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斛对大鼠肠系膜的动脉血管的作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方泰惠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有养胃生津、滋阴除热之功效,为通塞脉片的主要药味之一。通塞脉片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闭塞性脉管炎,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为改革剂型,提高疗效,作者对单味石斛进行了药理方面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实验用15... 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有养胃生津、滋阴除热之功效,为通塞脉片的主要药味之一。通塞脉片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闭塞性脉管炎,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为改革剂型,提高疗效,作者对单味石斛进行了药理方面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实验用15~18周成年雄性大鼠(Wester-Kyoto),体重250±35g(n=24),按McGregor法制备肠系膜动脉血管,放入37℃恒温水浴槽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 肠系膜动脉 药理学 药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醛固酮对正常及心力衰竭大鼠肠系膜动脉的作用及地塞米松的影响
2
作者 王琼 蒋昀 +2 位作者 秦园 李艳芳 夏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2-97,共6页
目的:观察醛固酮对正常和心衰大鼠肠系膜阻力血管的急性作用并研究其可能机制。方法:结扎SD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衰模型;取肠系膜血管三级分支约2 mm长血管环,通过Power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张力变化。结果:醛固酮预处理10 m... 目的:观察醛固酮对正常和心衰大鼠肠系膜阻力血管的急性作用并研究其可能机制。方法:结扎SD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衰模型;取肠系膜血管三级分支约2 mm长血管环,通过Power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张力变化。结果:醛固酮预处理10 min,随着苯肾上腺素(PE)浓度的增加,正常大鼠肠系膜阻力血管收缩率与对照组相比先降低后升高,心衰大鼠则降低,该效应可部分被醛固酮特异受体阻断剂依普利酮阻断;醛固酮可使正常和心衰大鼠乙酰胆碱诱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强;醛固酮和地塞米松共孵育10 min后,醛固酮对两种肠系膜阻力血管收缩率的改变都被部分抵消,在正常大鼠上地塞米松的这种效应可被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RU486阻断。结论:醛固酮对正常大鼠PE诱导的肠系膜阻力血管的收缩效应具有双向作用,减弱了心衰大鼠肠系膜阻力血管对PE的敏感性;地塞米松可部分取消正常大鼠醛固酮对血管的双向作用,对心衰大鼠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药物疗法 醛固酮 治疗应用 血管阻力 药物作用 肠系膜动脉 地塞米松 治疗应用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素异丙酯对大鼠肠系膜动脉的舒张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胜鹏 臧伟进 +3 位作者 孔珊珊 于晓江 赵新锋 郑晓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0-260,共1页
目的丹参及其提取物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丹参素异丙酯是在进行复方丹参滴丸体内作用基础物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本研究旨在探讨其扩血管作用及机制,为丹参素异丙酯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等心血... 目的丹参及其提取物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丹参素异丙酯是在进行复方丹参滴丸体内作用基础物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本研究旨在探讨其扩血管作用及机制,为丹参素异丙酯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大鼠肠系膜动脉为标本,以敏感的离体药理学实验方法记录血管平滑肌张力。分别利用内皮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钾通道阻断剂和β受体阻断剂作为工具药,研究了血管内皮、钾通道、β受体对丹参素异丙酯扩血管作用的影响。结果丹参素异丙酯(10-10-10-5mol/L)能显著舒张NE预收缩的血管;丹参素异丙酯能浓度依赖性的非竞争性抑制NE、CaCl2,5-HT的量效曲线;在去内皮的情况下,丹参素异丙酯能明显抑制NE诱导的细胞内钙释放;TEA能抑制丹参素异丙酯的扩血管作用;美托洛尔不影响丹参素异丙酯的扩血管作用。结论丹参素异丙酯有明显的扩血管作用,其通过抑制受体介导的外钙内流和内钙释放而舒张血管,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钾通道参与了丹参素异丙酯的扩血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动脉 舒张作用 丹参素异丙酯 大鼠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钾通道阻断剂 扩血管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素对大鼠肠系膜阻力血管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强 朱欢欢 +3 位作者 张媛媛 张媛 王利宏 郑良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7-183,共7页
