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0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体积渲染技术在腰骶丛神经鞘瘤中的应用价值:一项与最大密度投影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刘晨晨 冉云彩 +5 位作者 陈锐 王梦珠 来阳 张勇 程敬亮 白洁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7-51,57,共6页
目的对比电影体积渲染技术(cinematic 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CVRT)与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在腰骶丛神经鞘瘤成像中的可视化表现差异,并基于结果进一步探讨CVRT在术前肿瘤评估、制订治疗方案和减少术中... 目的对比电影体积渲染技术(cinematic 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CVRT)与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在腰骶丛神经鞘瘤成像中的可视化表现差异,并基于结果进一步探讨CVRT在术前肿瘤评估、制订治疗方案和减少术中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潜力。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腰骶丛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增强后的三维快速自旋回波短时翻转恢复序列成像(three-dimensional fast spin-echo short-time flip recovery sequence imaging,3D-STIR-SPACE)检查。以3D-STIR-SPACE图像作为原始图像,分别进行MIP和CVRT处理。两位研究者使用4点李克特量表法来评估的MIP图像和CVRT图像的整体图像质量(overall image quality,OIQ),腰骶丛神经(lumbosacral plexus,LSP)与肿瘤显示清晰度(Sharpness),LSP与肿瘤空间位置分辨率(Resolution)及图像诊断置信度(diagnostic confidence level,DCL)。采用非参数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对MIP和CVRT图像的影像表现得分进行统计分析。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分别评估CVRT和MIP两种方法在判断肿瘤的大小、位置,以及其和LSP的关系方面时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与MIP图像相比,CVRT图像得到了优秀的图像质量、LSP与肿瘤显示清晰度和空间位置分辨率,以及非常高的DCL,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一致性分析方面,CVRT图像也展现了高于MIP图像的研究者间ICC值(CVRT:ICC=0.929~0.957;MIP:ICC=0.878~0.922)。基于CVRT图像在肿瘤大小、位置及与LSP关系方面分析得出的结果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不低于MIP图像分析所得的结果(CVRT vs.MIP,ICC值:0.988 vs.0.969、1.000 vs.1.000、0.943 vs.0.807)。结论与MIP对比,CVRT可以更清晰地展示肿瘤与腰骶丛神经的解剖关系,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体积渲染技术 腰骶丛神经 最大密度投影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颈椎椎管内外哑铃型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案
2
作者 涂兵 陈钧麟 +2 位作者 胡淼 马向阳 易红蕾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7-341,共5页
目的:分析上颈椎椎管内外哑铃型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不同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6月南部战区总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上颈椎椎管内外哑铃型神经鞘瘤患者14例,男9例,女5例,平均年龄43.64... 目的:分析上颈椎椎管内外哑铃型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不同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6月南部战区总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上颈椎椎管内外哑铃型神经鞘瘤患者14例,男9例,女5例,平均年龄43.64±11.96岁(25~61岁)。根据上颈椎肿瘤位置、大小、范围及与周围重要组织结构的关系,分析临床治疗相关数据,探讨手术治疗方案,术后定期复查颈椎X线、CT及MRI检查、评估肿瘤完整切除情况和是否复发、上颈椎的稳定性和内固定有无松动断裂的情况。应用颈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价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期完整切除肿瘤,手术治疗前后JOA评分(10.14±1.55 vs 13.86±1.06,P=0.005)及VAS评分(2.42±1.29 vs 0.64±0.71,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4例患者肿瘤组织病理学结果均为神经鞘瘤,随访6个月~2年,未见肿瘤复发,神经症状明显改善,未出现上颈椎不稳表现。结论:上颈椎椎管内外哑铃型神经鞘瘤均可优先考虑一期后路肿瘤完整切除,若上颈椎重要颈椎稳定组织结构破坏,需行上颈椎固定融合,保证肿瘤切除后上颈椎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颈椎 哑铃型神经 临床特点 手术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阑尾神经鞘瘤1例
