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0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荠宁黄酮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拮抗肠上皮细胞凋亡改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
1
作者 储菲 陈孝华 +2 位作者 宋博文 杨晶晶 左芦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9-828,共10页
目的探讨苏荠宁黄酮(MOS)改善实验性结肠炎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通过C57BL/6J小鼠饮用2.5%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实验性结肠炎,并采用腹腔注射MOS(200 mg/kg)进行干预。实验小鼠共分为4组(n=6):WT、WT+MOS、DSS和DSS+MOS组,通过检测小鼠... 目的探讨苏荠宁黄酮(MOS)改善实验性结肠炎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通过C57BL/6J小鼠饮用2.5%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实验性结肠炎,并采用腹腔注射MOS(200 mg/kg)进行干预。实验小鼠共分为4组(n=6):WT、WT+MOS、DSS和DSS+MOS组,通过检测小鼠体质量、结肠长度、HE染色、肠屏障功能和TUNEL染色来评估MOS对拮抗结肠炎和肠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体外通过脂多糖(LPS,100μg/mL)刺激小鼠结肠类器官,并采用MOS(120μmol/L)进行干预。体外实验共分为4组:Control、Control+MOS、LPS和LPS+MOS组,以评估MOS对LPS诱导的肠屏障损伤和炎症反应的药理作用。网络药理学分析MOS作用的功能学途径和分子机制,并联合免疫印迹检测验证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其调控机制。结果体内实验表明MOS治疗改善DSS小鼠的体质量减轻(P<0.05)、DAI评分(P<0.05)、结肠缩短(P<0.05)、结肠组织炎症评分(P<0.05)和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和IFN-γ,P<0.05)的表达。肠屏障功能检测表明,MOS治疗降低血中的FITC-Dextran(P<0.05)和I-FABP的浓度,并增加了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ZO-1和claudin-1,P<0.05)。体外实验显示MOS治疗能够改善LPS诱导的结肠类器官的炎症因子水平和肠上皮细胞屏障的损伤(P<0.05)。免疫印迹结果表明,MOS干预在体内和体外都下调C-caspase3和BAX的表达(P<0.05),并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P<0.05)。机制分析表明,DSS小鼠结肠组织和LPS刺激的结肠类器官的PI3K和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都被MOS抑制(P<0.05)。结论MOS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抑制肠上皮细胞凋亡,从而改善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并缓解实验性结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 苏荠宁黄酮 上皮细胞 PI3K/AKT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二酚通过BRD4/AMPK/mTOR信号通路拮抗双酚A诱导的猪肠上皮细胞凋亡和自噬
2
作者 侯宛辰 徐童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19-1933,共15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大麻二酚(cannabidiol, CBD)通过BRD4/AMPK/mTOR信号通路缓解双酚A(bisphenol A,BPA)导致的猪肠上皮细胞(pig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IPEC-J2)的凋亡和自噬的作用机制。首先通过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筛选出BPA对IP... 本研究旨在探究大麻二酚(cannabidiol, CBD)通过BRD4/AMPK/mTOR信号通路缓解双酚A(bisphenol A,BPA)导致的猪肠上皮细胞(pig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IPEC-J2)的凋亡和自噬的作用机制。首先通过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筛选出BPA对IPEC-J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和CBD对BPA的最适拮抗剂量。用分组比较方法,将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BPA组(150μmol·L^(-1)BPA)、BPA+CBD组(150μmol·L^(-1)BPA+10μmol·L^(-1)CBD)、BPA+CBD+CQ组(150μmol·L^(-1)BPA+10μmol·L^(-1)CBD+20μmol·L^(-1)CQ)和CBD(10μmol·L^(-1)CBD)组。通过AO/EB染色法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IPEC-J2细胞的凋亡率;通过DCFH-DA法检测细胞中ROS水平;通过氧化应激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水平;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LC3-Ⅱ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来检测细胞凋亡、自噬、肠紧密连接蛋白和BRD4/AMPK/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经150μmol·L^(-1)BPA处理,IPEC-J2细胞凋亡和自噬水平均升高,经10μmol·L^(-1)CBD处理后,细胞凋亡和自噬水平均降低;CBD可以显著下调由BPA引起的ROS和MDA水平升高(P<0.05),上调BPA引起的GSH-Px活性降低(P<0.05);CBD可以显著下调由BPA引起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和caspase-3)、细胞自噬相关基因(P62、LC3-Ⅱ/LC3-Ⅰ和ATG5)和BRD4/AMPK/mTOR通路(AMPK)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上调BPA引起的LAMP1、Bcl-2、BRD4、mTOR、ZO-1和Claudin-1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免疫荧光结果表明,CBD可以显著降低由BPA所诱导的IPEC-J2细胞LC3-Ⅱ的表达与分布(P<0.05)。综上所述,CBD可以缓解BPA导致的IPEC-J2细胞氧化应激,进而通过BRD4/AMPK/mTOR信号通路拮抗BPA诱导的IPEC-J2细胞凋亡和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大麻二酚 上皮细胞 细胞 细胞自噬 BRD4/AMPK/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二酚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和凋亡的抑制作用
3
作者 常欣欣 黄鑫 +4 位作者 范港 杨佳欣 张伟伟 杨清竹 田哲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9,共10页