目的:观测辣椒素(capsaicin,CAP)对大鼠肠系膜阻力血管的舒张作用,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取肠系膜动脉三级分支约2 mm长血管环,置于DMT 610M系统,记录张力变化。结果:CAP(10-9~10-5mol/L)对苯肾上腺素(PE)预收... 目的:观测辣椒素(capsaicin,CAP)对大鼠肠系膜阻力血管的舒张作用,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取肠系膜动脉三级分支约2 mm长血管环,置于DMT 610M系统,记录张力变化。结果:CAP(10-9~10-5mol/L)对苯肾上腺素(PE)预收缩的内皮完整血管和去内皮血管产生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其中内皮完整组的血管舒张作用比去内皮组更明显,两者相比CAP在10-7~10-5mol/L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舒张作用可被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和CGRP竞争性阻滞剂CGRP8-37阻断。CGRP(10-10~3×10-8mol/L)对PE预收缩的内皮完整血管和去内皮血管产生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其中内皮完整组的血管舒张作用比去内皮组更明显,两者相比CGRP在3×10-9~3×10-8mol/L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物质对PE预收缩的内皮完整血管无舒张作用。结论:CAP对大鼠肠系膜阻力动脉具有部分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该作用机制与其促进内皮一氧化氮合酶(NOS)途径有关;CAP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血管效应与CGRP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药理学 肠系膜动脉/药物作用 血管舒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内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他汀类药物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择期介入治疗后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乔英 周小雨 +6 位作者 李珊珊 李英 杨世诚 刘园园 刘晓罡 陈永利 付乃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25-1326,共2页
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是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是指排除其他影响肾功能的原因,应用造影剂48~72h后血清肌酐较原有基础水平升高25%或者绝对值升高44.2μmol/L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肾脏储... 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是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是指排除其他影响肾功能的原因,应用造影剂48~72h后血清肌酐较原有基础水平升高25%或者绝对值升高44.2μmol/L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肾脏储备及代偿功能差,且常合并多种疾病,极易发生CIN。因此,寻求有效预防老年冠心病患者CIN发生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他汀类药物因其抗炎症、抗氧化、保护内皮功能等多重生物效应而对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否能预防CIN的发生、合适的剂量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患者 造影剂肾病 他汀类药物 预防作用 介入治疗后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 择期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与芦丁对离体大鼠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8
6
作者 周新妹 姚慧 +3 位作者 夏满莉 曹春梅 蒋惠娣 夏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比较研究槲皮素与芦丁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作用及其可能的途径。方法:采用累积加药法,检测槲皮素和芦丁对去氧肾上腺素(pheny lephrine,PE)预收缩的胸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结果:槲皮素对离体大鼠内皮完整和去内皮的胸主动脉环... 目的:比较研究槲皮素与芦丁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作用及其可能的途径。方法:采用累积加药法,检测槲皮素和芦丁对去氧肾上腺素(pheny lephrine,PE)预收缩的胸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结果:槲皮素对离体大鼠内皮完整和去内皮的胸主动脉环均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而芦丁对PE预收缩血管的舒张作用是内皮依赖性的。槲皮素和芦丁对内皮完整的胸主动脉环的最大舒张反应分别为(77.20±6.11)%和(44.28±7.48)%,但两者对内皮完整的胸主动脉环最大舒张的半数有效浓度无明显差异。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 E(0.1 mm o l/L)预处理后,可阻断芦丁诱导的舒张血管作用,但不能阻断槲皮素引起的舒张血管作用;用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蓝(10μm o l/L)预处理后,两者的血管舒张作用均被阻断。用环氧合酶抑制剂吲哚美辛(10μm o l/L)预处理后可减弱槲皮素诱导的舒张血管作用,但不能阻断芦丁引起的舒张血管作用。结论:槲皮素的舒血管作用强于芦丁,槲皮素可能是通过鸟苷酸环化酶和环氧合酶途径产生非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作用,而芦丁可能是通过NO-鸟苷酸环化酶途径产生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舒张药/药理学 槲皮素/药理学 芦丁/药理学 动脉 /药物作用 内皮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对大鼠胸主动脉的缩血管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8
7
作者 厉旭云 陆源 +1 位作者 单绮娴 夏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研究中成药华蟾素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灌流模型,观察华蟾素对血管张力的影响。结果:华蟾素(2.5、5.0、7.5、10.0 g/L)浓度依赖性地收缩去内皮的大鼠胸主动脉环,收缩幅度分别为(16.3... 目的:研究中成药华蟾素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灌流模型,观察华蟾素对血管张力的影响。结果:华蟾素(2.5、5.0、7.5、10.0 g/L)浓度依赖性地收缩去内皮的大鼠胸主动脉环,收缩幅度分别为(16.3±3.39)%、(52.5±7.70)%、(60.9±8.84)%、(69.2±11.34)%,显著高于内皮完整的大鼠胸主动脉环收缩幅度[(6.2±2.07)%、(14.7±4.91)%、(17.6±5.86)%、(20.3±6.78)%](P<0.01);在无Ca2+液中,10.0 g/L华蟾素对去内皮主动脉环的收缩幅度[(7.1±0.79)%]显著低于有Ca2+液中的收缩幅度[(78.1±4.32)%](P<0.01);维拉帕米(1-0 7m o l/L,V er)预处理可消除10.0 g/L华蟾素的缩血管作用(P<0.01);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 E(1-0 4m o l/L)预处理内皮完整的主动脉环,可增强10.0 g/L华蟾素的缩血管作用(P<0.01)。