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重烧伤后肠道损伤与肠源性高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彭曦 陶凌辉 +2 位作者 尤忠义 王裴 汪仕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1745-1747,共3页
目的 探讨烧伤后肠道损害与“肠源性高代谢”的关系。方法 在建立严重烧伤加清洁肠道动物模型的基础上 ,将 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烧伤对照 (B)组和烧伤加清洁肠道 (SDD)组。观察了伤后 0~ 10d大鼠静息能量代谢率(REE)的变化 ,同时... 目的 探讨烧伤后肠道损害与“肠源性高代谢”的关系。方法 在建立严重烧伤加清洁肠道动物模型的基础上 ,将 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烧伤对照 (B)组和烧伤加清洁肠道 (SDD)组。观察了伤后 0~ 10d大鼠静息能量代谢率(REE)的变化 ,同时检测了伤后 0、1、3、5、7、10d血中内毒素 (LPS)、肿瘤坏死因子 (TNF)和二胺氧化酶 (DAO)的含量 ,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烧伤后两组大鼠的REE、TNF、LPS和DAO均明显高于伤前 ,两组相比 ,SDD组的REE、TNF和LPS较B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而DAO则明显高于B组。相关分析显示 ,REE同LPS和TNF呈显著正相关 (r1 =0 .77,P <0 .0 5 ,r2 =0 .81,P <0 .0 5 ) ,与DAO相关不显著 (r >0 .0 5 )。结论 烧伤后肠源性高代谢与血中炎症介质含量呈正比 ,但肠道损伤程度加重并不引起代谢率相应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源性高代谢 肠道 烧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后肠源性高代谢研究——高代谢及内毒素 被引量:5
2
作者 汪仕良 尤忠义 +7 位作者 余斌 王凤君 彭曦 赵云 王裴 王少龙 陈忠勇 黎鳌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5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 :探讨烧伤后高代谢与内毒素的关系。 方法 :观察了 4 0例严重烧伤病人 ,烧伤总面积达 (45±11.3) % ,其中深度烧伤为 (2 9.7± 10 .4 ) %。观察指标为静息能量消耗 (REE)、血浆内毒素、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目的 :探讨烧伤后高代谢与内毒素的关系。 方法 :观察了 4 0例严重烧伤病人 ,烧伤总面积达 (45±11.3) % ,其中深度烧伤为 (2 9.7± 10 .4 ) %。观察指标为静息能量消耗 (REE)、血浆内毒素、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肿瘤坏死因子 (TNF)、白细胞介素 8(IL 8)、高血糖素、皮质醇、血清二胺氧化酶 (DAO)及尿乳果糖 /甘露醇比值 (L/M)、尿儿茶酚胺。 结果 :①烧伤后 1~ 14天观察期间 ,REE与血浆内毒素、TNF、IL 8、高血糖素呈显著相关 (r分别为 0 .5 985、0 .92 36、0 .8381、0 .85 17,P分别为 0 .0 14 3、0 .0 0 11、0 .0 0 94、0 .0 0 73) ;血清DAO与血浆SOD呈显著负相关 (r=- 0 .7871,P =0 .0 2 0 4 ) ,尿L/M与血浆SOD、MDA亦呈显著相关 (r =- 0 .9114、0 .94 4 5 ,P=0 .0 0 16、0 .0 0 0 4 )。②复苏期后 (伤后 4~ 14天 ) ,REE与SOD呈显著负相关 (r=- 0 .7180 ,P <0 .0 5 )。 结论 :烧伤后高代谢与内毒素、TNF、IL 8、高血糖素有关 ,伤后肠道损伤与早期缺血 再灌注损伤有关 ,血内毒素增高可能与肠道损伤所致的肠道内毒素移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血浆内毒素 血糖素 TNF 肠道损伤 肠源性高代谢 IL-8 伤病 结论 负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源性高代谢与早期肠道营养研究之一——烧伤引发肠源性高代谢 被引量:18
3
作者 汪仕良 黎鳌 +9 位作者 尤忠义 邵洪 余斌 朱云 余静波 王凤君 李超志 王少龙 唐成功 赵云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6年第1期1-6,共6页
烧(创)伤后高代谢消耗是创伤应激、炎症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面是烧伤高代谢的主要源由,这已是公认的事实;烧伤后是否存在肠源性高代谢,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80年代末起,共用豚(大)鼠200只、兔60只、小香猪30头... 烧(创)伤后高代谢消耗是创伤应激、炎症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面是烧伤高代谢的主要源由,这已是公认的事实;烧伤后是否存在肠源性高代谢,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80年代末起,共用豚(大)鼠200只、兔60只、小香猪30头,建立四种动物模型。在动物实验基础上,又观察了21例严重烧伤病人〔TBSA45±12.6%,深度烧伤29.8±8.9%〕。实验随机至少分为两组,即早期喂养组及延迟喂养组。研究结果发现,严重烧伤后门脉、肠粘膜血流量下降,肠粘膜氧耗量增加,肠组织可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肠道结构以及吸收、分泌、运动、屏障功能均明显受影响,肠道细菌、内毒素易位增加,枯否细胞等巨噬系统活化,分解激素、TNF、PGE2、IL-8等炎症介质增加,以致代谢率增高。因此,可以认为烧伤后存在“肠源性高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肠源性高代谢 肠道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烧伤后肠源性高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彭曦 尤忠义 +1 位作者 王裴 汪仕良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5年第3期159-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烧伤后肠源性高代谢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将88只大鼠随机分为烧伤后静脉营养支持(TPN)组和肠道营养支持(EN)组,观察伤前及伤后第1、3、5、7、10天大鼠静息能量代谢率(REE)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浆内毒素(LPS...