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囊损伤致兔股动脉血栓形成模型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春坚 黄峻 +3 位作者 杨国平 徐以南 陆琳 冯振卿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7-280,F003,共5页
目的 :观察兔股动脉缩窄与压力变化的关系 ,探讨用球囊损伤的方法建立兔股动脉血栓形成模型。方法 :新西兰兔 10只 ,用细尼龙线逐渐缩窄兔右股动脉至完全闭塞 ,记录缩窄程度与股动脉压力的变化。继之经右股动脉置入 2 .5mm×2 0 .0m... 目的 :观察兔股动脉缩窄与压力变化的关系 ,探讨用球囊损伤的方法建立兔股动脉血栓形成模型。方法 :新西兰兔 10只 ,用细尼龙线逐渐缩窄兔右股动脉至完全闭塞 ,记录缩窄程度与股动脉压力的变化。继之经右股动脉置入 2 .5mm×2 0 .0mm球囊剥脱血管内皮 ,抽出球囊后监测股动脉压力变化。球囊损伤前后取血检测血小板计数。对部分动物在血栓形成前后行股动脉造影。最后取受损节段血管作病理检查。结果 :①兔右侧股动脉缩窄 90 %时 ,其收缩压、脉压显著下降 ;进一步缩窄达 10 0 %时 ,脉压降为 0 ,同时舒张压、平均压也显著下降。②右侧股动脉收缩压、脉压在球囊损伤后 5min即显著下降 ;至损伤后 90min ,脉压降至 0 ,同时舒张压、平均压亦显著下降。③动脉造影及病理组织检查均证实球囊损伤后股动脉血栓形成 ,管腔完全闭塞。④球囊损伤后 2h血小板计数显著下降。结论 :球囊损伤可制成稳定、可靠的兔股动脉血栓形成模型 ,这在进行各种溶栓剂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研究时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球囊损伤 股动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并发急性股动脉血栓形成1例
2
作者 施月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3-833,共1页
患者男.27岁,因右下肢怕冷、疼痛8年加重1周入院。患者自15岁开始吸烟,2001年因右下肢怕冷、疼痛于江苏省多家三甲医院均确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经长期治疗后病情控制尚可,1周前患者突觉右下肢怕冷、疼痛加重,右足麻木,间... 患者男.27岁,因右下肢怕冷、疼痛8年加重1周入院。患者自15岁开始吸烟,2001年因右下肢怕冷、疼痛于江苏省多家三甲医院均确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经长期治疗后病情控制尚可,1周前患者突觉右下肢怕冷、疼痛加重,右足麻木,间歇性跛行加重,静息痛明显,门诊治疗无效,收住入院。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股动脉血栓形成 急性 并发 间歇性跛行 右下肢 三甲医院 病情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双下肢水肿为首发症状的转移癌1例
3
作者 陈克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68-1368,共1页
患者男,71岁,有脑梗死病史5年,因“右下肢痛.左小腿肿胀1个月”.以“动脉闭塞硬化症及丹毒”于2011年7月19日在某医院血管外科住院治疗.期间查彩超提示双下肢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右下肢股动脉血栓形成。给予抗凝、扩管、抗感染... 患者男,71岁,有脑梗死病史5年,因“右下肢痛.左小腿肿胀1个月”.以“动脉闭塞硬化症及丹毒”于2011年7月19日在某医院血管外科住院治疗.期间查彩超提示双下肢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右下肢股动脉血栓形成。给予抗凝、扩管、抗感染,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后,患肢疼痛减轻。出院后左下肢水肿进行性加重,并渐进出现双下肢水肿.于2011年9月7日因排尿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下肢水肿 首发症状 转移癌 股动脉血栓形成 下肢动脉硬化 住院治疗 改善微循环 进行性加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