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粮中复合添加马齿苋和柠檬酸对肉兔肠道物理和微生物屏障的影响
1
作者 何敏 党文庆 +4 位作者 任克良 詹海杰 赵瑞生 李俊 曹亮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994-4007,共1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复合添加马齿苋和柠檬酸对肉兔肠道组织形态和通透性、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以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健康的35日龄断奶伊拉商品肉兔150只(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对照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复合添加马齿苋和柠檬酸对肉兔肠道组织形态和通透性、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以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健康的35日龄断奶伊拉商品肉兔150只(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对照组(T0组)饲喂基础饲粮,T1组饲喂饲粮中含3%马齿苋(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的麸皮)的试验饲粮,T2组饲喂在T1组饲粮的基础上添加1%柠檬酸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1)与T0组相比,T2组肉兔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T1组和T2组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以及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提高(P<0.05)。同时,T2组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以及回肠V/C值显著高于T1组(P<0.05)。2)与T0组相比,T1组和T2组肉兔血清二胺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3)在十二指肠中,与T0组相比,T1组闭锁小带蛋白-1(ZO-1)和封闭蛋白-1(claudin-1)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提高(P<0.01),T2组ZO-1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提高(P<0.01)。在空肠中,与T0组相比,T1组claudin-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T2组ZO-1、claudin-1和闭合蛋白(occludin)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提高(P<0.01);同时,T2组ZO-1和occludin 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T1组(P<0.01)。在回肠中,与T0组相比,T1组ZO-1和occludin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提高(P<0.01),T2组ZO-1和claudin-1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提高(P<0.01);同时,T2组claudin-1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T1组(P<0.01)。4)T2组肉兔盲肠在科、属和种水平上鉴定出的微生物数量显著低于T0组(P<0.05),同时盲肠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T0组和T1组(P<0.05);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预测盲肠微生物主要参与了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综上所述,饲粮中复合添加马齿苋和柠檬酸能通过改善肉兔小肠组织形态和通透性、增强小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以及提高盲肠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来提高肠道物理和微生物屏障功能,且效果优于单独添加马齿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柠檬酸 肉兔 肠道 组织形态 紧密连接蛋白 盲肠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豆菌、甘露寡糖对仔猪肠道pH、微生物区系及肠黏膜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58
2
作者 黄俊文 林映才 +2 位作者 冯定远 郑春田 丁发源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21-1027,共7页
选取144头18日龄断奶,体重5.6 kg的杜大长三元杂仔猪,按体重和性别分成6个处理,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8头仔猪,研究纳豆菌(Natto)和甘露寡糖(MOS)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pH、微生物区系和小肠黏膜形态的影响。结果为:(1)Natto、MOS均有降低仔... 选取144头18日龄断奶,体重5.6 kg的杜大长三元杂仔猪,按体重和性别分成6个处理,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8头仔猪,研究纳豆菌(Natto)和甘露寡糖(MOS)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pH、微生物区系和小肠黏膜形态的影响。结果为:(1)Natto、MOS均有降低仔猪肠道pH的趋势(P>0.05),Natto与MOS联用时显著降低仔猪空肠、回肠、盲肠和结肠内容物的pH(P<0.05);(2)Natto提高了仔猪结肠内容物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P<0.05),提高结肠黏膜中乳酸杆菌数量(P<0.05),MOS提高了仔猪结肠内容物和黏膜中乳酸杆菌数量(P<0.05),2 g/kg的MOS组使结肠内容物和黏膜中大肠杆菌数下降(P<0.05)。Natto与MOS联用时内容物中大肠杆菌数量下降(P<0.05),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金霉素组(P<0.05),黏膜中乳酸杆菌数量上升,大肠杆菌数下降,与空白组、金霉素组有显著差异(P<0.05);(3)Natto及联用组都显著提高了小肠黏膜的绒毛高度(P<0.05),但处理组间隐窝深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Natto组、1 g/kg的MOS组及联用组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显著上升(P<0.05)。试验说明,纳豆菌和甘露寡糖通过调节肠道内容物及黏膜中微生物区系,降低肠道pH,以维持仔猪肠黏膜正常的形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芽孢杆菌 甘露寡糖 早期断奶仔猪 肠道PH 微生物 小肠黏膜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对麻羽肉鸡肠道组织结构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35
