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地区股骨上段骨折风险阈值研究
1
作者 朱文艺 王坤正 +3 位作者 刘凯 王瑞 洪刚 郭子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65-669,共5页
目的找出最佳的预测老年人群股骨上段骨折风险的方法。方法利用双能X线吸收仪(DEXA)和其他工具,测量30具尸体骨右侧股骨上段的骨密度、几何形态以及股骨上段极限强度。然后,通过物理公式分析摔倒时股骨上段的受力情况。结果 (1)女性各... 目的找出最佳的预测老年人群股骨上段骨折风险的方法。方法利用双能X线吸收仪(DEXA)和其他工具,测量30具尸体骨右侧股骨上段的骨密度、几何形态以及股骨上段极限强度。然后,通过物理公式分析摔倒时股骨上段的受力情况。结果 (1)女性各项参数多数低于男性。(2)股骨颈骨密度与股骨上段载荷之间的相关性最佳(r2=0.807),推导出预测股骨上段骨折风险回归方程。(3)股骨颈宽度与股骨上段极限强度的相关性较好。(4)推导出骨折风险阈值。结论 (1)陕西地区老年人股骨上段骨折发生率较低,与体型小导致摔倒时的暴力低有关。(2)股骨颈骨密度为较好的骨折风险预测指标。与几何形态结合可提高预测能力。(3)通过骨折风险阈值公式早期预防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上段载荷 骨密度(BMD) 股骨上段几何形态 双能X线吸收测定(DEXA) 股骨上段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上段解剖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2
作者 梁捷予 李康华 +4 位作者 廖前德 雷光华 胡懿郃 朱勇 贺爱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11-814,共4页
目的:测量成年国人的股骨上段的部分解剖参数,为股骨转子下骨折内固定器械的研制提供帮助。方法:选择56对股骨标本,直接测量股骨头直径、股骨头纵向长度、135°头颈轴长度、135°头颈轴上缘长度、135°头颈轴下缘长度、股... 目的:测量成年国人的股骨上段的部分解剖参数,为股骨转子下骨折内固定器械的研制提供帮助。方法:选择56对股骨标本,直接测量股骨头直径、股骨头纵向长度、135°头颈轴长度、135°头颈轴上缘长度、135°头颈轴下缘长度、股骨颈前后径、股骨颈纵径、颈干角、大转子与股骨外侧皮质向上延长线夹角、小转子水平股骨干横径、小转子水平股骨干前后径、小转子下5 cm处股骨干横径、小转子下5 cm处股骨干前后径,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股骨头直径为(46.69±3.73)mm;股骨头纵向长度为(39.22±4.17)mm;135°头颈轴长度为(95.45±8.16)mm;135°头颈轴上缘长度为(84.02±7.11)mm;135°头颈轴下缘长度为(99.95±9.34)mm;股骨颈前后径为(26.27±3.15)mm;股骨颈纵径为(32.24±3.31)mm;颈干角为126.21°±7.13°;大转子与股骨外侧皮质向上延长线夹角(大转子夹角)为16.38°±4.04°;小转子水平股骨干横径为(31.05±3.57)mm;小转子水平股骨干前后径为(27.63±2.96)mm;小转子下5 cm股骨干横径为(26.36±3.22)mm;小转子下5 cm股骨干前后径为(25.59±2.75)mm;颈干角和大转子夹角呈正相关(r=0.396,P=0.003)。结论:股骨转子下骨折内固定物的设计需符合国人股骨上段的解剖特点,并要充分考虑大转子夹角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上段 解剖 骨折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图像的股骨上段有限元建模及单元尺寸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董鹏飞 雷建银 +2 位作者 刘海波 李志强 王志华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目的基于CT图像构建5个不同的股骨上段有限元模型,并分析模型单元尺寸对股骨模型材料属性分布以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螺旋CT扫描股骨上段并以DICOM格式输出图像文件,利用Mimics软件提取三维几何文件,分别使用Mimics、3-Matica... 目的基于CT图像构建5个不同的股骨上段有限元模型,并分析模型单元尺寸对股骨模型材料属性分布以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螺旋CT扫描股骨上段并以DICOM格式输出图像文件,利用Mimics软件提取三维几何文件,分别使用Mimics、3-Matica、ICEM软件生成体素网格模型、四面体网格模型和3个六面体网格模型(单元尺寸分别为2、1和0.5 mm),在Mimics中对网格文件进行材料赋值,将最终的有限元模型导入ABAQUS中进行力学行为分析。结果单元尺寸对5个模型总质量影响较小,5个模型沿相同路径上节点处Von Mises应力和节点位移整体变化趋势一致,但是各个节点处Von Mises应力误差较大,单元尺寸为0.5 mm的六面体网格模型与体素网格模型各节点处Von Mises应力值接近。结论基于CT灰度值进行材料赋值时,单元尺寸对模型的总质量和节点位移影响较小,但是单元尺寸的减小将导致模型中各材料含量和分布的改变,引起应力分布的变化。