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溶栓联合取栓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血栓20例 被引量:8
1
作者 赵瑞峰 李卫星 朱旭瑶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5年第7期561-563,共3页
探讨介入溶栓联合取栓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血栓疗效。20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患者采用经皮肠系膜上动脉插管溶栓+8 F导引导管或导管鞘取栓+留置导管微量泵溶栓治疗。血管开通18例,治愈率90%;2例治疗失败,转为外科手术。介入溶栓联合取栓术... 探讨介入溶栓联合取栓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血栓疗效。20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患者采用经皮肠系膜上动脉插管溶栓+8 F导引导管或导管鞘取栓+留置导管微量泵溶栓治疗。血管开通18例,治愈率90%;2例治疗失败,转为外科手术。介入溶栓联合取栓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血栓疗效肯定,早期发现并及早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 肠系膜上动脉 溶栓介入 取栓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乐 周红艳 孙静岚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2期74-76,共3页
总结了介入置管溶栓治疗8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术前检查与准备,患肢护理与下肢循环观察;术后基础护理,抗凝治疗护理与血运监测,留置导管护理,并发症预防和护理;出院指导与随访。认为强化介入置... 总结了介入置管溶栓治疗8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术前检查与准备,患肢护理与下肢循环观察;术后基础护理,抗凝治疗护理与血运监测,留置导管护理,并发症预防和护理;出院指导与随访。认为强化介入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溶栓介入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介入管溶栓治疗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动脉置管溶栓治疗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的护理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义红 巢雄杰 +2 位作者 闫鑫 杨香琴 向红珍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总结经动脉置管溶栓(CDT)治疗肠系膜静脉血栓(SMVT)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SMVT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患者溶栓及抗凝治疗的护理经验。结果 6例经置管溶栓、抗凝治疗和精心护理后痊愈,恢复良好;1例患者经置管溶栓和抗凝治疗效... 目的总结经动脉置管溶栓(CDT)治疗肠系膜静脉血栓(SMVT)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SMVT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患者溶栓及抗凝治疗的护理经验。结果 6例经置管溶栓、抗凝治疗和精心护理后痊愈,恢复良好;1例患者经置管溶栓和抗凝治疗效果欠佳,最终死亡。结论针对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的疾病患者,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早期、合理的抗凝、溶栓,精准的用药,做好并发症的预防与观察,给予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决定CDT治疗肠系膜静脉血栓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 动脉管溶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何景良 梁志会 +1 位作者 李亮 刘晶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5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诊治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6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行大腔导管抽吸血栓治疗,实验组30例行大腔导管抽吸血栓+...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诊治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6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行大腔导管抽吸血栓治疗,实验组30例行大腔导管抽吸血栓+置管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及截肢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PTT及P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IB、D-D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栓塞复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截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应用大腔导管抽吸血栓+置管溶栓治疗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大腔导管抽吸血栓治疗,可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 介入治疗 大腔导管抽吸血栓 管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介入治疗长段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26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于文龙 鹿彦 +3 位作者 关洪亮 刘文军 张华龙 张帆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2期148-150,共3页
2009年11月-2010年1月采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股浅动脉长段硬化闭塞患者26例共30条患肢,病变长度10.3~22.8cm,平均15.89cm,主要症状为静息痛,合并溃疡或趾端坏疽者15例。本组30条患肢均行腔内介入治疗,其中股浅动脉闭塞段单纯球... 2009年11月-2010年1月采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股浅动脉长段硬化闭塞患者26例共30条患肢,病变长度10.3~22.8cm,平均15.89cm,主要症状为静息痛,合并溃疡或趾端坏疽者15例。本组30条患肢均行腔内介入治疗,其中股浅动脉闭塞段单纯球囊扩张6条,球囊扩张支架植入21条,术中导丝无法通过闭塞段,导致介入失败3条。股浅动脉闭塞段介入技术成功率86.7%,术后患肢静息痛消失、溃疡面积减小,围手术期截肢1例,截肢率3.3%。腔内介入治疗股浅动脉长段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 腔内介入治疗 管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高东升 李清贤 +4 位作者 赵家琦 张金国 甘立军 郑凤兰 王琳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 总结 4a连续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EMI)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发病 6h内或发病 6~ 12h仍有胸痛的STEMI 12 7例 ,Judkin法选择性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 ,多体位投照确定梗死相关动脉(IRA) ,经皮行冠... 目的 总结 4a连续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EMI)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发病 6h内或发病 6~ 12h仍有胸痛的STEMI 12 7例 ,Judkin法选择性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 ,多体位投照确定梗死相关动脉(IRA) ,经皮行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术 (PTCA)、支架置入 ,PTCA导丝无法通过闭塞部位时 ,行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结果 4例极高危及 5例血栓自溶无残余狭窄患者仅作冠状动脉造影 ,其余 118例分别行PTCA、支架直接置入术、PTCA加支架置入、冠状动脉内溶栓。以TIMI血流Ⅱ~Ⅲ级为成功标准 ,再通 112例 (112 / 118) ,成功率 96 5 5 %。结论 STEMI直接PCI,成功率 96 5 5 % ,有效降低STEMI死亡率 ,减少住院天数 ,是治疗STEMI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术 STEMI 右冠状动脉造影 动脉溶栓治疗 冠状动脉溶栓 疗效及安全性 梗死相关动脉 PTCA TIMI血流 支架 多体位投照 直接PCI 闭塞部位 残余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切勿贻误诊治时机 被引量:5
7
作者 吴梦涛 张勇学 +1 位作者 陆清声 景在平 《临床误诊误治》 2014年第3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uperior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SMVT)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最佳诊治时机和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2例SMVT的临床资料,按病程分为急性组19例和慢性组23例,分析两组临床...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uperior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SMVT)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最佳诊治时机和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2例SMVT的临床资料,按病程分为急性组19例和慢性组23例,分析两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及治疗效果。结果 42例均以腹痛为主要表现,急性组表现为上腹部、脐周及全腹部绞痛或胀痛,慢性组表现为腹部及脐周胀痛,且急性组血白细胞、体温显著高于慢性组(P均<0.001)。两组均经计算机断层X线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根据病情分别行小肠切除术、经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术及药物抗凝治疗等,急性组治疗有效率为94.8%,病死率为5.2%,慢性组治疗有效率为95.7%,病死率为4.3%。结论 CTA是确诊SMVT的首选手段,并能明确剖腹探查术的适应证。通过有效措施促进侧支循环建立,防止远期血栓复发及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是SMVT的主要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CT血管造影 管溶栓 肠系膜上动脉管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