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囊损伤致兔股动脉血栓形成模型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春坚 黄峻 +3 位作者 杨国平 徐以南 陆琳 冯振卿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7-280,F003,共5页
目的 :观察兔股动脉缩窄与压力变化的关系 ,探讨用球囊损伤的方法建立兔股动脉血栓形成模型。方法 :新西兰兔 10只 ,用细尼龙线逐渐缩窄兔右股动脉至完全闭塞 ,记录缩窄程度与股动脉压力的变化。继之经右股动脉置入 2 .5mm×2 0 .0m... 目的 :观察兔股动脉缩窄与压力变化的关系 ,探讨用球囊损伤的方法建立兔股动脉血栓形成模型。方法 :新西兰兔 10只 ,用细尼龙线逐渐缩窄兔右股动脉至完全闭塞 ,记录缩窄程度与股动脉压力的变化。继之经右股动脉置入 2 .5mm×2 0 .0mm球囊剥脱血管内皮 ,抽出球囊后监测股动脉压力变化。球囊损伤前后取血检测血小板计数。对部分动物在血栓形成前后行股动脉造影。最后取受损节段血管作病理检查。结果 :①兔右侧股动脉缩窄 90 %时 ,其收缩压、脉压显著下降 ;进一步缩窄达 10 0 %时 ,脉压降为 0 ,同时舒张压、平均压也显著下降。②右侧股动脉收缩压、脉压在球囊损伤后 5min即显著下降 ;至损伤后 90min ,脉压降至 0 ,同时舒张压、平均压亦显著下降。③动脉造影及病理组织检查均证实球囊损伤后股动脉血栓形成 ,管腔完全闭塞。④球囊损伤后 2h血小板计数显著下降。结论 :球囊损伤可制成稳定、可靠的兔股动脉血栓形成模型 ,这在进行各种溶栓剂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研究时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球囊损伤 股动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微泡对兔股动脉血栓的促溶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区文超 修建成 +5 位作者 谢晋国 查道刚 刘俭 郝睿 宾建平 刘伊丽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6-538,共3页
目的探讨无溶栓药物条件下超声+微泡对血栓溶解的作用。方法建立12只兔双侧股动脉急性血栓模型,对其中6只经静脉注射白蛋白微泡,一侧动脉接受经皮超声(超声+微泡组)而另一侧接受无超声治疗(微泡组)。另外6只兔一侧动脉只接受超声治疗(... 目的探讨无溶栓药物条件下超声+微泡对血栓溶解的作用。方法建立12只兔双侧股动脉急性血栓模型,对其中6只经静脉注射白蛋白微泡,一侧动脉接受经皮超声(超声+微泡组)而另一侧接受无超声治疗(微泡组)。另外6只兔一侧动脉只接受超声治疗(超声组)而另一侧不接受任何处理(对照组)。结果单独超声治疗的6条动脉只有2条再通,接受超声+微泡治疗的6条动脉全部实现再通(P=0.014),微泡组和对照组动脉无再通。超声+微泡组动脉再通时间和残余血栓面积比值显著小于超声组(P=0.004,P=0.003 )。结论超声作用下经静脉注射微泡能有效促进在体动脉血栓溶解,这对临床急性血栓形成患者有潜在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微泡 股动脉血栓 促溶作用 超声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并发急性股动脉血栓形成1例
3
作者 施月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3-833,共1页
患者男.27岁,因右下肢怕冷、疼痛8年加重1周入院。患者自15岁开始吸烟,2001年因右下肢怕冷、疼痛于江苏省多家三甲医院均确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经长期治疗后病情控制尚可,1周前患者突觉右下肢怕冷、疼痛加重,右足麻木,间... 患者男.27岁,因右下肢怕冷、疼痛8年加重1周入院。患者自15岁开始吸烟,2001年因右下肢怕冷、疼痛于江苏省多家三甲医院均确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经长期治疗后病情控制尚可,1周前患者突觉右下肢怕冷、疼痛加重,右足麻木,间歇性跛行加重,静息痛明显,门诊治疗无效,收住入院。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股动脉血栓形成 急性 并发 间歇性跛行 右下肢 三甲医院 病情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射频消融术肝素抵抗致股动脉血栓一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菊 张东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3-403,共1页