当模型单元尺寸与体素尺寸接近时,能较好反映股骨的质量分布和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上段 有限元分析 三维重建 单元类型 材料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ngh指数对股骨上段骨密度的定量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晨光 贾宁阳 +2 位作者 彭迪田 王俭 万卫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目的评价Singh指数对股骨上段骨密度的定量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DXA)和X线平片对照研究了122例股骨上段定量骨密度和相应Singh指数。结果Singh指数与股骨颈区骨密度及其T-SCOR一致,与大粗隆和粗隆间区骨密度及其T... 目的评价Singh指数对股骨上段骨密度的定量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DXA)和X线平片对照研究了122例股骨上段定量骨密度和相应Singh指数。结果Singh指数与股骨颈区骨密度及其T-SCOR一致,与大粗隆和粗隆间区骨密度及其T-SCOR不一致,股骨颈区骨密度低于大粗隆和粗隆间骨密度(P<0.05和P<0.01),与大粗隆骨密度呈中等相关,相关系数为0.533;与粗隆间骨密度弱相关,相关系数为0.379。Singh指数在股骨颈诊断特异度为98.33%,对股骨颈骨质疏松诊断正确率为88.89%,对股骨颈贫骨诊断正确率为81.93%;Singh指数对大粗隆诊断特异度为84.51%,对大粗隆骨质疏松诊断正确率为77.36%,对大粗隆贫骨诊断正确率为75.86%;Singh指数对粗隆间诊断特异度为69.3%;对粗隆间骨质疏松诊断正确率为69.83%;对贫骨诊断正确率为68.07%。结论Singh指数对股骨颈骨密度定量评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H指数 股骨上段 骨密度 定量诊断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上段应力状态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毛晓岗 赵均海 +3 位作者 张国清 赵为公 耿介 孙家驹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4-236,共3页
采用光弹性实验方法,对股骨上段模型进行应力分析,结果表明:①股骨头部较颈部应力小.颈部内侧下方应力较大为压应力,其外侧上方为拉应力,呈现出们心受压状态;②股骨距部位是股骨上段的主要承载区,该处承受较大压应力,其应力分... 采用光弹性实验方法,对股骨上段模型进行应力分析,结果表明:①股骨头部较颈部应力小.颈部内侧下方应力较大为压应力,其外侧上方为拉应力,呈现出们心受压状态;②股骨距部位是股骨上段的主要承载区,该处承受较大压应力,其应力分布与骨小梁走向及股骨距处皮质增厚一致,③股骨干上段受力状态近似梁弯曲,其内外侧皮质均承受较大应力,内侧压应力幅值大于外侧拉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上段 光弹性 应力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上段有限元几何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覃勇 樊继波 +5 位作者 李莎 丁小刚 鄂建设 王建钢 蒋亚飞 张睿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5-308,374,共5页
目的建立股骨骨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在Mimics10.1中直接读取符合Dicom 3.0标准的股骨原始CT数据,经阈值设定、区域增长及形态学操作等生成股骨初始3D模型,后期结合有限元软件ANSYS12.1生成最终的三维... 目的建立股骨骨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在Mimics10.1中直接读取符合Dicom 3.0标准的股骨原始CT数据,经阈值设定、区域增长及形态学操作等生成股骨初始3D模型,后期结合有限元软件ANSYS12.1生成最终的三维有限元网格模型,然后在ANSYS12.1中分别对应用Mimics得到的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应用Mimics10.1和Ansys12.1软件建立股骨有限元模型,外形逼真、计算精确。结论 Mimics10.1软件能直接与Ansys12.1软件进行对接,并能根据CT值直接赋值使股骨上段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更加快捷、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上段 有限元模型 CT图像 Mimics10.1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上段应力状态的光弹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毛晓岗 赵均海 +3 位作者 赵为公 张国清 耿介 孙家驹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330-332,共3页
