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肠菌移植技术研究理气通便方对气滞证STC大鼠“肠道菌群/SCFAs/5-HT”轴的调控作用
1
作者 刘启鸿 柯丹枫 +6 位作者 柯晓 骆云丰 胡露楠 任彦 方文怡 赵培琳 严锦贤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8-113,I0015-I0018,共10页
目的 通过肠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技术,进一步验证理气通便方通过调控“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 SCFAs)/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轴发挥治疗气滞证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 目的 通过肠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技术,进一步验证理气通便方通过调控“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 SCFAs)/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轴发挥治疗气滞证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STC)的作用。方法 将24只大鼠适应性喂养7 d后,其中3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给予无菌水处理,21只大鼠用于复制气滞证STC模型(“洛哌丁胺混悬液+夹尾刺激”)造模,再进行7 d的抗生素鸡尾酒疗法脱菌处理,从中随机抽取3只处死,用于评估肠道动力情况。气滞证STC伪无菌大鼠造模成功后,将动物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大鼠粪菌液移植组、气滞证STC模型大鼠粪菌液移植组、理气通便方组大鼠粪菌液移植组,每组6只。以上三组分别给予制备的相应大鼠粪便混悬液灌胃,每日1次,共1周。灌胃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结肠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各组大鼠粪便的肠道菌群与SCFAs,运用Elisa法检测5-HT的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5-羟色胺受体3(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3,5-HT3R)、5-羟色胺受体4(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4,5-HT4R)的表达及分布,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中色氨酸羟化酶1(tryptophan hydroxylase 1,TPH1)、色氨酸羟化酶2(tryptophan hydroxylase 2,TPH2)、五羟色胺转运体(5-hydroxytamine transporter, SERT)、单胺氧化酶-A(monoamineoxidase A,MAO-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理气通便方组大鼠粪菌液移植组能够显著提高粪便含水率、增加排便数量,加快肠道传输,并且能够提高血清中5-HT的浓度,提高结肠组织中5-HT3R和5-HT4R的表达,增加TPH1、TPH2、SERT、MAO-A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在属分类学水平上,发现毛螺菌属在移植后仍为显著差异菌。SCFAs的测定结果提示,移植理气通便方组治疗后大鼠的粪菌液可显著上调丁酸的水平,其余SCFAs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理气通便方能够改善气滞证STC伪无菌大鼠肠道菌群结构,上调毛螺菌属的丰度,介导了SCFAs(尤其是丁酸)的产生,刺激了5-HT的合成及其受体5-HT3R和5-HT4R表达,同时也促进了5-HT的转运与代谢,从而提高了结肠传输功能,进一步验证了调控“肠道菌群/SCFAs/5-HT”轴是理气通便方治疗气滞证STC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气滞证 移植 肠道菌群/scfas/5-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别探讨黄连对雌性大鼠胃肠道5种优势菌群的影响
2
作者 朱晨 袁丹丹 +1 位作者 段学清 田维毅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5-923,共9页
目的:研究黄连对雌性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黄连提供参考。方法:给予8周龄雌性大鼠灌胃不同剂量的黄连煎剂,于1、2、3周采集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以及结肠(含肠内容物)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观察肠球... 目的:研究黄连对雌性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黄连提供参考。方法:给予8周龄雌性大鼠灌胃不同剂量的黄连煎剂,于1、2、3周采集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以及结肠(含肠内容物)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观察肠球菌、大肠杆菌、拟杆菌、乳酸菌及梭菌等5种肠道主要优势菌的结构和数量变化。结果:在十二指肠:黄连促进肠球菌的生长(P<0.05),先促进后抑制大肠杆菌、拟杆菌、乳酸菌以及梭菌的生长(P<0.05)。在空肠:黄连抑制肠球菌、大肠杆菌、拟杆菌、乳酸菌以及梭菌的生长(P<0.05)。在回肠:黄连促进肠球菌的生长,先促进后抑制大肠杆菌和乳酸菌的生长(P<0.05),抑制拟杆菌和梭菌的生长(P<0.05)。在结肠:黄连抑制肠球菌、大肠杆菌、拟杆菌、乳酸菌以及梭菌的生长(P<0.05)。在胃部:黄连促进大肠杆菌的生长(P<0.05),抑制肠球菌、乳酸菌的生长(P<0.05),先促进后抑制拟杆菌和梭菌的生长(P<0.05)。以上促进或抑制效应在不同的给药剂量、不同的连续给药时间及不同的肠段等条件下有着显著差异。结论:黄连对雌性大鼠的肠道菌群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其影响程度在不同肠段中表现出明显差异,为进一步了解黄连的药理作用和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雌性 5肠道 性别 肠段 剂量 影响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虚型IBS-D大鼠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SCFAs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张远哲 黎豫川 +2 位作者 杨元凤 陈礼大 罗玉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2-277,共6页
