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时检测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及其耐药基因的微流体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傅彩霞 刘海莹 +3 位作者 栗云鹏 张玮 周德刚 张启龙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6-84,共9页
为实现多种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及其耐药基因的快速、准确检测,建立一种微流体芯片检测方法。通过筛选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和... 为实现多种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及其耐药基因的快速、准确检测,建立一种微流体芯片检测方法。通过筛选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的特异性基因作为病原鉴定基因,以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4类抗菌药物的13个耐药基因作为耐药检测靶基因,针对12个病原鉴定基因和13个耐药基因,设计25对特异性引物,并在每个正向引物5′端添加通用标签序列;通过引物筛选验证、扩增程序优化、特异性试验、灵敏度试验、重复性试验和临床样品检测,建立了可同时鉴别检测多种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及其耐药基因的微流体芯片检测方法。结果显示,25个目标基因与其他病原或基因之间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好;25个基因的检测灵敏度在0.004~40 pg/μL之间,灵敏度高;重复检测稳定性好。建立的微流体芯片检测方法可用于同时进行多种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及其耐药基因的鉴别检测,具有快速、特异、敏感、稳定等优点,为动物疾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大肠 沙门 耐药基因 微流体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某鸽场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2
作者 王娟 卢琴 +3 位作者 张记高 程伊洛 张腾飞 刘静波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138,共5页
大肠杆菌病是危害鸽养殖业的重要细菌性传染病,然而相关的流行及耐药数据却相对较少。为研究湖北省鸽场大肠埃希氏菌的流行及耐药情况,采集了肉鸽屠宰后的肝、脾、肠内容物等285份,经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分离培养,通过PCR鉴定,分离到了19... 大肠杆菌病是危害鸽养殖业的重要细菌性传染病,然而相关的流行及耐药数据却相对较少。为研究湖北省鸽场大肠埃希氏菌的流行及耐药情况,采集了肉鸽屠宰后的肝、脾、肠内容物等285份,经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分离培养,通过PCR鉴定,分离到了199株鸽源大肠埃希氏菌,分离率为69.82%。经过双重PCR扩增对菌株进行系统进化群鉴定,筛选出高致病群菌株60株(B2群34株,D群26株),占分离株的30.15%。采用药敏纸片法对60株高致病群菌株进行了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对林可霉素、氟苯尼考、四环素、氨苄西林、红霉素和甲氧苄氨嘧啶的耐药率高于95%,而对大观霉素、替加环素、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多黏菌素B和美罗培南等较为敏感。所有菌株均耐3种以上的抗菌药物,最多可耐9种抗菌药物,其中51.67%的菌株耐6种抗菌药物,占比最多。研究结果可为湖北省鸽场大肠杆菌病的预防与合理用药提供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 分离鉴定 致病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某野生动物园草食动物粪源大肠埃希氏菌和肠球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3
作者 马超 刘泽鹏 +3 位作者 陈万昭 吴慧敏 夏盼盼 夏利宁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4-50,共7页
采集新疆某野生动物园高山区梅花鹿、马鹿、牦牛和荒漠区的马属动物(蒙古野驴和普氏野马)的新鲜粪便共231份,进行大肠埃希氏菌和肠球菌的分离鉴定;用琼脂稀释法对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和肠球菌进行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PCR检测常见相关耐... 采集新疆某野生动物园高山区梅花鹿、马鹿、牦牛和荒漠区的马属动物(蒙古野驴和普氏野马)的新鲜粪便共231份,进行大肠埃希氏菌和肠球菌的分离鉴定;用琼脂稀释法对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和肠球菌进行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PCR检测常见相关耐药基因。结果显示,野生动物园草食动物粪便中的肠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分离率分别为93.5%(216/231)和56.7%(131/231);肠球菌中屎肠球菌分离率为64.3%(139/21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氏菌对氟苯尼考、氨苄西林、多西环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在12.5%以下,对其余6种药物敏感;肠球菌对四环素(1.9%,4/216)、多西环素(0.9%,2/216)和恩诺沙星(5.1%,11/216)的耐药率较低,对阿米卡星(28.2%,61/216)的耐药率较高,对其余6种药物敏感。