7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祛瘀生新胶囊治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祛瘀生新胶囊治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祛瘀生新胶囊6味中药的活性成分及其靶点,根据ADME筛选中药有效活性成分;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the human gene database,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DisGeNet数据库筛选ONFH的疾病靶点;取药物和疾病交集靶点,利用STRING平台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结果:筛选得到祛瘀生新胶囊36个有效活性成分和203个相应靶点蛋白;ONFH疾病相关靶点2992个,相交的靶点基因134个;核心有效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7-O-甲基异鼠李糖醇等;核心靶点包括PTGS2、PTGS1、NCOA2、PRSS1、RXRA等;主要通路包括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IL-17、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论:祛瘀生新胶囊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防治ONF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祛瘀生新胶囊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病同治及数据挖掘探讨八珍汤治疗股骨头坏死及骨肉瘤的机制
4
作者 潘海达 秦刚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1期88-94,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分析对接法探究八珍汤治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及骨肉瘤(osteosarcoma,OS)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分析对接法探究八珍汤治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及骨肉瘤(osteosarcoma,OS)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satform,TCMSP)下载活性成分和相关靶点,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the human gene database,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下载ONFH、OS相关疾病靶点。使用R软件取交集后,再与两病共有基因取交集。利用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利用R软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运行Autodock Vina对活性成分及关键蛋白进行对接。结果:筛选获得八珍汤疾病相关有效成分共159个,相关靶点1965个,ONFH、OS共有靶点615个,药物与两种疾病交集获得药物疾病靶点124个。GO富集分析获得BP相关条目2082个,CC相关条目42个,MF相关条目122个。KEGG功能富集分析发现糖尿病并发症中的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eceptor,AGE-RAGE)、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lipid and atherosclerosis)、乙型肝炎(hepatitis B)、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等161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初步验证了八珍汤主要活性成分能与关键靶点发生相互作用。结论:Akt1作为关键基因,通过调节局部血管微循环、骨代谢达到治疗ONFH、OS的目的,为后续研究八珍汤治疗ONFH、OS的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并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诠释中医中药异病同治的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骨肉瘤 网络药理学 八珍汤 异病同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芯减压联合病灶清除打压植骨保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研究
5
作者 孙锐 曾意荣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5期40-43,共4页
目的:观察髓芯减压联合病灶清除打压植骨保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12月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ONFH患者13例参与研究,其病情符合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制订的分期标准中... 目的:观察髓芯减压联合病灶清除打压植骨保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12月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ONFH患者13例参与研究,其病情符合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制订的分期标准中的Ⅱ~Ⅲ期。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髓芯减压联合病灶清除打压植骨保髋术治疗。结果:术前患者的Harris评分为(54.02±7.94)分,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为(83.95±3.31)分,末次随访时的Harris评分高于术前(P<0.05)。治疗后,患者治疗效果为优的有10例(76.92%),为良的有2例(15.38%),为可的有1例(7.69%),优良率为92.31%,有效率为100.00%。在所有患者中,仅有1例术后3个月后未严格执行禁止患肢负重的医嘱,6个月后股骨头软骨塌陷进展2~3mm。结论:采用髓芯减压联合病灶清除打压植骨保髋术治疗ARCO分期为Ⅱ~Ⅲ期的ONFH能明显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减少术后股骨头软骨塌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髓芯减压 骨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训练的延续性护理对股骨头坏死手术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李彩虹 古晨玉 荆真真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82-184,共3页
目的 探究基于运动训练的延续性护理对股骨头坏死手术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22年5月至2024年7月期间实施股骨头坏死手术的8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依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40例基础护理的患... 目的 探究基于运动训练的延续性护理对股骨头坏死手术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22年5月至2024年7月期间实施股骨头坏死手术的8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依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40例基础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41例实施基于运动训练的延续性护理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提升(P<0.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3.686,P<0.001)。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提升(P<0.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3.634,P<0.001)。观察组满意度评分(90.14±4.58)分高于对照组(86.75±5.12)分,差异显著(t=3.143,P=0.002)。结论 基于运动训练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提升股骨头坏死手术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延续性护理 股骨头坏死 手术 髋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Smith-Peterson入路和Moore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樊峰 李文海 +1 位作者 秦红安 张光雪 《中国医学工程》 2025年第2期87-92,共6页