目的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肠道菌群及短链脂肪酸(SCFAs)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香砂六君子汤低、中、高剂量组(0.145、0.29、0.58 g/mL),复合乳酸菌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后,检测大鼠... 目的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肠道菌群及短链脂肪酸(SCFAs)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香砂六君子汤低、中、高剂量组(0.145、0.29、0.58 g/mL),复合乳酸菌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后,检测大鼠粪便含水量、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评分,AWR实验和炭末推进实验检测大鼠内脏敏感性和肠道运输速率,HE染色检测大鼠结肠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大鼠外周血中5-HT水平,16S rRNA测序分析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组间差异,GC-MS代谢组学评价大鼠粪便中SCFAs浓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香砂六君子汤各剂量组大鼠粪便含水量、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评分、肠道敏感性、结肠推进率降低(P<0.05,P<0.01),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血清5-HT水平降低(P<0.05,P<0.01),粪便SCFAs含量升高(P<0.05)。香砂六君子汤干预后,Chao1、Observed-Species、shannon指数降低,Goods-coverage指数升高,大鼠粪便中厚壁菌门、乳杆菌属、普雷沃菌属相对丰度升高,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降低。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从而促进SCFAs生成,缓解脾虚型IBS-D大鼠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砂六君子汤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 脾虚证 肠道 16S rRNA scf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鱼水解肽对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苏晓明 刘小红 +4 位作者 王亚雨 向沙沙 石丽华 朱炫 陈杰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202-213,共12页
本试验以甲鱼水解肽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体外肠道模拟系统、依托Caco-2细胞模型,利用16S rRNA(V3-V4)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组成,HPLC检测发酵液中短链脂肪酸含量,以及qPCR检测Caco-2细... 本试验以甲鱼水解肽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体外肠道模拟系统、依托Caco-2细胞模型,利用16S rRNA(V3-V4)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组成,HPLC检测发酵液中短链脂肪酸含量,以及qPCR检测Caco-2细胞免疫指标。结果表明,甲鱼水解肽的干预可显著降低(P<0.05)肠道中小杆菌属(Dialister)、活泼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 gnavus)、萨特氏菌属(Sutterella)等促炎菌的相对丰度,同时提升肠道微生物产各短链脂肪酸尤其是丁酸和异戊酸的含量,其中低浓度(5 mg/mL)甲鱼水解肽促进肠道微生物产短链脂肪酸的效果相较于中(25 mg/mL)、高浓度(50 mg/mL)甲鱼水解肽更加稳定。此外,短链脂肪酸对调节肠道免疫功能也具有重要作用。Caco-2细胞模型结果表明:对于正常的Caco-2细胞,甲鱼水解肽能够调节免疫相关基因TLR4、NF-κB、MD2的表达,促进细胞促炎基因IL-6、IL-1β和TNF-α和抑炎基因IL-10的表达,进而激活细胞免疫;对于细胞炎症模型,甲鱼水解肽下调促炎基因IL-1β的表达,上调抑炎基因IL-10的表达,降低iNOS的相对表达量,进而缓解细胞的炎症反应。综上所述,甲鱼水解肽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组成维持肠道稳态、提高免疫能力来发挥益生作用,对探究动物源生物活性肽与肠道微生物的互作关系和营养价值评价体系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鱼水解肽 肠道 短链脂肪酸(scfas) 免疫调节 体外肠道模拟消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脾安肠方调控肠道菌群重塑免疫微环境增效结肠癌肝转移的治疗
5
作者 王玉坤 周琼 +3 位作者 陈冬梅 张津铖 刘猛 程志强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26-1541,共16页