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大肠埃希氏菌仅检出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 EC(47.3%)、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9.2%)和酰胺醇类耐药基因floR(1.5%);肠球菌仅检出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6′)-Ii(53.7%)和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M)(0.5%)。结果表明,该野生动物园草食动物粪源大肠埃希氏菌和肠球菌的耐药率低,且耐药基因检出率不高,除了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检出率不符外,其余药物的耐药表型与基因型呈正相关。说明动物在封闭管理情况下,可避免携带的细菌产生和传播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园 野生草食动物 大肠 耐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奈酚对耐头孢曲松大肠埃希氏菌的协同抑菌作用
4
作者 李鹏程 张雯 +7 位作者 肖兴兰 邵倩 朱磊鑫 丁栋昭 朱欣茹 刘玉杰 杨奇 张为民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5-61,共7页
为探究山奈酚联合头孢曲松对耐头孢曲松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il)的作用效果,以临床分离的6株耐头孢曲松E.coli为研究对象,探究山奈酚联合头孢曲松对耐头孢曲松E.coli的协同抑菌作用。结果显示,山奈酚联合头孢曲松对耐头孢曲松E.c... 为探究山奈酚联合头孢曲松对耐头孢曲松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il)的作用效果,以临床分离的6株耐头孢曲松E.coli为研究对象,探究山奈酚联合头孢曲松对耐头孢曲松E.coli的协同抑菌作用。结果显示,山奈酚联合头孢曲松对耐头孢曲松E.coli具有协同抑制作用(FICI<0.5);山奈酚联合头孢曲松可抑制耐头孢曲松E.coli的生长;连续用山奈酚传代处理可抑制耐头孢曲松E.coli耐药性的发展趋势;山奈酚联合头孢曲松处理可显著提高耐头孢曲松E.coli细胞膜通透性,破坏其细胞膜完整性(P<0.05),使细胞膜和细胞壁均发生不同程度损伤,内容物流漏。以上结果表明,山奈酚联合头孢曲松通过破坏耐头孢曲松E.coli的细胞膜通透性和完整性发挥协同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头孢曲松大肠 山奈酚 协同作用 细胞膜通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生物被膜形成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于鲁敏 信阳 +3 位作者 杨传宗 罗茜 高艳宏 薛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禽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能够引起禽类感染性细菌病,给禽类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并严重限制了禽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了了解禽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感染机制,论文简述了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及其危害。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不但增强... 禽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能够引起禽类感染性细菌病,给禽类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并严重限制了禽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了了解禽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感染机制,论文简述了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及其危害。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不但增强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而且导致宿主持续和反复性感染,同时还很难被预防、控制和清除。论文还分析了普遍存在于各类细菌中的重要调控系统——群体感应、双组份系统和第二信使的信号转导途径及其调控机制,并阐述了群体感应、双组份系统和第二信使以及两系统间的互作网络对细菌生物被膜的影响。因此,了解多系统共同调控生物被膜形成的分子机制或许可以作为破坏生物被膜形成的新策略,从而为控制由生物被膜引起的感染和抗菌药物耐药性提供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大肠 生物被膜 群体感应 双组份系统 第二信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某监测点家畜来源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孔筱筱 韩悦 +2 位作者 周璐 程晓庆 董晨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分析江苏省某监测点家畜来源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分子特征,进而评估其潜在的致病性,为感染性腹泻的监测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江苏省某监测点分离的家畜来源的37株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菌株进行特征... 目的分析江苏省某监测点家畜来源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分子特征,进而评估其潜在的致病性,为感染性腹泻的监测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江苏省某监测点分离的家畜来源的37株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菌株进行特征性分析。结果本地家畜来源的EPEC均为非典型EPEC(aEPEC),其血清型多样,携带多种与腹泻相关的毒力基因,有9种ST型且具有区域性流行特征,eae基因包含有5种亚型,β1为优势亚型,其在腹泻病人中也最为常见。结论aEPEC对公众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应在感染性腹泻的监测工作中,加强对家畜粪便及养殖环境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大肠 感染腹泻 分子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奶牛乳房炎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分析
