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肠道细胞模型及其在评价花青素吸收转运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钟浩 徐洁 +2 位作者 陈玲 刘晓凤 关荣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3-313,共11页
花青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多种植物中,目前研究证明花青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生物活性取决于生物可及性及生物利用度。诸多研究表明,肠上皮细胞的吸收转运是影响花青素生物利用度的一个关键。基于此背景,肠道细胞吸收模型已被广泛运用... 花青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多种植物中,目前研究证明花青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生物活性取决于生物可及性及生物利用度。诸多研究表明,肠上皮细胞的吸收转运是影响花青素生物利用度的一个关键。基于此背景,肠道细胞吸收模型已被广泛运用于研究花青素的吸收转运及其机制。本文概述了用于研究功能活性成分吸收转运的肠道模型,并以花青素为代表阐述了其吸收转运机制,特别是基于Caco-2细胞单层模型对其吸收转运的研究,以期为探究食品功能活性成分在肠道细胞模型中的吸收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素 肠道细胞模型 吸收转运 CACO-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弹性肠道能动性模型的建立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7
2
作者 何斌 杨灿军 +1 位作者 陈鹰 周银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7-273,共7页
潜入人体肠道释放药物和进行手术的医用微型机器人的研究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人体肠道的能动性模型对于机器人的控制甚为重要。在理论分析和动物肠道力学特性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肠道的能动性模型 ,与粘性蠕动模型相比 ,能动性模... 潜入人体肠道释放药物和进行手术的医用微型机器人的研究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人体肠道的能动性模型对于机器人的控制甚为重要。在理论分析和动物肠道力学特性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肠道的能动性模型 ,与粘性蠕动模型相比 ,能动性模型考虑肠道的弹性性质和粘性性质 ,更符合肠道的实际特性。与肠道中的液体方程耦合 ,利用神经控制模型的机械运动模型 ,运用Galerkin有限元 有限差分法进行了肠道的运动学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模型 医用微型机器人 蠕动边界 有限元-有限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co-2细胞与肠道菌共培养初建体外肠道共生模型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晓清 焦红 +4 位作者 程树军 易敏英 刘静宇 许龙岩 刘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126,共6页
【目的】构建体外模拟肠道共生系统,用于评价食源性抗菌药及其耐药菌作用于肠道菌群时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风险。【方法】21 d体外培养构建Caco-2细胞三维肠上皮,分成无菌对照组、混合的正常菌群组、沙门菌组、混合菌群-沙门菌组4组,... 【目的】构建体外模拟肠道共生系统,用于评价食源性抗菌药及其耐药菌作用于肠道菌群时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风险。【方法】21 d体外培养构建Caco-2细胞三维肠上皮,分成无菌对照组、混合的正常菌群组、沙门菌组、混合菌群-沙门菌组4组,制备混悬液,各组分别单独和混合培养4 h,荧光定量PCR法测试共培养前后各菌16SrDNA菌量变化,电阻仪测试跨膜上皮电阻(TEER)数量;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紧密连接蛋白ZO-1变化,评价三维肠上皮屏障功能的改变。【结果】在体外共培养模型内,4种肠道菌混合培养4 h后同单独培养组间比较,细菌量增长无统计学差异(P>0.05));需氧菌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厌氧菌(P<0.01),厌氧菌:需氧菌浓度比接近100∶1,厌氧菌仍为优势菌。TEER和ZO-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均提示混合肠道菌群对Caco-2细胞三维肠上皮无明显破坏,侵入性沙门氏菌可显著降低TEER值,并观察到模型的ZO-1结构受到破坏。这种破坏作用在混合肠道菌群加沙门菌群组较轻。【结论】Caco-2细胞三维肠上皮同乳双歧杆菌、植物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组成的混合菌群体外共培养能建立稳定的体外肠上皮模型,并具有生物学活性;正常肠道菌群对侵入性沙门菌有拮抗作用。该模型可进一步完善作为食源性抗菌药、耐药菌与肠道系统相互作用研究模型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2细胞 体外肠道模型 食源性耐药菌: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损伤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和空肠炎症因子影响的Meta分析
4
作者 陈少珍 高靖春 +3 位作者 姚康 蒋宗勇 曹舒婷 王丽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97-2715,共19页