目的:基于肠道菌群探究调脾安肠方(TPACD)重塑T辅助细胞亚群1/2(Th1/Th2)免疫平衡介导的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s),增效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治疗结肠癌肝转移(CLM)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Balb/c裸鼠随机分为空白(C)、模型(M)、TPA... 目的:基于肠道菌群探究调脾安肠方(TPACD)重塑T辅助细胞亚群1/2(Th1/Th2)免疫平衡介导的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s),增效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治疗结肠癌肝转移(CLM)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Balb/c裸鼠随机分为空白(C)、模型(M)、TPACD(Z)、5-FU(F)及TPACD联合5-FU(FZ)5组,每组6只。建立裸鼠T细胞免疫功能重建及CLM模型;Z和FZ组在造模完成14 d后开始给予TPACD 2 g/mL,0.2 mL/(只·d)灌胃14 d;F及FZ组给予5-FU 20 mg/kg,0.2 mL/(只·2 d)腹腔注射14 d。16S核糖体RNA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小动物活体成像观察肝转移灶增殖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转移灶病理组织形态;流式细胞术测定脾脏CD4^(+)T细胞及肝转移灶Th1、Th2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肝转移灶小鼠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及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结果:与F组比较,FZ组裸鼠肝转移灶面积缩小、镜下病理核分裂象减少。与C组比较,M组及F组裸鼠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益生菌/致病菌平衡倾斜;与M组和F组比较,Z组及FZ组菌群多样性增加,益生菌/致病菌平衡回调,物种组成趋近于健康;Th1细胞比例及下游因子TNF-α、IFN-γ表达显著增多、Th2细胞比例及下游因子IL-4、IL-10表达下降(P<0.05)。结论:TPACD能增效5-FU抑制裸鼠CLM灶形成,其机制可能与通过调整肠道菌群结构,进而重塑肝转移灶内Th1/Th2介导的TIMEs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肝转移 调脾安肠方 5-氟尿嘧啶 肠道 肿瘤免疫微环境 辅助性T细胞亚1/2免疫漂移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究麦芽乙醇提取物对慢性不可预测应激大鼠的抗抑郁作用机制
6
作者 向银丹 倪萍 +6 位作者 陶梦娟 李天航 周雨婕 徐慧兰 王彬 曾庆源 陈永刚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99-1207,共9页
目的探讨麦芽乙醇提取物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改善慢性不可预测应激(CUMS)诱导的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机制。方法采用8周CUMS程序建立抑郁大鼠模型,给药组分别灌胃小剂量(59.6 mg·kg^(-1))、大剂量(178.8 mg·kg^(-1))麦芽乙醇提... 目的探讨麦芽乙醇提取物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改善慢性不可预测应激(CUMS)诱导的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机制。方法采用8周CUMS程序建立抑郁大鼠模型,给药组分别灌胃小剂量(59.6 mg·kg^(-1))、大剂量(178.8 mg·kg^(-1))麦芽乙醇提取物。使用新颖性抑制进食实验、蔗糖偏好实验、强迫游泳实验评估大鼠的抑郁样行为。采用16S rRNA测序方法分析大鼠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结肠形态学变化,用免疫荧光(IF)法检测结肠ZO-1和Occludin的蛋白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结肠或海马中的白细胞介素-10(IL-10)、IL-1β和5-羟色胺(5-HT)的表达。结果小剂量麦芽乙醇提取物(59.6 mg·kg^(-1))可减轻CUMS大鼠的抑郁行为,恢复脑内5-HT的表达。16S rRNA测序结果表明,用小剂量麦芽乙醇提取物处理后,肠道微生物群多样性和相对丰度发生了变化。ELLSA结果显示,小剂量组显著逆转了CUMS引起的机体中IL-10的减少和IL-1β的升高。HE结果显示,小剂量组显著改善了CUMS诱导的大鼠结肠结构损伤。IF结果显示,小剂量组大鼠肠上皮屏障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的蛋白表达加强。结论小剂量麦芽乙醇提取物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恢复脑内5-HT的表达、抑制机体炎症以及修复肠道屏障来改善CUMS诱导的大鼠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 肠道 抑郁症 炎症 5-羟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 S rDNA研究杜仲提取物5-HMF对去卵巢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7
作者 刘小峰 邵家豪 +3 位作者 何丹丹 李超 廖翼涛 张贤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37-1743,1786,共8页
目的探讨从杜仲皮中提取出的生物活性化合物5-羟甲基糠醛(5-HMF)通过肠道菌群调控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8周龄雌性SD小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18只小鼠建立双侧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后,将其随机分为去卵巢组(OVX组)、5-HMF给药组(5-... 目的探讨从杜仲皮中提取出的生物活性化合物5-羟甲基糠醛(5-HMF)通过肠道菌群调控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8周龄雌性SD小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18只小鼠建立双侧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后,将其随机分为去卵巢组(OVX组)、5-HMF给药组(5-HMF组)和戊酸雌二醇给药组(Positive组);6只小鼠建立假手术组(Sham)组。将上述小鼠连续灌胃给药12周后,收集小鼠股骨和新鲜粪便。Micro-CT分析小鼠股骨骨量的变化;ELISA分析小鼠血清P1NP、E_(2)、TNF-α、IL-6和IL-17水平;16 S rDNA高通量测序检测小鼠粪便中肠道菌群变化情况。