[目的]研究大麻二酚(CBD)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HC11)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试验将HC11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和不同浓度CBD+LPS共处理组(CBD浓度分别为2、4、6μmol/L)。对照组细胞仅加入培养液,LPS组加入LP... [目的]研究大麻二酚(CBD)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HC11)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试验将HC11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和不同浓度CBD+LPS共处理组(CBD浓度分别为2、4、6μmol/L)。对照组细胞仅加入培养液,LPS组加入LPS处理,CBD+LPS共处理组用不同浓度CBD预处理1 h后加入LPS,24 h后收集各组细胞样品。利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中炎症因子含量;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细胞炎症因子及核因子κB(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AnnexinV-FITC/碘化丙啶(PI)和JC-1染色法分别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含量及mRNA表达水平均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P<0.05),NF-κB p65、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NK)的mRNA表达量和蛋白磷酸化水平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P<0.05)。与LPS组相比,不同浓度CBD与LPS共处理后细胞中TNF-α、IL-1β、IL-6含量及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NF-κB p65、IκBα、ERK、p38、JNK的mRNA表达量和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组HC11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0.05)。与LPS组相比,4μmol/L CBD和LPS共处理后,HC11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LPS诱导的小鼠HC11细胞炎症及凋亡模型中,适宜浓度CBD能抑制NF-κB和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来缓解炎症反应;同时能降低LPS诱导的HC11细胞凋亡率、上调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从而抑制细胞凋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二酚 脂多糖 小鼠乳腺上皮细胞 炎症反应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而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4
作者 慕佳璐 冷玉芳 +1 位作者 马小杰 孔令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12-1217,共6页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SV)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sham组、造模(I/R)组、给药(I/R+RSV)组和抑制剂(I/R+RSV+Wnt/β-catenin抑制剂XAV939)组,每组6...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SV)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sham组、造模(I/R)组、给药(I/R+RSV)组和抑制剂(I/R+RSV+Wnt/β-catenin抑制剂XAV939)组,每组6只。I/R组、给药组和抑制剂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 min,恢复灌注2 h建立肠I/R损伤模型,sham组仅分离血管不夹闭。给药组和抑制剂组于造模前5 d,每天腹腔注射15 mg/kg RSV,其余两组腹腔注射等量0.1%二甲基亚砜。抑制剂组于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10 mg/kg的XAV939。再灌注2 h后获取肠组织,之后处死小鼠。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肠组织病理变化,Chiu评分标准对小鼠肠组织进行病理损伤评估;TUNEL法测定肠黏膜细胞凋亡情况,计算细胞凋亡指数(AI);ELISA法检测二胺氧化酶(DAO)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Wnt3a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Chiu评分升高;小鼠肠组织DAO水平和AI升高(P<0.05);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Wnt3a和β-catenin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I/R组相比,给药组Chiu评分降低;小鼠肠组织DAO水平和AI降低(P<0.05);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cl-2、Wnt3a和β-catenin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给药组相比,抑制剂组Chiu评分升高;小鼠肠组织DAO水平和AI升高(P<0.05);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Wnt3a和β-catenin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白藜芦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缺血再灌注损伤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奈酚在H_(2)O_(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5
作者 李亚楠 孙朝晖 +3 位作者 王海燕 左建霞 赵娴 刘明琦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究山奈酚在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人晶状上皮细胞氧化损伤、凋亡中的作用,以及对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与激活因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晶状上皮细胞HLE-B3并分为:空白组(不做干预处理)... 目的探究山奈酚在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人晶状上皮细胞氧化损伤、凋亡中的作用,以及对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与激活因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晶状上皮细胞HLE-B3并分为:空白组(不做干预处理)、模型组(400μmol·L^(-1) H_(2)O_(2))、山奈酚组(400μmol·L^(-1) H_(2)O_(2)+40μmol·L^(-1)山奈酚)、AG490组(400μmol·L^(-1) H_(2)O_(2)+50μmol·L^(-1) 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AG490)、抑制剂组(400μmol·L^(-1) H_(2)O_(2)+40μmol·L^(-1)山奈酚+50μmol·L^(-1) AG490)和激活剂组(400μmol·L^(-1) H_(2)O_(2)+40μmol·L^(-1)山奈酚+0.5μmol·L^(-1) 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剂C-A1)。