3
作者 陈家祥 张仁义 +2 位作者 王全溪 杨贤芳妹 王长康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57-761,共5页
本文旨在研究地衣芽孢杆菌对麻羽肉鸡的肠道组织结构及其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300只1日龄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不添加任何抗生素;Ⅱ组、Ⅲ组、Ⅳ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 本文旨在研究地衣芽孢杆菌对麻羽肉鸡的肠道组织结构及其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300只1日龄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不添加任何抗生素;Ⅱ组、Ⅲ组、Ⅳ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100和200mg/kg的地衣芽孢杆菌;Ⅴ组为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mg/kg的杆菌肽锌和6mg/kg的硫酸抗敌素。试验期为70d。结果表明,在28日龄时,Ⅱ组绒毛高度较Ⅰ组增高了11.35%,较Ⅴ组提高了5.81%,Ⅱ组肉鸡盲肠中大肠杆菌数量较Ⅰ组显著降低(P<0.05),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高于Ⅴ组(P<0.05);70日龄时,Ⅲ组和Ⅳ组肉鸡肠道隐窝深较Ⅰ组分别变浅了25.67%和24.72%,差异显著(P<0.05),试组组肉鸡盲肠中大肠杆菌数较Ⅰ组显著降低(P<0.05),Ⅱ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高于Ⅴ组(P<0.05)。由此可见,日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有益于肉鸡的肠道发育和盲肠微生物区系平衡,饲养前期50mg/kg添加水平,饲养后期200mg/kg添加水平显著优化了肉鸡的肠道组织结构,抑制了盲肠中有害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麻羽肉鸡 肠道组织结构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铁蛋白素B和天蚕素P1对投喂大肠杆菌断奶仔猪生长及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侯振平 印遇龙 +2 位作者 王文杰 刘景喜 SOUFFRANT W B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36-1544,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投喂大肠杆菌后乳铁蛋白素B(Lfcin B)和天蚕素P1(Cec P1)对断奶仔猪生长及肠道微生物区系影响。选用48头28日龄断奶的德国大白杂交二代断奶仔猪[(7.18±1.32)kg],根据体重、窝别、性别将其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产肠... 本研究旨在探讨投喂大肠杆菌后乳铁蛋白素B(Lfcin B)和天蚕素P1(Cec P1)对断奶仔猪生长及肠道微生物区系影响。选用48头28日龄断奶的德国大白杂交二代断奶仔猪[(7.18±1.32)kg],根据体重、窝别、性别将其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产肠毒素组(ETEC)、乳铁蛋白素组(Lfcin B)、天蚕素组(Cec P1),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试验期为12 d。结果表明,1)试验期间对照组、ETEC组、Lfcin B组、Cec P1组仔猪体重及平均日增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2)ETEC组仔猪腹泻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其他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进行第1次攻毒后,即仔猪29日龄,ETEC组、Lfcin B组和Cec P1组仔猪的粪便干物质均显著下降(P<0.05),第2次攻毒后的第2天,即仔猪31日龄,Lfcin B组和Cec P1组的仔猪分别饲喂了Lfcin B和Cec P1,对照组仔猪的粪便干物质仍显著高于ETEC组和LfcinB组(P<0.05),但已与Cec P1组差异不显著(P>0.05)。3)各组仔猪的肠道微生物区系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各组仔猪生长及肠道微生物区系差异不显著,但Cec P1来源于猪肠道微生物寄生线虫,比Lfcin B更能适应肠道环境,更有利于仔猪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fcin B CEC P1 ETEC 断奶仔猪 肠道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抽提物体外抑菌试验及对仔猪生长和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53
5
作者 韩剑众 胡永金 +1 位作者 田允波 葛长荣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6-58,共3页
复方中药应用常温及低温减压抽提 ,其提取物对仔猪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 ,能显著促进小猪生长 ,并可有效调节肠道的微生物区系。体外抑菌试验表明 ,抽提物对猪肠道主要致病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及链球菌等有较强的抑菌效果。
关键词 中药有效成分抽提物 体外抑菌试验 仔猪生长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虾成虾肠道微生物区系(英文) 被引量:25
6
作者 王祥红 李会荣 +3 位作者 张晓华 李筠 纪伟尚 徐怀恕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493-498,共6页