3
作者 吕士英 杨玉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2-1032,共1页
患者男,52岁,上腹持续性钝痛5 h、无放射,无恶心、呕吐及发热;既往体健。查体:上腹正中及右下腹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腹盆腔增强CT:胆囊增大,囊壁增厚,胆囊腔内及胆囊颈见高密度结石影;阑尾远端增粗,见3.5 cm×5.6 cm囊实性肿块... 患者男,52岁,上腹持续性钝痛5 h、无放射,无恶心、呕吐及发热;既往体健。查体:上腹正中及右下腹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腹盆腔增强CT:胆囊增大,囊壁增厚,胆囊腔内及胆囊颈见高密度结石影;阑尾远端增粗,见3.5 cm×5.6 cm囊实性肿块,边界清楚,实性成分CT值47 HU,增强后轻度均匀强化,CT值71 HU;其中心囊性成分平扫CT值13 HU、增强后未见强化;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图1A~1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肿 神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例肠道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
4
作者 于泳 龚沈初 +5 位作者 王睿婷 侯凯 陆秀良 刘立恒 周建军 丁玉芹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8,共7页
目的研究肠道神经鞘瘤(intestinal schwannoma,IS)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评估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性质、生长方式、CT密度、MRI信号、PET/CT代... 目的研究肠道神经鞘瘤(intestinal schwannoma,IS)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评估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性质、生长方式、CT密度、MRI信号、PET/CT代谢等特征。结果14例IS中,病灶位于十二指肠3例,盲肠2例,结肠8例,直肠1例。病灶均为类圆形或椭圆形,最大径平均(2.4±1.1)cm。病灶为实性13例,肠腔外生长型10例,囊变1例,黏液变性1例。9例病变肠周可见慢性炎性淋巴结,其中6例淋巴结短径>5 mm。14例IS的CT平扫均为低密度,增强后均为渐进性强化,其中轻度强化1例,中度强化2例,明显强化11例。2例IS在MRI上均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DWI明显高信号,增强后明显渐进性强化。2例IS在^(18)F-FDG-PET/CT上均表现为高代谢,病灶SUVmax分别为9.4和8.8。结论IS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主要表现为肠道黏膜下来源的实质性结节或肿块,密度或信号均匀,增强后明显渐进性强化,^(18)F-FDG-PET/CT上肿瘤明显高代谢,灶周常见均质稍大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神经(IS)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神经鞘瘤16例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27
5
作者 伍健 王景美 +3 位作者 孟凡青 叶龙珍 费绍华 贺玉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神经鞘瘤(gastrointestinal schwannomas,G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6例GSs进行形态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肿瘤多见于胃部,临床表现多为腹部隐痛或进食哽噎,少数伴有... 目的探讨胃肠道神经鞘瘤(gastrointestinal schwannomas,G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6例GSs进行形态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肿瘤多见于胃部,临床表现多为腹部隐痛或进食哽噎,少数伴有黑便。肿瘤主要由纤细或肥胖的梭形细胞组成,胞质淡嗜伊红,细胞核可有一定异形性,排列成模糊的栅栏状,可见核仁,核分裂少见。多数病例可见外周淋巴细胞套及生发中心形成、或多或少的黏液变性区域、慢性炎细胞浸润和肿瘤边界的灶性浸润性生长。免疫组化:肿瘤细胞阳性表达S-100蛋白和GFAP,部分病例表达nestin,不表达CD34、CD117、DOG1和SMA。结论 GSs是消化道少见的间叶性肿瘤,绝大多数为良性,易误诊为胃肠道间质瘤(GISTs)。外周淋巴细胞套是重要的形态学特征之一,确诊需要依靠S-100蛋白、GFAP等免疫标记物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神经 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神经鞘瘤2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冯怡锟 胡桂明 +3 位作者 蒋玉涵 常佳 吴会芳 任景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46-1148,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神经鞘瘤(gastrointestinal schwannoma,G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水平。