干预24 h后,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测定细胞凋亡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试剂盒检测MDA、SOD水平;Western blot测定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JAK2、STAT3、磷酸化JAK2(p-JAK2)和磷酸化STAT3(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凋亡率、MDA、Caspase-3及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SOD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与模型组相比,山奈酚组和AG490组细胞凋亡率、MDA、Caspase-3及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SOD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与山奈酚组相比,抑制剂组细胞凋亡率、MDA、Caspase-3及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SOD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激活剂组细胞凋亡率、MDA、Caspase-3及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SOD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结论山奈酚能够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发挥减轻H_(2)O_(2)诱导的HLE-B3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并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晶状体上皮细胞 山奈酚 过氧化氢 JAK2/STAT3通路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VMA21靶向miR-497-5p/MUC1轴对LPS诱导的肺上皮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6
作者 刘国元 刘宇花 杨旭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2-350,共9页
目的:探究环状RNA VMA21(circVMA21)是否靶向miR-497-5p/黏蛋白(MUC1)影响LPS诱导的肺上皮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和细胞凋亡。方法:肺上皮细胞A549分为Con组(对照)、LPS组(LPS损伤)、LPS+pcDNA组、LPS+pcDNA-circ VMA21组、LPS+anti-miR-NC组... 目的:探究环状RNA VMA21(circVMA21)是否靶向miR-497-5p/黏蛋白(MUC1)影响LPS诱导的肺上皮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和细胞凋亡。方法:肺上皮细胞A549分为Con组(对照)、LPS组(LPS损伤)、LPS+pcDNA组、LPS+pcDNA-circ VMA21组、LPS+anti-miR-NC组、LPS+anti-miR-497-5p组、LPS+pcDNA-circVMA21+miR-NC组、LPS+pcDNA-circVMA21+miR-497-5p组。qRT-PCR测定circVMA21和miR-497-5p表达,ELISA测定炎症因子IL-6、IL-1β和TNF-α表达,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测定MUC1、TLR4/NF-κB通路和凋亡相关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测定circVMA21与miR-497-5p、miR-497-5p与MUC1的靶向关系。结果:与Con组比较,LPS组肺上皮细胞中circVMA21、MUC1表达量减少,miR-497-5p表达量、IL-6、IL-1β、TNF-α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和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及TLR4、p-NF-κB p65/NF-κB p65表达增加(P<0.05)。与LPS+pcDNA组比较,LPS+pcDNA-circVMA21组肺上皮细胞中circVMA21、MUC1表达升高,IL-6、IL-1β、TNF-α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和蛋白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及TLR4、p-NF-κB p65/NF-κB p65表达降低(P<0.05)。circVMA21靶向调控miR-497-5p表达。与LPS+anti-miR-NC组比较,LPS+anti-miR-497-5p组肺上皮细胞中MUC1表达升高,IL-6、IL-1β、TNF-α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和蛋白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及TLR4、p-NF-κB p65/NF-κB p65表达量降低(P<0.05)。miR-497-5p靶向调控MUC1表达。与LPS+pcDNA-circVMA21+miR-NC组比较,LPS+pcDNA-circVMA21+miR-497-5p组肺上皮细胞中MUC1表达降低,IL-6、IL-1β、TNF-α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和蛋白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及TLR4、p-NF-κB p65/NF-κB p65表达升高(P<0.05)。结论:circVMA21可能通过靶向下调miR-497-5p促进MUC1表达,抑制TLR-4/NF-κB通路活化,进而减少LPS诱导的肺上皮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 circVMA21 miR-497-5p 黏蛋白1 炎症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前胡苷通过抑制肠上皮细胞焦亡改善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
7
作者 黄菊 殷丽霞 +4 位作者 牛民主 耿志军 左芦根 李静 胡建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1-268,共8页
目的探讨天然植物单体紫花前胡苷(Nod)对克罗恩病(CD)样结肠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脂多糖和三磷酸腺苷(ATP)联合诱导的结肠类器官焦亡模型,通过检测焦亡关键调节因子、通透性和促炎因子,探讨Nod对细胞焦亡、肠道屏障功能和炎... 目的探讨天然植物单体紫花前胡苷(Nod)对克罗恩病(CD)样结肠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脂多糖和三磷酸腺苷(ATP)联合诱导的结肠类器官焦亡模型,通过检测焦亡关键调节因子、通透性和促炎因子,探讨Nod对细胞焦亡、肠道屏障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以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干预小鼠为CD动物模型,通过检测体质量、DAI评分、组织病理学分析、炎症评分、肠屏障功能和肠上皮细胞焦亡,探讨Nod对CD样结肠炎的治疗效果。通过网络药理学和体内、体外实验验证探索Nod保护肠上皮细胞焦亡的潜在机制。结果脂多糖和ATP诱导的结肠类器官经Nod干预后显著抑制NLRP3、GSDMD-N、cleaved caspase-1和caspase-11的表达,改善肠道FITC-dextran(FD4,4000)通透性,以及降低IL-1β和IL-18水平(P<0.05)。