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马唑仑通过CX43调控铁死亡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
1
作者 孔令国 冷玉芳 +1 位作者 马小杰 慕佳璐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771-1781,共11页
目的探究瑞马唑仑通过间隙蛋白43(connexin-43,CX43)调控铁死亡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方法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瑞马唑仑与CX43蛋白的结合亲和力。采用SPF级健康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72只,6~8周龄,体质... 目的探究瑞马唑仑通过间隙蛋白43(connexin-43,CX43)调控铁死亡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方法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瑞马唑仑与CX43蛋白的结合亲和力。采用SPF级健康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72只,6~8周龄,体质量20~25 g。实验一,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小鼠分为(n=6):假手术组(S组)、I/R组(I/R1组)、I/R+瑞马唑仑10 mg/kg组(RM10组)、I/R+瑞马唑仑20 mg/kg组(RM20组)、I/R+瑞马唑仑40 mg/kg组(RM40组);实验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小鼠分为(n=6):I/R组(I/R2组)、Erastin组(E组)、I/R+瑞马唑仑40 mg/kg组(RM40-2组)、I/R+Fer-1组(Fer-1组)、Erastin+瑞马唑仑40 mg/kg组(ERM组);实验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只小鼠分为(n=6):I/R+RM+oe-NC组(oe-NC组)和I/R+RM+oe-CX43组(oe-CX43组)。Fer-1组于再灌注前1 h腹腔注射Fer-15 mg/kg,E组于造模前1 d腹腔注射Erastin 10 mg/kg,各剂量瑞马唑仑组、oe-NC组及oe-CX43组于造模前30 min尾静脉注射瑞马唑仑,oe-NC组和oe-CX43组分别于给瑞马唑仑前48 h尾静脉注射空载载体病毒及过表达CX43载体病毒。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 min再灌注30 min的方法构建小鼠肠I/R损伤模型。光镜下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行Chiu’s评分评估肠黏膜损伤程度;比色法检测Fe^(2+)、总铁、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含量;DHE探针测定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RT-qPCR检测铁死亡相关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CX43、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的表达水平。结果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瑞马唑仑与CX43蛋白结合能为-6.699 kcal/mol。与S组相比,I/R1组Chiu’s评分升高,CX43表达上调(P<0.05),Fe^(2+)、总铁、ROS、MDA含量升高(P<0.05),GPX4和SLC7A11表达下调(P<0.05),肠道组织学损伤程度加重。与I/R组相比,RM40组Chiu’s评分降低;RM40组和Fer-1组CX43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Fe^(2+)、总铁、ROS和MDA含量降低(P<0.05),GPX4和SLC7A11表达上调(P<0.05),肠道组织学损伤程度减轻。与E组相比,ERM组CX43表达下调(P<0.05),Fe^(2+)、总铁、ROS、MDA含量降低(P<0.05),GPX4和SLC7A11表达上调(P<0.05),肠道组织学损伤程度减轻。与oe-NC组相比,oe-CX43组CX43表达上调(P<0.05),Fe^(2+)、总铁、ROS、MDA含量升高(P<0.05),GPX4和SLC7A11表达下调(P<0.05),肠道组织学损伤程度加重。结论瑞马唑仑通过下调CX43表达抑制铁死亡减轻肠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瑞马唑仑 间隙蛋白43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抑制铁死亡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2
作者 马小杰 冷玉芳 +1 位作者 慕佳璐 孔令国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301-1311,共11页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QUE)对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铁死亡的作用并阐明其机制。方法(1)利用TCMSP、Pharmmapper和SwissTargetPredictive数据库预测QUE靶基因,在GeneCards、PharmGKB和OMIM数据库收集肠IR损...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QUE)对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铁死亡的作用并阐明其机制。方法(1)利用TCMSP、Pharmmapper和SwissTargetPredictive数据库预测QUE靶基因,在GeneCards、PharmGKB和OMIM数据库收集肠IR损伤和铁死亡的相关靶基因,并汇总数据筛选交集基因。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10.0软件进行蛋白质-蛋白质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QUE与潜在靶点之间可能的结合构象。(2)进行体内实验验证QUE抗肠IR损伤作用及潜在机制。36只6~8周龄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体质量(22±2)g]按随机数字抽样法分为6组(n=6):假手术组(Sham组)、假手术+QUE组(Sham+QUE组)、造模组(IR组)、造模+QUE组(IR+QUE组)、造模+QUE+爱拉斯汀(erastin,Era)组(IR+QUE+Era组)和造模+QUE+硫脲基丁腈盐酸盐(kevetrin hydrochloride,KH)组(IR+QUE+KH组)。