目的 研究改良Smith-Peterson入路和Moore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该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组人群为信阳市人民医院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股骨颈骨折的高龄老年患者... 目的 研究改良Smith-Peterson入路和Moore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该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组人群为信阳市人民医院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股骨颈骨折的高龄老年患者。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行Moore入路(n=51)为Moore组,一组患者行改良的Smith-Peterson入路(n=52)为Smith-Peterson组。对患者手术情况、疼痛情况、生活质量、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髋关节假体髋臼外展角、前倾角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Smith-Peterson组患者,伤口长度为(10.01±1.01) cm,手术用时为(61.22±11.38) min,出血量为(77.28±21.35) mL,患者术后卧床时间(1.25±0.42) d,留院时间为(9.01±1.76) d,与Moore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mith-Peterson组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生活质量、Harris评分分别为(2.87±0.41)分、(83.19±7.97)分和(86.34±9.12)分,与Moore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ith-Peterson组患者髋臼外展角、前倾角及术后并发症与Moore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的改良Smith-Peterson入路,可以减轻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加快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时间,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股骨颈骨折 改良Smith-Peterson入路 Moore入路 人工股骨头置换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活骨丸联合体外冲击波对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志刚 刘旭卓 +4 位作者 刘竹 申意伟 包瑞 王鸿旭 张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113-117,共5页
目的 观察三七活骨丸联合体外冲击波(ESW)对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诊的72例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 观察三七活骨丸联合体外冲击波(ESW)对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诊的72例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ESW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三七活骨丸,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保护素(OPG)水平。结果 对照组有4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服用其他药物,故剔除。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4周后VAS、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治疗前,两组治疗4周后VAS、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2周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治疗2周后(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IL-1、IL-6、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OPG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IL-1、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OP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七活骨丸联合ESW对于改善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症状疗效良好,适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气滞血瘀证 三七活骨丸 体外冲击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策略
9
作者 潘锋(文/图)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0期1-3,共3页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骨科难治性疾病,ONFH在各年龄段人群中均有发病且发病率逐年升高。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李刚教授介绍说,ONFH病因、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困难,如果患...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骨科难治性疾病,ONFH在各年龄段人群中均有发病且发病率逐年升高。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李刚教授介绍说,ONFH病因、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困难,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和正确的治疗常引起股骨头塌陷。修复重建术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等是西医治疗ONFH的常用方法,中医治疗ONFH有着悠久的历史,中西医结合治疗ONFH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中西医治疗的优势,提高治愈成功率,为患者带来更理想的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中西医结合 股骨头塌陷 关节功能恢复 中医治疗 有效策略 难治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固定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10
作者 王亚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144-1146,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固定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IF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老年IFF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固定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IF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老年IF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进行PFNA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平衡功能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多,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Harris评分中关节功能、畸形、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Barthel量表(Barthel index,BI)评分、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IFF效果更佳,可缩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加快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BI评分及BBS评分,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 髋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林煊烨 杜斌 +2 位作者 刘锌 申玉立 谢程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22-125,共4页