在TNB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中,Nod治疗后能缓解小鼠体质量下降幅度、降低DAI评分、改善炎症细胞浸润和炎症评分(P<0.05),并降低血清中FD4、I-FABP的含量与细菌移位至肠系膜淋巴结、脾和肝脏中比例(P<0.05)。Nod可抑制小鼠肠黏膜中NLRP3、GSDMD-N、cleaved caspase-1和caspase-11的表达(P<0.05)。网络药理学预测分析显示,Nod抗结肠炎可能与PI3K/Akt通路有关;体内外实验证实,Nod抑制PI3K/Akt通路的激活,且PI3K/Akt通路的激活剂(IGF-1)逆转了Nod对肠上皮细胞焦亡和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Nod至少部分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传导拮抗肠上皮细胞的焦亡,从而保护肠屏障功能和改善CD样结肠炎,有望成为一种新的CD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紫花前胡苷 细胞 上皮细胞 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武汤对脂多糖诱导的肾小球上皮细胞炎症、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
8
作者 王曼非 柴希 +4 位作者 高夏夏 储开博 张育敏 田岳凤 何丽清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5-993,共9页
目的基于Nrf2/HO-1信号通路探讨真武汤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人肾小球上皮细胞(human glomerular epithelial cells,HGEC)炎症、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用LPS(1.0 mg·L^(-1))处理HGEC 24 h构建氧... 目的基于Nrf2/HO-1信号通路探讨真武汤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人肾小球上皮细胞(human glomerular epithelial cells,HGEC)炎症、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用LPS(1.0 mg·L^(-1))处理HGEC 24 h构建氧化损伤模型,在此基础上加入2.5%、5%、10%真武汤含药血清联合处理为真武汤低、中、高剂量组,并设正常组;采用MTT法和LDH法检测细胞活性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中TNF-α、IL-6、IL-10、SOD、CAT、GSH-Px、ROS和MDA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分别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caspase-3、caspase-9及Nrf2/HO-1通路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GEC炎性因子含量升高,氧化应激反应和细胞凋亡加重;经真武汤各剂量组干预后,HGEC炎性水平降低,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上调了Nrf2/HO-1信号通路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真武汤能够保护HGEC减缓LPS诱导的炎症和氧化损伤,改善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汤 肾小球上皮细胞 脂多糖 炎症 氧化应激 Nrf2/HO-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调方调控Rho/ROCK信号通路对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小鼠肠上皮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乾 王帝 +5 位作者 张定一 贾赛蕾 王丽辉 曹玉净 李鲜 李燕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4,共9页
目的探讨炎调方调控Rho/ROCK信号通路对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小鼠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7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和造模小鼠。除空白组、假手术组外,各组小鼠均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um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 目的探讨炎调方调控Rho/ROCK信号通路对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小鼠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7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和造模小鼠。除空白组、假手术组外,各组小鼠均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um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构建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炎调方低、中、高剂量组和ROCK抑制剂组。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回肠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IL-1β、IL-6、TNF-α、IL-10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PCNA、Ki-67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回肠组织凋亡指标cleaved caspase3蛋白、Bax蛋白表达;RT-qPCR检测小鼠回肠组织ROCK mRNA、MLC mRNA表达。结果较空白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Chiu’s病理评分、促炎介质(IL-1β、IL-6、TNF-α)水平、cleaved caspase3蛋白、Bax蛋白、ROCK mRNA、MLC mRNA水平升高(P<0.05),而抑炎介质(IL-10)水平和回肠组织中PCNA、Ki-67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炎调方各组随着剂量增加,回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其Chiu’s病理评分、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cleaved caspase3蛋白、Bax蛋白、ROCK mRNA、MLC mRNA的表达降低(P<0.05),而IL-10水平、回肠组织中PCNA、Ki-67表达升高(P<0.05)。结论炎调方可能通过调控Rho/ROCK信号通路抑制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小鼠的肠上皮细胞凋亡,从而具有减轻肠道组织炎症反应,最终达到防止肠黏膜组织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急性胃损伤 上皮细胞 RHO/ROCK信号通路 炎调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发性肝衰竭小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红丽 吕飒 刘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3-224,226,共3页
