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中的“10%/20%”现象探究 |
谢德仁
汤晓燕
|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0
|
|
2
|
高管股权激励计划、合约特征与公司现金持有 |
刘井建
纪丹宁
王健
|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66
|
|
3
|
应计、真实盈余管理与股权激励计划——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
李振华
冯琼诗
|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4
|
民营企业股权激励计划与研发投入关系分析 |
巩娜
|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5
|
|
5
|
股权激励计划终止会计处理分析 |
佘祥云
蔡璐
|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6
|
万科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的财务影响 |
叶映红
|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7
|
股权激励计划契约结构对其激励效应的影响 |
李勇军
|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8
|
对伊利股份股权激励计划下盈余的思考 |
李长青
|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9
|
股权激励计划授予日会计处理浅探 |
程咏东
|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0
|
我国居民企业实行股权激励计划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 |
|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1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分析及完善对策 |
刘永祥
张思洋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12
|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股权激励实施倾向及效果分析 |
巩娜
|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
13
|
从财务视角看万科的股权激励之路 |
叶映红
|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14
|
股份支付准则下巨额股权激励费用分析——以伊利股份与海南海药为例 |
吴修国
姜彤彤
|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5
|
股权激励、机会主义及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综述 |
巩娜
孙佳菲
|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6
|
股权激励导致过度投资吗?——来自中小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
汪健
卢煜
朱兆珍
|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2
|
|
17
|
浅谈我国企业高管的股权激励机制 |
乔春燕
|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8
|
深市公司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情况分析 |
郝昕
|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9
|
激励型股权激励真的降低了代理成本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
何任
范周乐
|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20
|
从乳业巨头看中国公司股权激励机制 |
董灵姗
|
《企业活力》
|
200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