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肠道干细胞探讨肠神经系统调节肠道炎症的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思琪 肖瑾 +5 位作者 田思雨 张佳 汪淑婷 张馨丹 朱焰 陈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858-2863,共6页
肠道干细胞受到肠神经系统调控,肠道干细胞与肠神经系统均与肠道炎症存在密切联系。相关研究表明肠道炎症中存在肠神经功能障碍,本文通过总结肠道干细胞、肠神经系统与肠道炎症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肠道炎症相关的肠神经系统损伤可能是... 肠道干细胞受到肠神经系统调控,肠道干细胞与肠神经系统均与肠道炎症存在密切联系。相关研究表明肠道炎症中存在肠神经功能障碍,本文通过总结肠道干细胞、肠神经系统与肠道炎症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肠道炎症相关的肠神经系统损伤可能是肠道功能持续改变的基础,而肠神经元等为改善肠道炎症性疾病中出现的肠神经功能障碍提供了可行靶点,以期将多种类型干细胞用于改善肠道炎症中出现的肠神经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炎症 炎性疾病 干细胞 肠神经系统 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外科手术操作对大鼠肠道运动功能和肠神经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军明 任艳华 +4 位作者 郑膺 张婵 刘芬 余正平 雷亚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的腹部外科手术操作对大鼠肠道运动功能以及肠神经系统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神经元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神经元的影响,探讨腹部外科手术对肠道运动功能影响的神经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开腹组、肠道按摩组、肠道... 目的观察不同的腹部外科手术操作对大鼠肠道运动功能以及肠神经系统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神经元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神经元的影响,探讨腹部外科手术对肠道运动功能影响的神经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开腹组、肠道按摩组、肠道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n=12),各组术后灌服炭末,测定小肠炭末推进率,同时取各组相同部位的小肠和大肠,制作肠肌间神经丛铺片标本,采用AchE和NADPH-d组化染色观察AchE、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密度和染色情况。结果炭末推进率(%)肠道手术组、肠道按摩组低于单纯开腹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肠道手术组低于肠道按摩组(P<0.05),单纯开腹组与对照组比较降低不明显(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肠道手术组、肠道按摩组的小肠和大肠肌间神经丛内AchE阳性神经元数量(个/200倍视野)减少(P<0.01),阳性表达减弱,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多(P<0.01),阳性表达增强,节间束纤维粗大,而单纯开腹组的变化不明显;与肠道按摩组比较,肠道手术组小肠和大肠肌间神经丛内的NOS阳性神经元数量较多(P<0.01),胞体大而染色深,节间束纤维较粗大,而AchE阳性神经元数量和染色的差异不明显。结论腹部外科手术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或损伤肠神经系统的胆碱能和氮能神经,这可能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发生肠道运动功能障碍的神经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肌丛 胆碱能神经 氮能神经 肠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淤血大鼠肠神经系统内胆碱能和氮能神经的改变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军明 刘芬 +2 位作者 任艳华 雷亚宁 钱旭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98-801,共4页
目的研究肠淤血大鼠肠神经系统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神经元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神经元的改变,以探讨肠淤血影响肠道运动功能的神经机制。方法SD大鼠分成实验组(依据肠道淤血时间分为肠淤血20min组、60min组)和对照组,取各组相同部位的回... 目的研究肠淤血大鼠肠神经系统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神经元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神经元的改变,以探讨肠淤血影响肠道运动功能的神经机制。方法SD大鼠分成实验组(依据肠道淤血时间分为肠淤血20min组、60min组)和对照组,取各组相同部位的回肠,制作肠肌间神经丛铺片标本,采用AchE和NADPH-d组化染色,观察比较各组AchE、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密度和染色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的回肠肌间神经丛内AchE阳性神经元数量减少(P<0·01),阳性表达减弱,而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多(P<0·01),阳性表达增强;与肠淤血20min组比较,60min组AchE阳性神经元较少(P<0·01),胞体染色较浅,而NOS阳性神经元数量较多(P<0·01),胞体大而染色深,但节间束NOS阳性神经纤维稀少。