目的:研究暴发性肝衰竭小鼠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探讨重症肝炎并发自发性腹膜炎发病机制。方法: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及D-氨基半乳糖(D-GalN)制造暴发性肝衰竭小鼠模型;生化法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各组动物各时点取大、小肠组织进... 目的:研究暴发性肝衰竭小鼠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探讨重症肝炎并发自发性腹膜炎发病机制。方法: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及D-氨基半乳糖(D-GalN)制造暴发性肝衰竭小鼠模型;生化法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各组动物各时点取大、小肠组织进行光、电镜观察;缺口末端标记(TUNEL)检测肠组织凋亡。结果:实验各组动物各时点光镜下肠黏膜上皮细胞均保持完整,电镜观察实验组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肝衰竭组在9 h和12 h肠上皮凋亡细胞明显增加。结论: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暴发性肝衰竭时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小鼠 黏膜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ertiamarin通过抑制肠上皮细胞细胞凋亡改善TNBS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
11
作者 刘硕 李静 吴兴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45-1552,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Swertiamarin(STM)通过拮抗肠上皮细胞凋亡改善CD样结肠炎的作用和机制。方法体外建立TNF-α刺激的Caco-2细胞凋亡模型,分为3组:对照组(Con)、TNF-α刺激组(TNF-α)和STM干预组(STM),通过Tunel染色、免疫印迹、免疫...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Swertiamarin(STM)通过拮抗肠上皮细胞凋亡改善CD样结肠炎的作用和机制。方法体外建立TNF-α刺激的Caco-2细胞凋亡模型,分为3组:对照组(Con)、TNF-α刺激组(TNF-α)和STM干预组(STM),通过Tunel染色、免疫印迹、免疫荧光和上皮电阻检测等方法,评估STM对细胞凋亡和屏障功能的影响。体内建立TNBS诱导的CD样结肠炎小鼠模型,分为3组:WT、TNBS和STM组,利用小鼠体质量变化、疾病活动指数评分、炎症评分和黏膜组织中炎症因子含量分析STM对结肠炎的作用;通过通透性、细菌移位率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与定位观察STM对肠屏障功能的影响;使用Tunel染色和免疫印迹检测凋亡相关蛋白水平评估STM对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体内外研究验证PI3K/AKT通路在STM抗肠上皮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结果体外研究中TUNEL染色结果显示,STM显著得减少TUNEL着色的Caco-2细胞的比例(P<0.05);免疫印迹数据显示,STM组中cleavedcaspase3和Bax的表达低于TNF-α组(P<0.05),而Bcl2的水平则增高(P<0.05);肠屏障完整性和功能检测显示,STM恢复了TEER值(P<0.05)、促进了紧密连接蛋白(ZO1和claudin 1)的定位正常化和表达水平的上调(P<0.05),以及抑制了促炎因子(IL-6和CCL3)的表达(P<0.05)。体内研究显示STM能缓解结肠炎和肠屏障功能障碍,具体表现为体重下降、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炎症评分和促炎因子(IL-6和CCL3)释放以及肠屏障通透性、结肠TEER、细菌移位和紧密连接蛋白(ZO1和Claudin-1)定位与表达均得到了改善(P<0.05)。机制上,STM在体和体外均抑制了p-PI3K和p-AKT的表达(P<0.05),且PI3K/AKT通路的激活剂(740YP)阻遏了STM抗TNF-α诱导的Caco-2凋亡作用(P<0.05)。结论STM至少部分是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的激活,拮抗肠上皮细胞细胞的凋亡,进而改善肠屏障功能障碍和实验性结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屏障 上皮细胞 SWERTIAMARIN PI3K/AKT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S积聚在黄曲霉毒素B_(1)诱导仔猪空肠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曼 王艳慧 +5 位作者 李寒笑 刘恩赐 李庆豪 于瑞 罗琴 金鑫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57-3866,共10页
【目的】探究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诱导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对猪空肠上皮细胞(IPEC-J2)凋亡的影响,为AFB_(1)致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0、20、40、60、80和100μg/mL AFB_(1)刺激细胞12 h,使用CCK-8试... 【目的】探究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诱导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对猪空肠上皮细胞(IPEC-J2)凋亡的影响,为AFB_(1)致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0、20、40、60、80和100μg/mL AFB_(1)刺激细胞12 h,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以确定AFB_(1)对IPEC-J2细胞的毒性作用;使用0、10、20、30μg/mL AFB_(1)刺激细胞后采用ROS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细胞内ROS产生情况;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细胞内凋亡通路相关的关键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并采用ROS抑制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处理细胞后检测AFB_(1)对细胞内凋亡因子表达的影响情况。【结果】0~20μg/mL AFB_(1)对细胞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但随着AFB_(1)浓度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PEC-J2细胞活性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P<0.01)。ROS免疫荧光分析结果显示,ROS含量与AFB_(1)浓度呈高度依赖性,且随着AFB_(1)浓度的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细胞内ROS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当AFB_(1)浓度为20μg/mL时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当AFB_(1)浓度为30μg/mL时Caspase-3和Bax/Bcl-2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Bax和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AFB_(1)单独处理组相比,使用ROS抑制剂NAC预处理细胞后加入AFB_(1),凋亡因子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显著下降趋势(P<0.05)。【结论】AFB_(1)可促进IPEC-J2细胞凋亡因子Bax、Bcl-2和Caspase-3的上调,并且这一过程与细胞内ROS的积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_(1) 活性氧 细胞 猪空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钱苷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抑制烧伤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发挥肠黏膜结构保护作用的机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温海玲 孟祥熙 +1 位作者 杨景哲 肖长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53-1358,共6页
