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镇痛效果分析
1
作者 丰亮 黄杰锋 +1 位作者 刘张玉 陈玲 《巴楚医学》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分析术前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对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2月1日—2023年12月1日于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胫腓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6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和对照组分... 目的:分析术前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对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2月1日—2023年12月1日于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胫腓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6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前后行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将术后1天、3天、5天、7天标记为T_0、T_1、T_2、T_3,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节点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认知功能评分以及围术期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T_0、T_1、T_2、T_3活动和静息状态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9.38±1.93)min vs(16.86±3.78)min]、术中丙泊酚用量[(559.96±30.61)mg vs(657.75±28.82)mg]、术中瑞芬太尼用量[(516.42±35.96)μg vs(725.43±23.45)μg]、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2.31±2.68)h vs(29.63±3.56)h]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术前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能够有效减轻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减少镇痛镇静药物的使用量,有利于术后认知功能及肠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坐骨神经阻滞 胫腓骨骨折 术后疼痛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手术应用全身麻醉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涂凤华 刘静 张虎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1期125-128,共4页
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手术应用全身麻醉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70例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术中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术中利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手术应用全身麻醉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70例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术中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术中利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苏醒时间、语言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3.39±2.22)min、语言功能恢复时间(6.86±2.39)min短于对照组的(10.26±2.28)、(15.33±2.74)min,镇痛评分(2.44±0.67)分低于对照组的(5.18±0.72)分(P<0.05)。麻醉前,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无差异(P>0.05);麻醉后、手术中、手术毕,两组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均较麻醉前降低,心率均较麻醉前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P<0.05)。结论 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中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远优于全身麻醉的效果,其可以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安全性较高,镇痛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颈骨折 全身麻醉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和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对比
3
作者 杜治昆 司小萌 +1 位作者 王卓 裴金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4期2580-2584,共5页
目的探究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和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创伤性下肢骨折(TLEF)患者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在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TLEF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 目的探究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和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创伤性下肢骨折(TLEF)患者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在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TLEF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中行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术中行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变化、凝血功能、术后不良反应、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麻醉时间、感觉神经完全麻醉时间、运动神经完全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两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均低于麻醉前(P<0.05),两组麻醉后HR和MP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均高于术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术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下肢运动恢复时间及排尿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TLEF患者内固定术中接受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和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均有较好麻醉效果,但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可明显减轻血液高凝状态,减少麻醉不良反应,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下肢骨折 内固定术 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 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许伟春 吴良永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0期1544-1546,共3页
目的探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予全身麻醉,观察组行腰丛-坐骨神经阻... 目的探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予全身麻醉,观察组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麻醉效果、疼痛评分及自主咳嗽排痰能力等指标况。结果观察组T2、T3、T4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与T1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10 min后、切皮时及术后5 min的体温、呼吸频率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30 min、术后15 min去甲肾上腺素(NE)、前列腺素E2(PGE2)、血清皮质醇(Cor)水平、运动、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术后2 h、12 h、24 h VAS评分及自主咳嗽排痰次数与排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血流动力学水平影响较小,患者恢复较好,麻醉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颈骨折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全麻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腘窝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6
5