为探究肠道损伤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和空肠炎症因子带来的影响,本试验对相关方面的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通过计算机对PubMed、Science Direct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肠道损伤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和空肠炎症因子... 为探究肠道损伤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和空肠炎症因子带来的影响,本试验对相关方面的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通过计算机对PubMed、Science Direct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肠道损伤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和空肠炎症因子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年限从2000年1月至2023年4月,设定样本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纳入总样本34篇,用Review Manager 5.4对纳入文献进行相关分析,效应指标选择标准化均数差(SMD)。结果显示:肠道损伤能够显著降低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SMD=-1.43,95%置信区间(CI)=(-1.71,-1.15),P<0.0001],降低平均日采食量[SMD=-1.08,95%CI=(-1.47,-0.69),P<0.0001],提高料重比[SMD=1.06,95%CI=(0.50,1.62),P=0.0002];肠道损伤显著提高空肠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SMD=1.36,95%CI=(0.52,2.20),P=0.00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SMD=0.76,95%CI=(0.22,1.30),P=0.006]、白细胞介素-6(IL-6)[SMD=0.79,95%CI=(0.26,1.32),P=0.004]以及血清中TNF-α[SMD=2.69,95%CI=(1.56,3.81),P<0.0001]的含量。这些结果表明,肠道损伤影响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损害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损伤模型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炎症因子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B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肠道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桂林 徐姗 +1 位作者 吴紫娟 吴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的研究丹酚酸B(SAB)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IRI)大鼠模型肠道的保护性效应。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IIRI组、SAB+IIRI组、阴性对照组和SAB+阴性对照组4组,每组12只。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测定大鼠回肠丙二醛(MDA... 目的研究丹酚酸B(SAB)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IRI)大鼠模型肠道的保护性效应。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IIRI组、SAB+IIRI组、阴性对照组和SAB+阴性对照组4组,每组12只。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测定大鼠回肠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大鼠回肠炎症性因子的转录水平,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的分泌水平,组织病理学检测观察IIRI大鼠肠道组织学病变及对肠道通透性的影响。结果IIRI组的MDA含量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05)和SAB+IIRI组(P=0.012),SOD活性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06)和SAB+IIRI组(P=0.017)。IIRI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0.003,P=0.009)、白细胞介素(IL)-1β(P=0.026,P=0.005)、IL-6(P=0.015,P=0.003)和核因子κB(NF-κB)(P=0.007,P=0.015)的转录水平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SAB+IIRI组。IIRI组的TNF-α(P=0.002,P=0.006)、IL-1β(P=0.002,P=0.006)、IL-6(P=0.008,P=0.002)和NF-κB(P=0.026,P=0.005)的分泌水平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SAB+IIRI组。IIRI组的菊粉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5),高于SAB+IIRI组(P=0.011)。IIRI组的右旋糖酐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1)和SAB+IIRI组(P=0.012)。IIRI组的葡聚糖凝胶水平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31)和SAB+IIRI组(P=0.020)。SAB预处理能改善大鼠回肠组织肠黏膜的水肿、坏死和绒毛剥脱现象,SAB+阴性对照组的Chiu组织学得分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01),SAB+IIRI组Chiu组织学得分明显低于IIRI组(P=0.001)。结论SAB预处理能够减轻IIRI,这种保护性效应可能是通过减轻肠道的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肠缺血再灌注 肠道损伤大鼠模型 抗氧化物 炎症因子 肠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人体生物有效性、吸收及毒性研究中的肠道细胞模型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坤 肖羽芯 +3 位作者 李梦莹 马娇阳 覃一书 向萍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71,共15页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威胁,因而备受关注。