7
作者 丁颖 张伟 +5 位作者 魏铭清 刘非凡 张倩 周霞 王震 张辉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3期16-20,共5页
试验旨在了解石河子地区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与致病性情况。试验对石河子周边地区患乳房炎奶牛的乳样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对分离株进行细菌生化鉴定、革兰氏染色镜检、16S rDNA鉴定以及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试验... 试验旨在了解石河子地区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与致病性情况。试验对石河子周边地区患乳房炎奶牛的乳样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对分离株进行细菌生化鉴定、革兰氏染色镜检、16S rDNA鉴定以及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试验分离出一株疑似大肠埃希菌,其形态呈卵圆形或杆状菌,革兰氏染色呈红色,经生化鉴定后的鉴定值为A070,对其进行16S rDNA测序比对鉴定为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药物均具有一定的耐药性。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可致使小鼠死亡,死亡小鼠肝脏肿大,肝脏、脾脏、心脏均有淤血点。研究表明,试验成功从生鲜乳样本中分离到一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该菌株对部分抗生素具有一定耐药性,研究结果可为养殖场治疗奶牛乳房炎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致病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兔源大肠埃希氏菌噬菌体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屈平平 王一鸣 +2 位作者 解红梅 温华梅 李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3-137,共5页
为了筛选高效裂解兔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宽谱噬菌体,用滴定法和双层平板法分离纯化出1株噬菌体vB-EcoS-tE10,用透射电镜观察该噬菌体的形态特征,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透射电镜下其头部呈20面体,长径约为52.5 nm,横径约为5... 为了筛选高效裂解兔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宽谱噬菌体,用滴定法和双层平板法分离纯化出1株噬菌体vB-EcoS-tE10,用透射电镜观察该噬菌体的形态特征,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透射电镜下其头部呈20面体,长径约为52.5 nm,横径约为51.6 nm,尾部长约86.9 nm,有明显的颈部。最佳感染复数为0.1,潜伏期为20 min,暴发期为80 min,裂解量为608 PFU/cell,在30~60℃作用0.5~1 h,其活性不受影响,在pH为6~9可保持很高的效价,能裂解9株兔源大肠埃希氏菌、1株鸡源大肠埃希氏菌和1株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K99,属于高效裂解性宽谱噬菌体,在大肠埃希氏菌噬菌体及裂解酶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源致病大肠 裂解 生物学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大肠埃希菌分离鉴定、耐药性、致病性研究及噬菌体分离 被引量:1
9
作者 童谣 王文雪 +14 位作者 卢萌萌 张博扬 李皓斌 邢瑞洋 孙江涛 贾雨康 姚美慧 魏润钰 李栋梁 姜鹏 吕博 王梓旭 刘春雪 杜莉 任庆海 《养猪》 2024年第3期55-61,共7页
大肠埃希菌是引起仔猪腹泻常见的细菌病原体。本实验以山东省聊城市产房腹泻仔猪为研究对象,采集腹泻仔猪粪便,通过对细菌分离、纯化,经16s rDNA基因扩增及全基因组测序,最后确诊为大肠埃希菌,该菌株全基因组序列的全长为4584108 bp;并... 大肠埃希菌是引起仔猪腹泻常见的细菌病原体。本实验以山东省聊城市产房腹泻仔猪为研究对象,采集腹泻仔猪粪便,通过对细菌分离、纯化,经16s rDNA基因扩增及全基因组测序,最后确诊为大肠埃希菌,该菌株全基因组序列的全长为4584108 bp;并对分离到的大肠埃希菌进行药敏试验、耐药及毒力基因检测、小鼠致病力试验及对应的噬菌体分离纯化。结果表明,该大肠埃希菌为O11血清型,主要耐药基因为blaSHV、blaTEM、aadA1、sul1、tetA;主要毒力基因为fyuA、ler;对阿奇霉素、丁胺卡那、新霉素敏感,对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四环素类抗生素严重耐药;对小鼠致病力强(109 CFU/mL);同时,分离纯化了5株对应的大肠埃希菌噬菌体,为大肠埃希菌的多重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源大肠 分离 耐药 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病的诊断 被引量:19
10
作者 曾群辉 查果 +2 位作者 旦巴次仁 索珍 潘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4-145,共2页
西藏那曲地区牦牛发病死亡数量较大 ,本病症状与大肠埃希氏菌病极为相似。通过对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观察 ,细菌学、血清学检查鉴定 ,动物回归试验 。
关键词 牦牛 致病大肠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0
11