建立小鼠肠系膜上动脉缺血45 min再灌注60 min的肠IR模型。HE染色评估小鼠IR肠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或肠组织中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铁死亡指标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Fe^(2+)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acyl-CoA synthetase long-chain family member 4,GPX4)、酰基辅酶A合成化酶4(acyl coenzyme A synthase,ACSL4)和肿瘤蛋白53(tumor protein 53,p53)等蛋白的表达。结果(1)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并去除重复基因共检索到460个QUE靶基因,1552个肠IR损伤靶基因和1967个铁死亡相关靶基因,取交集后获得92个蛋白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分子对接结果表明,QUE与p53结合能为-6.8 kcal/mol,表明二者具有良好的结合亲和力。(2)体内实验表明,相较于IR组,IR+QUE组肠组织损伤减轻且Chiu’s评分降低(P<0.05);血清DAO水平显著降低而肠组织DAO水平升高(P<0.05),并抑制肠组织和血清中TNF-α、IL-6和IL-1β等炎性介质,减少Fe^(2+)蓄积,增加GSH的含量(P<0.05);GPX4蛋白表达上升(P<0.05),ACLS4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然而给予铁死亡或p53激动剂后,相较于IR+QUE组,IR+QUE+Era组和IR+QUE+KH组QUE的治疗作用减弱(P<0.05)。结论QUE通过抑制铁死亡减轻肠IR损伤,其机制可能与QUE下调p53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铁死亡 槲皮素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3
作者 陈苏颖 徐慧 +4 位作者 何天琦 邢雨润 刘以勤 何伯圣 顾锦华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6,共7页
目的研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对小鼠肠缺血再灌注(IR)中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ham组、IR组、IR+NADPH(10 mg/kg)组和IR+NADPH(20 mg/kg)组。体内构建短暂性肠IR损伤小鼠模型,通过激光散斑血... 目的研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对小鼠肠缺血再灌注(IR)中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ham组、IR组、IR+NADPH(10 mg/kg)组和IR+NADPH(20 mg/kg)组。体内构建短暂性肠IR损伤小鼠模型,通过激光散斑血流仪判断模型是否构建成功;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湿干重比观察肠道黏膜损伤和肠道水肿程度;采用RT-PCR测定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通过丙二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的水平探索NADPH的抗氧化能力;通过Western blot分析检测Bcl-2关联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因子(Bcl)-2及半胱氨酸蛋白酶(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体内肠IR损伤引起肠道血供显著减少,再灌注后肠道血流再通,肠道组织红肿瘀血。与IR组相比,NADPH加药组显著减轻肠IR小鼠肠道黏膜损伤和肠道水肿程度(P<0.05)。与IR组相比,NADPH加药组可以降低促炎因子IL-6、IL-1β和TNF-α的表达(P<0.05),显著减轻IR损伤后的炎症反应。NADPH加药组有效降低肠道中的丙二醛水平,增高GSH/GSSG比值(均P<0.05),显著减轻损伤后的氧化应激。NADPH加药组可以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降低促凋亡蛋白Bax及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显著减轻IR损伤后的凋亡水平(P<0.05)。结论NADPH可以通过减轻氧化应激、炎症水平及凋亡水平,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炎症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葡聚糖通过促进胰高血糖素样肽-1分泌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维 韩奔 +4 位作者 孙力华 谢会超 曾雄 肖卫东 王建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目的 探讨β-葡聚糖(β-glucan, BG)通过调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分泌对肠缺血再灌注(intes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I/R)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18只6~8周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 目的 探讨β-葡聚糖(β-glucan, BG)通过调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分泌对肠缺血再灌注(intes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I/R)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18只6~8周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6):假手术组、II/R组、II/R+BG组,假手术组和II/R组正常饮食,II/R+BG组造模前2周饮用水中含0.1 mg/mL BG,建模后,HE染色用于观察肠道形态变化,RT-qPCR评估与肠道屏障损伤相关的分子(Occludin、ZO-1和Claudin-1)。将12只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6):Water组、BG组,Water组正常饮食,BG组饮用水含中0.1 mg/mL BG。