结果与Sham组比较,OVX组小鼠的股骨骨密度显著下降(P<0.01),血清P1NP和E_(2)水平显著下降(P<0.001),血清TNF-α、IL-6和IL-17水平显著上升(P<0.01),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增加(P<0.01),菌群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与OVX组相比,5-HMF组小鼠股骨骨密度显著升高(P<0.05),血清P1NP和E_(2)水平显著上升(P<0.01),血清TNF-α、IL-6和IL-17水平显著下降(P<0.01),门水平上Bacteroidota菌群相对丰度升高,Firmicutes和Desulfobacterota菌群相对丰度显著下降,Firmicutes/Bacteroidota的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属水平上Muribaculaceae和Alloprevotella的相对丰度升高,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的相对丰度降低。结论5-HMF显著改善了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小鼠的骨密度、血清骨转换标志物和相关炎症因子水平,这可能与其调节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MF 骨质疏松 肠道 卵巢切除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99a-5p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胆总管结扎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崔笑妍 于笑涵 +6 位作者 周静 王璐瑶 张荣花 王梅梅 熊亚南 刘志勇 章广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94-1801,共8页
目的研究miR-199a-5p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对胆总管结扎(BDL)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BDL组、空载腺病毒(NC adv)组、miR-199a-5p adv组和miR-199a-5p sponge adv组,每组5只。HE、Masson和Sirius Red染色... 目的研究miR-199a-5p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对胆总管结扎(BDL)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BDL组、空载腺病毒(NC adv)组、miR-199a-5p adv组和miR-199a-5p sponge adv组,每组5只。HE、Masson和Sirius Red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及肝纤维化程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含量;qRT-PCR检测大鼠肝组织中miR-199a-5p的表达水平;双重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大鼠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I型胶原α1链(COL1A1)的蛋白表达水平;收集大鼠粪便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miR-199a-5p在BDL大鼠肝组织中表达上调(P<0.01)。与NC adv组相比,miR-199a-5p adv组大鼠肝损伤及胶原沉积现象更为严重,血清中AST、ALT、TBIL和DBIL含量以及肝组织中α-SMA和COL1A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然而,miR-199a-5p sponge adv干预的结果与之相反(均P<0.05)。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miR-199a-5p adv干预可增加BDL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改变肠道菌群组成,而miR-199a-5p sponge adv干预后菌群的结果与之相反(均P<0.05)。结论miR-199a-5p促进BDL大鼠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99a-5p 肠道 胆总管结扎 肝纤维化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多肽对PCPA诱导的睡眠障碍小鼠5-羟色胺系统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欣然 王琳娜 +2 位作者 代佳琪 宋楠楠 周程艳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3-494,共12页
为探究脑多肽对昆明小鼠睡眠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通过小鼠神经递质含量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分析肠道菌群与睡眠之间的联系.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建立睡眠障碍模型,连续灌胃给药7 d,通过戊巴比妥钠睡眠协同实验、悬尾和明暗箱实验... 为探究脑多肽对昆明小鼠睡眠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通过小鼠神经递质含量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分析肠道菌群与睡眠之间的联系.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建立睡眠障碍模型,连续灌胃给药7 d,通过戊巴比妥钠睡眠协同实验、悬尾和明暗箱实验以及小鼠神经递质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分析脑多肽对睡眠障碍小鼠镇静催眠功能的影响;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和糖原染色法(AB-PAS)观察小鼠海马及结肠组织病理变化;收集粪便,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小鼠肠道菌群丰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脑多肽高、低剂量组小鼠睡眠时间显著增加,睡眠潜伏期显著缩短,MDA含量显著降低,5-HT、GABA、MT含量、GSH-Px和SOD酶活均显著升高(P<0.05);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排列整齐,胞核固缩深染现象改善,结肠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脑多肽高剂量组拟杆菌门丰度显著升高,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丰度显著升高(P<0.05),拟杆菌属丰度与GSH-Px的变化趋势呈显著正相关,乳杆菌属丰度与5-HT、MT、SOD的变化趋势呈显著正相关(P<0.05).