方法收集27例G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HE及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9例,女性1... 目的探讨胃肠道神经鞘瘤(gastrointestinal schwannoma,G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水平。方法收集27例G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HE及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9例,女性18例;年龄41~83岁,平均60岁。27例均发生于胃,临床多表现为腹痛或黑便。肿瘤直径2. 7~8. 5 cm,均位于肌壁内,边界较清,切面灰黄色。低倍镜下20例(74. 1%)肿瘤周围可见淋巴细胞套;肿瘤实质由梭形细胞组成,呈条束状或波浪状排列。免疫表型:肿瘤细胞不同程度表达S-100 (100%,27/27)、SOX-10 (100%,27/27)、GFAP (63. 0%,17/27)、CD57 (70. 4%,19/27)、pgp9. 5(70. 4%,19/27)。9例GS行c-KIT及PDGFRA基因测序,均为野生型。21例患者于手术后随访5~126个月(平均56个月),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GS是一种罕见的消化道软组织肿瘤,淋巴细胞套是重要的形态学特征之一,需结合S-100、SOX-10等免疫组化标志物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 神经 免疫组织化学 C-KIT基因 PDGFR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切除食管神经鞘瘤3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7
作者 廖高橙 彭笑怒 +1 位作者 黄海波 张正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4-718,共5页
病例资料,患者1,女,63岁,吞咽梗阻感6个月。胃镜检查:食管胸下段见一黏膜隆起,表面光滑(图1a)。胸部增强CT示食管胸下段大小约5.1 cm×3.1 cm椭圆形稍低密度影,边界清,动脉期呈不均匀轻度强化,食管腔受压变窄(图1b)。上消化道造影... 病例资料,患者1,女,63岁,吞咽梗阻感6个月。胃镜检查:食管胸下段见一黏膜隆起,表面光滑(图1a)。胸部增强CT示食管胸下段大小约5.1 cm×3.1 cm椭圆形稍低密度影,边界清,动脉期呈不均匀轻度强化,食管腔受压变窄(图1b)。上消化道造影示食管胸下段右后壁见平滑缺损区(图1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神经 胸腔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神经鞘瘤1例
8
作者 王施佳 王巍巍 +5 位作者 孙文静 陈瑾 胡中盟 娄蕾 袁涛 全冠民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53-754,共2页
病例女,59岁。体检超声发现肝肿物9年余,未治疗,随访发现病变逐渐增大,期间未诉不适。查体无异常体征。常规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检查无异常,肿瘤标志物AFP、CEA、CA-125、CA19-9无异常。超声检查:大小约5.3 cm×3.9 cm的肝内混合回... 病例女,59岁。体检超声发现肝肿物9年余,未治疗,随访发现病变逐渐增大,期间未诉不适。查体无异常体征。常规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检查无异常,肿瘤标志物AFP、CEA、CA-125、CA19-9无异常。超声检查:大小约5.3 cm×3.9 cm的肝内混合回声团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肝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即时超声(PoCUS)实时引导颈椎管内外沟通性神经鞘瘤显微切除术1例
9
作者 杨优 刘表虎 +3 位作者 狄广福 练菲菲 吴书甜 钟玉心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9-190,共2页
患者男,51岁,头颈部疼痛6个月,休息后稍减轻,无放射痛,偶感右手指尖麻木;外院颈部MRI示C5左旁结节样异常信号;4年前曾接受“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颈椎平扫+增强MRI示C5~C6左前方神经根走行区15 mm×1... 患者男,51岁,头颈部疼痛6个月,休息后稍减轻,无放射痛,偶感右手指尖麻木;外院颈部MRI示C5左旁结节样异常信号;4年前曾接受“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颈椎平扫+增强MRI示C5~C6左前方神经根走行区15 mm×16 mm×17 mm类圆形异常信号,边界清晰,呈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后明显欠均匀强化(图1A),考虑神经鞘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 神经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床旁诊断化验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3K27me3在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林香桃 谈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1-535,共5页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MPNST)是一种罕见的源自周围神经的软组织肉瘤,其组织学特征复杂且缺乏特异性免疫组化标志物,是较难诊断的肿瘤之一。