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病型肠道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周萍 王修珍 +3 位作者 朱正龙 李霞 程海燕 戴黄琼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5-496,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小肠肠病型肠道T细胞淋巴瘤(enter-opathytype Tcell lymphoma,ETCL)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提高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对ETCL的认识,以期改善患者的生存率。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2月~2009年7月收治的2例ETCL患者的临床和组... 目的通过分析小肠肠病型肠道T细胞淋巴瘤(enter-opathytype Tcell lymphoma,ETCL)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提高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对ETCL的认识,以期改善患者的生存率。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2月~2009年7月收治的2例ETCL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表现;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标记CD45RO、CD3、CK、CD20、CD45、CD79α、Pax-5、CD56。结果 2例ETCL患者均有肠病史,确诊后2例均存活但一般情况差。病变均发生于小肠,1例为回肠多发性溃疡性病变,1例为空肠肠穿孔。肿瘤细胞为多形性T细胞,组织学形态为多形性淋巴细胞弥散分布,以血管中心性浸润,淋巴上皮病变,大片或多灶性坏死为特征。2例患者肿瘤组织CD45RO、CD3、CD45、CD56均为阳性。结论 ETCL临床症状多无特异性,病程发展迅猛,预后差,病损肠管表现为多发性溃疡,以穿孔为首发症状者应多取材,避免漏诊。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早期诊治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病型肠道t细胞淋巴瘤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单形性亲上皮性T细胞淋巴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2
作者 何银环 汪小霞 +3 位作者 叶胜兵 程平 饶秋 鲍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5-798,共4页
目的探讨肠道单形性亲上皮性T细胞淋巴瘤(monomorphic epitheliotropic intestinal T-cell lymphoma,MEIT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原位杂交、Ig和TCR基因重排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 目的探讨肠道单形性亲上皮性T细胞淋巴瘤(monomorphic epitheliotropic intestinal T-cell lymphoma,MEIT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原位杂交、Ig和TCR基因重排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1例MEITL患者年龄28~71岁,中位年龄53岁;发病部位:小肠9例,结肠2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镜下肿瘤细胞弥漫浸润肠壁全层,形态单一,小-中等大小,核圆形深染,胞质淡染或透明,染色质颗粒状,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周边黏膜绒毛萎缩,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部分具有亲上皮性。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3、CD8、CD43、CD56、Gran B和TIA-1均阳性,CD4、CD5、perforin、CD20、CD79α均阴性,其中2例CD20、CD79α散在异常阳性,Ki67增殖指数高。EBER原位杂交均阴性;9例TCR重排检测均阳性,7例Ig基因重排均阴性。结论MEITL是罕见的肠道高度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活检诊断困难,需结合临床资料、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原位杂交和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单形性亲上皮性t细胞淋巴 免疫组织化学 t细胞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谱系:基于T细胞受体免疫表型的重新评估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Tanaka T Yamamoto H +2 位作者 Elsayed A A 魏建国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13-1013,共1页
胃肠道原发性EBV相关T细胞淋淋巴瘤(GITCL)的鉴别诊断包括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EATL)、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成人T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以及间变大细胞淋巴瘤。Ⅱ型EATL被认为是一种上皮内淋巴细胞肿瘤。然而活检标本中对于上... 胃肠道原发性EBV相关T细胞淋淋巴瘤(GITCL)的鉴别诊断包括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EATL)、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成人T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以及间变大细胞淋巴瘤。Ⅱ型EATL被认为是一种上皮内淋巴细胞肿瘤。然而活检标本中对于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的诊断具有挑战性,导致在EATL及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之间的诊断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建立更实用的GITCL诊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t细胞淋巴 t细胞受体 免疫表 临床 相关性t细胞淋巴 外周t细胞淋巴 间变大细胞淋巴 t细胞性白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相关与不相关的肠道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文燕 李甘地 +3 位作者 刘卫平 任兴昌 李俸媛 张尚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3-98,共6页
目的 :探讨EB病毒相关与不相关的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分型和肿瘤细胞属性。方法 :运用E BER1/ 2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感染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 32例肠道原发T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以及LMP 1、TIA 1、bcl 2和CD2 1的表达。... 目的 :探讨EB病毒相关与不相关的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分型和肿瘤细胞属性。方法 :运用E BER1/ 2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感染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 32例肠道原发T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以及LMP 1、TIA 1、bcl 2和CD2 1的表达。结果 :(1) 2 7例 (84 4% )为EB病毒相关淋巴瘤 ,其中 11例 (4 0 7% )表达LMP 1。 (2 ) 32例瘤细胞均表达CD45RO ,CD8+。 4例 (12 5 % ) ,CD4+ 8例 (2 5 0 % ) ,CD5 6 + 9例 (2 8 1% )。 17例 (5 3 7% )为CD4-、CD8-、CD5 6 -。TIA 1+ 31例 (96 9% )。无 1例表达bcl 2、CD2 1。形态上 2 8例为多形性中~大细胞性 ,单形性中等大细胞性和多形性小细胞性各 2例。临床上多见于青壮年男性 ,以腹痛、便血、发热、体重下降为主要症状 ,预后较差 (中位生存期 1 7月 )。 (3)EB病毒相关者与不相关者在出现便血和发热以及CD3、CD8、CD5 6的表达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在我国 ,绝大多数肠道T细胞淋巴瘤为EB病毒相关 ,具有特殊临床病理表现和免疫表型。