肠道吸收是人体重金属暴露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肠道吸收过程和毒性研究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体外胃肠模拟法和动物模型被广泛用于重金属的相关研究,然而体外胃肠...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威胁,因而备受关注。肠道吸收是人体重金属暴露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肠道吸收过程和毒性研究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体外胃肠模拟法和动物模型被广泛用于重金属的相关研究,然而体外胃肠模拟法缺少人体肠道细胞成分,动物模型与人体存在着物种差异且实验成本高。鉴于此,研究者开发了能够部分模拟人体肠道上皮功能的体外肠道细胞模型。此模型作为研究生物有效性的重要工具,能模拟肠道对重金属的吸收转运过程,并能够结合分子生物学等技术、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探索重金属的肠吸收和肠毒性的分子机制。本文系统介绍了人肠上皮的结构功能、肠道上皮细胞对重金属吸收转运机制、肠道细胞模型的发展及其在重金属相关研究中的应用与优缺点,总结了肠细胞模型功能验证指标和优化方法。同时,还对肠道微流控培养系统(芯片肠道)和肠类器官等三维肠细胞模型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了介绍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3D肠道细胞模型 生物有效性 共培养模型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吸收细胞模型研究进展及其在类胡萝卜素上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帆 陈楠 +2 位作者 吴雨卿 倪元颖 温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7-336,共10页
膳食化合物在维持人体生理功能和预防疾病等方面至关重要,但其必须被人体高效吸收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活性。肠道吸收细胞模型已成为体外模拟人体膳食化合物吸收利用及机制研究的有效手段。针对不同的膳食化合物,选取合理的肠道细胞... 膳食化合物在维持人体生理功能和预防疾病等方面至关重要,但其必须被人体高效吸收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活性。肠道吸收细胞模型已成为体外模拟人体膳食化合物吸收利用及机制研究的有效手段。针对不同的膳食化合物,选取合理的肠道细胞吸收模型以及在现有细胞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对于实现高效模拟人体对该膳食化合物的吸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概述了人体肠道上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系统地综述了体外肠道细胞吸收模型研究进展,并以类胡萝卜素为代表,阐述了其肠道吸收转运机制,重点探讨了Caco-2单细胞模型和Caco-2/HT29-MTX细胞共培养模型在其吸收利用上的应用,以期为更好地利用肠道细胞吸收模型体外模拟人体对不同膳食化合物的吸收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肠道细胞模型 Caco-2单细胞模型 Caco-2/HT29-MTX细胞共培养模型 类胡萝卜素 吸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TK的数字肠道可视化和位置映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利 罗洪艳 +4 位作者 张绍祥 郑小林 侯文生 杨琴 谭立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5-148,共4页
目的建立表面重建三维数字肠道和肠道位置映射模型。方法利用第2套中国虚拟人数据集的彩色断面图像手动分割出肠道,再在VC++环境下借助可视化工具包VTK进行表面重建和肠道相对位置映射功能实现。结果系统的实现功能包括:①虚拟人体肠道... 目的建立表面重建三维数字肠道和肠道位置映射模型。方法利用第2套中国虚拟人数据集的彩色断面图像手动分割出肠道,再在VC++环境下借助可视化工具包VTK进行表面重建和肠道相对位置映射功能实现。结果系统的实现功能包括:①虚拟人体肠道的面绘制,其中实体颜色、透明度、背景颜色、网格删减系数、表面平滑次数和光线效果等参数可以设定,以达到不同的面绘制效果。②具有旋转、平移、缩放和正交视图等方便的交互式操作。③从三维空间坐标到肠道相对位置的映射。结论此系统可以独立运行,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和扩展性,可应用于肠道内的定位,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辅助的演示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肠道模型 可视化 表面重建 位置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孵育技术及其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崔晓静 张辉 +1 位作者 刘月涛 秦雪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72-1078,共7页