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三甲基化(histone 3 trimethylat...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MPNST)是一种罕见的源自周围神经的软组织肉瘤,其组织学特征复杂且缺乏特异性免疫组化标志物,是较难诊断的肿瘤之一。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三甲基化(histone 3 trimethylated on lysine 27,H3K27me3)的修饰是表观遗传中重要的基因沉默标志,参与调节细胞分化与增殖之间的平衡,其异常表达与多种肿瘤密切相关。近年,随着H3K27me3作为MPNST的辅助诊断标志物应用于临床,已有进一步的研究。该文现对H3K27me3在MPNST的发生、发展、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和预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外周神经 H3K27me3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神经鞘瘤三种不同手术入路的听力保留效果分析
11
作者 赵润生 李子博 +2 位作者 樊开宇 樊锐 万伟庆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4-1037,共4页
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前庭神经鞘瘤治疗目标由最初的生命保全转变为神经功能保留。继面神经成功保留后,保留听力(保听)成为新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有多种治疗方案可供选择,但手术治疗仍然是当前最根本的治疗方式。保听手术入... 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前庭神经鞘瘤治疗目标由最初的生命保全转变为神经功能保留。继面神经成功保留后,保留听力(保听)成为新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有多种治疗方案可供选择,但手术治疗仍然是当前最根本的治疗方式。保听手术入路包括乙状窦后入路、中颅窝入路和迷路后入路3种,每种入路都有其适用条件与优势,这些手术入路在近年得到广泛的拓展与进步。我们在了解前庭神经鞘瘤听力变化过程与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比较了3种不同手术入路的保听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神经 保留听力手术 乙状窦后入路 中颅窝入路 迷路后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双重超声造影误诊结肠神经鞘瘤1例
12
作者 袁倩 李宙 +1 位作者 徐晓红 刘丽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7-478,共2页
患者女,67岁,腹泻、大便形态异常1月余;1年前因直肠中分化腺癌接受腹腔镜下直肠切除术。腹部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21.10ng/ml。大肠双重超声造影(doubl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DCEUS):肠腔充盈超声造影(b... 患者女,67岁,腹泻、大便形态异常1月余;1年前因直肠中分化腺癌接受腹腔镜下直肠切除术。腹部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21.10ng/ml。大肠双重超声造影(doubl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DCEUS):肠腔充盈超声造影(bowel contrast ultra sonography,BCUS)于结肠肝曲肠壁见27 mm×14mm不规则增厚、回声不均(图1A),似见完整包膜,局部黏膜回声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 神经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优化双模态多通路非深度前庭神经鞘瘤识别模型
13
作者 张睿 张鹏云 高美蓉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75-2982,共8页
针对不同模态间对应特征极易融合错位、识别模型专家主观经验式调参且计算成本高等问题,提出自优化双模态(“对比增强T1加权”与“高分辨率增强T2加权”)多通路非深度前庭神经鞘瘤识别模型。首先,通过构建前庭神经鞘瘤识别模型进一步挖... 针对不同模态间对应特征极易融合错位、识别模型专家主观经验式调参且计算成本高等问题,提出自优化双模态(“对比增强T1加权”与“高分辨率增强T2加权”)多通路非深度前庭神经鞘瘤识别模型。首先,通过构建前庭神经鞘瘤识别模型进一步挖掘前庭神经鞘瘤病症多模态影像特征及模态间复杂的非线性互补信息;其次,设计基于博弈论全局并行麻雀搜索算法的模型优化策略,实现模型关键超参数的自适应寻优,使模型具有较优的识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所提模型在识别准确率提升4.19个百分点的情况下参数量降低了27.9%,验证了它的有效性和自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神经 多模态神经网络 非深度模型 并行加速 模型自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神经鞘瘤影像学表现1例
14
作者 王玉琳 李雨涵 蒲昆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3-225,共3页