从中医学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出发,探讨该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方法,中医学在治疗该病方面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治疗手段,比如中药内服、外用熏洗、针灸等,这些治疗方法相互结合,疗效显著。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病名 病因病机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极与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化武 赵磊 +1 位作者 彭树强 王韶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65-66,共2页
109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中,行单极人工股骨头置换47例,双极股骨头置换62例。应用H 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HS)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为单、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后HHS无明显差异。此证明单极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疗效相似。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置换术 单极股骨头 双极股骨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导板辅助坏死灶刮除联合陶瓷棒植入术治疗中早期股骨头坏死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文明 袁伶俐 +3 位作者 张仲传 梁英杰 唐昊旭 牛国旗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54-58,共5页
目的观察3D打印导板辅助坏死灶刮除联合陶瓷棒植入术治疗中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中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40例(48髋),分为3D打印组20例(24髋)和对照组20例(24髋),3D打印组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坏死灶刮除联合陶瓷棒植入术;对照组... 目的观察3D打印导板辅助坏死灶刮除联合陶瓷棒植入术治疗中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中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40例(48髋),分为3D打印组20例(24髋)和对照组20例(24髋),3D打印组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坏死灶刮除联合陶瓷棒植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坏死灶刮除联合陶瓷棒植入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切口长度和手术出血量等),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末次随访时股骨头存活率。结果3D打印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长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3、6、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有所提高,3D打印组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术后VAS低于术前,3D打印组术后3个月VAS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末次随访影像学检查显示,3D打印组1例股骨头发生轻度塌陷,髋关节活动尚可,未行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存活率为95.83%;对照组3例股骨头发生不同程度塌陷,其中1例因髋关节明显活动受限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存活率为87.50%;两组股骨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导板辅助坏死灶刮除联合陶瓷棒植入术治疗中早期股骨头坏死可准确定位坏死灶,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X线透视次数和手术出血量,更有利于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股骨头坏死 导向模板 坏死灶刮除术 Β-磷酸三钙 陶瓷棒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痹通消颗粒对激素型股骨头坏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与成脂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壮壮 周正新 +5 位作者 朱磊 朱彩玉 顾一帆 李子鹏 陈少奇 李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28-33,39,共7页
目的 探究骨痹通消颗粒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BMMSC)成骨与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 取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骨髓,体外进行h BMMSC的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成骨及成脂分化潜能来鉴定h BMMSC。以完培组(基础培养基+10... 目的 探究骨痹通消颗粒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BMMSC)成骨与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 取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骨髓,体外进行h BMMSC的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成骨及成脂分化潜能来鉴定h BMMSC。以完培组(基础培养基+10%的胎牛血清)作为对照,采用CCK-8法测定1%、2%、5%、8%、10%体积分数的骨痹通消含药血清A组作用24 h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在96孔板的培养过程中,每孔加入地塞米松溶液0.52μl,以完培组(基础培养基+10%的胎牛血清)和损伤组(基础培养组+10%的胎牛血清+0.52μl地塞米松溶液)作为对照,采用CCK-8法测定2%、5%、8%体积分数的骨痹通消含药血清B组对激素环境中细胞活力的影响。以无激素诱导细胞作为对照组(基础培养基+10%的胎牛血清),将体外激素诱导的h BMMSC细胞分为模型组(基础培养基+10%的胎牛血清+10-5mol/L地塞米松溶液)、实验组(基础培养基+5%的骨痹通消含药血清+10-5mol/L地塞米松溶液)。茜素红染色试剂盒测定各组成骨分化后矿化结节的形成;油红O染色试剂盒测定各组成脂分化后脂滴的形成;RT-q PCR测定成脂相关标志基因PPARγ、C/EBP-α与Fabp4中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成骨相关蛋白BMP-2、Runx2及β-catenin的蛋白表达含量。结果 原代细胞培养7 d后,可见梭形、纺锤形或多角形的贴壁细胞。第三代细胞生长均匀,平行排列,透光率好。成骨诱导21 d,细胞发生改变,局部细胞聚集,并有矿化结节产生,茜素红染色呈阳性;成脂诱导21 d,脂滴与油红O染液结合变为红色,油红O染色呈阳性。