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薪酬外部公平性对高管股票减持的影响--基于收益风险偏好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智颖 孙世敏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8-56,共9页
以2015-2017年发生高管股票减持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收益风险偏好和薪酬外部公平性对高管股票减持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倾向于在股价和内外部风险较高时减持股份;薪酬外部公平性对高管股票减持强度的影响存在区间效应,劣势... 以2015-2017年发生高管股票减持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收益风险偏好和薪酬外部公平性对高管股票减持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倾向于在股价和内外部风险较高时减持股份;薪酬外部公平性对高管股票减持强度的影响存在区间效应,劣势不公平时二者呈倒U型关系,优势不公平时二者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得知,薪酬劣势不公平程度较大时,高管减持行为由收益追逐转为损失规避;薪酬优势不公平状态下,风险规避是高管减持的主要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益追逐 风险规避 薪酬外部公平性 高管股票减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发行定价与发行后股东减持——基于中国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发行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翔 张一璇 +1 位作者 周梦雅 陈浩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2-90,共9页
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定价是否会影响发行后股东减持股票的决策行为,结论发现:(1)股票发行溢价越高,发起人股东越可能在股票上市流通后减持股份;(2)股东减持股票的决策具有溢出效应,发起人股东减持股票会促进非发起人股... 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定价是否会影响发行后股东减持股票的决策行为,结论发现:(1)股票发行溢价越高,发起人股东越可能在股票上市流通后减持股份;(2)股东减持股票的决策具有溢出效应,发起人股东减持股票会促进非发起人股东减持股票;(3)股票发行溢价与公司上市支付的承销费用正相关。基于此,公司支付高额承销费、获得超额发行定价机会、发行后减持股份以收回上市成本之间存在着潜在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发行定价 股票减持 限售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股东减持时机与定向增发套利行为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邓鸣茂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3-82,共10页
定向增发过程中的大股东的减持时机可以分为三类:第Ⅰ类型为在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日前减持;第Ⅱ类型为在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日到增发公告日之间进行减持;第Ⅲ类型为增发公告日后到定向增发股份解禁前减持。本文研究发现:(1)第Ⅲ类大股东减... 定向增发过程中的大股东的减持时机可以分为三类:第Ⅰ类型为在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日前减持;第Ⅱ类型为在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日到增发公告日之间进行减持;第Ⅲ类型为增发公告日后到定向增发股份解禁前减持。本文研究发现:(1)第Ⅲ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率最低,第Ⅰ类和第Ⅱ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增发过程中存在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率相对较高;(2)第Ⅱ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增发预案公告后具有更好的市场表现,第Ⅲ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完成后具有更好的市场表现;(3)第Ⅲ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过程中具有最高的套利收益。本文的研究阐述了大股东在定向增发过程中高价减持低价增发的全新套利模式,为监管层加强大股东行为监督,提高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时机 定向增发新股 套利行为 折价率 盈余管理 企业融资 控股股东 累计超额收益 股票减持 股权分置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交换债券在我国股改限售股减持中的应用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齐春宇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57,66,共4页
本文介绍了可交换债券的概念、特征及发行目的,并从发行人的视角解释了可交换债券迅速发展的原因在于其低成本融资功能、股票减持的成本优势和灵活性优势,最后通过设计一个虚拟案例说明了可交换债券在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融资和股改... 本文介绍了可交换债券的概念、特征及发行目的,并从发行人的视角解释了可交换债券迅速发展的原因在于其低成本融资功能、股票减持的成本优势和灵活性优势,最后通过设计一个虚拟案例说明了可交换债券在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融资和股改限售股减持中的具体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交换债券 可转换债券 限售股 “大小非” 股票减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员工持股计划减持“猫腻”新论:“利益共享”抑或“管理层自利”? 被引量:3
5
作者 董珊珊 杜威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8-95,共8页
员工持股计划是企业借助利益共享长效机制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手段,但实操层面不乏高管参与情形下的“另类减持”、盈余管理等现象。作为企业利益主体和内部信息人,高管参与员工持股计划与事后的异质性减持行为间是否存在“猫腻”?... 员工持股计划是企业借助利益共享长效机制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手段,但实操层面不乏高管参与情形下的“另类减持”、盈余管理等现象。作为企业利益主体和内部信息人,高管参与员工持股计划与事后的异质性减持行为间是否存在“猫腻”?本文以员工持股减持择时的异质性为切入点,基于管理层自利行为视角深度剖析员工持股计划完成后减持行为的动机和市场反应。研究发现,向利益相关者传递正面信号是我国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重要动机;异质性择时会影响减持后的市场反应,且高管异质性特征会体现在减持的择时行为之中,员工持股计划减持的“猫腻”存在,即高管自利行为是员工持股计划减持择时的重要动机,并且“解锁立减”往往是内部人的短期套利行为,而“长期持有后减持”是内部人的“高位套现”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OP 股票减持 利益共享 管理层自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内部人股份减持监管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4
6
作者 高榴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48,共8页
本文通过评估上市公司内部人股份减持新规的实施效果,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实际出发,以典型案例论证减持新规出台后证券市场发生的新变化,系统分析现行上市公司内部人股份减持制度运作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一是制度缺陷给董监高在上市公... 本文通过评估上市公司内部人股份减持新规的实施效果,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实际出发,以典型案例论证减持新规出台后证券市场发生的新变化,系统分析现行上市公司内部人股份减持制度运作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一是制度缺陷给董监高在上市公司立案期间减持留下空间;二是各种低级违规减持行为层出不穷、花样百出;三是利用信息优势"精准减持"仍然有机可乘;四是虚假增持及规避减持等伎俩不断推陈出新;五是大股东通过股票质押违约"被动减持"存在风险隐患;六是违规处罚畸轻,难以达到警示和震慑的目的。为此,要立足"三位一体"监管体系,积极应对证券市场新变化;以案为鉴填补监管制度漏洞,增加限制性条件和新的技术手段;加强窗口期交易的管理,积极做好股权质押风险的应对;大幅提高违规处罚力度,有效提升监管威摄的作用,从而为促进我国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推动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市场 股票减持 股权质押风险 集合竞价交易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