分别用ELISA、免疫荧光法以及RT-PCR检测与GLP-1表达相关的分子(Gcg、Pcsk1/2、GIP和Foxa2),探究0.1mg/mL BG治疗对正常小鼠血清和肠组织中GLP-1水平的影响。将另外12只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6):II/R组造模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3 d,每12 h注射1次,II/R+利拉鲁肽(liraglutide, LLT)组造模前腹腔注射0.2μg/g LLT,连续3 d,每12 h注射1次,建模后,HE染色用于观察肠道形态变化,RT-qPCR和Western印迹用于评估与肠道屏障损伤相关的分子(Occludin、ZO-1和Claudin-1)。12只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饮水中加入BG预处理2周,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6):II/R+BG组、II/R+BG+Ex9-39(GLP-1R拮抗剂)组(建模前1 h腹膜注射2μg/g Ex9-39),造模后采用上述方法评估肠屏障损伤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II/R组诱导Occludin、ZO-1和Claudin-1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Chiu’s评分升高(P<0.05)。而II/R+BG组3种分子的mRNA水平明显高于II/R组,Chiu’s评分低于II/R组(P<0.05)。与Water组相比,BG组显著增强了正常小鼠血清和肠道中GLP-1的分泌,并改善了GLP-1相关分子的mRNA表达(P<0.05)。GLP-1类似物LLT的干预可以减轻II/R损伤,降低Chiu’s评分,与II/R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II/R+BG组相比,II/R+BG+Ex9-39(GLP-1R拮抗剂)组逆转了BG预处理对II/R损伤的保护作用,在Occludin、ZO-1和Claudin-1的表达以及Chiu’s评分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G可以通过促进肠道GLP-1分泌减轻II/R后肠黏膜形态和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Β-葡聚糖 GLP-1 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而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5
作者 慕佳璐 冷玉芳 +1 位作者 马小杰 孔令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12-1217,共6页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SV)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sham组、造模(I/R)组、给药(I/R+RSV)组和抑制剂(I/R+RSV+Wnt/β-catenin抑制剂XAV939)组,每组6...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SV)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sham组、造模(I/R)组、给药(I/R+RSV)组和抑制剂(I/R+RSV+Wnt/β-catenin抑制剂XAV939)组,每组6只。I/R组、给药组和抑制剂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 min,恢复灌注2 h建立肠I/R损伤模型,sham组仅分离血管不夹闭。给药组和抑制剂组于造模前5 d,每天腹腔注射15 mg/kg RSV,其余两组腹腔注射等量0.1%二甲基亚砜。抑制剂组于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10 mg/kg的XAV939。再灌注2 h后获取肠组织,之后处死小鼠。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肠组织病理变化,Chiu评分标准对小鼠肠组织进行病理损伤评估;TUNEL法测定肠黏膜细胞凋亡情况,计算细胞凋亡指数(AI);ELISA法检测二胺氧化酶(DAO)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Wnt3a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Chiu评分升高;小鼠肠组织DAO水平和AI升高(P<0.05);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Wnt3a和β-catenin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I/R组相比,给药组Chiu评分降低;小鼠肠组织DAO水平和AI降低(P<0.05);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cl-2、Wnt3a和β-catenin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给药组相比,抑制剂组Chiu评分升高;小鼠肠组织DAO水平和AI升高(P<0.05);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Wnt3a和β-catenin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白藜芦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防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6
作者 吴柯 张正雨 +3 位作者 王秋玲 刘孟楠 任维 郭伍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01-1814,共14页