结论肠淤血会影响或损伤肠神经系统的胆碱能和氮能神经,这可能是肠淤血后肠道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的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间神经 乙酰胆碱酯酶 一氧化氮合酶 肠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10和EDNRB在人胚胎肠神经系统发育中的表达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颖 黄英 +1 位作者 王大佳 王维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动物实验和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狭窄段肠管的相关实验已经证实EDNRB与Sox10在肠神经系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对人胚胎肠神经发育的研究较少,我们通过检测Sox10、EDNRB在人胚胎后肠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与肠神经系统发育的关系,从... 目的动物实验和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狭窄段肠管的相关实验已经证实EDNRB与Sox10在肠神经系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对人胚胎肠神经发育的研究较少,我们通过检测Sox10、EDNRB在人胚胎后肠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与肠神经系统发育的关系,从而为进一步探讨先天性巨结肠病因提供基础性研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32例7—12周人胚胎后肠Sox10、EDNRB的表达情况,并以神经营养因子p75NTR标记肠神经嵴细胞。结果Sox10:7-8周,仅在浆膜层有很弱的阳性表达;9~10周,阳性表达明显增强,表达于肠道外缘的浆膜层和环肌层,黏膜下的肠道间质中也有少许表达。11—12周,表达较前稍减弱。EDNRB:7-8周,浆膜层有很弱的阳性表达;9~10周,阳性表达明显增强,表达于肠道环肌层和浆膜层,黏膜下也有少许表达;11,12周表达模式与9~10周相似,仍表达于肠道环肌层和浆膜层。同一标本,经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p75NTR标记的神经嵴细胞阳性表达几乎与Sox10、EDNRB表达成一致性。结论Sox10、EDNRB的阳性表达说明二者参与了人胚胎后肠肠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神经系统 先天性巨结 EDNRB Sox10 人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人胚胎结肠神经系统中的表达与分布 被引量:6
5
作者 李龙 王忠荣 王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7期1961-1963,共3页
目的:研究人胚胎结肠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神经生长因子(NGF)与其两个受体TrkA、P75NTR在结肠神经系统中的分布及与结肠神经系统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一抗为PGP9.5、NGF、TrkA、P75NTR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显示结肠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 目的:研究人胚胎结肠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神经生长因子(NGF)与其两个受体TrkA、P75NTR在结肠神经系统中的分布及与结肠神经系统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一抗为PGP9.5、NGF、TrkA、P75NTR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显示结肠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结果:随着胚胎结肠神经系统的发育,P75NTR表达水平不断下降,而NGF、TrkA表达水平不断上升,P75NTR与NGF、TrkA的比例在不断变化。结论:NGF、TrkA、P75NTR参与了结肠神经系统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神经系统 神经生长因子 低亲和力受体P75NTR 高亲和力受体TrkA 人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化学性炎性痛时幽门括约肌内肠神经系统神经递质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琴 胡道松 茹立强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7-309,F003,共4页
为探讨大鼠幽门括约肌在化学性炎性痛时氮能和胆碱能神经元的变化 ,采用还原型辅酶 和亚铁氰化铜直接显色的组织化学法 ,分别显示一氧化氮合酶 (NOS)和乙酰胆碱酯酶 (ACh E)阳性神经元成分及甲醛诱发胃痛后 2种神经元成分的变化。结果... 为探讨大鼠幽门括约肌在化学性炎性痛时氮能和胆碱能神经元的变化 ,采用还原型辅酶 和亚铁氰化铜直接显色的组织化学法 ,分别显示一氧化氮合酶 (NOS)和乙酰胆碱酯酶 (ACh E)阳性神经元成分及甲醛诱发胃痛后 2种神经元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 :甲醛致胃炎性痛时大鼠幽门括约肌粘膜下丛及肌间神经丛 NOS和 ACh E阳性神经成分活性均降低 ,仅于括约肌肠侧端或胃侧端偶见单个分布的 2种酶弱阳性胞体 ,肌内 2种神经纤维数减少 ,酶活性也弱。图像分析肌内 NOS和 ACh E阳性神经纤维活性平均光密度 ,甲醛组比对照组均显著降低 (P<0 .0 1)。提示在甲醛引起的胃急性化学性炎性痛时肠神经系统中 NO-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乙酰胆酯酶 肠神经系统 大鼠幽门括约肌 化学性炎性胃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气腹对大鼠肠道运动功能和肠神经系统的影响
7
