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魔芋葡甘聚糖-海藻酸钠复合益生菌微胶囊的构建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
11
1
作者
周艳林
吴影
+4 位作者
马雨浩
闫佳琦
王大红
张红梅
古绍彬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52-60,共9页
为提高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3种复合益生菌经胃肠道后的存活率,采用内源乳化法,将菌株包埋在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和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ALG)中制成微胶囊,通过正交实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对其性...
为提高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3种复合益生菌经胃肠道后的存活率,采用内源乳化法,将菌株包埋在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和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ALG)中制成微胶囊,通过正交实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对其性能进行检测。制备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ALG质量分数为3%,KGM质量分数为0.6%,水油体积比为1∶3,CaCO 3与ALG质量比为1∶3,包埋率达到(76.2±5.1)%。微胶囊提高了益生菌在模拟胃液中的存活率,增强了对胆盐的耐受性。通过血清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学观察,该材料对小鼠无毒性。灌胃KGM后,小鼠肠道乳杆菌科相对丰度升高,脱硫弧菌科等有害菌相对丰度降低,说明KGM能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该研究为KGM的应用探索了一条新途径,并为复合益生菌微胶囊产业化生产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
菌
魔芋葡甘聚糖
微胶囊
内源乳化法
肠道益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魔芋葡甘聚糖-海藻酸钠复合益生菌微胶囊的构建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
11
1
作者
周艳林
吴影
马雨浩
闫佳琦
王大红
张红梅
古绍彬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河南省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食品加工与安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52-60,共9页
基金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2300410066)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62102210199)
文摘
为提高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3种复合益生菌经胃肠道后的存活率,采用内源乳化法,将菌株包埋在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和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ALG)中制成微胶囊,通过正交实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对其性能进行检测。制备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ALG质量分数为3%,KGM质量分数为0.6%,水油体积比为1∶3,CaCO 3与ALG质量比为1∶3,包埋率达到(76.2±5.1)%。微胶囊提高了益生菌在模拟胃液中的存活率,增强了对胆盐的耐受性。通过血清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学观察,该材料对小鼠无毒性。灌胃KGM后,小鼠肠道乳杆菌科相对丰度升高,脱硫弧菌科等有害菌相对丰度降低,说明KGM能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该研究为KGM的应用探索了一条新途径,并为复合益生菌微胶囊产业化生产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益生
菌
魔芋葡甘聚糖
微胶囊
内源乳化法
肠道益生作用
Keywords
probiotic
konjac glucomannan
microencapsulation
internal emulsification method
intestinal probiotics
分类号
TS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魔芋葡甘聚糖-海藻酸钠复合益生菌微胶囊的构建及性能评价
周艳林
吴影
马雨浩
闫佳琦
王大红
张红梅
古绍彬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