缺血性肠病(Ischemic bowel disease,IBD)是目前社会上大量存在的一种肠道血管性疾病,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危害。缺血性肠病关键的病理过程是肠缺血再灌注(Intestine ischemia/reperfusion,II/R)损伤,若不及时诊治,会出现腹膜炎、肠... 缺血性肠病(Ischemic bowel disease,IBD)是目前社会上大量存在的一种肠道血管性疾病,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危害。缺血性肠病关键的病理过程是肠缺血再灌注(Intestine ischemia/reperfusion,II/R)损伤,若不及时诊治,会出现腹膜炎、肠道坏疽穿孔、多器官功能障碍等症状危及生命。治疗上主要以对症及外科治疗为主,缺乏针对性用药;大量研究发现中药对II/R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本文就黄芪甲苷、人参皂苷、丹参多酚酸、川芎嗪等多种中药活性成分及参芪注射液、桃核承气汤、四逆汤等中成药改善II/R损伤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中药治疗IBD患者的研发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活性成分 中成药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青素调节自噬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伟 王迎斌 +3 位作者 张晶玉 曹璐 刘艳 张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6-843,共8页
目的:评价虾青素(AST)对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自噬在其中的作用。方法:8周龄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I/R组、AST组和AST+3-甲基腺嘌呤(3-MA)组,每组12只。其中,sham组大鼠仅暴... 目的:评价虾青素(AST)对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自噬在其中的作用。方法:8周龄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I/R组、AST组和AST+3-甲基腺嘌呤(3-MA)组,每组12只。其中,sham组大鼠仅暴露肠系膜上动脉(SMA)而不夹闭,其余3组夹闭SMA 90 min后开夹再灌注建立肠I/R模型。AST组大鼠造模前3 d给予AST(45 mg·kg^(-1)·d^(-1))腹腔注射,AST+3-MA组大鼠造模前3 d给予AST(45 mg·kg^(-1)·d^(-1))+3-MA(1.5 mg·kg^(-1)·d^(-1))腹腔注射。术后48 h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估大鼠认知功能;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估肠组织损伤;额叶皮质尼氏染色评估神经元损伤;ELISA试剂盒测定额叶皮质和海马组织内白细胞介素6(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额叶皮质和海马组织内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P6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大鼠游泳距离增加,潜伏期延长,Chiu's评分升高,额叶皮质神经元数量减少(P<0.01),额叶皮质和海马组织IL-6、IL-1β和TNF-α含量升高(P<0.01),额叶皮质和海马组织beclin-1表达水平和LC3-II/LC3-I比值均升高(P<0.05或P<0.01);与I/R组对比,AST组大鼠游泳距离和潜伏期缩短,Chiu's评分降低,额叶皮质神经元数量增加(P<0.01),额叶皮质和海马组织IL-6、IL-1β和TNF-α含量降低(P<0.01),额叶皮质和海马组织beclin-1表达水平升高而P62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与AST组相比,AST+3-MA组大鼠游泳距离增加,潜伏期延长,Chiu's评分升高,额叶皮质神经元数量减少(P<0.05),额叶皮质和海马组织IL-6、IL-1β和TNF-α含量升高,额叶皮质和海马beclin-1表达水平和LC3-II/LC3-I比值降低,P62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AST可通过促进自噬抑制神经炎症,从而缓解大鼠肠I/R引起的认知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认知 自噬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闭合蛋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爱丽 牛琼 +2 位作者 史宁 贾兴芳 刘成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4-368,共5页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闭合蛋白(occludin)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和谷氨酰胺预处理组(Gln组)。Gln组给予谷氨酰胺1 g·...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闭合蛋白(occludin)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和谷氨酰胺预处理组(Gln组)。Gln组给予谷氨酰胺1 g·kg-1·d-1连续灌胃7 d。Sham组和I/R组以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7d。Sham组仅分离肠系膜上动脉而根部不夹闭。I/R组和Gln组均用无损伤血管夹夹闭SMA根部30 min后放松血管夹形成再灌注损伤模型。各组大鼠均于制模后24 h采集静脉血和回肠标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和IL-2水平。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occlud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I/R组occludi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谷氨酰胺处理组(P<0.05);I/R组TNF-α和MDA水平均高于sham组和Gln组(P<0.05)。I/R组血清的SOD活力、GSH、GSH-Px、IL-10和IL-2均低于sham组和Gln组(P<0.05)。结论:谷氨酰胺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occludin蛋白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闭合蛋白 炎症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果糖预处理减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叶志强 戴海涛 +4 位作者 刘旭辉 曾花 邢帮荣 陈锐涵 卫洪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8-922,共5页