脑多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正向调节血清内神经递质和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有效治疗PCPA诱导的小鼠睡眠障碍症状,随着剂量增加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多肽 5-羟色胺 肠道 氧化应激 睡眠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探究半夏泻心汤对DSS-UC小鼠肠道菌群及5-HT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梁坤 谷文超 +6 位作者 吴婷婷 李灵 吴秀花 张新生 韩涛 黄海量 陈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90-2401,共12页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对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自由饮用诱导建立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小鼠肠道微生物及5-HT的影响,从脑肠轴角度分析半夏泻心汤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C57BL6/J雄性小...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对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自由饮用诱导建立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小鼠肠道微生物及5-HT的影响,从脑肠轴角度分析半夏泻心汤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美沙拉嗪)组及半夏泻心汤组,除空白组外的各小鼠采用2.5%DSS水溶液自由饮用7天诱导建立UC小鼠模型。自实验第8天起,分别采用灭菌水、美沙拉嗪水溶液、半夏泻心汤水溶液给上述各组别小鼠灌胃。采用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方法检测血清、结肠及脑组织中5-HT含量,16S rRNA测序技术进一步检测模型小鼠粪便中菌群的变化。结果经半夏泻心汤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小鼠较模型组小鼠的DAI指数显著降低(P<0.05);抑炎因子IL-2、IL-4及致炎因子IFN-γ水平均有显著恢复(P<0.05);结肠近端及远端病理组织学评分亦均有显著降低(P<0.01);外周5-H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中枢5-HT水平有升高趋势;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unclassified_p__Firmicutes相对丰度升高(P<0.05),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Lachnoclostridium、norank_f__Oscillospiraceae、Eubacterium_xylanophilum_group相对丰度降低(P<0.05)。同时研究发现,众多肠道微生物菌属与机体外周及中枢5-HT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半夏泻心汤可以通过改善UC小鼠肠道微生物组成结构,以降低外周5-HT水平、升高中枢5-HT水平,进而改善肠道炎症反应、缓解焦虑情绪,从而发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半夏泻心汤 肠道 5-ht 脑肠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舌苔变化与舌苔菌群和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屈德春 吕琨 +3 位作者 朱跃坤 吴海艳 刘雪丽 徐巍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02-1810,共9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腻苔舌苔变化与舌苔菌群和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直肠外科收治的63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其舌象特征分层随机抽样采集其中12例黄腻苔和9例白腻苔患者的舌苔...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腻苔舌苔变化与舌苔菌群和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直肠外科收治的63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其舌象特征分层随机抽样采集其中12例黄腻苔和9例白腻苔患者的舌苔、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样本,同时采集6例肠镜检查无异常的薄白苔健康人舌苔样本。所有样本均行高通量5R 16S rDNA测序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舌苔变化以黄腻苔和白腻苔为主。舌苔奇异菌属(Atopobium)和肠道颗粒链菌属(Granulicatella)可能是黄腻苔结直肠癌患者的特征性菌属;舌苔孪生球菌属(Gemella)和肠道罗氏菌属(Roseburia)、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可能是白腻苔结直肠癌患者的特征性菌属。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龋齿放线菌(Actinomyces odontolyticus)和口炎消化链球菌(Peptostreptococcus stomatis)或分别为黄腻苔和白腻苔结直肠癌患者潜在的口-肠相关菌。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舌苔变化与舌苔、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的变化相关,舌苔菌群与癌组织菌群、癌旁组织菌群不同的重叠种类及程度提示中医舌诊腻苔的变化能反映出结直肠癌口-肠菌群的特征性变化,为后期研究中药靶向微生物干预结直肠癌的发展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舌苔 舌诊 舌苔 肠道 5R 16S rDNA测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介导次级胆汁酸及其受体调节肠黏膜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韩福珍 蔡李萌 +9 位作者 李卓然 王雪莹 解伟纯 匡虹迪 李佳璇 崔文 姜艳平 李一经 单智夫 唐丽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04-1913,共10页
