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噬介导肠黏膜屏障维持肠道稳态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4
1
作者 方健松 马媛萍 +1 位作者 刘畅 张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67-1369,共3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胃肠道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IBD发病率和患病率总体呈...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胃肠道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IBD发病率和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已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生产力。研究证实,肠道黏膜屏障改变与IBD的发生密切相关,而自(autophagy)在维护肠黏膜屏障及防止IBD的发生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黏膜屏障 道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 黏膜机械屏障 CASPASE 肠黏膜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肠上皮屏障中非编码RNAs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海珍 李步高 高鹏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33-1340,共8页
哺乳动物肠上皮是一种拥有快速自我更新能力的组织,在维持机体免疫稳态与肠道应激后的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源于隐窝底部的多能肠干细胞不断进行增殖、迁移与分化,并沿隐窝?绒毛轴向上移动,从而维持肠上皮完整性。该过程受严格而复... 哺乳动物肠上皮是一种拥有快速自我更新能力的组织,在维持机体免疫稳态与肠道应激后的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源于隐窝底部的多能肠干细胞不断进行增殖、迁移与分化,并沿隐窝?绒毛轴向上移动,从而维持肠上皮完整性。该过程受严格而复杂的基因调控网络参与。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肠上皮完整性受到广泛的非编码RNA的调控,主要包括肠黏膜再生、保护与上皮屏障功能等方面。本文重点讨论了两类非编码RNA(包括microRNAs和lncRNAs)转录后调控肠上皮屏障功能的研究进展。其中,miR?503、miR?146和lnc?uc.173、lnc?SPRY4?IT1、lnc?plncRNA1、lnc?Gata6等,能够促进肠黏膜的更新,增强上皮屏障功能;相反,miR?222、miR?29b、miR?195和lnc?H19与lnc?BC012900等,抑制肠上皮再生并破坏肠上皮屏障功能。miRNAs、mRNAs与lncRNAs间构成复杂的分子网络,共同调控肠上皮稳态。深入研究与肠上皮相关的miRNAs和IncRNAs分子及其作用机制,探寻引起肠黏膜炎症的关键分子靶标,为肠道炎症临床诊治提供新方向与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RNA 黏膜再生 屏障功能 上皮稳态 肠黏膜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背根神经节内BK_(Ca)参与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颜秀娟 陈胜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92-1895,共4页
持续存在的消化道黏膜低度炎症是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发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而内脏高敏感是PI-IBS症状产生的核心机制。脊髓传入神经通路神经元兴奋性增高所致感觉易化是内脏伤害性感受异常的最关键动因,但其机制未明。综合... 持续存在的消化道黏膜低度炎症是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发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而内脏高敏感是PI-IBS症状产生的核心机制。脊髓传入神经通路神经元兴奋性增高所致感觉易化是内脏伤害性感受异常的最关键动因,但其机制未明。综合新近研究提示,慢性炎症状态下,脊髓传入神经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细胞膜处的大电导Ca^(2+)激活K^(+)通道(BK_(Ca))可通过改变神经元兴奋性而参与胃肠内脏感觉的调控,在PI-IBS内脏高敏感反应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激综合征 内脏高敏感 肠黏膜炎症 脊髓背根神经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貂病毒性肠炎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英海 张英曼 +2 位作者 朱秋艳 马永兴 毕迎春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7年第1期10-11,共2页
水貂病毒性肠炎又称水貂传染性肠炎,是由水貂细小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以胃肠黏膜炎症、腹泻、粪便中含有多量黏液和灰白色脱落的肠黏膜、白细胞高度减少为特征。幼龄水貂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流行时可造成巨大损失,是... 水貂病毒性肠炎又称水貂传染性肠炎,是由水貂细小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以胃肠黏膜炎症、腹泻、粪便中含有多量黏液和灰白色脱落的肠黏膜、白细胞高度减少为特征。幼龄水貂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流行时可造成巨大损失,是世界上公认的危害水貂饲养业比较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貂病毒性 细小病毒 病毒性传染病 肠黏膜炎症 流行病学调查 急性传染 时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