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票市场开放与企业劳动投资效率——基于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4
1
作者 黎文飞 陈熹 周凯航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78,158,共18页
当前,我国正着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沪深港通交易制度作为中国股票市场开放的重要创新制度,其运行效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基于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研究股票市场开... 当前,我国正着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沪深港通交易制度作为中国股票市场开放的重要创新制度,其运行效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基于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研究股票市场开放与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标的公司的劳动投资效率,具体表现为缓解雇佣不足和抑制雇佣过度。基于劳动力调整成本的分组检验发现,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改善作用在劳动密集度越高、研发人员比例越多和融资约束越严重的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股票市场开放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提高作用主要体现在代理问题较严重、外部监督较弱以及信息不对称较高的企业。文章丰富了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经济后果的研究,拓展了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研究视角,还为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有序开放力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市场开放 劳动投资效率 沪深港通 人力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市场开放能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吗——基于“深港通”开通的证据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兵 李琳 武文杰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7-123,共17页
以"深港通"的开启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3—2019年深证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股票市场开放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渠道机制,研究发现,"深港通"开通能有效缓解标的公司的融资约束,但标的公司加... 以"深港通"的开启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3—2019年深证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股票市场开放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渠道机制,研究发现,"深港通"开通能有效缓解标的公司的融资约束,但标的公司加入MSCI指数等后续开放政策的效应呈边际递减趋势。异质性分析表明,这一作用在具有高融资依赖特征的企业中尤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股票市场开放能够通过提升股价信息含量和信息披露质量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未来政府主官部门应当大力发展股票市场,继续加大股市开放力度,推动科创板增量市场改革,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等举措,为更大力度地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市场开放 深港通 民营企业 融资约束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市场开放政策效应检验——基于2011—2018沪深港股票市场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方先明 陈佳欣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34,106,共11页
沪港通与深港通开通后,沪港间和深港间股票市场的联动性是否得到了增强?通过构建ARMA-GARCH-Copula模型,基于2011年12月16日至2018年12月28日的沪港与深港股票市场数据,从市场相关结构和相关程度的角度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沪港通开通后... 沪港通与深港通开通后,沪港间和深港间股票市场的联动性是否得到了增强?通过构建ARMA-GARCH-Copula模型,基于2011年12月16日至2018年12月28日的沪港与深港股票市场数据,从市场相关结构和相关程度的角度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沪港通开通后短期内,两个市场间指数收益率相关性并没有显著提升;深港通开通后,不仅深港股市相关性提高,且开通推动了沪港股市相关性提升;沪港和深港股市上行时收益率传导效应较大,但股市间下尾风险相关性持续在增加,风险传导的可能性增强。最后,从机制运行效率、试点先行经验和金融风险管控的角度提出增强我国股票市场开放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沪港通 深港通 市场联动性 金融风险管控 股票市场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市场开放、分析师关注与盈余管理 被引量:2
4
作者 许慧 胡慕云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57-161,共5页
分析师关注与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可以反映我国资本市场的会计信息质量,但是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证券分析师监管资本市场会计信息的能力有限,在规范公司行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等方面不一定能起到正向作用。文章在研究分析师关注与公司盈... 分析师关注与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可以反映我国资本市场的会计信息质量,但是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证券分析师监管资本市场会计信息的能力有限,在规范公司行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等方面不一定能起到正向作用。文章在研究分析师关注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选择的基础上,深入探讨股票市场开放对分析师关注与公司盈余管理关系的影响,从而分析股票市场开放对我国资本市场会计信息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析师关注对盈余管理行为存在着"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股票市场开放削弱了分析师关注产生的经济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市场开放 分析师关注 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市场开放降低了公司费用粘性吗——基于“沪港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爱群 赵东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5-74,共10页
基于“沪港通”政策实施背景,利用2011~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股票市场开放对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政策实施后,与非标的公司相比,标的公司的费用粘性显著下降;信息环境... 基于“沪港通”政策实施背景,利用2011~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股票市场开放对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政策实施后,与非标的公司相比,标的公司的费用粘性显著下降;信息环境较差、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费用粘性下降程度更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公司为国有控股、代理问题更严重时,“沪港通”政策对费用粘性的负向影响更显著。该结果表明,“沪港通”政策能够促使标的公司管理层合理调整资源配置决策,股票市场开放具有缓解公司代理冲突、抑制机会主义行为的治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市场开放 沪港通 费用粘性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市场开放对上市公司财务柔性的影响研究——基于“沪深港通”的准自然实验
6
作者 黎精明 马金金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11-117,共7页
以2011—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沪深港通”政策实施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从负债柔性和现金柔性两个角度考察了股票市场开放对上市公司财务柔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股票市场开放促使上市公司提高负债柔性,降低现金柔... 以2011—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沪深港通”政策实施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从负债柔性和现金柔性两个角度考察了股票市场开放对上市公司财务柔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股票市场开放促使上市公司提高负债柔性,降低现金柔性。进一步研究表明,股票市场开放对国有企业负债柔性和现金柔性的影响程度较非国有企业更大;股票市场开放后,管理者高度自信企业的负债柔性提高程度和现金柔性降低程度均大于管理者低度自信企业。相关发现丰富了“沪深港通”政策实施经济效果和企业财务柔性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既可为科学评估股票市场开放改革效果提供重要依据,又可为企业财务结构优化和财务柔性动态管理提供决策参考,还可为优化股票市场开放相关政策提供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市场开放 沪深港通 财务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市场开放能够促进企业创新吗?——基于跨国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7
作者 谢芳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5-161,共17页