目的 探讨马钱苷对烧伤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作用以及对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途径、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8~12周龄,随机分为对照组、烧伤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连续7 d灌胃给予生理盐水(50 mg... 目的 探讨马钱苷对烧伤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作用以及对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途径、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8~12周龄,随机分为对照组、烧伤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连续7 d灌胃给予生理盐水(50 mg/kg)后假烧伤处理,烧伤组伤前连续7 d给予生理盐水(50 mg/kg)后烧伤处理,干预组伤前连续7 d灌胃给予马钱苷(50 mg/kg)后烧伤处理。烧伤24 h安乐处死大鼠,手术切取肠组织标本,HE染色观察小肠组织病理改变并评分,透射电镜观察小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小肠黏膜细胞增殖与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小肠组织中ERS相关蛋白以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3组大鼠的病变、炎症、病变范围、隐窝破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干预组各评分低于烧伤组,高于对照组(P <0.05)。烧伤组的小肠组织上皮细胞凋亡情况较干预组严重,且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干预组(P <0.05)。干预组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ax、RNA依赖性蛋白样内质网激酶(PERK)、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C/EBP同源蛋白(CHOP)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低于烧伤组,而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高于烧伤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马钱苷可减轻烧伤大鼠肠上皮组织病理损害,保护肠黏膜结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肠上皮细胞ERS途径以及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苷 内质网应激 上皮细胞 黏膜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蛹变态期的中肠发育变化观察及细胞凋亡与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检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丽 陈安健 +3 位作者 王艺 胡丹 杨梅 柴春利 《蚕学通讯》 2024年第1期6-11,共6页
为探究家蚕中肠在蛹变态过程中的形态发育变化,于家蚕5龄幼虫期、蛹期及蛾期以24h为间隔,对其中肠进行解剖观察,结果显示:家蚕5龄幼虫的中肠为长圆筒形,在食桑期呈绿色、膨大的管状,进入熟蚕期停止食桑后,中肠开始变黄、缩短;在熟蚕营... 为探究家蚕中肠在蛹变态过程中的形态发育变化,于家蚕5龄幼虫期、蛹期及蛾期以24h为间隔,对其中肠进行解剖观察,结果显示:家蚕5龄幼虫的中肠为长圆筒形,在食桑期呈绿色、膨大的管状,进入熟蚕期停止食桑后,中肠开始变黄、缩短;在熟蚕营茧化蛹的过程中,中肠持续缩短、变小,并随着发育时期的延长,最终呈椭圆形颗粒状,表面颜色由浅黄色变为棕黄色。进一步观察家蚕不同发育时期中肠组织的石蜡切片,发现幼虫中肠细胞在进入蛹变态期发生了多次凋亡与再生的过程,在上蔟3~4d、上蔟7~8d、上蔟12d~蛾期都形成了新的中肠上皮细胞,这些新的中肠上皮细胞可能是由再生细胞分化更新而来的。对家蚕中肠组织中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1、BmDredd)与自噬基因(Atg1、Atg13)表达模式的检测结果显示,Caspase-1、BmDredd在上蔟2d、7d、12d的表达量均降低,Atg1、Atg13在上蔟7d、9d、12d的表达量均降低,表明在家蚕的这些变态发育时期,其中肠细胞的凋亡受到了抑制,与切片观察新的中肠上皮细胞形成时期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呈现了家蚕中肠在蛹变态时期的发育变化过程,说明家蚕幼虫的中肠在蛹发育变态过程中并未彻底消亡,成虫的中肠是幼虫中肠在蛹变态时期经过多次消亡与再生过程发育而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变态发育期 细胞 细胞自噬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蔡宇平 肖锦容 +4 位作者 郑婉静 许玉城 吴黄辉 陈国忠 王丽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7-371,共5页
目的探讨下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4只,3月龄,体重280~320 g,硬膜外置管成功,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6只:假手术组(Sham组)、休克-复苏组(HSR组)、下胸段硬膜外注射生理盐水... 目的探讨下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4只,3月龄,体重280~320 g,硬膜外置管成功,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6只:假手术组(Sham组)、休克-复苏组(HSR组)、下胸段硬膜外注射生理盐水+休克-复苏组(NS组)、下胸段硬膜外阻滞+休克-复苏组(TEA组)。Sham组仅行硬膜外置管,不实施失血性休克,其余三组均采用改良Chaudry法制备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放血前30 min TEA组硬膜外注射0.075%罗哌卡因100μl/kg,NS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HSR组不给予硬膜外注射。复苏后2 h采用化学反应法测定肠黏膜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TUNEL、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肠黏膜细胞凋亡和Bcl-2、Bax蛋白含量。结果与Sham组比较,HSR组、NS组和TEA组肠黏膜Chiu评分、MDA含量、Bax蛋白含量、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高(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HSR组和NS组比较,TEA组Chiu评分、MDA含量、Bax蛋白含量、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和Bcl-2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下胸段硬膜外阻滞可增强肠黏膜抗氧化、抗凋亡能力,从而抑制黏膜上皮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以促进失血性休克-复苏后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 失血性休克 黏膜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TL3介导的miR-29a-3p的m^(6)A修饰探讨平喘颗粒抑制气道上皮细胞泛凋亡治疗哮喘的机制研究