作者 吕文学 鹿洪秀 +3 位作者 蔡余力 邱红明 孔鹏 于明秀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53-56,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腘窝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60例。手术均选择椎管内麻醉,术后即刻实施周围神...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腘窝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60例。手术均选择椎管内麻醉,术后即刻实施周围神经阻滞镇痛,对照组采用股神经阻滞,试验组采用腘窝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分别于术后6、12、24、72 h静息及活动状态下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疼痛程度,术后1、3、7 d测量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术前及术后1、3 d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促肾上腺激素分泌激素(ACTH)、皮质醇(COR),记录与穿刺相关的并发症及镇痛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 静息状态下,术后6、12 h试验组VAS评分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术后24、48 h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 05)。活动状态下,术后6、12、24、48 h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 05)。术后1、3、7 d,试验组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大于对照组(P均<0. 05)。术前两组ACTH、CO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术后1、3 d,试验组ACTH、COR均低于对照组(P均<0. 05)。两组均未发生与穿刺相关的并发症;术后7 d内,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超声引导下腘窝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满意,且可减轻患者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 超声 全膝关节置换术 镇痛效果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次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关节腔周围“鸡尾酒”注射用于TKA后镇痛效果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赵俊旭 孙荣鑫 +1 位作者 巨啸晨 姜侃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8期58-60,共3页
目的比较单次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关节腔周围"鸡尾酒"注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单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联合阻滞组和鸡尾酒组各35例,均行TKA。联合阻滞组配制1%利多卡因2 m L... 目的比较单次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关节腔周围"鸡尾酒"注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单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联合阻滞组和鸡尾酒组各35例,均行TKA。联合阻滞组配制1%利多卡因2 m L+0.2%罗哌卡因3 m L的混合液,术后行单次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鸡尾酒组配制0.2%罗哌卡因5 m L+吗啡3 m L+复方倍他米松2 m L+生理盐水40 m L的"鸡尾酒"混合液,术中于关节腔周围进行注射。术后4、6、12、24、36、48 h行静息状态以及被动运动状态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行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评分,测量患侧膝关节最大屈曲度、最大伸直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鸡尾酒组术后各时点静息状态、被动运动状态VAS均高于联合阻滞组,P均<0.05。两组术后各时点KSS评分和膝关节最大屈曲度、最大伸直度比较,P均>0.05。联合阻滞组术后心动过缓、尿潴留、恶心呕吐、瘙痒及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鸡尾酒组,P均<0.05。结论单次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TKA后的镇痛效果优于术中关节腔周围"鸡尾酒"注射,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膝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 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 “鸡尾酒”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手术麻醉效果观察 被引量:38
7
作者 孔宪刚 李成文 侯代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8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90例拟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麻醉方法:股-坐骨神经组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腰丛-坐骨神经组行...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90例拟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麻醉方法:股-坐骨神经组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腰丛-坐骨神经组行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经典入路坐骨神经阻滞,硬膜外组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记录三组麻醉操作时间,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完善时间及持续时间,麻醉前及麻醉后15、30、60 min MAP、HR。评价麻醉效果,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腰丛-坐骨神经组麻醉操作时间长于股-坐骨神经组、硬膜外组,P均<0.01。硬膜外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持续时间均短于股-坐骨神经组、腰丛-坐骨神经组,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持续时间均长于股-坐骨神经组、腰丛-坐骨神经组,P均<0.05。麻醉后15、30、60 min,硬膜外组MAP均低于麻醉前及股-坐骨神经组、腰丛-坐骨神经组,P均<0.01;股-坐骨神经组、腰丛-坐骨神经组麻醉后MAP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三组麻醉后HR及麻醉效果比较,P均>0.05。硬膜外组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股-坐骨神经组、腰丛-坐骨神经组,P均<0.05。结论膝关节镜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好,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硬膜外麻醉 膝关节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术中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张毅 郭海芳 杨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04-105,共2页
目的观察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术中血压和心率变化的影响。方法 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48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A组),46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B组)。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1)及阻滞完成后第5(T2... 目的观察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术中血压和心率变化的影响。方法 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48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A组),46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B组)。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1)及阻滞完成后第5(T2)、10(T3)、20(T4)、30 min(T5)的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阻滞完成后各时点A组患者SBP、DBP、HR和B组患者HR与T1相比P均>0.05。B组患者T3、T4时SBP、DBP与T1、T2、T5相比P均<0.05。结论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时采用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术中麻醉诱导平稳,患者血压和心率稳定。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时采用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术中麻醉诱导平稳,但患者血压和心率略有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颈骨折 麻醉 腰丛阻滞 坐骨神经阻滞 人工骨头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18
9
作者 卢春媛 吕国义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53-55,共3页