目的:探讨乳果糖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30只SD大鼠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乳果糖预处理组。乳果糖预处理组在手术前7 d每天给予乳果糖灌胃,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在手术前7 d每天给予等... 目的:探讨乳果糖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30只SD大鼠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乳果糖预处理组。乳果糖预处理组在手术前7 d每天给予乳果糖灌胃,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在手术前7 d每天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手术分离肠系膜上动脉,通过夹闭30 min、再灌注60 min诱导缺血再灌注损伤。收集血清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β水平。HE染色用来评估组织的损伤程度,TUNEL检测小肠上皮细胞的凋亡。部分小肠组织用来检测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及激活型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乳果糖预处理显著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肠组织损伤和小肠上皮细胞凋亡,并显著抑制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和肠组织的脂质过氧化。结论:乳果糖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和脂质过氧化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肠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乳果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爱丽 牛琼 +2 位作者 刘成霞 贾兴芳 连海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03-1707,共5页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肠黏膜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和谷氨酰胺治疗组(Gln组)。Gln组给予谷氨酰胺1 g·kg-1·d-1连续灌胃7 d。Sham...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肠黏膜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和谷氨酰胺治疗组(Gln组)。Gln组给予谷氨酰胺1 g·kg-1·d-1连续灌胃7 d。Sham组和I/R组以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7 d。Sham组仅分离肠系膜上动脉(SMA)而不夹闭根部。I/R组和Gln组均用无损伤血管夹夹闭SMA根部,30 min后放松血管夹形成再灌注损伤模型。各组大鼠均于制模后24 h采集静脉血和回肠标本。检测血清D-乳酸、内毒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法观察肠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结果:I/R组的D-乳酸、内毒素、MDA水平和Chiu's病理评分均高于sham组和Gln组(P<0.05),血清SOD活力均低于sham组和Gln组(P<0.05)。结论:谷氨酰胺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肠黏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莉 常建星 +3 位作者 蒋龙元 符少萍 施旖妮 钟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9期2121-2122,共2页
目的:通过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探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黏膜的损伤情况及肠屏障功能的变化。方法:SD大鼠40只,分对照组(假休克)和休克组,后者又分为休克复苏后1h、3h和6h3小组,每小组大鼠10只。颈动脉和颈静脉插管,通过放血使大鼠的平... 目的:通过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探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黏膜的损伤情况及肠屏障功能的变化。方法:SD大鼠40只,分对照组(假休克)和休克组,后者又分为休克复苏后1h、3h和6h3小组,每小组大鼠10只。颈动脉和颈静脉插管,通过放血使大鼠的平均动脉压降至40mmHg,持续70min后回输血和生理盐水复苏,血压平稳后分别以各时点取血和回肠标本进行组织学、肠黏膜损伤度检查和D-乳酸(D-LAC)、二胺氧化酶(DAO)活性测定。结果: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肠黏膜明显受损,组织学检查主要为黏膜的水肿、灶性坏死、绒毛脱落及炎性细胞浸润,复苏后1h、3h、6h肠黏膜损伤指数分别达3.0、2.4、1.6;外周血DAO活性升高显著(与对照组相比,1h、3h和6h组P值均<0.05);D-LAC于复苏后1h后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肠黏膜明显损伤,肠通透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出血性 黏膜 屏障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SD大鼠 实验研 失血性休克 组织学检查 休克模型 炎性细胞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臣 连树华 柳宏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41-145,共5页
