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股东本位——阿里巴巴公司“合伙人”制度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珺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7-116,共10页
阿里巴巴公司以"合伙人"架构在海外上市,这迅速成为业界关注的一个焦点。这种"合伙人"制度其实涉及公司法中一个长久争论的话题,即公司法是否应当奉行股东本位的理念。无论是检视法律逻辑,还是考察实际功效,股东本... 阿里巴巴公司以"合伙人"架构在海外上市,这迅速成为业界关注的一个焦点。这种"合伙人"制度其实涉及公司法中一个长久争论的话题,即公司法是否应当奉行股东本位的理念。无论是检视法律逻辑,还是考察实际功效,股东本位均优于其他可选项。我国公司法应坚守股东本位,将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公司的目标,将公司的控制权归属于股东。同时,公司法可作类型化处理,对于封闭公司,授权"合伙人"决定公司董事人选,属于股东处分自身权利,不会损害第三人的利益或社会公众利益,法律无禁止必要;对于公众公司,股权会比较分散,为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保障公司稳健运行,应当对此设立禁止性规范,即使"合伙人"公司制度得到全体股东同意也不得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本位 利益相关者 公司治理 合伙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内部权力配置的股东本位模式评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汪青松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2-257,共6页
传统的所有者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及其股东"同质化"假定使得公司内部权力配置的股东本位模式具有其形式上的合理性;公司立法所赋予股东的某些特殊权利和资格也极易被解读为实在法采纳股东本位模式的有力佐证。但通过对股东... 传统的所有者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及其股东"同质化"假定使得公司内部权力配置的股东本位模式具有其形式上的合理性;公司立法所赋予股东的某些特殊权利和资格也极易被解读为实在法采纳股东本位模式的有力佐证。但通过对股东本位模式的理论基础、实在法依据和内在缺陷的剖析与反思,将会发现其理论之基绝非坚不可摧,实在法佐证只是臆断误读,而其内在诸多缺陷也表明股东本位模式无法成为公司内部权力配置的最佳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本位 公司内部权力 剩余索取权 股东“异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变迁的法律思考
3
作者 王红 宋玲玲 吴丽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6-139,共4页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公司理念的不断更新,公司治理结构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因此,我国公司法的修改应当把握时代和现实的脉搏,用法律条文明确公司发展中各方主体的利益诉求,使之达到和谐的平衡状态,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公司法的规范和调整...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公司理念的不断更新,公司治理结构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因此,我国公司法的修改应当把握时代和现实的脉搏,用法律条文明确公司发展中各方主体的利益诉求,使之达到和谐的平衡状态,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公司法的规范和调整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人治理结构 股东本位 制度变迁 传统公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企业利益相关者责任 被引量:8
4
作者 王雄元 《财会月刊(合订本)》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A期6-7,共2页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企业能力理论 股东本位 顾客资产观 公司治理 剩余索取权 人力资本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