作者 韩伟 张铁 +3 位作者 王春光 张国磊 吕建存 钟秀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大肠 致病大肠 分离鉴定 耐药监测 生物学特 科学依据 有效防治 秦皇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大肠埃希氏菌地方菌株的致病性与药敏试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曹斌 肖文华 +1 位作者 李勇军 葛竹兴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3年第3期24-25,共2页
分别从死亡鸡胚、病死鸡中分离大肠埃希氏菌 ,进行致病性与药敏试验 ,并鉴定致病性较强的菌株的血清型。结果表明 ,所分离的菌株绝大多数对一日龄鸡有致病性 ,所有血清型对头孢唑啉高度敏感。
关键词 大肠 地方 致病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源大肠埃希氏菌的致病性与某些生物学特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郝永清 张爱荣 +1 位作者 周雪霞 乌尼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12,共2页
近年来,鸡大肠埃希氏菌病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给我国的养鸡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引起了许多禽病工作者和养禽单位的高度重视,各地分离到许多不同血清型的鸡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并就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就其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 近年来,鸡大肠埃希氏菌病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给我国的养鸡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引起了许多禽病工作者和养禽单位的高度重视,各地分离到许多不同血清型的鸡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并就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就其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的关系方面系统报道较少,为此我们进行了一些问题的探索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病 大肠 致病 生物学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与金色葡萄球菌的药物敏感性调查 被引量:1
14
作者 孟庆玲 乔军 夏咸柱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3-14,共2页
从新疆阿克苏地区多个鸡场分离出大肠埃希氏菌51株,金色葡萄球菌18株,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K-B法,用10种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对其敏感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对大肠埃希氏菌作用最强的依次是庆大霉素、红霉素、磺胺甲基异恶唑、磺胺嘧啶,... 从新疆阿克苏地区多个鸡场分离出大肠埃希氏菌51株,金色葡萄球菌18株,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K-B法,用10种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对其敏感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对大肠埃希氏菌作用最强的依次是庆大霉素、红霉素、磺胺甲基异恶唑、磺胺嘧啶,抑菌作用较差的是青霉素、四环素、头孢唑啉;对金色葡萄球菌作用最强的依次是头孢唑啉、红霉素、庆大霉素,抑菌作用较差的是青霉素、氟哌酸、环丙沙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 金色葡萄球 敏感 抗茵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牧区犊牛腹泻大肠埃希氏菌毒力基因及血清型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石田 韩生义 +3 位作者 李淑萍 胡国元 李玲霞 李生庆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5,共6页
为掌握青海牧区致牦牛腹泻大肠埃希氏菌病的流行特征,以期为牦牛大肠埃希氏菌性腹泻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对青海省玉树、果洛、海北地区采集的99份犊牦牛腹泻相关样本进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培养及O抗原血清分型、毒力基因扩增... 为掌握青海牧区致牦牛腹泻大肠埃希氏菌病的流行特征,以期为牦牛大肠埃希氏菌性腹泻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对青海省玉树、果洛、海北地区采集的99份犊牦牛腹泻相关样本进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培养及O抗原血清分型、毒力基因扩增及小鼠毒性试验等研究。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主要携带F17、ompA、fimC、espA、HPI、LEE、VT1、SLT2等毒力基因,未检出K88、K99、LT1等毒力基因,小鼠最低致死剂量为2.5×10^(9)CFU/mL,优势血清型为O25、O55和O107,分别占定型血清的25.40%、14.29%和19.05%,系统主要发育群为B1群。研究结果将为后续青海地区致犊牦牛腹泻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发病机制探讨及疫苗研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致病大肠 毒力基因 血清分型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钟雯 宫江 +1 位作者 袁陆 杨木 《吉林畜牧兽医》 2015年第6期21-22,25,共3页