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烧伤后肠源性高代谢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将88只大鼠随机分为烧伤后静脉营养支持(TPN)组和肠道营养支持(EN)组,观察伤前及伤后第1、3、5、7、10天大鼠静息能量代谢率(REE)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浆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1(IL-1)的含量.结果:烧伤后两组大鼠的REE、TNF、LPS和IL-1均明显高于伤前(P<0.01),两组相比,EN组大鼠REE较TPN组明显降低,下降幅度为17%~20%,血浆TNF、LPS及IL-1水平也明显低于TPN组(P<0.05或0.01).结论:肠道营养可降低烧伤大鼠肠道受损程度,降低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降低高代谢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营养 静脉营养 肠源性高代谢 烧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洁肠道对烧伤后肠源性高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彭曦 汪仕良 +2 位作者 陶凌辉 尤忠义 王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67-768,共2页
目的 探讨烧伤后是否存在“肠源性高代谢”及清洁肠道对其的影响。方法 在建立严重烧伤加清洁肠道动物模型的基础上 ,将 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烧伤对照 (B)组和烧伤加清洁肠道 (C)组。观察了伤后 0~ 1 0d大鼠静息能量代谢率 (REE)... 目的 探讨烧伤后是否存在“肠源性高代谢”及清洁肠道对其的影响。方法 在建立严重烧伤加清洁肠道动物模型的基础上 ,将 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烧伤对照 (B)组和烧伤加清洁肠道 (C)组。观察了伤后 0~ 1 0d大鼠静息能量代谢率 (REE)的变化 ,同时检测了伤后 1、3、5、7、1 0d血中内毒素 (LPS)、肿瘤坏死因子 (TNF)和白细胞介素 1 (IL 1 )的含量 ,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烧伤后两组大鼠的REE、TNF、LPS和IL 1均明显高于伤前 ,两组相比 ,C组的REE、TNF、LPS和IL 1较B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相关分析显示 ,REE同LPS、TNF和IL 1呈显著正相关 (r1 =0 77,P <0 0 5;r2 =0 81 ,P <0 0 5 ;r3=0 90 ,P <0 0 1 )。结论 烧伤后存在肠源性高代谢 ,清洁肠道可降低血中炎症介质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肠道 肠源性高代谢 烧伤 内毒素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源性高代谢与早期肠道营养研究之一——烧伤引发肠源性高代谢 被引量:1
6
作者 汪仕良 黎鳌 +3 位作者 尤忠义 邵洪 余斌 朱云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6年第2期110-110,共1页
烧(创)伤后高代谢消耗是创伤应激、炎症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面是烧伤高代谢的主要原由,这已是公认的事实;烧伤后是否存在肠源性高代谢,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80年代末起,共用豚(大)鼠200只、兔60只、小香猪30头... 烧(创)伤后高代谢消耗是创伤应激、炎症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面是烧伤高代谢的主要原由,这已是公认的事实;烧伤后是否存在肠源性高代谢,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80年代末起,共用豚(大)鼠200只、兔60只、小香猪30头,建立四种动物模型。在动物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源性高代谢 早期肠道营养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2对大鼠烧伤后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云 王凤君 +1 位作者 王裴 汪仕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64-766,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鼠烧伤后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及胰高血糖素样肽 2 (GLP 2 )对其的影响。方法  7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烧伤组、GLP 2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动物于伤后 6、1 2h、1、3、5d处死 ,检测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数、Caspases 3酶... 目的 探讨大鼠烧伤后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及胰高血糖素样肽 2 (GLP 2 )对其的影响。方法  7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烧伤组、GLP 2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动物于伤后 6、1 2h、1、3、5d处死 ,检测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数、Caspases 3酶活性及Bcl 2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烧伤后 6h~ 5d肠上皮凋亡细胞数较正常组明显增加 ,GLP 2治疗后在伤后 6、1 2h、1d、3d、5d均明显低于烧伤组 ;caspase 3的活性在伤后 1d明显升高 ,伤后 3d到峰值 ,然后迅速下降至正常范围内 ,GLP 2组caspase 3活性只在伤后 3d明显高于伤前 ,而与烧伤组相比则在伤后 1、3d活性明显降低。肠粘膜Bcl 2mRNA表达在伤后 1 2h开始低于正常 ,至伤后5d仍低于正常 ,GLP 2组Bcl 2基因表达在伤后 1、3、5d低于于正常组 ,但与烧伤组相比 ,GLP 2组在伤后 1 2h、1d、3d、5d高于烧伤组。结论 GLP 2可降低烧伤后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 ,其机制可能与降低Caspases 3酶活性 ,促进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 烧伤 肠道粘膜 血糖素样多肽-2 细胞凋亡 肠源性感染 肠源性高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