作者 张军明 张婵 +2 位作者 任艳华 刘芬 雷亚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CO2)气腹对大鼠肠道运动功能以及肠神经系统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神经元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神经元的影响,探讨CO2气腹影响肠道神经运动功能的机制。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12),实验组再根据...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CO2)气腹对大鼠肠道运动功能以及肠神经系统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神经元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神经元的影响,探讨CO2气腹影响肠道神经运动功能的机制。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12),实验组再根据气腹持续时间不同分为气腹30min组和气腹60min组(n=12)。各组术后灌服炭末,测定小肠炭末推进率,同时取各组相同部位的小肠,制作肠肌间神经丛铺片标本,采用AchE和NADPH-d组化染色,比较各组AchE、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密度和染色情况。结果气腹60min组的炭末推进率(28.55%±3.45%)明显低于气腹30min组和对照组(45.90%±6.30%,48.25%±5.28%,P<0.01),气腹30min组和对照组比较降低不明显(45.90%±6.30%,48.25%±5.28%,P>0.05)。小肠肌间神经丛内AchE阳性神经元数量,气腹60min组(48.00±3.16)明显少于气腹30min组和对照组(58.82±4.62,61.83±4.17,P<0.01),阳性表达减弱;气腹30min组与对照组比较,AchE阳性神经元数量和阳性表达的变化均不明显(P>0.05)。小肠肌间神经丛内NOS阳性神经元数量,气腹60min组(42.17±4.45)明显多于气腹30min组和对照组(32.50±4.34,30.83±3.66,P<0.01),阳性表达增强,节间束纤维粗大,而气腹30min组和对照组比较,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和阳性表达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持续较长时间的CO2气腹会影响或损害肠神经系统的胆碱能和氮能神经功能,这可能是气腹后肠道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的神经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腹 肌丛 乙酰胆碱酯酶 一氧化氮合酶 肠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神经系统遗传缺陷与先天性巨结肠
8
作者 刘丽 施诚仁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1-123,共3页
关键词 肠神经系统 遗传缺陷 先天性巨结 ENS 道动力 感觉系统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BMPs信号通道对肠神经系统发育调控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潘伟华(综述) 施诚仁(审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53-55,共3页
肠道神经系统是起源于神经嵴的神经元前体细胞迁移至肠道并演化形成,而起源于神经嵴的前体细胞是多潜能干细胞,它们在肠道内所接触的微环境决定了肠道神经系统的独特性。神经营养因子如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lial derived neuro... 肠道神经系统是起源于神经嵴的神经元前体细胞迁移至肠道并演化形成,而起源于神经嵴的前体细胞是多潜能干细胞,它们在肠道内所接触的微环境决定了肠道神经系统的独特性。神经营养因子如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lial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营养以及细胞外基质成分在肠道神经元前体细胞迁移增殖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神经系统 神经元前体细胞迁移 发育调控 信号通道 BMPS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系统 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酚胺类物质在肠神经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靳远 曹靖 +1 位作者 张潜 李云庆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9-154,共6页
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由位于胃肠壁内的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组成,在参与胃肠道局部反射、维持消化系统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躯体运动神经只接受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调控不同,肠壁内支配... 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由位于胃肠壁内的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组成,在参与胃肠道局部反射、维持消化系统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躯体运动神经只接受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调控不同,肠壁内支配肠肌运动的ENS接受内脏运动神经和CNS的双重调控[1]。既往研究[2]认为支配肠道运动的外源性纤维包括来自交感神经的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能节后纤维和来自副交感神经的胆碱能节前纤维,而肠壁内支配肠道运动的神经元均为胆碱能副交感节后神经元。近年来,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CA)类物质在ENS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拟针对CA类物质在ENS中的分布及功能予以综述,为阐明其在胃肠道功能紊乱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神经系统 儿茶酚胺类物质 道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神经系统P2受体的分布和特性