病例女,39岁,CT发现肝脏囊性占位,自述无明显不适,既往无牧区及疫区旅居史。体格检查:腹部未触及包块,腹部无反跳痛、压痛及肌紧张。实验室检查:铁蛋白(FER):175.66 ng/mL(参考范围:13.66~156.38 ng/mL),抗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及核... 病例女,39岁,CT发现肝脏囊性占位,自述无明显不适,既往无牧区及疫区旅居史。体格检查:腹部未触及包块,腹部无反跳痛、压痛及肌紧张。实验室检查:铁蛋白(FER):175.66 ng/mL(参考范围:13.66~156.38 ng/mL),抗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及核心抗体(HBcAb)阳性,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CA19-9)、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碱性磷酸酶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 神经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神经多发性富于细胞性的神经鞘瘤1例
15
作者 宝星文 高明暄 +1 位作者 石诚 王立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22-1325,共4页
神经鞘瘤是一种相对罕见的良性、边界清楚的肿瘤,通常附着于周围神经,由克隆性的雪旺细胞群组成,经常发生囊性和退行性变化[1、2]。当神经鞘瘤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时,约占脊神经根肿瘤的三分之一[3]。绝大多数情况下,孤立和散发的病变最... 神经鞘瘤是一种相对罕见的良性、边界清楚的肿瘤,通常附着于周围神经,由克隆性的雪旺细胞群组成,经常发生囊性和退行性变化[1、2]。当神经鞘瘤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时,约占脊神经根肿瘤的三分之一[3]。绝大多数情况下,孤立和散发的病变最常见,而多发性神经鞘瘤比较罕见[3]。常累及背侧感觉神经根,通常伴有神经根疼痛或与神经根或脊髓受压有关的体征[3]。甘肃省人民医院骨科关节二病区于2024年1月收治1例多发于马尾神经的神经鞘瘤病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甘肃省人民医院 马尾神经 退行性变化 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 克隆性 雪旺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力监测下前庭神经鞘瘤听力保留影响因素初步研究
16
作者 张鼎 王秀英 +2 位作者 徐兴华 李翀 张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2-637,共6页
目的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和耳蜗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ochlear nerve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CAP)技术的多模态听力监测辅助下,对前庭神经鞘瘤手术中可能的听力保留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研究,探... 目的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和耳蜗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ochlear nerve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CAP)技术的多模态听力监测辅助下,对前庭神经鞘瘤手术中可能的听力保留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研究,探讨多模态听力监测辅助的临床应用经验以及听力保留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前庭神经鞘瘤患者24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2例;根据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AAO-HNS)分级标准分为听力保留组(AAO-HNS分级C级及以上)11例和听力未保留组(AAO-HNS分级D级)13例。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前庭神经鞘瘤切除术,总结术中监测情况,结合患者术后听力保留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24例患者中,20例患者肿瘤达到全切,4例患者肿瘤近全切除。有11例患者(45.8%)在术后4周的随访中保存了可测听力,8例患者(38.1%)在术后4周的随访中保留了可用听力。听力保留组与听力未保留组患者肿瘤直径、术中肿瘤与神经粘连紧密与否紧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听力保留情况与患者的肿瘤直径大小、术中肿瘤与神经粘连紧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神经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耳蜗神经动作复合电位 听力保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部神经鞘瘤1例
17
作者 徐石巧 范光明 +2 位作者 周楠 杜明良 韦莎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1,共2页