目的观察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2例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单纯组各26例,两组均行膝关节置换术,术毕时单纯组通过股神经阻滞导管注入0.25%罗哌卡因20 mL镇痛,每8 h给... 目的观察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2例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单纯组各26例,两组均行膝关节置换术,术毕时单纯组通过股神经阻滞导管注入0.25%罗哌卡因20 mL镇痛,每8 h给药1次,至术后72 h;联合组通过股神经阻滞导管和坐骨神经导管分别注入相同剂量的罗哌卡因。记录两组术前及术后第1、2、3天VAS评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并统计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同组术前比较,单纯组及联合组术后第1、2、3天静态VAS评分、动态VAS评分减少,HSS评分增加(P均<0.05);与单纯组比较,联合组术后第1、2、3天静态VAS评分、动态VAS评分减少,HSS评分增加(P均<0.05)。单纯组出现恶心呕吐3例,头晕2例,穿刺部位出血1例,神经并发症0例,对照组分别为4、2、2、0例,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更确切,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坐骨神经 老年 膝关节置换术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坐骨神经并股神经阻滞在老年下肢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桂枝 赵丽艳 +3 位作者 杨惠菊 常庚申 秦文英 于国军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6期361-362,共2页
关键词 坐骨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 老年 下肢骨折 临床应用 手法复位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结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靖宇 徐文强 +3 位作者 顾奕 倪志明 侯振海 吕文艳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8期1531-1532,1544,共3页
目的 观察超声结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实施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行下肢手术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脊髓麻醉组(S组)和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N组).记录两组麻醉操作时间(OT)、手术等... 目的 观察超声结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实施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行下肢手术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脊髓麻醉组(S组)和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N组).记录两组麻醉操作时间(OT)、手术等待时间(SWT)、手术时间(ST)、首次镇痛时间(FAT)、术中血压下降幅度、首次自主排尿时间(FUT)、患者对本次麻醉满意度.结果 与S组比较,N组OT、SWT、FAT时间较长(P〈0.01);FUT时间较短(P〈0.01);血压下降超过术前基线10%的患者数较少(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超声结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可提供满意的神经阻滞效果;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时间长,无尿储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神经刺激仪 神经 坐骨神经 下肢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用于PFNA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春林 张光旭 +3 位作者 潘刘生 张天明 梁集玲 谭嘉颖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0期98-101,共4页
目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术)中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12月期间120例PFNA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 目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术)中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12月期间120例PFNA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对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操作时间、舒芬太尼使用量及镇痛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前、麻醉后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组DBP、SBP、P及SpO2水平稳定,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操作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舒芬太尼使用量方面,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优良率方面,对照组(88.33%)低于观察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为2.78%,对照组为2.7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术中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效果优良率高,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对患者机体生理功能影响较小,尤其在伴有基础疾病较多的高龄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NA术 神经刺激仪 腰丛神经阻滞 坐骨神经阻滞 外侧皮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玲 盛旭东 +1 位作者 明婷 何爱萍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398-401,共4页
目的评价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本院高龄患者5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n=26)和硬腰联合组(B组,n=31),记录两组麻醉前、切皮时、阻滞后10,15,20,25,30 mi... 目的评价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本院高龄患者5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n=26)和硬腰联合组(B组,n=31),记录两组麻醉前、切皮时、阻滞后10,15,20,25,30 min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变化,并在各时间点对其进行感觉运动功能评分,记录术中使用的辅助药用量。结果与麻醉前比较,B组切皮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变化较大(P<0.05),阻滞后10 min,与A组比较,B组血压明显下降,心率加快(P<0.05)。A组的辅助药麻黄碱的用量较B组少(P<0.05)。阻滞后各时间点A组的感觉评分≤2分的比例与B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运动评分≤2分的比例则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血流动力学稳定、效果确切、运动阻滞轻微,适合用于高龄患者微创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高龄 小切口双极人工骨头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雷鹏飞 高杉 王培山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的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手术中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股骨头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56例,年龄>65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神经阻滞组(N组)和硬膜外阻滞组(E组),每组28例,...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的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手术中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股骨头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56例,年龄>65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神经阻滞组(N组)和硬膜外阻滞组(E组),每组28例,在麻醉前(T1),麻醉后(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结束时(T4),记录MAP、HR、SpO2、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56例患者均阻滞完善,麻醉效果满意,两组患者的MAP在麻醉前(T1)和手术结束时(T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外阻滞组患者的MAP在麻醉后(T2)和手术开始时(T3)显著低于神经阻滞组(P<0.05)。两组患者的HR和SpO2在各时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下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神经刺激仪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8
15
作者 谢国强 欧银强 +1 位作者 何永肖 吴彩源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2期26-28,共3页