胆汁酸是一种胆固醇衍生物,对提高每日膳食中脂肪的消化与吸收率具有显著功效。在肝内,细胞利用胆固醇形成初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在肠道菌群产生的蛋白酶的影响下产生次级胆汁酸,极大地扩大了肠道环境的分子多样性。目前最常见的次级胆... 胆汁酸是一种胆固醇衍生物,对提高每日膳食中脂肪的消化与吸收率具有显著功效。在肝内,细胞利用胆固醇形成初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在肠道菌群产生的蛋白酶的影响下产生次级胆汁酸,极大地扩大了肠道环境的分子多样性。目前最常见的次级胆汁酸受体为跨膜G蛋白胆汁酸偶联受体-5(GPBAR1,也被称为TGR5)和核受体法尼类X受体(FXR),在调节机体健康中起着多效性作用,特别是可以维持肠道菌群稳态和黏膜免疫系统平衡。本综述讨论了胆汁酸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次级胆汁酸的代谢以及次级胆汁酸及其受体在肠道免疫系统中的不同作用机制,可为肠道菌群在动物肠道疾病的防治以及相关研究等方面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 次级胆汁酸 G蛋白胆汁酸偶联受体-5 核受体法尼类X受体 黏膜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链脂肪酸-5-羟色胺转化代谢机制研究痛泻要方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肠道黏膜屏障的作用
13
作者 张丽敏 赵清玉 +3 位作者 王一鸣 尹建宇 殷越 旺建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63-1972,共10页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通过调控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及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转化代谢机制,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模型大鼠结肠黏膜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乳鼠直肠刺激法结合乳鼠...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通过调控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及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转化代谢机制,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模型大鼠结肠黏膜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乳鼠直肠刺激法结合乳鼠与母鼠短暂分离法制备IBS模型大鼠,分为痛泻要方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另设空白对照组。透射电镜下观察肠黏膜超微结构,ELISA法检测血清中DAO、D-LA、ET水平以及5-HT和5-HTP水平;气相色谱法检测粪便中SCFAs(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中TPH1、TRPA、5-HTP、5-HT、TGR5、TLR2、5-HT4R及SERT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肠道黏膜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ZO-1及Hcy蛋白表达,并进一步验证结肠组织中TPH1、TRPA、TGR5、TLR2及SERT蛋白表达。结果痛泻要方明显升高IBS模型大鼠Claudin-1、ZO-1蛋白表达(P<0.01),降低Hcy蛋白表达(P<0.01);降低血清中DAO、D-LA、ET及5-HT和5-HTP含量(P<0.05,P<0.01);降低粪便中乙酸、丙酸、丁酸含量(P<0.05,P<0.01);降低结肠组织中TPH1、TRPA、5-HTP、5-HT、TGR5、TLR2及5-HT4R的表达(P<0.05,P<0.01),升高SERT表达(P<0.05,P<0.01)。结论痛泻要方通过促进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调控SCFAs-5-HT转化代谢系统中相关蛋白的表达,修复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IBS的病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泻要方 肠道黏膜 IBS 5-ht scfas 紧密连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法研究黄芪对防风中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玲 赵晓莉 +1 位作者 狄留庆 李俊松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1-425,共5页
目的采用肠道菌群法研究黄芪对防风中主要活性成分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代谢的影响,从而探讨防风-黄芪药对的配伍机制。方法采用肠道菌群法,比较不同时间点防风组和防风-黄芪组以及防风单体组和防风单体-黄芪组中升麻素苷、5... 目的采用肠道菌群法研究黄芪对防风中主要活性成分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代谢的影响,从而探讨防风-黄芪药对的配伍机制。方法采用肠道菌群法,比较不同时间点防风组和防风-黄芪组以及防风单体组和防风单体-黄芪组中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的质量浓度。结果防风-黄芪组中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质量浓度均高于防风组,升麻素的质量浓度均低于防风组。单体-黄芪组中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质量浓度均高于单体组,升麻素的质量浓度均低于单体组。结论黄芪能抑制防风中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水解反应,减缓其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麻素苷 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 升麻素 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5’-核苷酸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蔡夏夏 鲍雷 +5 位作者 王楠 徐美虹 李迪 武欣 张召锋 李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12-216,共5页