病例男,74岁,因“右上腹疼痛3天”入院。查体:巩膜及皮肤黄染,右上腹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莫非氏征阳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1.97×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8.36×10^(9)/L;谷草转氨酶109 U/L,谷丙转氨酶287 U/L,总胆红素... 病例男,74岁,因“右上腹疼痛3天”入院。查体:巩膜及皮肤黄染,右上腹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莫非氏征阳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1.97×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8.36×10^(9)/L;谷草转氨酶109 U/L,谷丙转氨酶287 U/L,总胆红素171.1μmol/L,直接胆红素103.3μmol/L,间接胆红素67.8μmol/L,总胆汁酸658.8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肝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髂窝细胞性神经鞘瘤1例
18
作者 谭梦 金恩浩 张英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83-684,共2页
病例男,49岁,因右下腹及腰部疼痛7 d入院。既往史:糖尿病2年。查体:右下腹压痛,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CT增强示右髂窝腹膜后见一类圆形形态规整肿物,位于腰大肌旁、髂腰肌前方,大小约4.3 cm,边界清楚,中心密度低于同层肌肉组织,周边密... 病例男,49岁,因右下腹及腰部疼痛7 d入院。既往史:糖尿病2年。查体:右下腹压痛,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CT增强示右髂窝腹膜后见一类圆形形态规整肿物,位于腰大肌旁、髂腰肌前方,大小约4.3 cm,边界清楚,中心密度低于同层肌肉组织,周边密度高,可见分隔,挤压邻近升结肠形成钝角,邻近骨质未见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椎板切除入路手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疗效 被引量:32
19
作者 任斌 蔡林 +3 位作者 王建平 邓洲铭 陈志龙 杨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88-692,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入路手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收治71例椎管内神经鞘瘤,男39例,女32例,年龄25~99岁,平均51.6岁;颈段22例,胸段24例,腰、骶段25例,3例肿瘤位于髓内,66例位于...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入路手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收治71例椎管内神经鞘瘤,男39例,女32例,年龄25~99岁,平均51.6岁;颈段22例,胸段24例,腰、骶段25例,3例肿瘤位于髓内,66例位于髓外硬膜下,2例位于硬膜外。均行后路椎板切除人路手术治疗,术中57例采用半椎板切除,6例行全椎板切除,2例行多节段半椎板切除,6例行半椎板联合患侧关节突关节切除以完全暴露肿瘤组织,切除肿瘤;其中载瘤神经根与肿瘤无法分离而一并切除者9例;14例行全椎板切除或多节段半椎板切除或半椎板联合患侧关节突切除者采用脊柱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术后随访8。70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复查X线片观察脊柱稳定性及植骨融合情况,复查MRI观察肿瘤有无复发。结果:手术时间2~6h.平均3.5h:术中出血量300~800ml,平均450ml。71例患者肿瘤均获完全切除,术后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神经鞘瘤。术中无脊髓神经损伤。术后1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脑脊液漏,4例患者出现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对症治疗后康复。随访期内(8-70个月)全部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复查MRI未见肿瘤残留或复发。14例采用脊柱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患者植骨融合,内固定稳定。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见椎体滑脱、失稳现象。结论:后路椎板切除人路能充分暴露肿瘤,有利于完全切除肿瘤.采用此入路手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椎管 后路手术 椎板切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管内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杨治权 易善楚 +2 位作者 彭泽峰 姜维喜 刘景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84-486,共3页
目的:探讨颈段椎管内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63例颈段椎管内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神经鞘瘤52例,神经纤维瘤11例;全切除57例,大部分切除6例;痊愈54例,好转7例... 目的:探讨颈段椎管内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63例颈段椎管内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神经鞘瘤52例,神经纤维瘤11例;全切除57例,大部分切除6例;痊愈54例,好转7例,恶化1例,死亡1例。结论:术中避免损伤脊髓、保护好椎动脉及处理好椎旁静脉丛是提高全切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内肿 神经 神经纤维 手术治疗 影像学检查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