与完培组比较,10%体积分数的含药血清A组细胞活力下降(P<0.05)。与完培组比较,损伤组细胞活力下降(P<0.05);与损伤组比较,2%、5%、8%体积分数的含药血清B组细胞活力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染色面积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中矿化结节与沉积升高,染色范围也更广(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内脂质积累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较细胞内脂质积累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PARγ、C/EBP-α和Fabp4的表达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PPARγ、C/EBP-α和Fabp4的表达量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MP-2、Runx2及β-catenin蛋白表达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BMP-2、Runx2及β-catenin蛋白表达含量降低(P<0.05)。结论 骨痹通消颗粒能够促进激素性股骨头坏死h BMMSC的增殖及其向成骨分化的能力,抑制成脂分化,为临床上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成脂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束植入软骨面开窗植骨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2
15
作者 卢云 汪香 +1 位作者 刘仁寿 王平年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5期270-271,共2页
目的:评价多束血管束植入软骨面开窗植骨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探讨其手术适应证及术中术后注意事项。方法:各种病因所致Ⅱ~Ⅲ期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30例,男28例,女2例;年龄28~45岁,平均37.8岁。采用经股骨头前外侧软骨面开窗病灶... 目的:评价多束血管束植入软骨面开窗植骨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探讨其手术适应证及术中术后注意事项。方法:各种病因所致Ⅱ~Ⅲ期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30例,男28例,女2例;年龄28~45岁,平均37.8岁。采用经股骨头前外侧软骨面开窗病灶清除植骨,利用旋股外侧动静脉的升支、横支等组成多条血管束,经骨隧道植入股骨头治疗。术后牵引6~8周,患肢半年内不负重活动。结果:30例患者平均随访5.4年,根据成人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法,评定手术前后髋关节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及X线表现,总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股骨头软骨面开窗病灶清除植骨并多束血管植入治疗Ⅱ~Ⅲ期成人股骨头坏死疗效满意,开窗软骨瓣术后都能得到修复,手术操作简单,股骨头内病灶可直观彻底清除,利于新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股骨头坏死 血管束植入 植骨治疗 开窗 病灶清除植骨 手术适应证 髋关节疼痛 关节活动度 股骨头软骨 负重活动 手术前后 X线表现 植入治疗 手术操作 股骨头 新骨形成 疗效 意事项 术后 动静脉 股外侧 骨隧道 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胆碱乙酰转移酶与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有榕 魏强强 +1 位作者 罗正理 王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5期71-74,共4页
目的 观察血清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与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83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 目的 观察血清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与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83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后6个月是否发生股骨头坏死分为发生组(20例)、未发生组(63例)。比较血清ChAT和基线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血清ChAT和相关指标与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ChAT与相关指标对患者术后股骨头坏死的预测价值。结果 发生组血清ChAT、一氧化氮(NO)水平低于未发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hAT(OR=0.811,95%CI:0.716~0.918)与NO(OR=0.845,95%CI:0.732~0.976)是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ChAT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出现股骨头坏死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760;NO对患者术后出现股骨头坏死的预测价值较低,曲线下面积为0.679。结论 血清ChAT、NO是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出现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且血清ChAT对其术后出现股骨头坏死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胆碱乙酰转移酶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股骨头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在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7
作者 李显博 程省 +4 位作者 赵玉果 马远 宋磊磊 李国闯 汤立新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在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8月~2022年8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髂骨瓣组与髂骨块组各49例。髂骨块组患者采用髂骨块移植,髂骨瓣组患者采用带...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在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8月~2022年8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髂骨瓣组与髂骨块组各49例。髂骨块组患者采用髂骨块移植,髂骨瓣组患者采用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手术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量表(HHS)、X线检查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和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影像学指标评分。手术后,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手术后,髂骨瓣组患者VAS评分、影像学指标评分均低于髂骨块组,HHS评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治疗总满意度均高于髂骨块组(P<0.05或0.01)。结论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应用于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效果较好,可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 髂骨块移植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股骨头坏死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18