结论:华蟾素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有收缩作用,其缩血管机制与其促使细胞外Ca2+经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内流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有关;同时,华蟾素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血管舒张因子一氧化氮的释放,部分抵消其缩血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收缩/药物作用 华蟾蜍毒素/投药与剂量 胸主动脉 收缩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林先刚 陈业农 刘竹青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9-476,共8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7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姜黄素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肺动脉管组织学...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7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姜黄素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肺动脉管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TUNEL法检测姜黄素对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组织SOCS-3/JAK2/STA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模型对照组右心室收缩压(RVSP)、右心室肥大指数(RVMI)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姜黄素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RVSP、RVMI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均P〈0.05);模型对照组肺动脉管增厚、平滑肌细胞数量显著增多,而姜黄素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肺动脉管变薄、平滑肌细胞固缩、变形;模型对照组PCNA、Bcl-2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Bax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姜黄素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PCNA相对表达量低于模型对照组(均P〈0.05),Bax相对表达量高于模型对照组(均P〈0.05);模型对照组SOCS-3蛋白减少、而磷酸化JAK2、STAT1、STA13增多,姜黄素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纽SOCS.3蛋白增多,磷酸化JAK2、RVMISTAT3减少。结论:姜黄素可促进COPD大鼠平滑肌细胞凋亡,改善平均肺动脉压以及RVMI,这一作用可能与刺激SOCS-3/JAK2/STAT信号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投药和剂量 姜黄素/药理学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药物疗法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病理生理学 动脉/细胞学 平滑 血管/药物作用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治疗后患者合用华法林与抗菌药物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2
9
作者 罗敏 徐珽 《中国药物警戒》 2017年第9期555-558,共4页
目的结合实际案例,了解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治疗后抗栓管理要点及华法林与抗菌药物合用时的相互作用情况,为临床给药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报道、分析1例案例,同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综述讨论。结果通过查阅文献,结合临床经验,... 目的结合实际案例,了解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治疗后抗栓管理要点及华法林与抗菌药物合用时的相互作用情况,为临床给药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报道、分析1例案例,同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综述讨论。结果通过查阅文献,结合临床经验,该例TAVI患者选择华法林作为术后抗栓药物。华法林在合用抗菌药物(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氟康唑)的过程中,患者的INR值升高达5.53,与文献报道相一致,该案例根据INR监测值及时调整华法林的剂量,避免了出血事件的发生,并教育患者出院后在停服氟康唑之后需及时增加华法林剂量及INR监测频率。结论 TAVI术后的抗栓药物选择常需个体化。华法林与抗菌药物合用时,在启动或者停用抗菌药物时均建议增加INR监测频率,及时调整华法林剂量,以达到最佳抗凝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 华法林 抗菌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非降脂作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水平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5年第2期90-92,共3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他汀类药物 非降脂作用 胆固醇水平 心血管事件 还原酶抑制剂 低密度脂蛋白 抑制细胞增殖 高危人群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波 张喜红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6期826-827,共2页