16
作者 毛旭 杨柳欣 +2 位作者 高佳炜 王瑶 袁星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139-1146,共8页
目的:观察平喘颗粒对METTL3介导的气道上皮细胞中miR-29a-3p的m^(6)A修饰的影响,明确其抑制哮喘气道炎症的分子机制。方法:16HBE采用LPS诱导(50 mg/L)构建细胞模型,并给予平喘颗粒含药血清和地塞米松进行干预。分别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 目的:观察平喘颗粒对METTL3介导的气道上皮细胞中miR-29a-3p的m^(6)A修饰的影响,明确其抑制哮喘气道炎症的分子机制。方法:16HBE采用LPS诱导(50 mg/L)构建细胞模型,并给予平喘颗粒含药血清和地塞米松进行干预。分别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8)的含量和miR-29a-3p的m^(6)A修饰水平、Western blot检测METTL3与泛凋亡蛋白的表达和qRT-PCR检测METTL3与miR-29a-3p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平喘颗粒能够显著增加16HBE的活力,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8的含量,下调泛凋亡相关蛋白p-RIPK3、p-MLKL、cleaved Caspase-1、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和GSDMD-NT/FL-GSDMD与GSDME-NT/FL-GSDME的比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平喘颗粒能够显著上调细胞中miR-29a-3p和METTL3的表达水平,促进miR-29a-3p的m^(6)A修饰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平喘颗粒主要通过METTL3增强miR-29a-3p的m^(6)A修饰水平,抑制气道上皮细胞泛凋亡,改善气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喘颗粒 支气管哮喘 m^(6)A甲基化修饰 气道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白芍总苷胶囊对非小细胞肺癌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
17
作者 孙露露 吴晓 +3 位作者 季娟娟 郁文越 宝音 朱佳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900-908,共9页
目的: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白芍总苷胶囊(TGP)对非小细胞肺癌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TGP对肺癌A549和H1975细胞活力的影响。基于CCK-8结果,将后续实验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 目的: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白芍总苷胶囊(TGP)对非小细胞肺癌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TGP对肺癌A549和H1975细胞活力的影响。基于CCK-8结果,将后续实验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不加药物)、TGP低剂量组(TGP-L,1 g/L)、TGP高剂量组(TGP-H,4 g/L)、LY294002组(PI3K通路抑制剂,10 nmol/L)、TGP高剂量+LY294002组(4 g/L+10 nmol/L)。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A549和H1975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和N-cadherin)、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p-PI3K/PI3K和p-AKT/AKT)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GP低剂量组、LY294002组、TGP高剂量组、TGP+LY294002组肺癌A549和H1975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迁移能力、细胞侵袭能力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N-cadherin、Bcl-2、p-PI3K/PI3K、p-AKT/AKT蛋白水平下降,E-cadherin、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且TGP高剂量组对各项检测指标调控作用优于TGP低剂量组(均P<0.05);与TGP高剂量组或者LY294002组相比,TGP高剂量+LY294002组肺癌A549和H1975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迁移能力、细胞侵袭能力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N-cadherin、Bcl-2、p-PI3K/PI3K、p-AKT/AKT蛋白水平下降,E-cadherin、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均P<0.05)。结论:白芍总苷胶囊可抑制肺癌A549和H1975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胶囊 非小细胞肺癌 PI3K/AKT 增殖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肺炎支原体乳酸脱氢酶在诱导猪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吉英 尹蕊如 +7 位作者 谢星 王海燕 刘胡栋 胡辉 熊祺琰 冯志新 邵国青 于岩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95-2205,共11页
猪肺炎支原体感染会引起宿主上皮细胞的损伤及凋亡。上皮屏障的破坏往往导致细菌和病毒的继发感染,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但具体的致病机制及毒力因子尚未完全阐明。前期研究发现猪肺炎支原体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 猪肺炎支原体感染会引起宿主上皮细胞的损伤及凋亡。上皮屏障的破坏往往导致细菌和病毒的继发感染,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但具体的致病机制及毒力因子尚未完全阐明。前期研究发现猪肺炎支原体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不仅参与猪肺炎支原体的代谢还与猪肺炎支原体的毒力相关。