目的:研究膳食5’-核苷酸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酒精组、葡萄糖等热量对照组、普通饲料组、质量分数0.04%、0.16%5’-核苷酸干预组,连续饲养7周,测定大鼠... 目的:研究膳食5’-核苷酸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酒精组、葡萄糖等热量对照组、普通饲料组、质量分数0.04%、0.16%5’-核苷酸干预组,连续饲养7周,测定大鼠体质量、脏体比、血清乙醇体积分数、血清转氨酶活力、血脂水平及总蛋白含量等相关指标;平板培养大鼠粪便中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计算大鼠粪便中各种细菌的菌落数。结果:膳食5’-核苷酸能够增加酒精引起的大鼠体质量降低,轻度抑制血清乙醇体积分数的升高,抑制酒精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活力和甘油三酯水平等升高(P<0.05),增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含量(P<0.05);并能够增加肝体比,减少盲体比(P<0.05);膳食5’-核苷酸能够增加肠道乳酸杆菌数量,同时减少大肠杆菌及肠球菌的数量(P<0.05)。结论:膳食5’-核苷酸能够改善酒精引起的大鼠肝脏损伤,调节肠道菌群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核苷酸 酒精性肝损伤 肠道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朴酚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5⁃HT通路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6
16
作者 刘畅 王潇 +4 位作者 刘芳 张芮苑 傅超美 付贤华 周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67-3072,共6页
目的探讨厚朴酚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大鼠5-HT通路与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厚朴酚组(40 mg/kg),采用冰水灌胃法建立IBS-C大鼠模型,造模14 d后灌胃给药12 d。给药结束后观察大鼠体质量、粪便数、粪便... 目的探讨厚朴酚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大鼠5-HT通路与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厚朴酚组(40 mg/kg),采用冰水灌胃法建立IBS-C大鼠模型,造模14 d后灌胃给药12 d。给药结束后观察大鼠体质量、粪便数、粪便含水率,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反应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结肠组织5-羟色胺(5-HT)及P物质(SP)水平,RT-qPCR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5-HT转运蛋白(SERT)、5-HT合成限速酶(TPH-1)表达,采用16S rRNA测序检测大鼠粪便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厚朴酚组大鼠粪便颗数及含水率、结肠组织5-HT和SP水平、结肠组织SERT mRNA表达升高(P<0.05),且对IBS-C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具有调节作用。结论厚朴酚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调节5-HT通路而发挥治疗IBS-C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酚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 5-ht 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合度魔芋甘露寡糖对正常小鼠肠道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万嘉佳 蒋敏 +2 位作者 李恒 罗春勤 史劲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18,共6页
研究以有机溶剂沉淀法制备的低聚合度魔芋甘露寡糖(LMOS)对正常小鼠肠道形态、肠道菌群的影响。取ICR小鼠50只,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和1组对照组,分别用不同剂量1,2,4,8,8g/(kg·d)的LMOS溶液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30 d后,观察... 研究以有机溶剂沉淀法制备的低聚合度魔芋甘露寡糖(LMOS)对正常小鼠肠道形态、肠道菌群的影响。取ICR小鼠50只,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和1组对照组,分别用不同剂量1,2,4,8,8g/(kg·d)的LMOS溶液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30 d后,观察比较不同LMOS添加量对小鼠肠道形态、盲肠内短链脂肪酸(SCFA)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的LMOS能显著增加小鼠盲肠内SCFA的含量,并能使肠绒毛高度增加。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指纹图谱结果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喂食高剂量LMOS能使小鼠肠道中乳杆菌等有益菌含量增加。得出LMOS能够通过促进SCFA的产生、促进乳杆菌的增殖,调节小鼠肠道健康,是一类具有开发前景的益生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OS 肠绒毛 scfa 肠道 DG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道微生态探讨针灸调节肠道菌群防治晕动病的思路探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展立芬 贺煜竣 +1 位作者 姚雯 刘未艾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955-2961,共7页