关键词 非降脂作用 他汀类药物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慢性心血管疾病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致病性危险因素 血浆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张亮 杨志明 +1 位作者 吴欢 李子璇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1年第4期328-331,334,共5页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zation,SMAE)仅占住院患者的0.1%,但死亡率很高[1]。在过去的50年中,减少该病死亡率主要依靠早期诊断和及时外科干预;至今仍没有较权威的治疗指南[2-6]。近年来,血管腔内治疗技术的...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zation,SMAE)仅占住院患者的0.1%,但死亡率很高[1]。在过去的50年中,减少该病死亡率主要依靠早期诊断和及时外科干预;至今仍没有较权威的治疗指南[2-6]。近年来,血管腔内治疗技术的兴起极大改善了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但SMAE患者的死亡率并未得到有效控制,仍高达60%~90%。本文就SMAE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动脉栓塞 导管接触溶栓 药物动力血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肺动脉高压发生和发展中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吕丹丹 应可净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7-212,共6页
肺动脉高压是一类多病因导致肺血管重构、肺动脉阻力进行性增高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近年研究发现,自噬作为真核生物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参与多种类型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发展。自噬通过调节肺血管壁细胞... 肺动脉高压是一类多病因导致肺血管重构、肺动脉阻力进行性增高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近年研究发现,自噬作为真核生物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参与多种类型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发展。自噬通过调节肺血管壁细胞的生存、凋亡以及血管活性物质和炎症介质分泌等病理变化影响肺血管稳态。一些能调节自噬活性的药物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自噬在肺动脉高压发生和发展中的调节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病理学 自噬/生理学 动脉/病理学 内皮 血管/药物作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兰蒂 杨建彬 王中良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6期247-248,共2页
他汀类降脂药通过抑制3-羟基-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而起到降脂作用。主要包括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多种药物,被广泛应用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疾病,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关键词 非降脂作用 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降脂药 动脉粥样硬化 阿托伐他汀 相关性疾病 心血管疾病 洛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酯类药物,那些经常被忽略的临床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艳琴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5期I0003-I0003,共1页
硝酸酯类药物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以及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临床上硝酸酯类药物常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心绞痛治疗。在硝酸酯类药物使用方面,大多数患者,甚至部分基层医院医生只关心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却常忽... 硝酸酯类药物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以及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临床上硝酸酯类药物常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心绞痛治疗。在硝酸酯类药物使用方面,大多数患者,甚至部分基层医院医生只关心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却常忽视药物的其他临床作用,如不良反应和反跳现象等,这些临床作用具体有哪些,又应该如何应对?为此,本文整理了硝酸酯类药物临床相关不良反应和反跳现象并给出相应应对措施,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酯类药物 临床作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抑制血小板聚集 反跳现象 不良反应 抗血栓形成 扩张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物治疗中晚期贲门癌45例
16
作者 潘玉才 《淮海医药》 2004年第5期379-380,共2页
目的 探讨中晚期贲门癌灌注化疗的疗效 ,影响疗效的因素和并发症。方法 本组 4 5例 ,男 2 5例 ,女2 0例 ,年龄 5 4~ 6 7岁 ,平均 6 2岁。均经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或胃镜检查 ,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腺癌患者 4 0例 ,鳞癌 5例。全部病例... 目的 探讨中晚期贲门癌灌注化疗的疗效 ,影响疗效的因素和并发症。方法 本组 4 5例 ,男 2 5例 ,女2 0例 ,年龄 5 4~ 6 7岁 ,平均 6 2岁。均经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或胃镜检查 ,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腺癌患者 4 0例 ,鳞癌 5例。全部病例均采用 Seldinger技术行供血动脉选择性插管和造影。结果  4 5例贲门癌近期临床疗效总有效率 (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为 88.9% ,1 ,2 ,3年生存率分别为 71 %、4 0 %、2 2 %。本组严重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 3例 ,经治疗恢复。结论 贲门癌动脉灌注化疗疗效显著 ,副作用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动脉插管灌注化疗 药物治疗 中晚期贲门癌 作用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脂药物作用机制