因此,本研究通过原核表达及亲和层析获得猪肺炎支原体乳酸脱氢酶重组蛋白(recombinant LDH, rLDH),之后分别用不同浓度的rLDH与猪支气管上皮细胞(porcine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 PBEC)孵育,经显微镜观察rLDH对细胞形态的影响,通过CCK-8法检测rLDH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选取对细胞形态及活力影响不显著的50和100μg·mL^(-1) rLDH分别与PBEC孵育,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反转录荧光定量PCR(reverse transcription-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法和免疫印记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 3、caspase 8、caspase 9、Bax、BCL-2的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结果显示:猪肺炎支原体rLDH呈剂量依赖性地诱导PBEC凋亡,其作用与猪肺炎支原体菌株一致。用rLDH及Mhp 168孵育后,PBEC的促凋亡因子Bax、caspase 3和caspase 9的mRNA水平显著上调,凋亡抑制因子BCL-2的mRNA水平显著下调,caspase 8的mRNA水平未发生显著变化。促凋亡因子Bax、caspase 3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凋亡抑制因子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果表明,猪肺炎支原体可能通过LDH诱导PBEC内源性细胞凋亡,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 3、caspase 9、Bax和BCL-2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肺炎支原体(Mhp) 乳酸脱氢酶(LDH) 猪支气管上皮细胞(PB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miRNA-424-5p靶向AKT3对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姚伟佳 罗春海 +4 位作者 刘佳金 王薇 李丹阳 刘炳琦 付世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35-3642,共8页
[目的]本试验通过过表达miRNA-424-5p,明确miRNA-424-5p与其靶基因丝氨酸/苏氨酸激酶3(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3,AKT3)对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凋亡影响的机制,为阐明miRNA-424-5p在奶牛胎盘分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试验基础和理... [目的]本试验通过过表达miRNA-424-5p,明确miRNA-424-5p与其靶基因丝氨酸/苏氨酸激酶3(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3,AKT3)对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凋亡影响的机制,为阐明miRNA-424-5p在奶牛胎盘分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试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试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阴性对照组(miRNA-424-5p mimics NC)和过表达组(miRNA-424-5p mimics)。采用茎环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miRNA-424-5p mimics后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miRNA-424-5p的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过表达后AKT3和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采用Annexin V-FITC/PI法检测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及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miRNA-424-5p mimics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miRNA-424-5p 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3,Caspase3)和Caspase9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AKT3和Bcl-2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Caspase9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AKT3和Bcl-2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过表达miRNA-424-5p可通过靶向调控AKT3使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凋亡因子Bax、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量增加,使Bcl-2的表达量降低,进而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miRNA-424-5p AKT3 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蟛蜞菊内酯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分泌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丽宏 耿世佳 王玉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6-320,共5页
目的分析蟛蜞菊内酯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分泌的调节作用。方法将肺泡上皮细胞A549分为感染组(1×108/CFU/mL的肺炎链球菌培养细胞)、对照组(不作处理)、感染+蟛蜞菊内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10... 目的分析蟛蜞菊内酯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分泌的调节作用。方法将肺泡上皮细胞A549分为感染组(1×108/CFU/mL的肺炎链球菌培养细胞)、对照组(不作处理)、感染+蟛蜞菊内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10、20、40μmol/L蟛蜞菊内酯预处理,之后采用1×108/CFU/mL的肺炎链球菌培养细胞)。检测细胞凋亡率、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量、炎症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及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感染+蟛蜞菊内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凋亡率、Bax、Caspase-3蛋白表达量、IL-6、IL-1β、TNF-αmRNA相对表达量及水平较高,Bcl-2蛋白表达量较低(P<0.05);与感染组相比,感染+蟛蜞菊内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凋亡率、Bax、Caspase-3蛋白表达量、IL-6、IL-1β、TNF-αmRNA相对表达量及水平较低,Bcl-2蛋白表达量较低,且感染+蟛蜞菊内酯高剂量组凋亡率、Bax、Caspase-3蛋白表达量、IL-6、IL-1β、TNF-αmRNA相对表达量及水平最高,Bcl-2蛋白表达量最低(P<0.05)。结论肺炎链球菌感染的肺泡上皮细胞经蟛蜞菊内酯干预后细胞凋亡率下降,炎症因子分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蟛蜞菊内酯 肺炎链球菌 肺泡上皮细胞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