对野生健康中国对虾成虾肠道微生物区系进行了研究。从其肠道中分离出 4 7株菌 ,它们分别属于弧菌属、发光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黄杆菌属、气单胞菌属、屈挠杆菌属和色杆菌属 8个属。其中弧菌属和发光杆菌属在整个肠道中为... 对野生健康中国对虾成虾肠道微生物区系进行了研究。从其肠道中分离出 4 7株菌 ,它们分别属于弧菌属、发光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黄杆菌属、气单胞菌属、屈挠杆菌属和色杆菌属 8个属。其中弧菌属和发光杆菌属在整个肠道中为优势菌属 ,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为次优势菌属 ,黄杆菌属、气单胞菌属、屈挠杆菌属和色杆菌属为非优势菌属。在对虾的整个肠道中 ,前肠和中肠的优势菌属为弧菌属 ,而后肠的优势菌属为发光杆菌属。在弧菌属中溶藻胶弧菌、漂浮弧菌和坎贝氏弧菌为优势菌 ,哈唯氏弧菌为非优势菌。前肠、中肠和后肠的菌量分别为 1.3× 10 5、2 .8× 10 5和 1.1× 10 4 cfu/虾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对虾肠道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肉鸡肠道微生物区系及肠组织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焰 杨小燕 +2 位作者 何玉琴 王华 许卫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银杏叶提取物 组织形态 抗生素替代品 肉鸡 畜禽饲料 药物残留 动物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蛋白小肽对哺乳仔猪血液生化指标和肠道微生物区系影响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5
8
作者 周韶 汪官保 杨在宾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45,共6页
本文旨在研究植物蛋白小肽对哺乳仔猪血液生化指标和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7±2)日龄的PIC五元杂交系哺乳仔猪400头,随机分为Ⅰ、Ⅱ、Ⅲ、Ⅳ4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各组日粮为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的基础... 本文旨在研究植物蛋白小肽对哺乳仔猪血液生化指标和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7±2)日龄的PIC五元杂交系哺乳仔猪400头,随机分为Ⅰ、Ⅱ、Ⅲ、Ⅳ4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各组日粮为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2%鱼粉、2%血浆蛋白粉、2%植物蛋白小肽和4%植物蛋白小肽。试验自7日龄补饲开始至21日龄断奶结束。试验结束时,每组选取体格中等的3头仔猪,进行前腔静脉采血和屠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4%的植物蛋白小肽可以显著提高哺乳仔猪血糖浓度、血清总蛋白浓度(P<0.05),降低血清尿素氮的含量(P<0.05);(2)日粮中添加4%的植物蛋白小肽或2%的血浆蛋白粉可以显著提高血清中IgG的水平;(3)哺乳仔猪日粮中添加4%的植物蛋白小肽可以显著降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同时显著提高盲肠中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蛋白小肽 哺乳仔猪 血液生化指标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氨甲酰谷氨酸对断奶环江香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周笑犁 连国琦 +2 位作者 孔祥峰 王升平 印遇龙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3-267,共5页
研究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为3.17±0.21 kg的21日龄断奶环江香猪12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6头,分别饲喂添加0.1%NCG日粮和基础日粮,试验期为14d。试验结束时,采集回肠和盲肠内容物,利用T-R... 研究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为3.17±0.21 kg的21日龄断奶环江香猪12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6头,分别饲喂添加0.1%NCG日粮和基础日粮,试验期为14d。试验结束时,采集回肠和盲肠内容物,利用T-RFLP、PCR/DGGE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其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NCG组回肠内容物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增加,回肠和盲肠内容物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大肠埃希菌的数量显著降低(P<0.05),盲肠内容物中链球菌的数量也显著降低(P<0.05)。可见,日粮中添加0.1%NCG有助于提高断奶环江香猪肠道内容物中有益菌的数量、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从而改善肠道微生物区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氨甲酰谷氨酸 环江香猪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铁蛋白对小鼠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魏秀秀 陈庆森 +2 位作者 刘雪姬 闫亚丽 耿利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333-337,共5页