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是急性肠梗阻、创伤、休克、肠套叠、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等常见疾病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其病理机制复杂,包括炎症、凋亡、坏死等.在缺血时,细胞代谢障碍及组织结构发生损害.但是重新恢复... 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是急性肠梗阻、创伤、休克、肠套叠、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等常见疾病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其病理机制复杂,包括炎症、凋亡、坏死等.在缺血时,细胞代谢障碍及组织结构发生损害.但是重新恢复血液灌注时,会加重缺血的组织细胞损伤.根据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机制,诸多实验已经进行有效肠I/R损伤的治疗,减轻肠道损伤[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病理机制 急性系膜动脉栓塞 病理生理过程 细胞代谢障碍 组织细胞损伤 急性梗阻 I/R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与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英强 何延政 周翔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135,共5页
肠缺血在临床上多见,病情复杂,处理较为棘手,缺乏早期的临床诊断,一旦确诊,多数已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容易发生再灌注损伤,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 肠缺血在临床上多见,病情复杂,处理较为棘手,缺乏早期的临床诊断,一旦确诊,多数已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容易发生再灌注损伤,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及死亡~[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TOLL样受体4 INFLAMMATORY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衰竭 最佳治疗时间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通过调节FoxO3a磷酸化及亚细胞定位减轻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雪 张新敏 +2 位作者 陈岱莉 曹君 黄晓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9-444,共6页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通过调控叉头框家族蛋白O3a(forkhead box protein O3a,FoxO3a)活性在C57BL/6小鼠小肠缺血/再灌注(II/R)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静息+假手术(SS)组、静息+II/R(SI)组、游泳训练+II...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通过调控叉头框家族蛋白O3a(forkhead box protein O3a,FoxO3a)活性在C57BL/6小鼠小肠缺血/再灌注(II/R)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静息+假手术(SS)组、静息+II/R(SI)组、游泳训练+II/R(TI)组和游泳训练+II/R+FoxO3a磷酸化激活剂SC79(TSC)组。TI和TSC组进行为期5周的游泳训练,所有小鼠于训练结束后3 d行II/R术,SS组不夹闭血管,TSC组小鼠于再灌注前1 h腹腔注射0.04 mg/g SC79。再灌注2 h后处死小鼠取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肠组织病理改变,DHE染色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同时检测小肠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Ser253磷酸化叉头框家族蛋白O3a(P-FoxO3a^(Ser253))、FoxO3a表达。qRT-PCR检测抗氧化基因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 1α,PGC1α)的表达。结果II/R前行有氧运动干预,通过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减轻II/R损伤。与SI组小鼠相比,TI组小鼠小肠组织细胞质内P-FoxO3a^(Ser253)表达水平下调(P<0.01),细胞核内FoxO3a含量提高(P<0.01),抗氧化基因MnSOD和PGC1α的表达增加(P<0.05和P<0.01),小肠组织ROS生成减少(P<0.01),氧化应激产物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抗氧化酶CAT和SOD含量增加(P<0.05和P<0.01);再灌注前腹腔注射SC79后,上述有氧运动减轻II/R损伤作用被抵消。结论有氧运动通过调节FoxO3a磷酸化及亚细胞定位减轻C57BL/6小鼠I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叉头框家族蛋白O3a 磷酸化 氧化应激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伟 王迎斌 +3 位作者 曹璐 刘艳 张丽 刘婕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9期1061-1066,共6页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ntes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Ⅱ/RI)是临床常见的病理过程,缺血再灌注导致肠黏膜及远隔器官损伤,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ntes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Ⅱ/RI)是临床常见的病理过程,缺血再灌注导致肠黏膜及远隔器官损伤,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自噬是机体应激条件下的防御调控机制,具有维持细胞质、蛋白质和细胞器稳态的功能。自噬机制复杂,由进化上保守的自噬相关基因(autophagy-related gene, ATG)编码的蛋白质复合物以及多种信号分子、通路协同调控。研究发现,自噬参与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因此,揭示自噬在Ⅱ/RI中的作用机制,可为Ⅱ/RI的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早期肠内营养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骨骼肌高分解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少秋 程旻桦 +1 位作者 段剑锋 高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14-1018,共5页
