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权结构对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公司经营业绩变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刘谊 刘星 刘斌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6-71,共6页
按照股权集中程度和第一大股东性质对样本进行分组 ,以及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样本公司经营业绩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进行的分析表明 ,不同股权结构的股票首次公开发行 (IPO)公司业绩变动存在差异 ,并且 。
关键词 股权结构 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公司 经营业绩 IPO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沈艺峰 陈雪颖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9-87,101,共10页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 :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存在发行定价偏低、“热门股市场”和新股长期表现失常等现象。对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普通股A股股票和封闭型新基金的实证分析表明 ,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也存在着发行定价偏低和“热门股”现...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 :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存在发行定价偏低、“热门股市场”和新股长期表现失常等现象。对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普通股A股股票和封闭型新基金的实证分析表明 ,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也存在着发行定价偏低和“热门股”现象 ;但其长期表现明显好于市场的整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研究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中国 A股 普通股 热门股市场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长期市场 初始收益率 股票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抑价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黄新建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2期46-48,共3页
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研究了 1999年 12月至 2 0 0 1年 6月在中国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抑价现象 ,发现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存在较高的抑价。影响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抑价幅度的因素有流通股发行数量、初始发行价格和中签率 ,但... 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研究了 1999年 12月至 2 0 0 1年 6月在中国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抑价现象 ,发现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存在较高的抑价。影响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抑价幅度的因素有流通股发行数量、初始发行价格和中签率 ,但这些因素的解释能力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抑价 上市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审计收费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孙娜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33,共6页
审计收费的问题一直是审计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收集了1999至2006年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样本,通过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IPO审计收费模型,来检验我国IPO审计收费的决定因素。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的IPO审计收费仍然受到客... 审计收费的问题一直是审计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收集了1999至2006年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样本,通过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IPO审计收费模型,来检验我国IPO审计收费的决定因素。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的IPO审计收费仍然受到客户资产规模、审计师规模的影响,这进一步证明了传统审计收费模型的适用性。此外,本文通过对IPO特有因素的分析,得到一些不同于年报审计收费的结论,即上市公司在IPO期间发生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的情况通常会导致IPO审计收费的增加;事务所在同时为客户提供IPO审计与验资服务的情况下,IPO审计收费定价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审计收费 IPO 资产规模 审计研究 上市公司 收费定价 审计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长期市场表现实证研究
5
作者 汪金龙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7-69,共3页
本文借鉴西方关于IPO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股市的实际,选取沪市358只和深市244只股票作为研究样本,计算其自上市之日起一年半时间段的平均累积超额收益率,以分析我国股市是否存在新股长期市场表现失常现象,同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行业以及... 本文借鉴西方关于IPO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股市的实际,选取沪市358只和深市244只股票作为研究样本,计算其自上市之日起一年半时间段的平均累积超额收益率,以分析我国股市是否存在新股长期市场表现失常现象,同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发行规模的股票的新股长期市场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表现 股市 新股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中国 超额收益率 发行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等文件公布
6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6,共1页
证监会3月1日公布《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注册管理办法》)和《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持续监管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经证监会批准,上交所、中国结算相关业务规则随之发布。
关键词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注册管理 文件 监管办法 上市公司 业务规则 证监会 上交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注协举办2007年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审计高级研修长期班
7
作者 培宣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7年第8期42-43,共2页
5月13日至6月8日,中注协委托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成功举办了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审计高级研修长期班”(以下简称IPO研修班)。经过近一个月的学习,最终有85名学员顺利通过日常考评及期终考试.取得结业证书。