11
作者 周明越 马蓓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5-98,共4页
肠神经系统由肠道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组成,肌间神经丛主要控制肠道的运动,黏膜下神经丛主要调节胃肠分泌和局部血流。二者都存在P2(ATP)受体,它们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介导不同的效应。本文主要就目前已知的肠神经系统内P2受体的分... 肠神经系统由肠道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组成,肌间神经丛主要控制肠道的运动,黏膜下神经丛主要调节胃肠分泌和局部血流。二者都存在P2(ATP)受体,它们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介导不同的效应。本文主要就目前已知的肠神经系统内P2受体的分布、作用及特性作一综述,为进一步探讨P2受体在肠道疾病诊治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神经系统 肌间神经 黏膜下神经 ATP受体 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传输型便秘和肠神经系统关系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许灵苍(综述) 吕志葆(审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68-470,共3页
慢传输型便秘(slow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一类以结肠动力减弱、结肠传输时间延长为主要特点的顽固性便秘。其主要症状有腹胀、腹痛、大便次数减少、便意消失、大便失禁等。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和心理压力的增加,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肠神经系统 动力 顽固性便秘 时间延长 大便次数 大便失禁 生活节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干酪乳酪杆菌CCFM1164通过调节菌群-肠神经免疫互作缓解泻剂结肠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慧敏 程婷 +4 位作者 张童 王琳琳 王刚 赵建新 陈卫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118,共8页
泻剂结肠是一种伴有严重肠神经和肠屏障损伤的泻药依赖性便秘,益生菌干预有望成为其有效的治疗手段。该文应用番泻叶提取物处理构建了泻剂结肠动物模型,研究副干酪乳酪杆菌CCFM1164对泻剂结肠的缓解作用,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途径。结果表... 泻剂结肠是一种伴有严重肠神经和肠屏障损伤的泻药依赖性便秘,益生菌干预有望成为其有效的治疗手段。该文应用番泻叶提取物处理构建了泻剂结肠动物模型,研究副干酪乳酪杆菌CCFM1164对泻剂结肠的缓解作用,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途径。结果表明,副干酪乳酪杆菌CCFM1164能缩短泻剂结肠小鼠排首粒黑便时间及增加5 h内粪便粒数以缓解便秘,其缓解泻剂结肠的可能途径是通过增加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产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菌的相对丰度而提高粪便中SCFAs含量,增加结肠乙酰胆碱的含量进而促进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以达到修复肠神经系统的效果,进一步降低肠道炎症,修复肠道机械屏障。该研究为益生菌缓解泻剂结肠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泻剂结 副干酪乳酪杆菌 肠神经系统 道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鼠P815与N2a细胞体外共培养构建模拟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神经增生细胞模型
14
作者 李鸿斌 甘春莉 +6 位作者 谢翔雨 刘珊 卢琴 柯威 齐诗语 黄育生 唐洪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5-832,共8页
目的:利用小鼠P815肥大细胞和N2a神经细胞共培养建立模拟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神经增生的细胞模型,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ELISA法确认C48/80刺激P815脱颗粒的方法。明场观察神经突触长度确认神经分化细胞数以选择视黄酸(retin... 目的:利用小鼠P815肥大细胞和N2a神经细胞共培养建立模拟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神经增生的细胞模型,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ELISA法确认C48/80刺激P815脱颗粒的方法。明场观察神经突触长度确认神经分化细胞数以选择视黄酸(retinoic acid,RA)刺激N2a细胞分化浓度。用Transwell小室建立P815和N2a共培养体系,分别设置单独培养N2a细胞组、N2a细胞与P815细胞共培养组、N2a细胞与P815细胞共培养+C48/80组和N2a细胞+RA组。