目的明确肠内营养(EN)最佳剂量对调节骨骼肌高分解代谢有重要意义。文中旨在对不同剂量EEN对骨骼肌高分解代谢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将4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60%EN组(给予60%肠内营养)、20%EN+40%PN组(给予20%肠... 目的明确肠内营养(EN)最佳剂量对调节骨骼肌高分解代谢有重要意义。文中旨在对不同剂量EEN对骨骼肌高分解代谢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将4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60%EN组(给予60%肠内营养)、20%EN+40%PN组(给予20%肠内营养+40%肠外营养)、40%EN+20%PN组(给予40%肠内营养+20%肠外营养)和60%PN组(给予60%肠外营养)。所有大鼠均进行肠系膜上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I/R)干预。营养干预3 d后处死大鼠,检测骨骼肌代谢产物3-甲基组氨酸(3-MH)和酪氨酸水平、萎缩基因(MURF-1、MAFbx)mRNA及相关蛋白的表达、血TNF-α和IL1-β水平。结果20%EN+40%PN组、40%EN+20%PN组体重改变程度[(-0.117±0.041)%、(-0.136±0.037)%]较60%PN组[(-0.180±0.005)%]、60%EN组[(-0.174±0.058)%]显著减轻(P<0.05),趾长伸肌/体重比显著增高(P<0.05)。与60%PN组和60%EN组比较,20%EN+40%PN组、40%EN+20%PN组3-MH及酪氨酸水平显著降低(P<0.05),MURF-1及MAFbx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TNF及IL-1β显著降低(P<0.05)。其中,20%EN+40%PN组差异更显著。结论不同剂量肠内营养对骨骼肌高分解代谢的影响不同,20%EN+40%PN的营养方式有助于减轻肠I/R损伤大鼠急性骨骼肌高分解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骨骼肌高分解代谢 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焦亡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录亚鹏 刘洋 +4 位作者 郝伟 钟海莲 谢建琴 刘婕婷 王迎斌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1437-1443,共7页
细胞焦亡是一种可导致炎症反应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其发生依赖于炎症小体、炎性半胱天冬酶(caspase)等蛋白相继激活进而裂解消皮素D(gasdermin D, GSDMD)蛋白使其N端在细胞膜多聚化并产生焦亡小孔。细胞焦亡的发生有炎症小体激活caspase-... 细胞焦亡是一种可导致炎症反应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其发生依赖于炎症小体、炎性半胱天冬酶(caspase)等蛋白相继激活进而裂解消皮素D(gasdermin D, GSDMD)蛋白使其N端在细胞膜多聚化并产生焦亡小孔。细胞焦亡的发生有炎症小体激活caspase-1的经典途径和胞质LPS激活caspase-4/5/11的非经典途径;作为介导机体炎症反应的重要机制,细胞焦亡在机体应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与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肿瘤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最近研究发现,细胞焦亡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ntes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Ⅱ/RI)的发生中也具有关键作用,本文就近年来细胞焦亡的分子特征、机制与Ⅱ/RI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为Ⅱ/RI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焦亡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乙素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3
18
作者 侯小煜 冷玉芳 +4 位作者 曹雪芬 吕兴娇 韩晓霞 Janvier NIBARUTA 刘永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47-154,共8页
目的:网络药理学分析与动物实验相结合验证五味子乙素预处理(Sch B)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IRI)的作用机制。方法:(1)应用在线数据库获取Sch B、IIRI作用靶点,绘制二者交集靶点的Venn图。借助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 目的:网络药理学分析与动物实验相结合验证五味子乙素预处理(Sch B)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IRI)的作用机制。方法:(1)应用在线数据库获取Sch B、IIRI作用靶点,绘制二者交集靶点的Venn图。借助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导入Cytoscape软件获得“药物-疾病-核心靶基因”网络。GO和KEGG富集分析预测Sch B抗IIRI的作用机制。(2)36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6组(n=6),除假手术组外余4组构建IIRI模型。其中3组分别以Sch B、Nrf2抑制剂ML385、Sch B+ML385预处理。实验结束后取肠组织标本行HE染色、Chiu’s评分、凋亡染色、免疫组化(IHC)、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结果:(1)Sch B靶点412个,IIRI靶点2166个,二者共同靶点153个。“Sch B-IIRI-核心靶基因”88个,包括NFE2L2(Nrf2)、HMOX1(HO-1)、BCL2、CASP3(caspase 3)等。共同靶点的KEGG富集筛选出的163条通路显示凋亡通路位于前列,可能在Sch B抗IIRI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动物实验表明Sch B降低Chiu’s评分和凋亡指数的同时上调Nrf2、HO-1、Bcl-2蛋白表达水平及Bcl-2/Bax、下调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从而减轻小鼠的IIRI,Nrf2抑制剂ML385逆转了该过程(P<0.05)。