其肿瘤细胞源自不同T细胞亚群 (包括细胞毒性T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 免疫表 肠道t细胞淋巴 It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肠道NK/T细胞淋巴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夏朝霞 方建晨 +1 位作者 汪春年 李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 探讨原发肠道NK/T细胞淋巴瘤,鼻型(extranodal NK/T-celllymphoma,nasal type,ENKT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原发肠道ENKTL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0例原发肠道ENKTL的男女... 目的 探讨原发肠道NK/T细胞淋巴瘤,鼻型(extranodal NK/T-celllymphoma,nasal type,ENKT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原发肠道ENKTL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0例原发肠道ENKTL的男女比为7∶3,中位年龄37.5岁。其中位于结肠6例,小肠3例,直肠1例。根据Lugano Staging系统分类:Ⅰ期1例,Ⅱ期7例,Ⅲ期2例。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0~2。初发症状为腹痛、腹胀、腹泻等。初期症状不明显,但进展较快。从确诊到死亡2~21个月,平均9.5个月。镜下见肿瘤细胞弥漫浸润肠壁全层,炎症改变背景,常伴有周围血管破坏和凝固性坏死。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细胞毒性蛋白(TIA-1、GranzymeB、perforin)、CD2(100%)、CD3ε(90%)、CD56(80%)、p53(60%)、CD30和LMP1(30%),不表达EBNA3A,90%病例Ki-67高表达。所有病例EBER原位杂交均阳性。结论 原发肠道ENKTL属罕见的侵袭性淋巴瘤,早期诊断较难,需结合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综合诊断。该病尽管临床分期属于早期、IPI评分低,但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外NK/t细胞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胡月明 张志勇 +3 位作者 刘丽云 徐晋珩 冯俊伟 王爱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4-627,共4页
目的探讨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enteropathy-associatied T-cell lymphoma,EAT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EATL的临床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Ⅰ型EATL主要由中等至较大的肿瘤细胞组成,核圆形或多角形,... 目的探讨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enteropathy-associatied T-cell lymphoma,EAT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EATL的临床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Ⅰ型EATL主要由中等至较大的肿瘤细胞组成,核圆形或多角形,核仁明显。Ⅱ型EATL瘤细胞形态单一,体积中等或偏小,核圆形、深染,核碎屑和坏死常见。两种类型EATL背景中均可见组织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且肿瘤细胞弥漫表达CD3、CD43、TIA-1,不表达CD4、CD5、CD20、CD79a。Ⅱ型EATL弥漫表达CD56和CD8,Ⅰ型EATL不表达CD56和CD8,Ki-67增殖指数均>70%,EBERs原位杂交阴性。7例获得随访资料,其中4例患者术后10个月内死亡,3例患者术后18个月内死亡。结论 EATL是一种罕见的源于肠道上皮内T淋巴细胞的侵袭性淋巴瘤,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慢性腹泻、腹痛、发热及腹部包块等症状,部分病例可发生肠穿孔。诊断时需结合临床表现、病理检查及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相关性t细胞淋巴 肠道淋巴 CD56 CD8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皮病型皮肤T细胞淋巴瘤 被引量:5
7
作者 朱学骏 李航 涂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53-454,共2页
关键词 淋巴 t细胞 红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胃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8
作者 Kawamoto K Nakamura S +1 位作者 Iwashita A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9,共1页
原发于胃肠道的T细胞淋巴瘤常见类型包括原发性胃T细胞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T-cell lymphoma,GTCL)及发生于小肠的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enteropathy-associated T-cell lymphoma,ETCL)。ETCL可分为两种不同亚型,其中2/3表现为T... 原发于胃肠道的T细胞淋巴瘤常见类型包括原发性胃T细胞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T-cell lymphoma,GTCL)及发生于小肠的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enteropathy-associated T-cell lymphoma,ETCL)。ETCL可分为两种不同亚型,其中2/3表现为TIA1+、CD30+、CD4-、CD8-及CD56-的大细胞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t细胞淋巴 临床理特征 肠道 原发性 LYMPHOMA t-CELL 细胞淋巴 常见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形性嗜上皮性肠T细胞淋巴瘤致反复消化道出血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泽玉 周铖 +3 位作者 杨林 马晓燕 肖海娟 司海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2-136,共5页
患者,男,63岁,因“间断性黑便1月余,加重7 h”于2019年9月4日至陕西省咸阳市中心医院就诊,以“消化道出血”收治入院。入院时有鲜血便,量多,伴腹痛、腹胀、头晕、乏力、纳差,无其他明显特殊不适。入院后行电子胃镜检查,考虑慢性非萎缩... 患者,男,63岁,因“间断性黑便1月余,加重7 h”于2019年9月4日至陕西省咸阳市中心医院就诊,以“消化道出血”收治入院。入院时有鲜血便,量多,伴腹痛、腹胀、头晕、乏力、纳差,无其他明显特殊不适。入院后行电子胃镜检查,考虑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电子结肠镜检查考虑回盲瓣炎;胶囊内镜检查考虑溃疡及肿瘤可能;单气囊小肠镜检查及组织活检证实为单形性嗜上皮性肠T细胞淋巴瘤(monomorphic epitheliotropic intestinal T-cell lymphoma,MEITL)。2019年11月8日患者转院至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采用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化学治疗(化疗)2个周期后,疾病出现进展;化疗方案更换为DA-EPOCH方案(依托泊苷、泼尼松、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和阿霉素)。规范化治疗4个月后,患者病情再次加重,放弃治疗后出院,于2020年3月20日死亡。MEITL因其侵袭性强、恶化程度高、肿瘤负荷重、难确诊及易误诊的特点,患者往往预后不佳,死亡率极高。该文对该例MEIT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报道,旨在为后续同类症状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t细胞淋巴 单形性嗜上皮性t细胞淋巴 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实用皮肤病学》第3版
10
作者 虞瑞尧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35-435,共1页
关键词 皮肤 t/NK细胞淋巴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系统性硬皮 无肌性皮肌炎 副肿性天疱疮 中西医结合 中医中药 分子生物学 遗传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