本文基于1995年至2013年50个国家(地区)45758家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发现,股票市场开放能够显著增加上市公司创新数量,并提高其创新质量。采用股票市场开放和企业创新替代度量以及控制模型内生性、样本选择偏差和专利分布特征的影响之后,... 本文基于1995年至2013年50个国家(地区)45758家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发现,股票市场开放能够显著增加上市公司创新数量,并提高其创新质量。采用股票市场开放和企业创新替代度量以及控制模型内生性、样本选择偏差和专利分布特征的影响之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对上述影响的机制检验表明,股票市场开放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增强风险共担及改善公司治理的途径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东道国不同的金融发展水平、贸易开放度和宏观经济政策对股票市场开放与企业创新关系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本文从企业创新视角提供了股票市场开放影响微观企业实际经济后果的因果证据,并且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持续推进股票市场开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市场开放 企业创新 影响机制 差异化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市场开放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机理探究——来自中国实施“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8
作者 吴翟 王文晓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6-116,共11页
来自中国实施“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经验证据证实,股票市场开放影响上市公司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且影响具有差异性。笔者以中国A股市场实施“沪深港通”这一股票市场开放政策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13—2019年间中国A股相关上市企业研究样... 来自中国实施“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经验证据证实,股票市场开放影响上市公司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且影响具有差异性。笔者以中国A股市场实施“沪深港通”这一股票市场开放政策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13—2019年间中国A股相关上市企业研究样本的有效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方法,实证检验了股票市场开放与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的关联及其变化。检验结果证实:股票市场开放与上市公司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股票市场开放通过改善外部信息环境,缓解了企业外部投资者与管理层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与代理问题,进而正向提高了上市公司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股票市场开放正向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显著差异性通过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验证。本研究通过以中国实施“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经验证据实证检验股票市场开放与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的影响机理,拓宽了公司治理和证券监管方面的学术探索边界,研究结论为保障中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市场开放 外部信息环境 内部控制有效性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市场开放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基于“沪深港通”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9
作者 杜建华 白雅楠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0-77,共8页
利用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股票市场开放对企业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股票市场开放有助于抑制企业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水平,且该效应在审计质量较... 利用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股票市场开放对企业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股票市场开放有助于抑制企业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水平,且该效应在审计质量较低、政策实施前没有QFII持股的公司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增加分析师关注是股票市场开放抑制企业分类转移行为的重要影响路径;股票市场开放能够有效缓解分类转移行为对企业盈余持续性的负向影响,进而改善企业盈余持续性。研究结论拓宽了股票市场开放对企业微观层面的政策效应,为资本市场持续开放的必要性提供了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市场开放 分类转移盈余管理 沪深港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市场对外开放与企业创新投入——基于沪港通与深港通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余静文 陈海健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7,共13页
围绕股票市场对外开放带来的收益和回报,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沪港股票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以下简称沪港通)和深港股票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以下简称深港通)的实施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研究样本中,入选沪港通... 围绕股票市场对外开放带来的收益和回报,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沪港股票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以下简称沪港通)和深港股票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以下简称深港通)的实施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研究样本中,入选沪港通和深港通标的的上市企业创新投入水平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股票市场对外开放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提高股票流动性和增加风险分担三个渠道提升了上市企业创新投入水平。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成为沪港通和深港通标的的非国有企业表现出更高的创新投入水平;进入机制内的上市企业应收账款占比显著下降,即股票市场对外开放提高了上市企业现金流的稳定性,这可能是企业增加创新投入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沪港通 深港通 股票市场对外开放 创新投入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国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的战略设计
11
作者 韩骏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54,共7页
目前股票市场在我国经济生活中举足轻重,是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场所,它的开放意义重大,不仅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而且也事关国家的金融稳定和安全。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与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的关系,论证了我国股票市场对外开放所具... 目前股票市场在我国经济生活中举足轻重,是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场所,它的开放意义重大,不仅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而且也事关国家的金融稳定和安全。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与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的关系,论证了我国股票市场对外开放所具备的有利条件,并对如何稳妥推进我国股票市场对外开放进行了一系列战略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股票市场对外开放 战略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开放促改革:来自沪深港通实施与行政处罚性监管的证据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健峤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3-72,共10页
以沪港通和深港通为基础的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沪深港通)是我国近年来推行的重要资本市场开放举措,而在开放条件下如何优化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执法效能,一直是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沪深港通实施对公司受到... 以沪港通和深港通为基础的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沪深港通)是我国近年来推行的重要资本市场开放举措,而在开放条件下如何优化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执法效能,一直是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沪深港通实施对公司受到行政处罚性监管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深港通的实施显著降低了标的公司受到行政处罚性监管的可能性以及处罚力度,且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QFII持股较少的企业以及分析师关注较多的企业。拓展性检验发现,该影响主要由沪深港通机制下交易活跃股以及外资持股较多的公司所致。此外,沪深港通的实施不仅显著提升了行政处罚性监管的及时性,还提高了监管的精度。在持续深化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背景下,本文研究对进一步提升监管质效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沪深港通 行政处罚性监管 股票市场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