明场观察共培养后N2a细胞分化细胞数,Western blot和PCR检测N2a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酪氨酸激酶受体A(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A,TRKA)、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突触素(synapsin,SYN)、突触后致密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95,PSD-95)的蛋白及基因的表达。结果:10μmol/L的RA刺激24 h是N2a分化的最佳条件。20 mg/L的C48/80刺激P815细胞24 h是使其脱颗粒的最佳条件。与单独培养的N2a细胞相比,N2a+P815+C48/80组及N2a+RA组的分化细胞数显著增高(P<0.01),NGF、TRKA、GAP43、NSE、SYN、PSD-95蛋白及基因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小鼠肥大细胞神经细胞体外共培养模型结果显示,肥大细胞脱颗粒增强了肠神经细胞的神经增生水平,促进神经结构与功能改变;NGF/TRKA通路关键蛋白表达异常调控的突触重塑参与了肥大细胞脱颗粒诱导的神经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激综合征 内脏高敏 肠神经系统 神经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神经系统与机体稳态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立平 王韵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3年第6期465-467,共3页
自主神经系统是外周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和肠神经系统[1],它在机体的稳态维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交叉组学技术、细胞特异性标记与调控技术、全身神经系统精准成像技术等的综合应用,人们对自主... 自主神经系统是外周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和肠神经系统[1],它在机体的稳态维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交叉组学技术、细胞特异性标记与调控技术、全身神经系统精准成像技术等的综合应用,人们对自主神经系统的精细化结构与功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自主神经系统在从整体观和系统论角度认识机体与环境的相互调控机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交感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 组学技术 外周神经系统 肠神经系统 特异性标记 成像技术 结构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1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的分布与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孟威 江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1-324,共4页
水通道蛋白1(AQP1)是分布于周围神经系统的主要水通道蛋白,其在三叉神经节、背根神经节和肠神经系统等外周神经结构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中均有表达。AQP1可能参与周围神经系统神经节和神经纤维束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水平衡的调节,在... 水通道蛋白1(AQP1)是分布于周围神经系统的主要水通道蛋白,其在三叉神经节、背根神经节和肠神经系统等外周神经结构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中均有表达。AQP1可能参与周围神经系统神经节和神经纤维束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水平衡的调节,在维持周围神经系统病理状态下细胞内外的水平衡中起关键作用。研究AQP1分布与功能将有助于深入理解神经系统的病理生理活动,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本文对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1 周围神经系统 三叉神经 神经 肠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胃肠动力障碍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结肠肠肌间神经丛一氧化氮合成酶神经元的变化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颖 林中 +1 位作者 胡琼花 郑清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观察伴有胃肠动力障碍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结肠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肌间神经丛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神经元的变化,以探讨SAP胃肠动力障碍的神经机制。方... 目的观察伴有胃肠动力障碍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结肠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肌间神经丛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神经元的变化,以探讨SAP胃肠动力障碍的神经机制。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和SAP组,逆行胰胆管穿刺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作SAP模型。检测腹部X线、小肠推进比,胰腺病理评分。制作肌间神经丛全层标本,应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NOS神经元的形态及占总神经元的百分比。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SAP组大鼠肠管明显扩张,SAP组小肠推进比显著降低(P<0.01),胰腺病理评分明显增高(P<0.01),NOS神经元胞体大而染色深,结间束NOS神经纤维粗大,NOS神经元比例为(40.74±5.15)%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结肠肌间丛NOS神经元表达增多可能是大鼠SAP胃肠动力障碍神经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动力障碍 肠神经系统 肌间神经 一氧化氮合成酶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芍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道肌间神经丛NOS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胡琼花 林中 +1 位作者 刘颖 郑清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6-251,共6页