目的评价比较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LSNB)的效果。方法 72例高龄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36例患者作为CSEA组,而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进行麻醉的36例患... 目的评价比较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LSNB)的效果。方法 72例高龄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36例患者作为CSEA组,而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进行麻醉的36例患者作为LSNB组,比较两组用药前(T0)和用药后10 min(T1)、30 min(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血氧饱和度(SpO_2)以及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结果 CSEA组患者T1时的MAP、HR、RR、SpO_2水平与T0时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T1时的MAP、HR、RR、SpO_2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患者T2时HR水平高于T0时,且高于LSBN组T2时HR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患者的起效时间(1.25±0.38)min显著短于LSBN组的(5.13±1.6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显著高于LSB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更高,可以显著缩短麻醉起效时间,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呼吸循环指标较为稳定,还需根据患者基础情况选择最适麻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头置换术 高龄 腰硬联合麻醉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艳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10期13-16,共4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于该院择期行髋关节手术的110例老年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股神...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于该院择期行髋关节手术的110例老年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麻醉前(T0)、麻醉15 min后(T1)、麻醉30 min后(T2)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8.18%)显著高于对照组(8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刻比较,两组T1、T2时刻SBP、DBP、HR、SpO2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T1、T2时刻SBP、DBP、HR、Sp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45%)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可显著提高麻醉效果,并帮助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罗哌卡因 神经 坐骨神经 髋关节手术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插管全麻复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喜波 刘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3期2412-2414,共3页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全麻复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复合组与...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全麻复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复合组与全麻组,各42例。对全麻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对复合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复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T_(0))、切皮即刻(T_(1))、手术15 min(T_(2))、手术45 min(T_(3))、术毕5 min(T_(4))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记录两组术后2、12、24 h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结果两组T_(1)、T_(2)、T_(3)时SBP、DBP均较T_(0)时升高,HR均较T_(0)时减慢,复合组T_(1)、T_(2)、T_(3)时SBP、DBP均低于全麻组,HR高于全麻组(P<0.05)。两组术后12、24 h VAS评分均较术后2 h降低,复合组术后2、12、24 h VAS评分均低于全麻组(P<0.05)。结论将气管插管全麻复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中,可维持其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后疼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骨粗隆间骨折 气管插管全麻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复合佐剂艾司氯胺酮用于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胫腓骨手术术后恢复的影响
18
作者 陶子颖 孔二亮 +3 位作者 张杨 孙舒辉 方玉花 凤旭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9期134-139,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复合佐剂艾司氯胺酮用于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胫腓骨手术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择期行胫腓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复合佐剂艾司氯胺酮用于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胫腓骨手术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择期行胫腓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C组和E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全麻手术,并于麻醉诱导后在超声引导下行腘窝坐骨神经阻滞。C组使用0.25%罗哌卡因20 ml,E组使用0.25%罗哌卡因+0.5 mg/kg艾司氯胺酮共20 ml。比较两组入室时(T_(0))、神经阻滞后10 min(T_(1))、切皮时(T_(2))、手术结束时(T_(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比较两组术后1 h(T_(4))、术后6 h(T_(5))、术后9 h(T_(6))、术后12 h(T_(7))及术后24 h(T_(8))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48 h内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首次使用时间及有效按压次数;比较两组术后第1天睡眠质量评分、镇痛满意度;记录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入院时和出院时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结果T_(1)~T_(3)时,两组MAP及HR低于T_(0)时(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5)时,两组VAS评分均高于T_(4)时(P<0.05);T_(7)时,两组VAS评分高于T_(6)时(P<0.05);T_(8)时,E组VAS评分高于T_(7)时(P<0.05)。T_(5)~T_(7)时,E组VAS评分低于C组(P<0.05)。E组PCIA首次使用时间长于C组;48 h内按压次数低于C组(P<0.05)。E组术后第1天睡眠质量评分、术后镇痛满意度高于C组(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下肢无力、摔倒等不良反应;两组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HADS-A评分低于入院时(P<0.05);E组HADS-D评分低于入院时(P<0.05)。出院时,E组HADS-A评分低于C组(P<0.05);两组HADS-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复合佐剂艾司氯胺酮进行腘窝坐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胫腓骨手术,可以有效增强术后镇痛效果,延长镇痛作用时间,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镇痛满意度,缓解患者焦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佐剂 焦虑抑郁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急症手术中的应用
19
作者 王述波 陈小涛 孙鲁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神经阻滞 坐骨神经阻滞 下肢 急症手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联合股神经阻滞在糖尿病患者膝关节以下截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伟才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26期28-30,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联合股神经阻滞在糖尿病患者膝关节以下截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于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膝关节以下截肢手术的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实...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联合股神经阻滞在糖尿病患者膝关节以下截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于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膝关节以下截肢手术的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椎管内麻醉,试验组实施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联合股神经阻滞。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结果:麻醉前,两组MAP、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后、囊肿摘除时、术毕,试验组MA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18、24 h,试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联合股神经阻滞在糖尿病患者膝关节以下截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升麻醉效果,缓解患者疼痛情况,缩短首次下床活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 糖尿病 截肢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