关键词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公司审计 中注协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 结业证书 研修班 IPO 考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股票IPO的三种实证现象及其理论解释 被引量:23
8
作者 桑榕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45,共6页
目前国外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POs)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种普遍现象,即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定价过低(IPOs Underpricing),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后的长期弱势(Long RunUnderperformance of IPOs)以及股票首次公开发行的热销市场(Hot Issue Markets)。
关键词 发达国家 股票首次公开发行 IPO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计订单询价机制下主承销商的股票分配动机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桑榕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27,共6页
在美式累计订单询价发售机制中,如何分配新发行的股票是一个关键问题。从国外新股发行的具体实践来看,主承销商在分配股票时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通过分配股票收集有关新股定价方面的信息;将股票分配给能够长期持有的投资者以稳... 在美式累计订单询价发售机制中,如何分配新发行的股票是一个关键问题。从国外新股发行的具体实践来看,主承销商在分配股票时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通过分配股票收集有关新股定价方面的信息;将股票分配给能够长期持有的投资者以稳定新股价格;将行情好与不好时的IPO股票搭配分配以更好地分销股票;从自身牟利角度分配IPO股票等。本文对我国的新股发行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首次公开发行 美式累计订单询价发售机制 股票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O折价现象的行为金融学解释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涛 《华南金融研究》 2004年第3期38-42,共5页
IPO折价现象是中外证券市场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国内外对IPO折价问题进行了各种解释,但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近年来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国外有部分学者试图从投资者心理的角度对这一问题给出新的解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反应过... IPO折价现象是中外证券市场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国内外对IPO折价问题进行了各种解释,但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近年来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国外有部分学者试图从投资者心理的角度对这一问题给出新的解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反应过度假说、反应不足假说和自我归因假说。投资者应以一种理性的心态评估股票的价值,进行合理的投资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O折价现象 行为金融学 证券市场 股票首次公开发行 过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O市场证券分析师的利益冲突与监管:以美国网络泡沫期间为例
11
作者 桑榕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5年第11期71-76,共6页
在IPO市场中,证券分析师尤其是主承销商的附属分析师面临着种种潜在的利益冲突问题。从来源看,利益冲突主要源于分析师所属的投资银行、股票发行人以及证券分析师自身等。在网络泡沫期间,美国证券分析师的利益冲突问题表现得较为明显,... 在IPO市场中,证券分析师尤其是主承销商的附属分析师面临着种种潜在的利益冲突问题。从来源看,利益冲突主要源于分析师所属的投资银行、股票发行人以及证券分析师自身等。在网络泡沫期间,美国证券分析师的利益冲突问题表现得较为明显,对此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等监管机构采取了相应的监管措施,此后,分析师的利益冲突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近些年来,我国IPO市场也出现了一些违规行为,其中主承销商附属分析师对IPO股票的推荐方面也存在着种种问题,文章就此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首次公开发行 证券分析师 利益冲突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O抑价影响因素的信息经济学分析
12
作者 余方 李占国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7X期50-51,共2页
股票首次公开发行(以下简称IPO)抑价,就是指股票发行价低于上市价的情况。对此现象,国内外学者从许多角度对该现象提出理论解释,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包括信息不对称、信号理论、动态博弈分析等理论。本文... 股票首次公开发行(以下简称IPO)抑价,就是指股票发行价低于上市价的情况。对此现象,国内外学者从许多角度对该现象提出理论解释,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包括信息不对称、信号理论、动态博弈分析等理论。本文就相关文献研究予以整理,并对这些理论对于我国市场的适用性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经济学 经济学分析 抑价 股票首次公开发行 IPO 动态博弈分析 信息不对称 理论解释 信号理论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我国新股超额收益率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黄新建 张宗益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31-33,共3页
本文研究了 1999年 12月 - 2 0 0 1年 6月在中国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新股超额收益率 ,发现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存在较高的超额收益率。其影响因素包括公司规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股本可流通比率、新股发行市盈率、新股中签... 本文研究了 1999年 12月 - 2 0 0 1年 6月在中国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新股超额收益率 ,发现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存在较高的超额收益率。其影响因素包括公司规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股本可流通比率、新股发行市盈率、新股中签率、新股发行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新股超额收益率 回归分析 中国 IPO 公司规模 股本可流通比率 市盈率 每股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质量概念框架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仲威 朱小平 娄欣轩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5-137,共3页
2006年5月17日,中国证券会颁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该办法对拟上市的公司在财务会计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发行人资产质量良好,资产负债结构合理,盈利能力较强,现金流量正常。其中,盈利能力较强和现金流量正常... 2006年5月17日,中国证券会颁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该办法对拟上市的公司在财务会计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发行人资产质量良好,资产负债结构合理,盈利能力较强,现金流量正常。其中,盈利能力较强和现金流量正常都有明确的要求;但是,资产质量良好、资产负债结构合理,该办法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如何界定企业资产质量并对其分析和评价,是实务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明确企业资产质量的概念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资产质量 概念框架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结构合理 资产负债 盈利能力 现金流量 财务会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上市公司“暂时闲置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实证分析——来自2000年IPO公司的初步证据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品奇 杨鹤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1-122,共2页
