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农村股分合作制之我见
- 1
-
-
作者
王顺如
-
机构
成都行政学院经济管理教研部
-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20-22,共3页
-
文摘
农村股分合作制之我见王顺如一、农村股份合作制产生的客观必然性改革开放15年来,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调整和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搞活了农村经济,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但同时...
-
关键词
股份合作制企业
股分合作制
农村股份合作制
农村经济
股份制
健康发展
生产要素
资产评估
影响和制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分类号
F321.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股分合作制基础问答(二)
- 2
-
-
作者
王福占
郭恒
-
机构
省农机局
-
出处
《河北农机》
1994年第5期6-6,共1页
-
文摘
股分合作制基础问答(二)六、股份合作制有哪些特征一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在企业内直接结合,企业员工具有劳动者、投资者双重身份,既按劳分配,又按股分红。二是企业资产折股记帐,没有股票。入股者的股权能继承但不能转让。这种经济形式,既有股份制的因素,又有合作制...
-
关键词
股分合作制
股份合作制企业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资产评估
乡镇农机站
帐面价值
资产净值
评估小组
多种经济成份
-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一条强县富民的有效途径
- 3
-
-
作者
吴榜重
-
机构
河南省财政厅
-
出处
《农村农业农民》
1995年第3期18-18,共1页
-
文摘
河南省新密市的农民股份合作制企业,很有创新,是一条培植财源、强县富民的有效途径。新密市从1984年起,逐步把原有乡镇企业改为农民股份合作制企业。这一改革,促进了三个方面的飞跃。一是财政收入由1983年的2397万元到1994年跃为9104万元,增长3.8倍;二是增强了以工补农的经济实力。近三年(1991—1993年)从乡镇企业利润中提取1亿多元以工补农资金,其中用于农村社会性支出2062万元,用于农业基础设施7976万元;三是为乡村企业的巩固与发展带来了生机。仅从1984年改为股分合作制的10个乡村企业来看,当时集体财产作价入股236.6万元,职工集资入股126.7万元(占总股金的34.1%),合计363.3万元。截止1993年底。
-
关键词
股份合作制企业
新密市
有效途径
以工补农
乡村企业
股金
三个方面
农业基础设施
股分合作制
乡镇企业
-
分类号
F32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