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单胃动物肠道细菌群落及其产臭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1
作者
钟智康
王燕
+1 位作者
吴银宝
廖新俤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1,共7页
以猪和鸡为主的单胃动物是我国目前饲养量最大的畜禽动物,其肠道菌群与动物体臭气产生密切相关。文章分析了单胃动物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单胃动物体臭气类型及产生机制,了解肠道细菌代谢与其臭气产生的关系,为有效减少动物体...
以猪和鸡为主的单胃动物是我国目前饲养量最大的畜禽动物,其肠道菌群与动物体臭气产生密切相关。文章分析了单胃动物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单胃动物体臭气类型及产生机制,了解肠道细菌代谢与其臭气产生的关系,为有效减少动物体臭气的产生,降低畜禽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胃动物
肠道细菌群落
臭气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原鼠兔细菌群落的生物地理图谱
2
作者
史顺琴
钱源
+4 位作者
王彧
俞巧玲
毕婕
史宸玮
李欢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1-311,共11页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最具特色的小型哺乳动物之一,对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有着重要作用。对高原鼠兔特定部位的细菌群落已有一些研究,但对多个部位细菌群落的生物地理图谱研究较少。为了探究高原鼠兔不同部位的细菌群...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最具特色的小型哺乳动物之一,对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有着重要作用。对高原鼠兔特定部位的细菌群落已有一些研究,但对多个部位细菌群落的生物地理图谱研究较少。为了探究高原鼠兔不同部位的细菌群落组成差异,从青藏高原门源地区捕捉高原鼠兔,分别采集其脸部、毛发、肝脏、胃部、小肠和盲肠的样本,使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表征这些部位的细菌群落。结果表明:高原鼠兔不同部位的细菌群落组成差异较大,其脸部、毛发、肝脏、胃部和小肠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最高,而在盲肠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最高。盲肠中细菌α多样性最高,肝脏中最低。β多样性分析显示,高原鼠兔脸部和毛发的细菌图谱与消化器官(肝脏、胃部、小肠和盲肠)的细菌图谱存在显著差异(P<0.05)。网络分析显示,高原鼠兔脸部和毛发的细菌网络复杂性高于消化器官。群落组装分析显示,脸部、毛发、肝脏和盲肠的细菌群落组装以确定性过程为主导,而胃部和小肠的细菌群落组装以随机性过程为主导。结果揭示了高原鼠兔不同部位间的生物地理图谱差异,并确定了不同部位中的特征细菌群落。这对于阐明区域微生物生态位和绘制完整的高原鼠兔微生物组的生物地理图谱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肠道细菌群落
生物地理图谱
多样性
网络共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肥料处理对土壤黑长角䖴功能性状和肠道细菌共现网络及构建机制的影响
3
作者
杨昕玥
李刚
修伟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71-1581,共11页
为了探究肥料施用对土壤跳虫功能性状和肠道细菌共现网络及构建机制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华北农田土壤跳虫优势种黑长角䖴(Entomobrya proxima Folsom)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饮食暴露模拟肥料施用情景,利用显微镜观察、qPCR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
为了探究肥料施用对土壤跳虫功能性状和肠道细菌共现网络及构建机制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华北农田土壤跳虫优势种黑长角䖴(Entomobrya proxima Folsom)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饮食暴露模拟肥料施用情景,利用显微镜观察、qPCR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肥料处理下黑长角䖴功能性状和肠道细菌群落的变化,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分析肠道细菌群落共现网络模式及构建机制。结果表明,肥料处理影响黑长角䖴各功能性状和肠道细菌群落丰度。黑长角䖴肠道细菌群落通过提高网络复杂程度从而抵御有机肥的胁迫,而通过提高网络模块度以此降低无机肥对全局网络的扰动。黑长角䖴功能性状与其肠道细菌群落中的蛭弧菌门和黏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负相关。黑长角䖴肠道细菌群落构建均由随机性过程主导,肥料处理降低了异质选择作用的贡献,提高了漂变作用的重要性。无机肥处理显著影响黑长角䖴肠道细菌群落生态位宽度。研究表明,肥料处理整体上对黑长角䖴功能性状不利,改变其肠道细菌群落丰度、网络共现模式及构建机制,但有机肥施加的整体影响更小,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格局下有助于农业可持续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黑长角䖴
功能性状
肠道细菌群落
共现网络
群落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胃动物肠道细菌群落及其产臭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1
作者
钟智康
王燕
吴银宝
