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交手术治疗TASCⅡ C/D型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附45例报告) 被引量:3
1
作者 牛晓阳 王兵 +3 位作者 丁语 吴斐 李阳 王广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75-78,共4页
目的观察杂交手术治疗泛大西洋协作组织共识Ⅱ(TASCⅡ)C/D型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TASCⅡC/D型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5例(52条患肢),均采用杂交手术治疗,术后观察相关临床指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术后一期、... 目的观察杂交手术治疗泛大西洋协作组织共识Ⅱ(TASCⅡ)C/D型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TASCⅡC/D型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5例(52条患肢),均采用杂交手术治疗,术后观察相关临床指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术后一期、二期血管通畅率情况,不同Fontaine分级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或截肢病例。手术前后踝肱指数分别为0.31±0.15、0.77±0.35,间歇性跛行距离分别为(154±49)、(560±63)m,手术前后比较,P均<0.05。7例患者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分别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肺部感染2例、股浅动脉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2例、切口液化坏死2例。患者术后6个月及1、2年的一期血管通畅率分别为92.31%、80.77%、71.15%,二期血管通畅率分别为98.08%、94.23%、90.38%。FontaineⅡ级患者一期血管通畅率高于Ⅲ、Ⅳ级患者(P均<0.05),Ⅲ、Ⅳ级患者之间一期血管通畅率比较P>0.05。结论杂交手术是TASCⅡC/D型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治疗手段,尤其适用于无法进行单纯腔内治疗的高危重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 杂交手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泛大西洋协作组织共识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手术治疗TASCⅡD型股胭动脉硬化闭塞症20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宇 吴继东 +1 位作者 李新宇 张成超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6年第3期218-220,共3页
对于泛大西洋协作组织共识Ⅱ(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Ⅱ,TASC11)D型股胭动脉病变,尤其是涉及到股浅、股深动脉分叉处闭塞性病变的处理,一直以来都困扰着血管外科医师。指南推荐应用旁路移植手术来治疗,但随着微... 对于泛大西洋协作组织共识Ⅱ(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Ⅱ,TASC11)D型股胭动脉病变,尤其是涉及到股浅、股深动脉分叉处闭塞性病变的处理,一直以来都困扰着血管外科医师。指南推荐应用旁路移植手术来治疗,但随着微创腔内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SCⅡD型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 复合手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动脉内膜剥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穿刺技术在下肢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病变腔内的应用及临床治疗效果
3
作者 戴翔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4期65-66,共2页
目的观察多点穿刺技术用于下肢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病变腔内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90条患肢)下肢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病变患者,均采用多点穿刺技术进行治疗,比较手术前后踝肱指数,观察并发症发生及死亡情况。结果 76例患者共行98次多点穿刺,... 目的观察多点穿刺技术用于下肢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病变腔内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90条患肢)下肢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病变患者,均采用多点穿刺技术进行治疗,比较手术前后踝肱指数,观察并发症发生及死亡情况。结果 76例患者共行98次多点穿刺,经胫前动脉穿刺22次,经腘动脉P3段穿刺28次,经胫后动脉穿刺16次,经胫腓干穿刺6次,经足背动脉穿刺8次,经肺动脉穿刺18次。患者术前踝肱指数为(0.33±0.13),出院前为(0.88±0.17),术后3个月为(0.79±0.21),术后6个月为(0.72±0.17);出院前及术后3、6个月的踝肱指数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3.3%(84/90)、87.8%(79/90)。患者在围术期内未出现死亡,术后发生近端股动脉穿刺点假性动脉瘤形成者4例,有2例患者每天对穿刺点进行压迫,时间为30 min,连续5 d后治愈。经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进行造影检查,有2例患者假性动脉瘤流体过大,行置入覆膜支架治疗后,瘤体消失;形成小腿血肿者2例,经过外敷硫酸镁后血肿被完全吸收。结论对于下肢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病变患者,选择多点穿刺技术进行治疗后能够有效提高腔内手术成功率,且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长段闭塞病变 动脉硬化闭塞 多点穿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ASO患者血清miR-21、miR-126水平与HMGB1/TLR4信号通路活性和术后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雪松 刘一东 +2 位作者 肖永生 刘喆 张芊慧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1-15,共5页
目的 探讨股腘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21、miR-126水平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活性和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介入手术的股腘型LEASO患者120例,根据术后是否复发将股... 目的 探讨股腘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21、miR-126水平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活性和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介入手术的股腘型LEASO患者120例,根据术后是否复发将股腘型LEASO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RF-qPCR剂检测血清miR-21、miR-126表达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MGB1 mRNA、TLR4 mRNA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股腘型LEASO患者血清miR-21、miR-126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MGB1 mRNA、TLR4 mRNA表达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股腘型LEASO患者介入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120例股腘型LEASO患者随访2年,术后复发率为34.17%。与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血清miR-21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MGB1 mRNA、TLR4 mRNA表达升高,血清miR-126表达降低(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股腘型LEASO患者血清miR-21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MGB1 mRNA、TLR4 mRNA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660、0.649,P均<0.05),miR-126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MGB1 mRNA、TLR4 mRNA表达呈负相关(r分别为-0.632、-0.641,P均<0.05),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MGB1mRNA与TLR4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74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和miR-21、HMGB1 mRNA、TLR4 mRNA升高为股腘型LEASO患者介入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miR-126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 股腘型LEASO患者血清miR-21高表达和miR-126低表达与HMGB1/TLR4信号通路激活有关,是股腘型LEASO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微小核糖核酸-21 微小核糖核酸-126 高迁移率族蛋白B1/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