本实验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K—B法)纸片琼脂扩散法,对从本地区猪场分离出的10株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用10种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对其进行了敏感性测定。结果:耐药现象严重,多重耐药性普遍存在。对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作用较强的... 本实验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K—B法)纸片琼脂扩散法,对从本地区猪场分离出的10株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用10种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对其进行了敏感性测定。结果:耐药现象严重,多重耐药性普遍存在。对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作用较强的依次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X/CA)、头孢唑啉(CZ)、氯霉素(C)、庆大霉素(GM),抑菌作用较差的是四环素(TC)、环丙沙星(CIP)、氨苄西林(AM)、氧氟沙星(DFL),链霉素(S)、磺胺(SMX)为中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 敏感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多价油乳剂灭活苗的研制
17
作者 郭海勇 单晓枫 +1 位作者 刘清河 钱爱东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致病大肠 多价油乳剂灭活苗 大肠 分离鉴定 优势血清型 分离 血清学特征 生化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大肠埃希氏菌致病性、菌毛表达及血凝特性
18
作者 恽时锋 郑明球 潘震寰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36-40,共5页
观察比较了鸡大肠埃希氏菌某些分离株腹腔接种、气管接种对1日龄鸡的致病性,研究了在体外不同培养条件下,菌株菌毛的表达情况、菌株的血凝谱及血凝特性。结果表明,菌株经腹腔接种及气管接种途径对鸡的致病性一致;致病性与菌毛有关... 观察比较了鸡大肠埃希氏菌某些分离株腹腔接种、气管接种对1日龄鸡的致病性,研究了在体外不同培养条件下,菌株菌毛的表达情况、菌株的血凝谱及血凝特性。结果表明,菌株经腹腔接种及气管接种途径对鸡的致病性一致;致病性与菌毛有关,具有致病性的菌株,在体外经37℃72h培养,均能表达菌毛,其中大部分菌株表达Ⅰ型菌毛,对鸡不具有致病性的菌株在体外不表达菌毛;不同菌株的血凝谱及血凝方式具有一定的差异,大部分菌株的血凝能被D-甘露糖抑制,表现为甘露糖敏感型血凝(MSHA)。还分析了菌株血凝谱与致病宿主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 致病 血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致病性及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19
作者 匡存林 陈宏军 肖文华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4年第12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E.COLI 致病大肠 治疗 抗生素敏感试验 药物 合并用药 临床 免疫失败 防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噬菌体DK-13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20
作者 王梦雅 刘家齐 +3 位作者 姜海霖 李菁华 赵春燕 黄红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6-304,共9页
【目的】筛选并分离出能裂解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噬菌体,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并探究其对污染猪肉的杀菌作用。【方法】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鉴定噬菌体,并测定其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等,对其基因组进行测序分析以及裂解功效的测定。【... 【目的】筛选并分离出能裂解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噬菌体,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并探究其对污染猪肉的杀菌作用。【方法】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鉴定噬菌体,并测定其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等,对其基因组进行测序分析以及裂解功效的测定。【结果】从医院污水中分离鉴定能特异裂解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nteroinvasive Escherichia coli,EIEC)的噬菌体并命名为DK-13,其呈典型的蝌蚪状外形,包含一个正二十面体的头部和一个可收缩的螺旋对称的尾部,属于肌尾噬菌体科(Myoviridae)噬菌体;生物学特性表明:最佳感染复数为0.01,潜伏期约为10 min,裂解期约为70 min,噬菌体DK-13能在50℃,pH 5.0-10.0条件下存活。全基因组测序表明,噬菌体基因组长约172 275 bp,GC含量为40.18%,预测其共有293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s,ORF),未发现已知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应用试验表明:被污染的猪肉中表现的杀菌效果良好,宿主菌的数量明显减少。【结论】分离并鉴定一株新的烈性噬菌体DK-13,DK-13具有潜伏期短、裂解效率高等优势,在食品安全方面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大肠 体疗法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