17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4期9-9,共1页
(1)预防心肌梗死再发他汀类药物可通过预防心肌梗死再发,减少左室附壁血栓,从而减少脑卒中发生。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对心源性栓塞和腔隙性小动脉病变所致脑卒中的作用,远大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另有研究(MIRACL)发现... (1)预防心肌梗死再发他汀类药物可通过预防心肌梗死再发,减少左室附壁血栓,从而减少脑卒中发生。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对心源性栓塞和腔隙性小动脉病变所致脑卒中的作用,远大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另有研究(MIRACL)发现,不稳定心绞痛和无Q波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脑卒中二级终点事件总风险降低了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作用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 心肌梗死患者 他汀类药物 降脂 左室附壁血栓 不稳定心绞痛 心源性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乙酸乙酯提取物的血管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18
作者 夏满莉 高琴 +4 位作者 周新妹 钱令波 沈忠华 蒋惠娣 夏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探讨桑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收缩张力的作用及其机制。方珐:采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灌流胸主动脉环张力变化。结果:①桑叶乙酸乙酯提取物(0.25~32.0g/L)对苯肾上腺素(PE,10^-6 mol/L)和KCl(6×... 目的:探讨桑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收缩张力的作用及其机制。方珐:采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灌流胸主动脉环张力变化。结果:①桑叶乙酸乙酯提取物(0.25~32.0g/L)对苯肾上腺素(PE,10^-6 mol/L)和KCl(6×10^-2 mol/L)预收缩的内皮完整和去内皮的血管环均有舒张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②EC50(KCl 6g/L,PE6.4g/L)的桑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可使CaCl2量效曲线下移,最大反应降低;③经钙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预处理的去内皮血管,桑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可加强PE引起的血管收缩,与ryanodine受体阻断剂钌红共孵育可取消维拉帕米的上述作用,而IP3受体阻断剂肝素则不能取消其作用。结论:桑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血管呈非内皮依赖性的双重作用,其舒张效应大于收缩效应。桑叶乙酸乙酯提取物产生的血管舒张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电压依从性钙通道和受体依从性钙通道减少Ca^2+内流入血管平滑肌细胞所致;其收缩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内质网ryanodine受体,引起内质网内Ca^2+释放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化学 钙通道/药物作用 乙酸盐类 植物提取物/药理学 血管收缩/药物作用 动脉 内皮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舒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0
19
作者 张必祺 胡申江 +2 位作者 单绮娴 孙坚 夏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5-68,72,共5页
目的 :探讨黄芪对血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灌流模型。在去除血管环内皮后 ,观察累积浓度黄芪对基础状态 (基础组 )、苯肾上腺素 (PE)预收缩 (苯肾上腺素组 )、氯化钾预收缩(氯化钾组 )的血管环的作... 目的 :探讨黄芪对血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灌流模型。在去除血管环内皮后 ,观察累积浓度黄芪对基础状态 (基础组 )、苯肾上腺素 (PE)预收缩 (苯肾上腺素组 )、氯化钾预收缩(氯化钾组 )的血管环的作用和黄芪对经无钙液 (无钙液组 )、无钙液加肝素 (肝素组 )、普萘洛尔 (普萘洛尔组 )预处理后的血管环的作用。结果 :在血管内皮被去除后 ,黄芪对基础状态或氯化钾预收缩的血管环无影响 ;当黄芪浓度累积达 (10 -1、3× 10 -1、10 0 、3× 10 0 ) g/L时 ,对 PE(3× 10 -7mol/L)预收缩的血管环产生剂量依赖性舒张作用 (P<0 .0 5 )。经无钙液预处理后 ,黄芪 (3× 10 0 g/L )对血管环的舒张作用未被阻断 ;但经无钙液加肝素预处理后 ,该作用被显著抑制 (P<0 .0 1) ;而普萘洛尔预处理不影响黄芪对 PE预收缩血管环的舒张作用。结论 :黄芪对去除内皮的血管具有舒张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质网上的三磷酸肌醇敏感的钙离子通道 ,抑制内钙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药理学 血管舒张药/药理学 胸主动脉/药物作用 磷酸肌醇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替啶的舒血管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雄 柴灵莺 +2 位作者 童晓嵋 陆源 夏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 :探讨哌替啶扩张血管导致低血压的机制。方法 :制备大鼠离体主动脉环 ,记录血管环张力 ,观察哌替啶对高钾和苯肾上腺素 (Ph E)预收缩血管的作用。结果 :哌替啶不影响血管的静止张力 ,但可对高钾和 Ph E诱导的收缩产生非内皮依赖的... 目的 :探讨哌替啶扩张血管导致低血压的机制。方法 :制备大鼠离体主动脉环 ,记录血管环张力 ,观察哌替啶对高钾和苯肾上腺素 (Ph E)预收缩血管的作用。结果 :哌替啶不影响血管的静止张力 ,但可对高钾和 Ph E诱导的收缩产生非内皮依赖的舒张作用 ,并呈剂量 -反应关系。哌替啶既不影响咖啡因诱导的血管收缩 ,也不改变钌红作用后对高钾诱导收缩的抑制作用。在无钙条件下 ,哌替啶仍能抑制 Ph E的收缩 ,也抑制后续加入钙后引发的收缩。结论 :哌替啶对高钾和 Ph E诱导的血管收缩有舒张作用 ,机制可能与其阻断细胞膜钙通道和抑制 IP3敏感钙池的钙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替啶/药理学 血管/药物作用 IP3受体 RYANODINE受体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