目的:分析灌胃乳铁蛋白对小鼠肠道内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微生物种群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进一步了解乳铁蛋白对肠道菌群结构的作用,为开发具有肠道健康维护的功能性食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小鼠饲养一周后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安慰剂组,低... 目的:分析灌胃乳铁蛋白对小鼠肠道内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微生物种群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进一步了解乳铁蛋白对肠道菌群结构的作用,为开发具有肠道健康维护的功能性食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小鼠饲养一周后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安慰剂组,低、中、高乳铁蛋白组,对照组正常饮食,安慰剂组灌胃生理盐水0.2mL,实验组灌胃不同剂量(1、10、100mg/(kg·d))的乳铁蛋白溶液,连续喂养14d。利用传统培养技术分别对小鼠肠道粪便菌群进行测定,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表明喂食乳铁蛋白(10mg/(kg·d))后小鼠肠道中乳酸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而肠道中的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明显降低(p<0.05)。说明一定剂量的乳铁蛋白(10mg/(kg·d))对肠道中的益生菌和常驻共生菌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肠杆菌,肠球菌等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铁蛋白 肠道微生物 传统培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士乳杆菌对小鼠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25
11
作者 王友湘 陈庆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42-546,共5页
本实验探讨瑞士乳杆菌对小鼠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分析小鼠灌喂益生菌后肠道内各种微生物变化规律。研究将小鼠分成4组,日食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瑞士乳杆菌灌喂组和大肠杆菌灌喂组,连续灌喂15d,采集小鼠粪便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不... 本实验探讨瑞士乳杆菌对小鼠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分析小鼠灌喂益生菌后肠道内各种微生物变化规律。研究将小鼠分成4组,日食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瑞士乳杆菌灌喂组和大肠杆菌灌喂组,连续灌喂15d,采集小鼠粪便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不同组别的小鼠肠道菌群作平板计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瑞士乳杆菌灌喂组与日食组和生理盐水组相比其肠道中乳酸菌类、双歧杆菌类、肠杆菌类、大肠杆菌类差异极显著(p<0.01),肠球菌类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肠杆菌灌喂组其肠道中乳酸菌类、双歧杆菌类、肠杆菌类、大肠杆菌类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肠球菌类的分析结果显示变化差异不显著。研究证实了瑞士乳杆菌能够促进小鼠肠道内有益菌的显著增殖,而对肠道内过路菌和可疑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明灌喂瑞士乳杆菌对小鼠肠道微生物区系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士乳杆菌 大肠杆菌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稻谷-豆粕日粮对鹅肠道组织形态、消化酶活性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许栋 李文增 +1 位作者 杨海明 王志跃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4-297,共4页
选用28日龄扬州鹅公鹅64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1组饲喂玉米-豆粕日粮,另1组饲喂等能等氮的玉米-稻谷-豆粕日粮。试验70日粮测定鹅肠道组织形态发育、消化道酶活;提取各肠段食糜微生物总DNA,对细菌16S rRNA的V3区进行P... 选用28日龄扬州鹅公鹅64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1组饲喂玉米-豆粕日粮,另1组饲喂等能等氮的玉米-稻谷-豆粕日粮。试验70日粮测定鹅肠道组织形态发育、消化道酶活;提取各肠段食糜微生物总DNA,对细菌16S rRNA的V3区进行PCR-DGGE电泳来分析肠道微生物区系。结果表明:玉米-稻谷-豆粕日粮能够显著降低空肠前段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2指标在空肠后段差异极显著;显著提高空肠后段的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提高各肠段淀粉酶活性;同时可导致十二指肠、空肠细菌种类的增加和直肠菌群种类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肠道组织形态 消化酶活性 微生物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日粮NSP和木聚糖酶对肉仔鸡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金全 蔡辉益 +7 位作者 刘伟 刘国华 张姝 常文环 于会民 陈宝江 李建涛 田亚东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5-19,共5页
关键词 小麦 日粮 NSP 木聚糖酶 肉仔鸡 肠道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肠道微生物区系及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笑非 钟米珈 +1 位作者 孙冬岩 王文娟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3-45,共3页