采用二维光弹性实验方法,对股骨上段模型进行应力分析,结果表明:股骨头部较颈部应力小,颈部内侧下方应力较大为压应力,其外侧上方为拉在力,呈现偏心受压状态;股骨距是股骨上段的主要承载区,其应力分布与骨小梁走向及股骨距处皮... 采用二维光弹性实验方法,对股骨上段模型进行应力分析,结果表明:股骨头部较颈部应力小,颈部内侧下方应力较大为压应力,其外侧上方为拉在力,呈现偏心受压状态;股骨距是股骨上段的主要承载区,其应力分布与骨小梁走向及股骨距处皮质增厚一致;股骨干上段受力状态近似梁弯曲,内侧为压应力,外侧为拉应力,且内侧应力幅值大于外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上段 光弹性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距的结构特点、生物力学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锐 梅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6-478,共3页
股骨距位于股骨颈与股骨干连接处后内侧,小粗隆深部,从股骨颈后侧延伸到小粗隆后方的纵行致密骨板,是股骨上段负重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874年Merkel首先发现了这一特殊结构,1957年Harty正式提出将这一结构命名为"股骨距"。
关键词 股骨 小粗隆 股骨颈骨折 股骨上段 骨板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侧皮质 生物力学 皮质骨 GRIFF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骨骨囊肿和股骨纤维结构不良一例报告
9
作者 李福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84年第2期205-240,共2页
在同一人体同时发现两种骨肿瘤是极为少见的,目前在国内未见报道。我科于1979年4月收治一例右髂骨骨囊肿,右股骨上段纤维结构不良病人,经刮除植骨(异体骨)手术治疗结果良好,现报道如下。患者王×,女,26岁,病历号120106。无何诱因自... 在同一人体同时发现两种骨肿瘤是极为少见的,目前在国内未见报道。我科于1979年4月收治一例右髂骨骨囊肿,右股骨上段纤维结构不良病人,经刮除植骨(异体骨)手术治疗结果良好,现报道如下。患者王×,女,26岁,病历号120106。无何诱因自觉右髋部隐痛,渐加重三年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结构 刮除 股骨上段 骨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内固定手术中肺动脉栓塞猝死一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素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49-349,共1页
关键词 手术中 肺动脉栓塞 骨内固定 连续硬膜外麻醉 脉搏血氧饱和度 猝死 血压骤降 股骨上段 鼻导管给氧 入院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枕关节椎管内异位化骨一例
11
作者 唐春雷 欧陕兴 林伟光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5期483-483,共1页
关键词 异位化骨 寰枕关节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 椎管内 枢椎齿状突 股骨上段骨折 下颌关节脱位 寰椎侧块 CT检查 下颌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影象解剖学概况
12
作者 古计明 钟世镇(审校) 孙博(审校)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8年第3期180-183,共4页
影象解剖学是配合临床X线、超声图象、CT和核磁共振等影象诊断和治疗的应用解剖学,是临床解剖学的内容之一。本世纪七十年代,CT和B型超声相继崛起,八十年代核磁共振扫描技术又应用于临床。这些新技术与传统的X线检查相结合、形成了一门... 影象解剖学是配合临床X线、超声图象、CT和核磁共振等影象诊断和治疗的应用解剖学,是临床解剖学的内容之一。本世纪七十年代,CT和B型超声相继崛起,八十年代核磁共振扫描技术又应用于临床。这些新技术与传统的X线检查相结合、形成了一门崭新的医学影象科学^((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研究 股骨上段 影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6年(第24卷)分类索引
13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0-712,F0003,共4页
关键词 应用解剖 解剖学研究 生物力学研究 临床解剖学 腰椎椎弓根 椎弓根螺钉 临床意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股骨转子间骨折 杜心如 股骨上段 影像解剖学 进钉点 枢椎椎弓根 穿支皮瓣 分类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