晕动病是指在乘坐交通工具过程中由于旋转刺激引起的一类前庭神经疾病,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明确。根据症状调查表明:晕动病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的胃肠道症状,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疾病伴随出现,同时这些胃肠道疾病及... 晕动病是指在乘坐交通工具过程中由于旋转刺激引起的一类前庭神经疾病,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明确。根据症状调查表明:晕动病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的胃肠道症状,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疾病伴随出现,同时这些胃肠道疾病及其伴随的情绪异常均会引起、加重晕动病发病;通过调理体质、饮食调节及中西医治疗调理胃肠道后,晕动病的发病率及症状会明显减轻,由上可看出晕动病与胃肠道存在一定的关联。通过分析肠道菌群与大脑之间存在的影响及针灸调理肠道菌群治疗晕动病的可行性,探讨肠道菌群及胃肠道与晕动病病理生理学机制的关系以及针灸治疗晕动病的切入点,以期为晕动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手段提供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动病 针灸 肠道 益生 5-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对不同羽毛损伤程度太行鸡生产性能、啄羽行为和血浆中5-羟色胺水平的影响
19
作者 史萌 孙二东 +6 位作者 陈一凡 郝二英 石雷 王德贺 黄晨轩 刘雪露 陈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41-1651,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嗜酸乳杆菌对不同羽毛损伤程度太行鸡生产性能、啄羽行为和血浆中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因素1为羽毛损伤程度(正常、损伤),因素2为嗜酸乳杆菌添加水平(0、0.1%、0.2%、0.3%)。先选取羽毛正常和... 本试验旨在研究嗜酸乳杆菌对不同羽毛损伤程度太行鸡生产性能、啄羽行为和血浆中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因素1为羽毛损伤程度(正常、损伤),因素2为嗜酸乳杆菌添加水平(0、0.1%、0.2%、0.3%)。先选取羽毛正常和羽毛损伤的42周龄太行鸡各240只,再分别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基础饲粮组)、0.1%、0.2%、0.3%嗜酸乳杆菌的饲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结果显示:1)与基础饲粮组相比,添加0.1%、0.2%、0.3%嗜酸乳杆菌均显著降低了啄羽次数(P<0.05),显著降低了血浆中皮质酮(CORT)水平(P<0.05),显著降低了盲肠菌群中脱硫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添加0.2%、0.3%嗜酸乳杆菌均显著提高了平均蛋重(P<0.05),显著提高了盲肠菌群中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了盲肠菌群中巨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提高了血浆中5⁃HT水平,并显著降低了血浆中5-羟吲哚乙酸(5⁃HIAA)/5⁃HT比值(P<0.05);此外,添加0.2%嗜酸乳杆菌还显著了提高产蛋率(P<0.05),显著降低了啄物次数(P<0.05),显著提高了血浆中5⁃HIAA水平(P<0.05)。2)与正常组相比,损伤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啄羽次数及盲肠菌群中脱硫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啄地和盯物次数显著减少(P<0.05),血浆中色氨酸(Trp)、5⁃HIAA水平及5⁃HIAA/5⁃HT比值显著降低(P<0.05)。综上可知,羽毛损伤会增加太行鸡群内啄羽的发生频率;饲粮中添加0.2%的嗜酸乳杆菌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以及提高血浆中5⁃HT水平来降低啄羽行为的发生频率,提高动物福利及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啄羽 益生 肠道 5-羟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5在肥胖相关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现有证据和未来挑战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欧 芈肖肖 +2 位作者 张虎 袁承达 高锦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4-489,共6页
Toll样受体5(TLR5)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是识别鞭毛蛋白的主要胞外受体,是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其可以激活固有免疫,并诱导下游一系列细胞因子的释放,同时又在保护宿主免受鞭毛病原体侵害以及建立免疫耐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Toll样受体5(TLR5)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是识别鞭毛蛋白的主要胞外受体,是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其可以激活固有免疫,并诱导下游一系列细胞因子的释放,同时又在保护宿主免受鞭毛病原体侵害以及建立免疫耐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功能都与肥胖性高血压的发生具有多方面关系。本文旨在综述TLR5与肥胖性高血压之间的关系,以及TLR5与鞭毛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相互作用的新进展,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5 高血压 肥胖 肠道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