目的探讨肠神经系统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动力紊乱时的变化以及柴芍承气汤对大鼠肠道肌间神经丛内一氧化氮合成酶(nNOS)神经元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柴芍承气汤组(CSCQD组);模型组和CSCQD组经... 目的探讨肠神经系统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动力紊乱时的变化以及柴芍承气汤对大鼠肠道肌间神经丛内一氧化氮合成酶(nNOS)神经元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柴芍承气汤组(CSCQD组);模型组和CSCQD组经胰胆管逆行注射质量浓度为50 g/L的牛磺胆酸钠建立大鼠SAP模型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CSCQD药液。测定大鼠的胃肠传递时间,HE染色光镜下观察胰腺的病理变化,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回肠及结肠肌间神经丛NOS神经元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CSCQD组传递指数(TI)明显升高(P<0.05),胰腺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减轻(P<0.05),NOS神经元占总神经元的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CSCQD通过逆转肠神经系统NOS神经元的可塑性变化,改善SAP大鼠的肠动力,同时减轻了胰腺的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柴芍承气汤 肠神经系统 一氧化氮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结肠炎中移动抑制因子活性的神经调节 被引量:3
19
作者 林萍 吴星宇 +2 位作者 潘慧 胡胜娣 梅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77-581,共5页
目的观察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实验性结肠炎的肠壁神经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肠神经系统对结肠炎中MIF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以半抗原二硝基氯苯(DNCB)给经过致敏的大鼠和小鼠灌肠诱发结肠炎,用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测定肠系膜淋巴细胞中MI... 目的观察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实验性结肠炎的肠壁神经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肠神经系统对结肠炎中MIF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以半抗原二硝基氯苯(DNCB)给经过致敏的大鼠和小鼠灌肠诱发结肠炎,用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测定肠系膜淋巴细胞中MIF活性、用免疫荧光双染方法测定肠神经元中MIF蛋白的表达,观察ip6-羟基多巴(6-OHDA)和体外去甲肾上腺素(NE)培养对结肠炎时MIF活性的影响。结果结肠炎大鼠肠壁神经元MIF蛋白的表达随DNCB灌肠剂量的增大而增强;6-OHDA(38~150mg·kg-1体重)能够进一步刺激结肠炎小鼠MIF活性的升高(ip6-OHDA组与ip溶剂的结肠炎组相比,P<0.01);NE(1.0nmol·L-1~1.0mmol·L-1)体外可使结肠炎组的MIF活性升高,其反应幅度和敏感性大于对照组(两组相比,P<0.01)。结论DNCB引起的实验性结肠炎中MIF活性升高;正常的交感活动能够抑制结肠炎时的MIF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神经系统 移动抑制因子 二硝基氯苯 大鼠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神经胶质细胞——肠黏膜屏障构成家族的新成员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孔文成 任乐乐 李幼生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71-374,共4页
肠神经胶质细胞是肠神经系统中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该细胞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星形胶质细胞相似。近几年的研究显示,肠神经胶质细胞在肠黏膜屏障功能、胃肠蠕动功能和肠道肿瘤中均起一定作用。而在肠黏膜屏障中... 肠神经胶质细胞是肠神经系统中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该细胞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星形胶质细胞相似。近几年的研究显示,肠神经胶质细胞在肠黏膜屏障功能、胃肠蠕动功能和肠道肿瘤中均起一定作用。而在肠黏膜屏障中的积极作用,已获广泛认同,以下就该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细胞 黏膜屏障 肠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