胃肠道是动物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维持肠道健康是保证动物机体正常生长的关键所在。在商业化养殖过程中,日粮和传染病等许多因素均可负面影响鸡群健康状态和生产性能,使得家禽产业的生产成本和疾病控制越来越具有挑战性。肠道是体内... 胃肠道是动物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维持肠道健康是保证动物机体正常生长的关键所在。在商业化养殖过程中,日粮和传染病等许多因素均可负面影响鸡群健康状态和生产性能,使得家禽产业的生产成本和疾病控制越来越具有挑战性。肠道是体内最大的消化吸收和免疫器官,肠道微生物通过释放某些生物活性物质或间接激活肠道免疫系统,影响杯状细胞的生长和肠道黏膜的完整性,进而对整个机体的营养和免疫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肠道中微生物区系的稳定和平衡是家畜养殖的重中之重。就鸡消化道生理特点、微生物群落的建立和演替规律及其肠道菌落平衡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稳定性 鸡群 肠道免疫 生物活性物质 消化吸收 动物机体 养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酵母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肠黏膜形态和挥发性盐基氮的影响 被引量:25
15
作者 胡友军 林映才 +3 位作者 余德谦 郑黎 周桂莲 蒋宗勇 《养猪》 2003年第4期3-5,共3页
试验选取96头21日龄断奶的三元(杜×大·长)杂种仔猪,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探讨活性酵母对断奶仔猪微生物区系、胃肠道发育和挥发性盐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耐热性活性酵母(1010cfu/k... 试验选取96头21日龄断奶的三元(杜×大·长)杂种仔猪,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探讨活性酵母对断奶仔猪微生物区系、胃肠道发育和挥发性盐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耐热性活性酵母(1010cfu/kg饲粮)能显著(P<0.05)降低肠道内容物大肠埃希氏菌数和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耐热性活性酵母与金霉素组合以及普利菌+金霉素组合也有一定程度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的能力。添加耐热性活性酵母与金霉素组合能显著提高(P<0.05)28日龄和56日龄断奶仔猪肠绒毛高度。单独添加耐热性活性酵母也能提高28日龄和56日龄断奶仔猪肠绒毛高度(P>0.05)。添加普利菌+金霉素组合对断奶仔猪肠绒毛高度无显著影响(P>0.05),56日龄甚至低于添加金霉素的水平。28日龄和56日龄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耐热性活性酵母绒毛整齐,高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添加耐热性活性酵母组的结肠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最低,有降低断奶仔猪结肠挥发性盐基氮的趋势。高温制粒后,普通活性酵母(+金霉素)在早期断奶仔猪中应用未发现有添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酵母 早期断奶仔猪 肠道微生物 肠黏膜形态 挥发性盐基氮 肠道发育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因素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文娟 孙冬岩 +1 位作者 孙鸣 潘宝海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50-52,共3页
介绍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特点,并对日粮中不同来源的蛋白、淀粉、脂肪、高锌高铜饲料添加剂、抗生素和酶制剂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影响展开综述,为生产中通过日粮调控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菌群提供依据。
关键词 日粮 断奶仔猪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胃肠道微生物区系与营养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蓓一 徐恒 王志跃 《家禽科学》 2008年第1期15-18,共4页
胃肠道作为动物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它的认识长期以来都集中在消化吸收功能上。家禽胃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平衡对维持健康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分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对家禽胃肠道营养与微生物区系相互影响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胃肠道作为动物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它的认识长期以来都集中在消化吸收功能上。家禽胃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平衡对维持健康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分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对家禽胃肠道营养与微生物区系相互影响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充分了解营养与家禽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关系,对改善家禽生产、提高抗病能力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家禽生产 肠道 营养 消化吸收功能 微生物群落 组成部分 动物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不同比例生姜秸秆替代花生秧对莱芜黑兔胃肠道发育、盲肠发酵和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海涛 王勇 +4 位作者 刘公言 徐云华 赵桂省 薛海鹏 李萌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875-2886,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比例生姜秸秆替代花生秧对莱芜黑兔胃肠道发育、小肠组织形态结构、盲肠发酵和盲肠内容物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取45日龄育肥期莱芜黑兔16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以生姜秸秆替代0(A组)、5%(B组)、10%(C组)和...