廖新俤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部生态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1,共7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D0501408)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707010488)
温氏课题畜禽粪便处理过程臭气减排技术
文摘
以猪和鸡为主的单胃动物是我国目前饲养量最大的畜禽动物,其肠道菌群与动物体臭气产生密切相关。文章分析了单胃动物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单胃动物体臭气类型及产生机制,了解肠道细菌代谢与其臭气产生的关系,为有效减少动物体臭气的产生,降低畜禽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单胃动物
肠道细菌群落
臭气
机制
Keywords
monogastric animals
intestinal bacterial community
odor
mechanism
分类号
S811.5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原鼠兔细菌群落的生物地理图谱
2
作者
史顺琴
钱源
王彧
俞巧玲
毕婕
史宸玮
李欢
机构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兰州大学草地微生物研究中心
出处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1-31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471575)。
文摘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最具特色的小型哺乳动物之一,对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有着重要作用。对高原鼠兔特定部位的细菌群落已有一些研究,但对多个部位细菌群落的生物地理图谱研究较少。为了探究高原鼠兔不同部位的细菌群落组成差异,从青藏高原门源地区捕捉高原鼠兔,分别采集其脸部、毛发、肝脏、胃部、小肠和盲肠的样本,使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表征这些部位的细菌群落。结果表明:高原鼠兔不同部位的细菌群落组成差异较大,其脸部、毛发、肝脏、胃部和小肠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最高,而在盲肠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最高。盲肠中细菌α多样性最高,肝脏中最低。β多样性分析显示,高原鼠兔脸部和毛发的细菌图谱与消化器官(肝脏、胃部、小肠和盲肠)的细菌图谱存在显著差异(P<0.05)。网络分析显示,高原鼠兔脸部和毛发的细菌网络复杂性高于消化器官。群落组装分析显示,脸部、毛发、肝脏和盲肠的细菌群落组装以确定性过程为主导,而胃部和小肠的细菌群落组装以随机性过程为主导。结果揭示了高原鼠兔不同部位间的生物地理图谱差异,并确定了不同部位中的特征细菌群落。这对于阐明区域微生物生态位和绘制完整的高原鼠兔微生物组的生物地理图谱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原鼠兔
肠道细菌群落
生物地理图谱
多样性
网络共现
Keywords
Plateau pika(Ochotona curzoniae)
Intestinal bacterial community
Biogeographic mapping
Diversity
Network co-occurrence
分类号
Q938.1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肥料处理对土壤黑长角䖴功能性状和肠道细菌共现网络及构建机制的影响
3
作者
杨昕玥
李刚
修伟明
机构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71-1581,共11页
基金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ZDRW202408)。
文摘
为了探究肥料施用对土壤跳虫功能性状和肠道细菌共现网络及构建机制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华北农田土壤跳虫优势种黑长角䖴(Entomobrya proxima Folsom)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饮食暴露模拟肥料施用情景,利用显微镜观察、qPCR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肥料处理下黑长角䖴功能性状和肠道细菌群落的变化,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分析肠道细菌群落共现网络模式及构建机制。结果表明,肥料处理影响黑长角䖴各功能性状和肠道细菌群落丰度。黑长角䖴肠道细菌群落通过提高网络复杂程度从而抵御有机肥的胁迫,而通过提高网络模块度以此降低无机肥对全局网络的扰动。黑长角䖴功能性状与其肠道细菌群落中的蛭弧菌门和黏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负相关。黑长角䖴肠道细菌群落构建均由随机性过程主导,肥料处理降低了异质选择作用的贡献,提高了漂变作用的重要性。无机肥处理显著影响黑长角䖴肠道细菌群落生态位宽度。研究表明,肥料处理整体上对黑长角䖴功能性状不利,改变其肠道细菌群落丰度、网络共现模式及构建机制,但有机肥施加的整体影响更小,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格局下有助于农业可持续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关键词
肥料
黑长角䖴
功能性状
肠道细菌群落
共现网络
群落
构建
Keywords
fertilizer
Entomobrya proxima Folsom
functional trait
gut bacterial community
network co-occurrence
community assembly mechanism
分类号
S154.5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单胃动物肠道细菌群落及其产臭机制研究进展
钟智康
王燕
吴银宝
廖新俤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原鼠兔细菌群落的生物地理图谱
史顺琴
钱源
王彧
俞巧玲
毕婕
史宸玮
李欢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肥料处理对土壤黑长角䖴功能性状和肠道细菌共现网络及构建机制的影响
杨昕玥
李刚
修伟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