关键词 金融类上市公司 募集资金 IPO公司 闲置 实证分析 使用情况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证据 公开披露 使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静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37,共3页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分析 (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动机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是以外源融资为主,并首选股权融资。公开发行股票可以快速吸收主权资本进行融资,与发行公司债券相比,股权融资的成本较低,不需要还本付息。一旦公司股...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分析 (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动机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是以外源融资为主,并首选股权融资。公开发行股票可以快速吸收主权资本进行融资,与发行公司债券相比,股权融资的成本较低,不需要还本付息。一旦公司股票能够公开上市,上市公司还有机会进行配股或增发股票,即进行再次融资。而我国《公司法》和相关法规对公开发行股票有着严格的法定程序,例如公司需近三年连续盈利,预期利润率超过同期银行存款利润率等。于是一些经营业绩不佳、不够资格上市的公司,通过盈余管理粉饰财务报表,从而获得股票上市的资格。另外,《公司法》还将新股上市的定价与公司每股收益相挂钩。因股价越高则融资越多,在发行量一定的情况下,股价高低与融资水平成正比,而公司为获得较高的发行价格,产生更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余管理动机 上市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外源融资 《公司法》 预期利润率 粉饰财务报表 股权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板市场注册会计师的鉴证业务与风险应对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军只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0-54,共5页
一、创业板的推出 证监会于2009年3月31日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并自5月1日起实施,这意味着筹备十余年之久的创业板正式开启。2009年6月5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 一、创业板的推出 证监会于2009年3月31日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并自5月1日起实施,这意味着筹备十余年之久的创业板正式开启。2009年6月5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推出创业板是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层次与结构、拓展资本市场深度与广度的重要举措,不仅能够为数量众多的自主创新和成长型中小创业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板市场 注册会计师 鉴证业务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深圳证券交易所 风险 创业板上市 上市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申请在创业板IPO应当关注的十大问题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启华 倪侃侃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73,共5页
中国证监会于2009年3月31日印发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创业板首发办法》),于2009年7月26日起依照法定要求和程序受理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以下简称创业板IPO)的申请。《创业板... 中国证监会于2009年3月31日印发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创业板首发办法》),于2009年7月26日起依照法定要求和程序受理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以下简称创业板IPO)的申请。《创业板首发办法》规定了在创业板IPO的条件,涵盖了发行人规模、盈利能力、产权清晰及资产完整、公司治理、募集资金使用等多个方面。那么,是否达到这些规定条件的企业都能通过中国证监会审核并顺利上市呢?答案是不一定。对于有着较强融资需求并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在达到《创业板首发办法》所规定条件的同时,还必需在创新能力、成长性、盈利能力等方面拥有优势,否则可能会通不过中国证监会的审核。本文就企业在创业板申请IPO应当注意的十个主要问题作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板上市 IPO 应当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中国证监会 2009年 十大 中小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IPO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涉及实际控制人时的处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向晓三 倪侃侃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93,共3页
一、问题的提出一些企业在准备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以下简称IPO)过程中,对高管、关键员工会实施股权激励措施,采取的具体形式比较多,常见的形式如IPO主体以低于公允价值的价格向激励对象增发股票、实际控制人向激励对象低价转... 一、问题的提出一些企业在准备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以下简称IPO)过程中,对高管、关键员工会实施股权激励措施,采取的具体形式比较多,常见的形式如IPO主体以低于公允价值的价格向激励对象增发股票、实际控制人向激励对象低价转让其持有IPO主体的股票,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激励 IPO 企业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人时 激励对象 实际控制人 增发股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创板制度需要从四个方面加以完善 被引量:8
20
作者 皮海洲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8-88,共1页
随着3月1日晚间两份证监会主席令的签发,《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以及《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正式出台,加上上交所6项规则的落地,有关科创板的规章制度基本构建完毕。科创板各种规章制度的出台,毫... 随着3月1日晚间两份证监会主席令的签发,《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以及《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正式出台,加上上交所6项规则的落地,有关科创板的规章制度基本构建完毕。科创板各种规章制度的出台,毫无悬念地在與论方面受到了一致好评。这其实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科创板相关制度确实存在亮点。比如,科创板解决了亏损公司、同股不同权公司的上市问题,这对于支持新经济公司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又比如,在总结A股退市制度的基础上,科创板制订了史上最严格的退市制度,具有执行强、标准严、程序简等特征,如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程序,对应当退市的企业直接终止上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章制度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上市公司 退市制度 上市程序 证监会主席 同股不同权 监管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