患儿,女,3岁4个月,体重14.3k,因室性早搏于全麻下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患儿发育正常,无其他疾病史。术前检查:WBC10.12×10^9/L,Plt533×10^9/L,凝血酶原时间(PT)11.1S,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5S... 患儿,女,3岁4个月,体重14.3k,因室性早搏于全麻下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患儿发育正常,无其他疾病史。术前检查:WBC10.12×10^9/L,Plt533×10^9/L,凝血酶原时间(PT)11.1S,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5S,凝血酶时间(TT)22S,纤维蛋白原(FIB)2.56g/L;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正常。ECG示频发室早,心脏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肝素抵抗 股动脉血栓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心脏电生理检查 小儿 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腘动脉置管溶栓致股深动脉血栓形成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彦春 杨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243-2243,2248,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6岁,主因间歇性跛行2个月,加重伴静息痛10 d,于2011年4月11日入院。体温36.8℃,心率80/min,呼吸18/min,血压140/80 mmHg。左小腿及左足皮温低,变温带位于膝关节下方,足背皮色暗红,第1足趾皮色发黑。左腘动脉、足...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6岁,主因间歇性跛行2个月,加重伴静息痛10 d,于2011年4月11日入院。体温36.8℃,心率80/min,呼吸18/min,血压140/80 mmHg。左小腿及左足皮温低,变温带位于膝关节下方,足背皮色暗红,第1足趾皮色发黑。左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未触及,左股动脉搏动可触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管溶栓 动脉血栓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股动脉穿刺的严重并发症 被引量:8
6
作者 戚跃勇 戴书华 +3 位作者 邹利光 黄岚 周政 谭开彬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7期509-511,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股动脉穿刺的一些严重并发症。方法 :由 2名有经验的介入医师对 48例股动脉穿刺点严重并发症进行共同分析 ,并达成一致意见。结果 :股动脉穿刺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0 .46% ,其中股动脉血栓 18例( 3 7.5 0 % ) ,股动脉夹... 目的 :探讨经皮股动脉穿刺的一些严重并发症。方法 :由 2名有经验的介入医师对 48例股动脉穿刺点严重并发症进行共同分析 ,并达成一致意见。结果 :股动脉穿刺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0 .46% ,其中股动脉血栓 18例( 3 7.5 0 % ) ,股动脉夹层 16例 ( 3 3 .3 3 % ) ,假性动脉瘤 10例 ( 2 0 .83 % ) ,股动脉严重痉挛 2例 ( 4 .17% ) ,股动脉穿破 2例( 4 .17% )。结论 :利用透视指导 ,轻柔的操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动脉穿刺 并发症 血管内介入治疗 麻醉方式 股动脉血栓 动脉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双下肢水肿为首发症状的转移癌1例
7
作者 陈克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68-1368,共1页
患者男,71岁,有脑梗死病史5年,因“右下肢痛.左小腿肿胀1个月”.以“动脉闭塞硬化症及丹毒”于2011年7月19日在某医院血管外科住院治疗.期间查彩超提示双下肢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右下肢股动脉血栓形成。给予抗凝、扩管、抗感染... 患者男,71岁,有脑梗死病史5年,因“右下肢痛.左小腿肿胀1个月”.以“动脉闭塞硬化症及丹毒”于2011年7月19日在某医院血管外科住院治疗.期间查彩超提示双下肢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右下肢股动脉血栓形成。给予抗凝、扩管、抗感染,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后,患肢疼痛减轻。出院后左下肢水肿进行性加重,并渐进出现双下肢水肿.于2011年9月7日因排尿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下肢水肿 首发症状 转移癌 股动脉血栓形成 下肢动脉硬化 住院治疗 改善微循环 进行性加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