结论:与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相一致,Sch B减轻IIRI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Sch B可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凋亡减轻I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五味子乙素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凋亡 Nrf2/HO-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妥拉明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肠黏膜屏障及组织灌注的影响
19
作者 储诚南 丁威威 +5 位作者 杨超 王新宇 陈方 徐伟奇 王凯 李秋荣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44,50,共8页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Regitine)对肠缺血再灌注(Ⅱ/R)损伤小鼠肠黏膜屏障和组织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方法建立Ⅱ/R模型,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Ⅱ/R组(肠缺血再灌注)、Regitine组(Ⅱ/R+酚妥拉明肠系膜根部...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Regitine)对肠缺血再灌注(Ⅱ/R)损伤小鼠肠黏膜屏障和组织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方法建立Ⅱ/R模型,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Ⅱ/R组(肠缺血再灌注)、Regitine组(Ⅱ/R+酚妥拉明肠系膜根部注射)和Regitineⅳ组(Ⅱ/R+酚妥拉明尾静脉注射),每组8只。观察各组肠道炎症因子(IL-6、TNF-α)、血清肠损伤标记物水平(D-lactate、I-FABP),肠道血流灌注指数、平均动脉压(MAP)、血清血管内皮损伤标记物(Syndecan-1),组织病理评分、肠黏膜屏障通透性(FD4)、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表达变化,肠组织细胞凋亡(TUNEL)、线粒体自噬水平(p62、mito-LC3、Tim23)以及细胞色素C(Cyt-c)泄露水平。结果:与Ⅱ/R组相比,Regitine组和Regitineⅳ组小鼠肠道IL-6、TNF-α、血清D-lactate、I-FABP、Syndecan-1、FD4、组织病理评分、肠组织TUNEL以及Cyt-c泄露减少(P<0.05),肠道血流灌注指数、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线粒体自噬水平升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egitineⅳ组相比,Regitine组肠道IL-6、血清D-lactate、I-FABP、FD4水平、肠组织TUNEL及Cyt-c泄露水平降低(P<0.05),同时肠道血流灌注指数、MAP、Occludin表达、线粒体自噬水平升高(P<0.05)。结论:酚妥拉明对Ⅱ/R小鼠肠黏膜屏障和组织灌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肠系膜根部局部给药效果优于尾静脉全身给药,该发现有望为保护Ⅱ/R后肠黏膜屏障功能和组织灌注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妥拉明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黏膜屏障 组织灌注 线粒体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伊氏黏液乳杆菌通过抑制ROS依赖性NLRP3炎性通路缓解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20
作者 李亚楠 马天文 +7 位作者 杨晓钰 吴佳鑫 吕晓萍 任昊 阮红日 刘滢 张建涛 魏成威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86-4195,共10页
本研究旨在以ROS/NLRP3炎性小体为切入点,探讨罗伊氏黏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LR)改善肠缺血性再灌注损伤(intes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的作用机制。通过缺氧/复氧方法来构建IR细胞模型,以及微动脉夹夹闭... 本研究旨在以ROS/NLRP3炎性小体为切入点,探讨罗伊氏黏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LR)改善肠缺血性再灌注损伤(intes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的作用机制。通过缺氧/复氧方法来构建IR细胞模型,以及微动脉夹夹闭/灌注方法来构建大鼠IR模型。细胞试验分为4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细胞模型组、罗伊氏黏液乳杆菌预处理组、罗伊氏黏液乳杆菌组。动物试验分为3组(每组10只大鼠),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罗伊氏黏液乳杆菌灌胃处理组。检测各组ROS水平,NLRP3炎性小体相关蛋白(NLRP3、ASC、Caspase p10、GSDMD)表达情况,炎性相关指标(TNF-α、IL-1β、IL-6、IL-10)水平,氧化应激相关指标(ROS、SOD、GSH-Px、MDA)含量,并进行病理组织学评价。结果显示,1)罗伊氏黏液乳杆菌可以减弱IR导致的氧化应激以及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2)罗伊氏黏液乳杆菌通过减弱ROS的表达来缓解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3)罗伊氏黏液乳杆菌能够缓解IR对肠道组织的损伤,以及炎性因子的表达。综上所述,LR可缓解大鼠肠IR和氧化应激,其作用机制与抑制ROS依赖性NLRP3炎性小体有关,为LR在肠道相关疾病的兽医临床治疗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伊氏黏液乳杆菌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活性氧 NLRP3炎性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