作者 付志强 王巍 +2 位作者 何飞熊 洪胜坤 周卫军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7期694-699,共6页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67例行固定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早期是否发生股骨头坏死分为坏死组和非坏死组。坏死组38例...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67例行固定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早期是否发生股骨头坏死分为坏死组和非坏死组。坏死组38例,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33~72(53.49±10.9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40~67(53.46±7.23) h;非坏死组129例,其中男72例,女57例,年龄18~83(52.78±12.5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8~65(39.88±7.79) h。对患者性别、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肝病、股骨头后倾角、手术方式、骨折位移情况、骨折线部位、术前制动牵引、螺钉排列方式、复位质量、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受伤至手术时间等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P<0.05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列线图风险模型。结果:16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为22.76%。合并糖尿病[OR=5.139,95%CI(1.405,18.793),P=0.013]、骨折移位情况[OR=3.723,95%CI(1.105,12.541),P=0.034]、术前制动牵引[OR=3.444,95%CI(1.038,11.427),P=0.043]、复位质量[OR=3.524,95%CI(1.676,7.411),P=0.001]和受伤至手术时间[OR=1.270,95%CI(1.154,1.399),P=0.000]是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发生股骨头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3.951,P=0.862),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944[P<0.001,95%CI(0.903,0.987)],灵敏度为89.50%,特异性为88.40%,最大约登指数为0.779,模型校正曲线总体趋势接近理想曲线。模型回归方程Z=1.637×合并糖尿病+1.314×骨折移位情况+1.237×术前制动牵引+1.260×复位质量+0.239×受伤至手术时间-18.310。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受多重因素共同影响,根据因素建立的风险预警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固定手术 股骨头坏死 列线图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双侧髋关节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发生率的MRI分析
19
作者 张欲翔 张泽坤 +4 位作者 桑辉 王勇 沈向楠 李电成 宋彦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MRI诊断双侧股骨头缺血坏死(ONFH)患者双侧坐骨股骨间隙(IFS)、股方肌间隙(QFS)的变化情况,以及发生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IFI)的可能性。方法选取双侧股骨头缺血坏死程度不一致患者60例、双侧股骨头缺血坏死程度一致患者40例、... 目的探讨MRI诊断双侧股骨头缺血坏死(ONFH)患者双侧坐骨股骨间隙(IFS)、股方肌间隙(QFS)的变化情况,以及发生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IFI)的可能性。方法选取双侧股骨头缺血坏死程度不一致患者60例、双侧股骨头缺血坏死程度一致患者40例、健康志愿者25例(对照组)的髋关节MR图像,采用横轴位T1WI测量所有髋关节的坐骨股骨间隙(IFS)、股方肌间隙(QFS),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判断是否发生IFI,应用Kruskal-Wallis one-way test检验检测对照组、双侧股骨头缺血坏死程度一致组及不一致组组间髋关节IFS、QFS的差别,应用卡方检验检测双侧股骨头缺血坏死程度一致组、不一致组组内双侧髋关节IFI发生率的差别。结果双侧股骨头缺血坏死程度不一致组内IFS坏死程度较轻侧(20.85±6.22)mm、较重侧(24.13±6.61)mm,QFS坏死程度较轻侧(15.71±6.17)mm、较重侧(18.52±6.41)mm;双侧股骨头缺血坏死程度一致组内IFS左侧(24.83±7.57)mm、右侧(25.26±7.20)mm,QFS左侧(19.23±6.95)mm、右侧(19.18±6.79)mm;对照组内IFS(26.36±7.35)mm、QFS(19.79±5.87)mm。双侧股骨头坏死程度一致组的双侧IFS、QFS与对照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股骨头坏死程度不一致组内坏死程度较轻侧IFS及QFS小于坏死程度较重侧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股骨头坏死程度一致组内双侧髋关节IF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股骨头坏死程度不一致组内坏死程度较轻侧IFI的发生率(20.0%)高于坏死程度较重侧(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股骨头缺血坏死程度一致患者的双侧髋关节IFI的发生率无差别,双侧股骨头缺血坏死程度不一致组内坏死程度较轻侧髋关节IFI的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坏死 坐骨股骨间隙 股方肌间隙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医联合西医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临床观察
20
作者 尚昱志 方刚 +5 位作者 韩杰 徐志为 邢沙沙 丰新健 吴钰坤 邵微刚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壮医针刺联合西医体外冲击波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FH)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6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早期NONFH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体外冲击波联合磁振热... [目的]观察壮医针刺联合西医体外冲击波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FH)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6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早期NONFH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体外冲击波联合磁振热疗法治疗,观察组予体外冲击波联合壮医针刺治疗,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Harris评分、股骨头坏死指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Harris评分、股骨头坏死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Harri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Harris评分均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改善,股骨头坏死指数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疼痛VAS评分、Harris评分、股骨头坏死指数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壮医针刺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早期NONFH疗效明确,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促进坏死股骨头的修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壮医针刺 体外冲击波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