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在股骨干骨折手术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1
1
作者 黄文新 叶春芳 +4 位作者 冯杜浒 晁娟 章洪志 徐艳雯 邹欣 《安徽医学》 2019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用于股骨干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到2018年5月黄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手术患者30例,采用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超声定位后注入0.5%罗哌...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用于股骨干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到2018年5月黄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手术患者30例,采用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超声定位后注入0.5%罗哌卡因15mL阻滞股神经和0.375%罗哌卡因5mL阻滞股外侧皮神经。观察患者神经阻滞前(T0)、阻滞后5min(T1)、10min(T2)、15min(T3)、30min(T4)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感觉及运动阻滞的起效和持续时间;同时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及术后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果30例患者T0、T1、T2、T3、T4收缩压分别为(144.67±14.81)、(141.53±14.32)、(141.67±13.88)、(142.00±12.40)、(145.00±11.65)mmHg,不同时间点收缩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T1、T2、T3、T4舒张压分别为(79.73±4.39)、(77.90±4.29)、(79.87±3.87)、(78.77±4.29)、(79.17±3.48)mmHg,不同时间点舒张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T1、T2、T3、T4心率分别为(80.00±4.98)、(78.90±3.21)、(78.33±3.92)、(79.33±3.02)、(78.07±3.38)次/分,不同时间点心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平均为(6.77±0.90)min,持续时间为(339.90±65.67)min;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平均为(12.23±2.28)min,持续时间为(213.00±39.08)min。30例患者均无恶心、呕吐及术后尿潴留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应用于股骨干骨折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时间长,术后并发症极少,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骨干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骨科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漆启荣 黄彦 +1 位作者 刘晓宁 陈水传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3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骨科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7月~2018年10月我院骨科拟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全身麻醉组实施单纯的喉罩全麻,复合麻醉...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骨科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7月~2018年10月我院骨科拟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全身麻醉组实施单纯的喉罩全麻,复合麻醉组实施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比较两组病例使用不同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术后谵妄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平均动脉压以及平均心率;平均下床活动的时间、平均拔管时间、持续阻滞时间、麻醉起效时间。结果复合麻醉组的麻醉效果优于单纯实施喉罩全麻组,P <0.05;复合麻醉组术后谵妄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单纯实施喉罩全麻组,P <0.05;干预前两组平均动脉压以及平均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复合麻醉组平均动脉压以及平均心率优于单纯实施喉罩全麻组,P <0.05。复合麻醉组平均下床活动的时间、平均拔管时间、持续阻滞时间、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单纯实施喉罩全身麻醉组,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在骨科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复合全身麻醉 骨科髋关节置换手术 麻醉起效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高龄和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孙忠锋 王翠芳 +2 位作者 王昭君 勇梅杰 吴其瑾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高龄和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威海市立第三医院收治的60例高龄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 目的:探讨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高龄和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威海市立第三医院收治的60例高龄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实施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优良率、生命体征指标、神经阻滞起效与持续时间、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皮前后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高龄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手术中,能稳定术中各项生命体征,延长神经阻滞时间,有利于提升术后镇痛作用和减少麻醉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骨折 神经外侧神经联合阻滞 腰硬联合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用于PFNA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吴春林 张光旭 +3 位作者 潘刘生 张天明 梁集玲 谭嘉颖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0期98-101,共4页
目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术)中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12月期间120例PFNA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 目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术)中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12月期间120例PFNA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对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操作时间、舒芬太尼使用量及镇痛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前、麻醉后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组DBP、SBP、P及SpO2水平稳定,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操作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舒芬太尼使用量方面,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优良率方面,对照组(88.33%)低于观察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为2.78%,对照组为2.7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术中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效果优良率高,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对患者机体生理功能影响较小,尤其在伴有基础疾病较多的高龄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NA术 神经刺激仪 腰丛神经阻滞 坐骨神经阻滞 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髌骨骨折手术中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田元 师雄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25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手术中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收治髌骨骨折手术患者60例,按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硬膜外麻醉,研究组予以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阻...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手术中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收治髌骨骨折手术患者60例,按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硬膜外麻醉,研究组予以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阻滞优良率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其镇痛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髌骨骨折手术中运用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麻醉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延长镇痛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手术 神经阻滞 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