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比例生姜秸秆替代花生秧对莱芜黑兔胃肠道发育、小肠组织形态结构、盲肠发酵和盲肠内容物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取45日龄育肥期莱芜黑兔16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以生姜秸秆替代0(A组)、5%(B组)、10%(C组)和15%(D组)花生秧的全价配合饲料,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家兔。预试期7 d,正试期47 d。结果表明:1)饲粮不同比例生姜秸秆替代花生秧对莱芜黑兔胃相对重量、胃内容物相对重量和大肠内容物相对重量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C组和D组的胃相对重量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D组胃内容物相对重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B组、C组和D组大肠内容物相对重量显著高于A组(P<0.05)。2)饲粮不同比例生姜秸秆替代花生秧对莱芜黑兔小肠肌层厚度有显著影响(P<0.05),D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饲粮不同比例生姜秸秆替代花生秧对莱芜黑兔盲肠内容物中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以及乙酸/(丙酸+丁酸)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D组乙酸含量以及乙酸/(丙酸+丁酸)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4)莱芜黑兔盲肠内容物微生物组成在门水平上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有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软壁菌门(Tenericutes),Shannon指数在D组与A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高比例生姜秸秆替代花生秧能够影响盲肠内容物微生物区系。综上所述,饲粮适宜比例(5%~10%)的生姜秸秆替代花生秧对莱芜黑兔的胃肠道发育、小肠组织形态结构、盲肠发酵和盲肠内容物微生物区系无明显不良影响,生姜秸秆可用作家兔粗饲料原料在生产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秸秆 莱芜黑兔 肠道发育 肠道形态结构 盲肠发酵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培养物对生长猪的生产性能、饲料消化率及肠道微生物区系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刘希颖 郭文信 《饲料工业》 2008年第20期30-32,共3页
酵母培养物(Yeast Culture)是一种复杂的发酵产品。它是由选定的酵母菌在特制的培养基上进行发酵后所产生的细胞外代谢产物和经发酵后变性了的培养基以及在酵母培养物的制造过程中作为生产代谢产物工具的酵母菌共同组成的混合物。其... 酵母培养物(Yeast Culture)是一种复杂的发酵产品。它是由选定的酵母菌在特制的培养基上进行发酵后所产生的细胞外代谢产物和经发酵后变性了的培养基以及在酵母培养物的制造过程中作为生产代谢产物工具的酵母菌共同组成的混合物。其主要作用成分是含有寡糖、肽类、有机酸、各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消化酶以及众多未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促生长因子等所组成的代谢产物。酵母培养物是一种纯天然的功能性饲料成分,被用来向动物胃肠道内的寄生微生物提供代谢营养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酵母培养物 生产性能 饲料消化率 生长猪 代谢产物 发酵产品 饲料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器官发育、胰腺消化酶活性和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20
作者 胡希怡 张伟 +3 位作者 马宁 庞念龙 吕慎金 孙作为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18-2330,共13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低能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器官发育、胰腺消化酶活性和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180只21日龄体重相近的雄性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 本试验旨在探究低能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器官发育、胰腺消化酶活性和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180只21日龄体重相近的雄性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低能组饲喂低能饲粮(基础饲粮基础上降低0.17 MJ/kg代谢能),乳化剂组在低能饲粮中添加350 mg/kg乳化剂(主要成分为聚乙二醇甘油蓖麻酸酯)。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低能组的肉鸡21~28日龄平均体增重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低能组的血清尿素氮(UN)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球蛋白(GLB)含量显著升高(P<0.05);乳化剂组的血清总蛋白(TP)和GLB含量显著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低能组和乳化剂组的腹脂指数显著升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乳化剂组的胰腺中胰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5)与低能组相比,乳化剂组的肝脏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P<0.05)。6)与低能组相比,乳化剂组的盲肠菌群Shannon指数、Observed_features指数、Faith_pd指数和Chao1指数显著升高(P<0.05),盲肠绿弯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低能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存在一定的积极影响,可提高胰腺中胰蛋白酶活性,缓解肝脏脂肪沉积,提高盲肠菌群多样性和绿弯菌门相对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剂 低能饲粮 肠道发育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