近年来,肠道菌群作为隐形器官成为研究机体代谢和疾病治疗的新热点,在中药分析中也受到广泛关注。中药口服后部分原型成分经肠道菌群转化为药效更强的物质,肠道菌群被认为是解释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中药成分在体内仍能发挥强大药理作用... 近年来,肠道菌群作为隐形器官成为研究机体代谢和疾病治疗的新热点,在中药分析中也受到广泛关注。中药口服后部分原型成分经肠道菌群转化为药效更强的物质,肠道菌群被认为是解释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中药成分在体内仍能发挥强大药理作用的关键突破口。该文总结了传统的肠道菌群孵育技术与新兴的类肠道模型,并对肠道菌群孵育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其中传统肠道菌群孵育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药分析与成分的生物转化领域,但后者的应用研究较少。这些新兴技术的发展为中药分析提供了新的方向,或可进一步挖掘菌群与中药作用的新机制。该技术与中医药研究的结合有益于指导中医临床合理用药,推动中药新药研发等,对提升中医药国际认可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孵育技术 肠道模型 中药分析 生物转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对肠道损伤条件下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靖春 曹舒婷 +6 位作者 姚康 黄凯勇 李耀杰 何振涛 展宪亮 蒋宗勇 王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20-1531,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整理以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及脂多糖作为损伤模型的断奶仔猪研究数据并进行Meta分析,探究添加益生菌制剂对损伤处理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通过检索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数据库,筛选益生菌添加对... 本试验旨在整理以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及脂多糖作为损伤模型的断奶仔猪研究数据并进行Meta分析,探究添加益生菌制剂对损伤处理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通过检索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数据库,筛选益生菌添加对损伤处理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同时具备损伤处理组及益生菌干预损伤处理组的试验纳入到本项研究中。自1999年6月30日至2022年4月20日,筛选获得12篇相关体内研究文献纳入本次试验,所纳入总样本909例,用Review Manager 5.4对纳入研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选择标准化均数差(SMD)作为效应指标。结果表明:相较于损伤模型组,饲喂添加益生菌的饲粮可以有效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SMD=1.35,95%置信区间(CI)=0.86~1.83,P<0.00001],影响平均日采食量(SMD=0.46,95%CI=-0.16~0.76,P<0.00001),降低料重比(SMD=-1.10,95%CI=-1.61~-0.59,P<0.00001)。这些结果表明,益生菌制剂可以改善损伤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META分析 肠道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智能内窥镜系统试验平台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新捷 章亚男 +2 位作者 张祖仁 张震 钱晋武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4年第z1期288-291,共4页
为全自动智能内窥镜系统研究设计了一套试验平台,该试验平台为不同时期的智能内窥镜系统试验提供了3种不同的方案:硬管模型、软管模型和动物肠道模型.经测试,该试验平台能很好地验证系统的各项功能,提供系统所需的数据,为系统实用化提... 为全自动智能内窥镜系统研究设计了一套试验平台,该试验平台为不同时期的智能内窥镜系统试验提供了3种不同的方案:硬管模型、软管模型和动物肠道模型.经测试,该试验平台能很好地验证系统的各项功能,提供系统所需的数据,为系统实用化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内窥镜 硬管模型 软管模型 动物肠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鱼水解肽对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苏晓明 刘小红 +4 位作者 王亚雨 向沙沙 石丽华 朱炫 陈杰 《食品工业科技》 2025年第19期202-213,共12页
本试验以甲鱼水解肽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体外肠道模拟系统、依托Caco-2细胞模型,利用16S rRNA(V3-V4)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组成,HPLC检测发酵液中短链脂肪酸含量,以及qPCR检测Caco-2细... 本试验以甲鱼水解肽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体外肠道模拟系统、依托Caco-2细胞模型,利用16S rRNA(V3-V4)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组成,HPLC检测发酵液中短链脂肪酸含量,以及qPCR检测Caco-2细胞免疫指标。结果表明,甲鱼水解肽的干预可显著降低(P<0.05)肠道中小杆菌属(Dialister)、活泼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 gnavus)、萨特氏菌属(Sutterella)等促炎菌的相对丰度,同时提升肠道微生物产各短链脂肪酸尤其是丁酸和异戊酸的含量,其中低浓度(5 mg/mL)甲鱼水解肽促进肠道微生物产短链脂肪酸的效果相较于中(25 mg/mL)、高浓度(50 mg/mL)甲鱼水解肽更加稳定。此外,短链脂肪酸对调节肠道免疫功能也具有重要作用。Caco-2细胞模型结果表明:对于正常的Caco-2细胞,甲鱼水解肽能够调节免疫相关基因TLR4、NF-κB、MD2的表达,促进细胞促炎基因IL-6、IL-1β和TNF-α和抑炎基因IL-10的表达,进而激活细胞免疫;对于细胞炎症模型,甲鱼水解肽下调促炎基因IL-1β的表达,上调抑炎基因IL-10的表达,降低iNOS的相对表达量,进而缓解细胞的炎症反应。综上所述,甲鱼水解肽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组成维持肠道稳态、提高免疫能力来发挥益生作用,对探究动物源生物活性肽与肠道微生物的互作关系和营养价值评价体系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鱼水解肽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SCFAs) 免疫调节 体外肠道模拟消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