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邦库 章礼久 +1 位作者 谢惠君 杨桂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6-448,共3页
目的应用和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小肠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其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采用新近引用的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技术对临床怀疑有小肠疾病的15例患者进行检查,经口进镜8例,经肛门进镜6例,1例两端同时进镜。结果15例中13例有小... 目的应用和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小肠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其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采用新近引用的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技术对临床怀疑有小肠疾病的15例患者进行检查,经口进镜8例,经肛门进镜6例,1例两端同时进镜。结果15例中13例有小肠疾病阳性发现,疾病检出率为86.7%,其中小肠腺癌2例,小肠克罗恩病2例,小肠血管畸形3例,糜烂出血性回肠炎1例,小肠间质瘤1例,空肠息肉1例,胃溃疡1例,回肠吻合口溃疡1例,空肠柿石1例。结论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是检查小肠疾病的一个可靠手段,疾病检出率高(86.7%,13/15),其观察范围大,图像清晰,视野控制自如,既能发现微小病变,又能同时进行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疾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胺氧化酶、D乳酸测定在婴幼儿肠缺血坏死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饶品德 陶强 +2 位作者 邹音 段荣 邓庆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水平在肠梗阻患者肠道功能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学分光光度法测定50位肠梗阻患者术前2h与术后第3d的血浆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水平。结果起病后血浆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水平随病情发展逐渐加重,... 目的探讨血浆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水平在肠梗阻患者肠道功能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学分光光度法测定50位肠梗阻患者术前2h与术后第3d的血浆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水平。结果起病后血浆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水平随病情发展逐渐加重,术后血浆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水平回落。结论随缺血程度的加重,肠道屏障功能和肠粘膜损伤不断加重,可能是肠梗阻患者选择手术时机的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疾病/诊断 局部缺血 坏死 胺氧化酶(含铜)/分析 乳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性肠疾病研究前沿 被引量:9
3
作者 范一宏 吕宾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4-341,共8页
一年一度的国际消化领域盛会——美国消化系统疾病周(DDW)于2019年5月18—21日在美国圣地亚哥举办。DDW是世界上最大和最负盛名的胃肠道疾病领域的专业会议,自1969年由美国肝病研究学会、美国胃肠病学会、美国胃肠内窥镜学会和消化道外... 一年一度的国际消化领域盛会——美国消化系统疾病周(DDW)于2019年5月18—21日在美国圣地亚哥举办。DDW是世界上最大和最负盛名的胃肠道疾病领域的专业会议,自1969年由美国肝病研究学会、美国胃肠病学会、美国胃肠内窥镜学会和消化道外科学会联合主办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50个年头,每年都会有超过15 000名来自全球的消化领域杰出医师、学者参加,共同就胃肠病学、肝病学、内镜学和胃肠外科等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疾病/流行病学 炎性疾病/病理生理学 炎性肠疾病/诊断 炎性疾病/治疗 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急性肠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饶品德 陶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97-199,202,共4页
关键词 肠疾病/诊断 局部缺血 坏死 急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诊治小婴儿肠旋转不良的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兰萍 任红霞 +1 位作者 陈淑芸 韩湘珍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09-411,共3页
目的探讨小婴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微创诊治,总结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小婴儿肠旋转不良的临床资料,均于全麻下脐环下方、左右上腹部作切口约0.5cm,行Ladd’s手术。结果本组5例手术均获得成功,4例术后第2d肠功能恢复,开始进食,1... 目的探讨小婴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微创诊治,总结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小婴儿肠旋转不良的临床资料,均于全麻下脐环下方、左右上腹部作切口约0.5cm,行Ladd’s手术。结果本组5例手术均获得成功,4例术后第2d肠功能恢复,开始进食,1例65d的患儿术后3d因十二指肠梗阻再次手术,术中证实系十二指肠隔膜,经腹行隔膜切除术。全部病例随访2~6月,预后良好。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婴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具有打击轻、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疾病/诊断 疾病/外科学 外科手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3
6
作者 吕秀芝 时继东 +1 位作者 李庆浩 张其海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442-443,共2页
目的总结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及合并畸形的临床表现特点,探讨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组病人全部采用Ladd's手术方法,将压迫于十二指肠前方的腹膜带彻底松解,对合并十二指肠狭窄或闭锁者外观不容易看出,则采用从胃管向十二指肠内注... 目的总结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及合并畸形的临床表现特点,探讨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组病人全部采用Ladd's手术方法,将压迫于十二指肠前方的腹膜带彻底松解,对合并十二指肠狭窄或闭锁者外观不容易看出,则采用从胃管向十二指肠内注入盐水的方法以确定诊断。结果41例中治愈38例,死亡3例,治愈率为92.7%。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手术中勿遗漏合并畸形是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先天性 肠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例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诊治经验 被引量:3
7
作者 段文晶 段体德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22-423,共2页
目的总结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诊断要点及外科治疗经验,以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2003年我院收治并经手术治疗的新生儿肠旋转不良34例病例资料。结果术前经腹部立位X线片、消化道造影检查、X线钡剂灌肠确诊后,34例患儿... 目的总结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诊断要点及外科治疗经验,以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2003年我院收治并经手术治疗的新生儿肠旋转不良34例病例资料。结果术前经腹部立位X线片、消化道造影检查、X线钡剂灌肠确诊后,34例患儿施行了剖腹探查Ladd’s手术,术中发现22例(占64.7%)合并中肠扭转,其中4例因肠坏死同时行肠切除吻合术。治愈32例,治愈率94.1%,术后随访2~5年生长发育良好。2例患儿因严重肠扭转肠坏死术后死于中毒性休克,本组死亡率5.9%。结论新生儿肠旋转不良易合并中肠扭转,是新生儿期急性完全性高位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之一,宜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疾病/诊断 疾病/外科学 婴儿 新生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